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567节

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宁铁骑,在东北大地上与八旗军反复拉锯。

由于满洲八旗出色的野战能力,明军往往只能被动地蜷缩于坚城之后,依赖红衣大炮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样的情形很容易让人得出明军战斗力不及清军的结论。

然而奇怪的是,在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投降清军以后,明军战斗力却直线飙升。

不仅将李自成追杀得穷途末路,而且径直打过江南,消灭了南明朝廷。

前后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明军投降当了走狗之后,反而脱胎换骨了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明朝末期的军事力量做一个简单分析。

在人数上,明军虽然远胜过建奴,但其构成却五花八门,自然在战斗力上也就良莠不齐。

一般而言,明末作战能力最强的军队公认为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其次是孙传庭手下的秦兵和卢象升手下的天雄兵。

至于后期坚持反清复明的郑成功军队,则主要活跃于海上,其陆上实力不见得强到哪里。

明军作战不及建奴主要表现在辽东战场上,当实力最为雄厚的关宁铁骑也占不到八旗兵一点便宜时,其余明军更加不值一提。

在人们的臆想当中,大明应该是装备精良、粮饷充足的一方,而清军则应该是刚刚走出白山黑水,并且手持落后武器的野蛮之辈。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建奴的装备、给养、后勤远非明朝可比,而且早期的建奴极其善于学习他人所长,这在他们的装备演进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不擅野战,明军开始大规模地列装火器,起初这给建奴带来很大杀伤,甚至努尔哈赤本人,也在攻宁远城时遭明军炮击而重伤。

不过很快建奴就掌握了火器的精髓,他们不仅在俘获的明军火铳和大炮中优中选优,而且高薪聘请葡萄牙人与荷兰人充当教官。

如此一来,明清之间的火力对比逐渐拉平。后期并大有反转之势,明朝更加难以守住本就岌岌可危的防线。

当吴三桂投降建奴以后,这支昔日被朝廷寄以厚望的力量,却转身充当起了八旗军的先锋。

他们开始从北到南全面平定残存的明军,由于本就是大明帝国军事实力最强的部队,所以投降后的关宁铁骑在消灭起义军和南明朝廷时,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到了后期满洲八旗军几乎很少出现在正面战场上,反而是投降后的明军与未投降的明军之间生死相搏。

作战对手不同是决定战场表现不同的主要原因,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后勤、待遇等其他方面的因素。

明末之时,朝廷日益腐败,各级官吏中饱私囊,边军将领克扣粮饷。

即使是国家最为依仗的关宁军,拖欠半年饷银也是常有之事,其他明军更不在话下。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上至将领下至士兵,很难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去卖命。

而投降之后却是加官进爵、饷银充足,这批汉奸队残害起同胞来也就倍加拼命。

针对手握权力的所有汉人官员,几乎都有家人或质子被建奴扣押。

一旦投降或失利,家人就可能被杀被贬为奴隶,或被流放宁古塔。

比如大名鼎鼎的吴应熊,在吴三桂起义后就被绞杀。

为了家人的性命,无论是武官还是文官,不得不拼死卖命,最终只能拼死和起义军对战。

这一招相当于连坐法,个人投降家人倒霉,

虽然明末明军纪律差,但绝大多数军队还能保持,不会抢掠太夸张。

建奴就不同了,他们认为这是征服,所以攻下城池后,可以肆意烧杀抢掠,建奴每一个人都能发财,这在建奴政权前后一以贯之。

这一点也在激励着普通小兵,当时也没有什么民族国家的概念。

所以投降的明军看到只要勇猛一些,就能发泄兽欲,发家致富,所以战斗力自然就飙升了。

在明军之中,亲戚关系盘根错节,即便犯点错、战斗时稍微退却什么的,也没什么关系,领导是自己人,好说话,至少不会轻易被砍头。

但投降建奴之后,找了个“主子”,就一点也不好说话了,打仗不向前冲,或犯一点小错,都可能被拉出来做榜样砍头。

因为投降的明军只是奴才,相反,如果满洲兵犯错,却很难被砍头,执行军纪。

闲话一句,有人说清军军纪严明,但后来满洲将军打了败仗,为何不见执行军纪?而只对汉军严格军纪!

实际上,建奴军纪是严明一些,但还没到让投降明军脱胎换骨的地步,关键就在于明军找了个“主子”,自降身份做奴才了,所以不敢和清军耍横,只能按建奴说的做,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在明末清初之际,明军自我催眠,主动认为清军不可战胜,就如同清末满洲统治者认为不可战胜西方人一样。

在这种催眠下,投降汉军每次打仗都比较勇猛,将明军搞的精疲力尽。

第641章 阵地战首败的多尔衮

开花弹在密集人群中爆炸的威力远超实心弹,一颗开花弹炸碎三辆盾车,让汉军倒下几十人。

但这些汉奸好像打了鸡血似的,继续推着剩下盾车缓缓前行,眼前情况让孙应元都有些发懵。

他不知道这些汉军为何有如大大的变化,今天的轰击若放在他们未投降之前,这些汉军早跑的不见人影。

一百多步距离,在几十门火炮面前,无论他们多么顽强,最终都会变成炮灰,孙应元大手一挥传令:

“再进行一轮炮击,随后换霰弹,龙腾军要把这些汉奸全部轰成碎渣!”

“喏!”

孙应元一声令下,八十门火炮首次进行一轮齐射:

“轰隆隆……”

八十门火炮一轮齐射,瞬间地动山摇,汉军推行的盾车直接被击毁二十多辆,汉军冲锋的阵地上,顿时一片血雾弥漫,汉军的惨叫声更是如鬼哭狼嗥……

“轰隆隆……”

爆炸刚结束,又有一颗开花弹落在血雾迷漫的汉军阵地,对面的龙腾军将士都能看到一些人体零件飞上半空……

“快,换霰弹,轰死这些狗汉军!”

炮营千总立即命令换霰弹,明军炮兵手脚麻利给火炮填装霰弹,他们的霰弹同样是定装,弹药包塞进炮管捅实,再装一磕实心弹压住,随后点火。

这一系列动作,经过数月反复训练,只需十几个呼吸即可完成。

“轰隆隆……”

又是一阵地动山摇,八十一门火炮几乎在同时被点燃,实心弹前面带路,数万霰弹铺天盖地轰向还未反应过来的汉军。

汉军经过刚才一轮轰击,伤亡极为惨重,他们再也无法坚持,很多汉军开始溃逃,阵地上一片大乱。

就在此时,明军火炮再次开始轰击:

“噗噗噗……”

实心弹又轰毁数十辆盾车,密密麻麻的霰弹也瞬间击穿盾车轰击在汉军身上。

汉军阵地上立即响起一阵霰弹击穿汉军棉甲的声音,一些抛弃盾车的汉军立即被霰弹轰成筛子……

周围百步距离都被霰弹波及到,若不是有盾车做掩体遮挡,现场只怕会更加残酷。

勇猛的汉军在明军连续炮轰下,只坚持半个时辰,最终放弃所有盾车开始四散而逃。明军火炮追着他们屁股又是一轮齐射:

“轰隆隆……”

在霰弹轰击时,又一颗开花弹落在汉军人群之中。

“轰隆隆……”

随后一声巨响,还躲在盾车里不敢动的几个火铳兵直接横着飞了出来。

跑在后面的汉军,瞬间有几百人被霰弹打成马蜂窝,前面汉军也被同伴的哭嚎声吓的屁滚尿流……

多尔衮本想利用汉军接近明军发射火铳,可怎么也没有想到明军火炮填装速度如此之快,更未想到半个时辰炮击,明军炮兵竟然没有停下冷却炮管,难道不怕炸膛吗?

看到经过数月训练的汉军伤亡过半,剩下汉军再也无法坚持,丢下盾车四散而逃,他急忙大叫道:

“快,鸣金让汉军后撤,大清炮兵立即向明军开炮……”

本来不敢直接回阵的汉军,在听到撤退的命令后,立即跑向后方军阵。

汉军伤亡过大,于是先后撤了,但多尔衮让炮轰明军的命令,却迟迟没有反应。

建奴主要以红衣大炮为主,那铁疙瘩重几千斤,从马车上卸下来安装调试需要些时间。

近五千汉军推着盾车进攻明军方阵,逃回来的连半数都不到,并未攻到明军百步之内。

护国军的战斗力和火炮精准程度,今日给多尔衮一个狠狠的教训,让多尔衮第一次有种无力的挫败感……

“主子,可以开炮还击了……”

就在多尔衮思考着后面仗该如何打时,建奴炮兵甲喇章京前来请令。

多尔衮一挥手道:

“立即向明军方阵开炮,骑兵准备进攻。”

这是多尔衮能用的最后一招,火炮轰破明军大阵,骑兵顺势掩杀过去。

多尔衮身经百战,他们从未像这几天如此狼狈过,两万多建奴攻打塔山三天未破城,要知道塔山城里仅仅三千守军。

付出重大伤亡后,眼看即将破塔山大开杀戒,谁知明军援兵突然到来,并且将他们派出的侦骑基本都解决掉。

“轰隆隆……”

建奴炮兵终于开始发威,十门红衣大炮几乎同时开炮,十颗十几斤重的实心弹呼啸着飞向明军军阵。

由于距离过近,前方又有自己的人还未退回去,建奴炮兵不能发炮矫正,结果有八颗炮弹飞跃龙腾军头顶,直接轰击在塔山城墙上。

“嘭嘭嘭……”

八颗实心弹撞击的塔山城墙一阵抖动,突如其来的炮击,把城头观战的塔山守军吓一大跳。

城下乃是重创建奴的龙腾军,建奴根本没有机会再次攻打塔山。

城上佟瀚邦他们搞不清楚,建奴此时炮击塔山城墙意义何在?

红衣大炮毕竟乃是明末最猛的火器,尽管只有两颗实心弹轰击在龙腾军方阵,但依然给龙腾军带来极大心灵震撼。

由于方阵前排火枪兵都撤到两翼,两颗炮弹轰击在方阵中路只造成三个炮兵死亡。

但实心弹一路蹦跳着,却击毁放置在阵中的几门野战炮。

幸亏炮弹没有落在军阵火枪兵阵列中,不然后果很严重。

红衣大炮原本其实叫做红夷大炮,最初是欧洲海船上的舰炮,口径从2磅到24磅不等。

由于当时来华的欧洲人中许多人的头发是红色的。

被当时的中国人因此称之为红毛夷,主要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

红衣大炮的炮弹主要有实心铁弹和霰弹两种,在使用该炮发射实心炮弹后,炮弹会以一个平缓的抛物线向前推进。

首节 上一节 567/6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下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