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124节

  朱棣耐心听众人诉苦。

  心中则十分感慨。

  农民赚点钱,真的太难了。

  听取了各种各样的事例后,朱棣继续说道:“我们的粮食,由于储存条件不行,年年只能早早贱卖给乡绅。”

  “大家也都知道,修粮仓的好处,可咱们根本负担不起。”

  家底太薄。

  别说修粮仓了。

  就是建几建泥坯屋,对于农民来说,都很困难。

  “咱们一户人家,建不起粮仓,可如果几户,乃至全村一起建粮仓呢?”

  一个农户的力量太单薄。

  但几户。

  乃至几十户,如果能拧成一股绳,那就大有可为了!

  其中的人力、物力资源,合理营运,可以创造出巨大财富!

  不会比大地主、大乡绅差!

  八叔等人眼睛一亮。

  紧接着,四婶儿举手,有些不好意思道:“四郎,全村儿一起建粮仓,的确能建起来。”

  “可怎么储粮食呢?”

  “每家每户粮食的品质都有差距,混在一起,来年卖粮食时如何区分呢?”

  ……

  朱棣耐心听着。

  这些都是合作中,要遇到的问题。

  每户的粮食,由于种种原因,饱满度不同,杂质含量不同,这些都关乎售卖时的价格。

  而村里的百姓,也没有那么多袋子装粮食。

  储存就难免要混在一起。

  等四婶儿说完,朱棣笑着鼓励道:“四婶儿提出的问题,就一针见血。”

  “各位叔伯还能想到什么问题,大家都可以提出来。”

  “不要觉得这是斤斤计较,所以不好意思说出来。”

  “现在把这些问题说明了,说透了,大伙儿一起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将来一起做事,才会心无芥蒂。”

  “我们做事,非但不怕把丑话说在前面,相反,就是要把各种不中听,难听的丑话,开诚布公说出来。”

  所有的小问题和隐患都解决了。

  往后的事,才能通畅。

  在朱棣的鼓励下,众人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担心。

  朱棣起身,回到屋中,取了笔和纸,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等众人说完,他也把各种问题归类总结好了。

  又把所有问题,捋了一遍,捋顺后,笑着抬头,看着众人,说道:“这些问题,虽然小,却很关键。”

  “现在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针对合作建粮仓,大伙儿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能进行范围更大,深度更深的全村儿合作,或者三五家合作。”

  ……

  朱棣把村社合作提了出来。

  农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在这个时代,饿不死吃不饱就是最大极限了,想过的再好些,很难!

  比如,单独的农户,家底太薄,没办法囤积粮食,只能早早贱卖,农民的主要财富来源是粮食,粮食却赚不到钱。

  同时,人力资源也有巨大的浪费。

  同样一个女人,刨地和织布。

  生产产出价值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但以家庭为单位的单打独斗,没办法充分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合理的有效使用。

  人力的优势,就无法发挥到最大!

  公司要优化人力。

  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

  一支有战斗力的军事组织中,对人力资源的优化,更是极致。

  土地入股、大牲畜入股、织机等生产工具入股……

  朱棣口中,一个个提议,把乡亲们惊的目瞪口呆。

  朱棣担心乡亲们听不明白,讲述同时,拿着一根树枝,在雨后变得松软的院中画着图,给大家示意。

  给一群没有一点知识的乡亲,讲清这件事。

  其实很困难。

  索性,朱棣不缺耐心。

  好半天功夫。

  朱棣才停下来,看着叔伯婶子,笑着询问:“大家听清楚了吗?”

  八叔点点头,“听懂了,四郎的意思是,土地入股合在一起,咱们大老爷们儿一起伺候土地。”

  “这样所有的产出,就不存在品质的优劣了。”

  “可四郎,大家一起干活,如何保证所有人都认真干活呢?”

  朱棣笑着冲八叔竖起了大拇指。

  团体合作,总是容易出现摸鱼的。

  “首先,合作后形成的村社,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是在座叔伯任何一家人的,是大家的。”

  “在这个集体中,没有东家和店小二之分,大家都是这个集体的东家!”

  “东家给自己干活,不可能不认真吧?”

  众人全都笑了。

  朱棣继续说道:“当然,单单所有人是东家还不行,还要有其他激励。”

  “在这个村社团体中,所有产出都是村社的,这部分利益,要分为三部分进行分配。”

  “其中一部分,当做酬劳发放,保证大家日常生活。”

  “一部分要经过全体村民同意,留下来,用来投入购买耕牛、织机、鸡鸭猪之类,扩大生产。”

  “还有一部分,要根据各家的占股比例,每年进行分红。”

  “我们在酬劳部分,设立一个基本保障制度,以及一个激励制度。”

  “基本保障,就是定一个基本酬劳,这个基本酬劳,就按照咱们各家现在的平均生活水平定。”

  “这个水平只能保证,大家像现在,日子勉强过的下去。这部分钱粮,会在每年年初,一次性发放给大家。”

  “激励制度,则是根据分配任务,完成的好坏,设立不同的奖赏标准,完成越好,奖赏越高。”

  “这部分钱粮,按月发放,大家平日里,生活差距,就会被这部分钱粮反映出来。”

  “每年年底分红,同时年底决定,要留下多少钱粮,购买耕牛、织机这些东西,用于扩大生产。”

  ……

  说完后,朱棣看着众人,好一会儿,又开口,“各位叔伯婶子,这是我能想到,帮大家过上好日子的最好办法。”

  “合作后,咱们男人专注伺候庄稼,干这些重体力活。”

  “女人则分配出来,擅长织布的织布,擅长养猪养鸡的……”

  “这样粮食生产不耽误,我们还有额外的织布、养殖收入。”

  单独的家庭,织布就是满足自家需求,养鸡养鸭养猪也就是生活的一种补贴,根本无法形成规模。

  人力浪费十分严重。

  “婶子们专做织布,我相信,布的品质一定能提升,我们的土布,也能卖出去,甚至卖上一个不错的价格。”

  “同时,咱们集中采购农具、盐巴之类,也能用更便宜的价格拿到。”

  “联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每年拿出一部分粮食,设置一个属于全村的义仓,每年只要很少一部分,积累储存起来就行。”

  “遇到大旱、洪涝灾害,颗粒无收时,就可以打开义仓,让全体村民渡过难关。”

  “不至于把土地出卖给地主,沦落到贫无立锥的地步。”

  村社合作,绝对是这个时代农民,最好的途径。

  农民的资源性财产就是村庄的土地,想过好日子,就必须把这部分资源,高效利用起来,彻底挖掘这些资源的潜力!

  唯一要解决的,就是公平合理的分配。

  “各位叔伯婶子,你们看,愿不愿意?”

  朱棣话音刚落,八叔一拍大腿,率先起身。

  “俺决定跟着四郎干了!”

  “俺信四郎!”

  “俺也信四郎!”

  ……

  整个过程,无一人犹豫。

首节 上一节 124/1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下一篇: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