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1178节

  “而且,倭国的土地资源,养活一百五十万人口,以现在的农业条件,就差不多是极限了。”

  倭国,他不会发展重工业。

  这地方本来就资源匮乏。

  发展重工业,资源全都得向外购买。

  不合算。

  发展点农业、纺织、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配合探索美洲,以及和北边女真、契丹进行海贸,作为海贸中转港口就行了。

  这三个发展方向,足够保证倭国那边的繁荣了。

  当然,未来还要把一些留下来的倭国百姓迁徙到其他地方。

  最终,要彻底稀释掉倭国百姓,使其,无法在一地,聚集太多。

  ……

  很快,马车停在了一出工厂大院前。

  轧钢厂!

  朱元璋下马车,看着门口上方,用铁铸造而成的三个大字。

  在朱棣陪同下,带着众人走了进去。

  嗒嗒嗒……

  蒸汽机转动的嘈杂声,以及滚滚热浪,在踏入工厂大院瞬间,就扑面而来。

  “父皇,这边。”

  朱棣带着朱元璋,往前走了五百米左右。

  只见一台小型蒸汽机在旁边转动。

  工人将一根四四方方的铁棍从预热炉中,用铁钳加出来,放入蒸汽动力带动的一套,预留各种孔隙的滚动机括上。

  火红的铁棍,在孔洞间挤压向前,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圆环。

  像极了自行车的钢轮子。

  朱棣介绍道:“父皇,这就是轧钢厂的热轧生产线,这条热轧生产线,主要是轧制自行车的钢轮……”

  此时,已经轧制成圆环状,但两头接口处,还断开的圆圈,被工人再次放入预热炉中。

  烧红后,放在一处工作台上,工人搬动蒸汽管阀门,蒸汽动力带动工作台,工作台的尖锐打孔铁钻,在蒸汽动力带动下,在铁环两侧各打出一排四个孔洞。

  “这一条热轧生产线,轧制这样一个半成品的车轮,只需三分钟,接下的工序,就是送到专门从事铆接的工厂,工人通过打出来的孔洞,手工铆接轮圈。”

  ……

  所有人,都被一条条蒸汽动力驱动的热轧生产线惊呆了。

  高温、噪音……

  这些工人们难以忍受的。

  却也显示了工业的速度和恢弘。

  “将来,如果能造出那种轨道火车的话,这样的热轧生产线,至少得扩大一百倍,才能满足铺设轨道!”

  一百倍!

  众人震惊看向朱棣。

  眼前,同时一百条热轧线生产,给人的冲击已经很大了。

  朱老四还要扩大一百倍?

  那可是一万条热轧生产线啊!

  朱元璋羡慕、认真看着,点点头。

  忘记了噪音、忘记了扑面而来,灼热的热浪。

  许久,脸庞热的通红,才转头,“走,带爹去看看你们新实验的那种大规模炼钢转炉!”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明天返城,明天争取最低九千字

  (本章完)

第492章 狰狞数字,十五万吨!

  燕京第一炼钢厂!

  马车在一道长长的红砖围墙大门外停下。

  众人下马车后,纷纷驻足,抬头看着门口,门拱上面,一串铸铁而成的大字。

  朱棣做一请的手势,“父皇,靳宓他们搞出来的那个新型炼钢转炉就在炼钢厂。”

  实验研究和企业结合。

  这种更先进的科研方法,与他没有关系。

  是科技研究司自行搞出来的。

  炼钢厂,有着许许多多成熟的技术工人,无论是配合研究司打造研究人员想要的设备,还是架设组装设备。

  人力、物力、技术力量都比研究司更加充分。

  久而久之。

  逐渐就形成了,研究司提出一些新想法,新创意后,总是喜欢和周围工业区的企业寻求合作。

  很多工厂企业,也十分愿意和研究司合作。

  因为只要验证研究司提出的技术假设,能够实现。

  配合研究的企业,就有有偿使用技术专利的优先权。

  并且,专利费还会比其他同样想要使用该项专利的企业,更加优惠一些。

  至于研究司。

  现在的研究司还做不到自负盈亏。

  之前发明创造的几项专利,都比较小,产生的利润并不大。

  不过,随着六六蒸汽机的出现,他有理由相信,随着蒸汽机的大面积使用,不久将来,研究司就能实现自负盈亏。

  科技研究司是燕藩政权扶持组建的。

  算是以国家力量,组建的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

  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实用不着组建这种政权级别的科研机构。

  他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用国家的力量,更为迅速的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

  希望在走完这一生时,能看到火车冒着滚滚浓烟白气,在汽笛轰鸣声中,冲过山川、河流、农田。

  希望能亲眼看着,华夏人制造的铁甲战舰,搭载着华夏人,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恫吓,游弋在七大洋之中。

  事实证明,即便在这个以工匠经验推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这种政权力量组建的研究机构,所产生的力量,真的十分强大。

  单靠个人力量,不可能这么快搞出蒸汽机。

  为了避免,官权对研究司的负面影响。

  他在组建研究司的过程中,也着实花费了一番心血。

  首先,燕藩政权对研究司没有利益诉求。

  其次,研究司的财源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是财政拨款。

  燕藩政权为研究人员,提供最低保障性薪酬,确保研究人员,能够养家糊口。

  如果是燕藩官方,为研究司下达指定的研究任务,必须为研究司提供科研经费。

  研究出的专利成果,双方共同享有,研究司拥有五成专利分红权。

  另一部分财源,来自于研究司自发研究成果,专利授权收入,这部分是研究司所有科研人员的分红。

  也就是说,研究司发明创造的新技术越多,他们的收益越多。

  而这部分收益,也不会完全作为分红分掉。

  每年的专利授权费,要留下百分之五十,作为研究司自行研究经费。

  最后一部分财源,来自研究司承接企业研究任务,这种合作,具体如何收费,专利收益如何分配,完全由研究司集体和企业自行进行决定,燕藩政权不插手。

  可以说,科技研究司是一个,由燕藩政权组织建立,且由燕藩政权为研究人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半公半私性质的科研机构。

  ……

  朱元璋提步向里面走去。

  边走边问:“第一钢铁厂?还有第二、第三?能消耗的了,这么多钢铁吗?”

  众人顿时竖起耳朵。

  其实,他们看到第一两个字时,也十分好奇,是不是燕藩还有其他钢铁厂。

  朱棣笑着解释:“现在就这么一座大型炼钢厂,不过,当初建设这家炼钢厂时,钢厂这边对炼钢的未来十分看好,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工人,都认为,他们未来,还要建设第二家、第三家……炼钢厂,钢厂虽然不准私营,是官办,但钢厂也是身股制,我们官方这边虽然占股,但并不插手经营,保留股份,只是为了起监督作用,毕竟,无论是钢、还是铁,都是战略性资源,我们要对这些战略性资源的去处,进行监督。”

  “另外,就是扶持。”

  “当初世纪大桥建成后,钢突然面临没有销路,无法消化的局面,正是因为我们燕藩拥有股份,是官府产业,我们有动力用国家的力量,通过给将士们制造头盔,扩大基础建设等方式,帮助第一炼钢厂渡过了当时的危机。”

  在这次危机中。

  不但帮炼钢厂渡过了危机。

  而且,趁着维持生产,钢价格低廉的特殊时期,迅速且较为廉价的完成了燕京基础建设。

  朱元璋含笑看了眼朱棣,若有所思。

  有些人,试图说服标儿放开高炉技术、冶铁技术,准许私营。

首节 上一节 1178/1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下一篇: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