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1082节

  瞧瞧,大明的经济问题,大明自身都不清楚。

  可燕藩却研究的清清楚楚!

  幸亏,燕藩研究这些,只是把大明的经济现状,当做一个研究案例。

  试想一下。

  如果燕藩真的对付大明。

  都不用动刀兵。

  只要断了每年大批量燕米供应,就能让大明怨声载道了。

  “王爷,这是燕藩的新式火铳吗?”

  “嗯。”朱棣顺着俞同渊手指的方向看去,示意下,接过将士递来的火铳,“这把火铳,我们称之为燧发枪,在点火方式、以及定装火药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良。”

  朱棣接过将士递来的纸壳弹药。

  用牙咬开纸壳,小的一端,打开引火池上面的盖子,倒入引火池。

  然后迅速把剩下装着弹丸和火药的纸壳,从枪管前段塞入枪管中,抽出通条,顶着弹丸,塞入枪管最深处。

  举枪,按住扳机。

  砰!

  清脆枪声响起。

  枪声落下后,朱棣把燧发枪递给眼巴巴,早已迫不及待的俞同渊,“这种燧发枪的好处有几方面,一,点火率比火绳提高了不少,一般的大风也不怕,主要是怕下雨,二、射击速度更快了,火绳火铳,我军中将士,一分钟最多射击三次,而燧发枪可以做到,一分钟五次。”

  说到这里是,朱棣唇角不由微扬。

  燧发枪时代,最精锐的陆军就是普鲁士陆军。

  普鲁士陆军,就能做到,一分钟五次。

  而燕藩海陆两支配置燧发枪的实验营,通过不断摸索,优化装填顺序、动作,通过反复训练,这两个实验营,也已经能做到一分钟完成五次射击。

  “当然,提高射速的主要原因,不是燧发装置的改进,主要是纸壳弹药的改进。”

  俞同渊接过一颗纸壳弹药。

  捏了捏,纸壳很厚实。

  咬开纸壳,准备亲自打一枪试试时,才注意到火药细节。

  竟然不是粉末,而是细小的颗粒状。

  朱棣见俞同渊诧异,笑着解释,“这是颗粒火药,其实和咱们的粉末火药成分是一样的,吕宋那边天气潮湿,粉末火药太容易受潮,我麾下兵工厂通过反复改良,做出了这种颗粒状火药。”

  颗粒状火药,除了不易受潮。

  略微还能增加一点火药威力。

  不过,在火枪中装药量太小,体现不明显。

  但在火炮中,体现就比较明显了。

  俞同渊暗暗感慨着,装填好后,举枪瞄准码头远处的海面。

  砰!

  扣动扳机,枪声响起后,又爱不释手,仔细打量一会儿,递给朱棣。

  朱棣笑道:“这只燧发枪就送给俞叔了。”

  俞同渊顿时高兴道:“王爷,那我可就收下了。”

  话罢,转身交给身后将领。

  看着海军将士都已经入营,于是请朱棣去准备好的下榻之地。

  边走边好奇询问:“王爷,这种燧发枪制作难吗?”

  朱棣笑笑,“难,扳机用到了一种钢制弹片,这个弹片带动撞击火帽,产生动力,撞击燧石点火,而这个钢制弹片,是制作钟表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部件。”

  最开始,燧发枪使用的是弹簧,被称之为簧式燧发枪。

  可制作工艺太复杂了。

  价格太昂贵不说。

  保养也十分复杂。

  直到东旭搞出钟表发条,兵工厂很快就发现了这种钢的巨大价值。

  可最开始,也不能使用。

  直到沈家进行改良。

  这种钢才勉强能制作燧发枪的弹片。

  即便如此,平均两百六十次射击后,弹片就会断裂。

  并且,造价依旧比较昂贵。

  所以,他只是装备了海陆两个实验营。

  反正目前军事对这种更优良的火枪,需求不那么迫切。

  一种新式装备,没必要在其工艺不成熟就大量装备。

  装配两个实验营,主要为了先行总结使用经验,同时,在使用中发现不足,让兵工厂继续改进。

  攻克技术瑕疵。

  ……

  俞同渊默默苦笑。

  他就是光听,都知道,这涉及很多技术问题。

  而且,这些技术,大明一样都不会!

  不过,就连燕王海陆军都没有批量装备,倒也不着急。

  俞同渊扭头看着,跟随在身后的一个棚陆战队将士,好奇道:“王爷,此番回朝,末将感觉,王爷麾下的兵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了,除了有军人的威慑感,不知为何,末将还在这些将士身上,感受到一股令人情不自禁信服的正义之风,王爷是如何,把一群将士,训练成如此?”

  俞同渊终于问出。

  他最想问的问题。

  大明的军人,只会让百姓感到害怕。

  但燕藩的军人,不知为何,给人一种让人看着放心,觉得可以依靠信赖的‘错觉’。

  朱棣微微诧异。

  就是方孝孺,对燕藩海陆军的总结,都没俞同渊深刻!

  不错,燕藩海陆军,不但有军人该有的铁血威武。

  还有令百姓看了,产生可以放心依靠、信赖的感觉。

  毕竟,他曾今就在这样一支军队中。

  知道如何让一支军队,拥有这种精神。

  他可以很自豪的说。

  这样的军队,无论是曾今还是现在,放眼天下,两个时代,只此一支!

  “其实也简单,就是让将士们掌握知识,我们军中,从几年前开始,将士们每天都要学习两个字,这些年,所有将士都掌握了,至少一千五百个常用字,将士们识字后,就要教将士们为何而战……”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将士人民史观。

  但这些不能说。

  俞同渊惊的张了张嘴,最后,只剩下苦涩,暗暗道:‘落后了!落后了!大明真的从方方面面落后了!’

  ……

  当天晚上。

  朱棣在松江口水师大营,接到朱元璋催促的圣旨。

  夜深了。

  从俞同渊的宴请宴会回来后。

  朱棣就站在下榻的窗口,看着窗外,从海面升起的月亮。

  徐妙云在洗脚盆内,泡好药草后,来到窗边,看着海上升起的明月,视线转移,微微侧头,看着朱棣棱角分明的侧脸,轻声问:“想什么呢?”

  朱棣回神,侧头,笑笑,“父皇在圣旨中催促咱们快点回朝,就差直接骂咱们,老头子很想早点见到咱们,这很正常,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在想,这次回大明会发生什么事,又能在大明看到什么,虽说,这些年,通过海商了解,咱们也知道大明的现状,可到底没有亲眼看到,这次,我想好好看看,去金陵看看,然后回江宁看看,再去周围的乡土村社看看,也不知道,让不让我看,能否成行。”

  人民经济、精英经济论述,不能全凭他自己主观想象。

  必须有详实的实际佐证。

  而观察大明,无疑会给他提供很多启发和现实依据。

  “其实,我也有点近乡情怯。”徐妙云含笑,微微侧身,靠在朱棣肩膀上,“忍不住想,阿爹、父皇、母后是不是老了,辉祖他们……”

  朱棣笑笑,轻轻拍了拍徐妙云挽着他胳膊的手,“这回,妙绣恐怕要找我算账了,她出嫁,咱们没回来,你也没回来,估计,她把这笔账,算在我这个姐夫头上了。”

  徐妙云莞尔一笑。

  妙绣出嫁,刚好是陈祖义取消帝号,和大明这边达成商贸往来,大明商人联合陈祖义,排挤燕藩商人最为激烈的时期。

  这个时期,她身为燕藩的王妃。

  怎么能回大明。

  燕藩的商人们会怎么想?

  而且,当时彼此竞争的十分激烈。

  中原商人并不占优势。

  中原商人开始占优势,是从中原沿海地方,用行政手段,施行地方保护时开始的。

  当时燕藩商人前往大明购进货物,总会或明或暗,受到来自地方官府的责难。

  若无地方保护。

  中原海商,绝不可能如此迅速,抢走燕藩对大明海贸的优势地位。

首节 上一节 1082/1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下一篇: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