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1022节
他们和大明的关系,无法预料,极有可能急转直下,面临来自大明的军事压力,经济封锁!
军事压力,四郎从来就不怕。
可经济封锁极为致命。
如果无法尽快完成对吕宋的统治,开发吕宋的人力物力资源。
一旦受到来自大明全面经济封锁。
只依靠东番这二十多万人口,以及小小一块疆土,战争潜力必然会越来越衰弱。
四郎在抢时间。
其实,完全可以在大明内部布局。
一旦大明对他们施行经济封锁,军事压力时,让大明内部生乱,掣肘大哥。
可四郎不愿意这样做。
她也不愿意。
无论怎么说,中原都是故乡,都是养育他们的地方。
他们是呼吸着中原的空气,喝着中原的水,吃着中原的米,读中原先贤智慧结晶长大的。
谁都无法做这种事情。
这种事做了,就得带着内疚活一辈子。
四郎没有在大明内部布置棋子。
若说布置,也是给雄英留一份政治财富罢了,护雄英周全。
示范区如此。
张大哥、丘二哥、朱三哥除了担心带着他们出海,刺激到朝中某些人,其实也是让三位大哥留下来辅佐雄英,帮衬雄英。
其他针对大明的布局,就是四郎想和大明进行的谈判。
可朝中仇视四郎的人在忍着。
他们希望四郎在征讨吕宋中,栽个跟头,甚至铩羽而归,趁着四郎处于被动处境,才愿意展开谈判。
其实,大哥如果有意弥补四郎。
本可以在这个时候,做出动作。
大哥出面去说服仇视四郎的太子系成员,一定比父皇更管用。
可这么长时间,大哥没有一丝表态。
父皇当然可以强行推动,父皇和四郎单独谈时,也提及此事。
不过被四郎拒绝了。
四郎此番,主要是想要大哥和燕藩谈判。
只有大哥亲自签订的谈判契约,才能对未来,产生一定影响。
若是换做父皇。
就要面临,人走政息的窘境。
可大哥的沉默,让人心寒!
当然,大哥也没错,身为大明储君,为大明争取利益,是其储君责任。
“四郎,等你回来,我在给你生一个小棉袄,就一个,然后我就乖乖听话,好嘛?”
“好!”朱棣笑着捏了捏徐妙云的脸颊,打趣道:“还和咱们刚成婚时第一天早上一样软绵绵。”
徐妙云不由想到朱棣所说那天早上的事情。
两人洞房花烛的第一个早晨。
四郎在院中劈柴、喂马、扫院子。
她在做饭,出来抱柴火时,四郎捏了她的脸,她害羞快步进屋,这个坏家伙还小声嘀咕:昨晚怎么没发现,这么软绵绵Q弹。
成婚已经九年。
昔日点点滴滴,稍稍回想,清晰宛若昨日发生。
其实,她真希望,一直过着那样的日子。
四郎就不会有这么大压力。
也不会几次三番做噩梦。
可个人的命运,往往并不受个人掌控,被权力和时代的洪流裹挟,滚滚向前。
局势把四郎。
把他们夫妇。
把他们一家五口。
把他们这个团体,推到了现在的局面。
四郎已经不能后退了。
后退半步,不光是他们这个小家。
那么多跟随他们,忠肝义胆的兄弟,都会因为他们而遭殃。
……
等朱棣、徐妙云从寝殿来到王府外宅时。
朱元璋等人已经抵达。
几个年纪小,调皮捣蛋的弟弟,一个劲儿装出一脸好奇模样,打趣询问:四哥、四嫂你们做什么,害大家等了这么长时间。
逗得一群人哈哈大笑。
直到朱元璋发话,一家人的欢笑声才停下。
朱元璋看看朱棣,“走吧。”
朱棣脸上依旧挂着刚才的笑容。
“拜见陛下!”
一行人走出王府,早已等候在王府外的百官纷纷行礼。
“免了。”
朱元璋随意摆了摆手,随即,众人赶往检阅点。
检阅并不是在陆军大营内。
而是在码头的一片阔地。
海湾内的百姓,早已在检阅台不远处聚集着了。
纷纷激动议论。
“咱们燕藩终于要向外扩张了。”
“可不是吗,听说只要打下吕宋,咱们王爷用不了多久,就会建国了!”
“也就是说,咱们从今往后,就是燕国子民,而非大明子民了?”
“老张,你想当燕国子民,还是大明子民。”
“当然是燕国子民了!”
“听小道消息,将来咱们的穿着发饰都要进行改变,而且改变很大。”
……
“来了!王爷来了!”
有人激动喊了一声,所有人往燕王府方向看去。
朱棣、朱元璋带着一群人联袂而来。
陆续登上检阅台。
山呼陛下万岁、王爷千岁后,百姓在朱元璋的命令下,纷纷起身,一双双眼睛,静静盯着朱棣时。
朱元璋见朱棣看来,笑道:“这里是你的治下,该做什么做什么。”
朱棣笑着点点头,提步,步履稳健来到检阅台边缘。
正对面。
无数百姓、商人,眼中饱含激动,眼巴巴看着他。
这是信任!
这么多人追随他,他自豪,同时也深知,他得为这些追随者负责。
深吸一口气。
爽朗声响起,“大家都知道,咱们燕藩要对外用兵了,这段时间,我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大伙儿在议论,咱们燕藩要对外扩张了,将来的生活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荣耀……”
……
“作为燕藩的一份子,大伙儿以燕藩为荣耀,这是我朱棣的荣幸,也是燕藩所有官员武将的荣幸。”
“但在这里,我要向燕藩治下的农民、雇工、读书人、文官、武将、将士说明,我们燕藩对外用兵,不是侵略扩张,我们不是去奴役别的,像在场许许多多的辛勤劳作,创造历史的普通百姓,我们此去,是打垮吕宋王朝,奴役盘剥吕宋百姓的一小撮人,把我们中原文明,把燕藩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这样先进的,造福所有人的制度,带进去,造福所有辛勤劳作,创造历史、推动历史的普通百姓!
此去,我们对待这些普通百姓不可高高在上。
将来,我们乘坐着燕藩制造的先进海船,往来吕宋、东番做生意、定居,也不可盛气凌人。
……
百姓渐渐从狐疑变得认真。
追随燕藩的商贾、读书人、文官若有所思。
他们已经隐约意识到,王爷在定下某种基调、规矩!
“当我们怀揣着,去解救他人,去帮助他人的崇高时,付出的同时,我们一定会收获更多,这一点,我相信,每一个乡土村社的农民,每一个雇工身股制下的雇工,都已经深刻体会到了,我们个体的力量很弱小,可当我们凝聚在一起,我们不但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同样,我们也能创造未来,创造历史!”
“历史是由千千万万,实干肯干的劳动者创造,而非少数精英!”
上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下一篇: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