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1317节
而是,若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一大政绩,能向太子报捷。
能拿到一张通往内阁的门票!
……
祈婳听马全诉苦,不由皱眉,语气不善道:“你们这是不作为,在我们燕华,你们这种官,早被砍脑袋了!”
朱棣瞪视而来。
祈婳压下怒火,询问:“马大人,如果我们捐赠,你能确保,捐赠的粮食不被贪污吗?”
马全骤然抬头,郑重道:“郡主,别的不敢保证,此事,下官敢用项上人头保证!这关乎下官的官帽子,谁敢打这批捐赠粮食的主意,下官就让他人头落地!”
祈婳唇角抽抽。
‘大哥侧妃的父亲,倒是个真小人。’
嗞!
就在此时,列车突然猛地颠簸,急刹车。
所有人脸色瞬变。
下意识,想到了,几天前的隧道爆炸。
东旭几人更是率先拉上窗帘,抢占各个靠近窗口的位置,把朱棣、徐妙云围在中间。
马全瞧着这一幕,不由啧啧称奇感慨。
片刻后。
车门打开。
一名从车头下来的列车员,小跑蹬车,“王爷,前面有一群年轻读书人,挡住了去路,要求见王爷!”
朱棣不由微微皱眉。
撩起车帘,透过车窗,看到了前面铁道上,一群身穿儒衫的读书人。
其中还有个别读书人。
穿着类似燕华的学生装。
“燕王!”
“我们要见燕王!”
“堂堂燕王,难道连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都不敢见吗?”
……
嘈杂的喊声,也从前面传来。
朱棣看向马全。
马全脸色变变,忙摆手:“王爷,下官也不知情。”
话中,马全急的额头冒出冷汗。
心中对这群读书人开始骂娘。
别说这位怀疑了。
他都怀疑,是不是金陵那些人,为这位王爷准备的第二次下马威。
朱棣也怀疑,这是又一次下马威。
略作沉吟,看向马全和铁铉,“有劳两位布政使,下去和这些读书人沟通,让他们派出代表,来车上。”
外面大约有数百,近千读书人。
肯定不能让这些读书人全都上车。
话罢,朱棣起身,往为他提供的那节办公车厢走去。
片刻后。
五名年轻人,跟在铁铉二人身后,往火车方向走来。
其中一个年轻人,低声询问,身边另一个十四五岁,镇定自若的少年:“于谦,怕不怕?你说,燕王能答应咱们的要求吗?”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第543章 于少保告御状!
“心无私欲,何惧之有!”
铁铉、马全听闻身后少年读书人的话,不由转头。
二人脸上神情各不相同。
马全撇了撇嘴,暗暗嘲弄一句:果然是些热血愣头青。
他年轻时,何尝不是如此。
何尝没有这种想法。
可真正历经科举重重险阻,从独木桥,杀出重围,步入官场,才会发现当初年少时、年轻时说过的那些话,多么令人面皮赤红滚烫。
圣人所教的大道理,尽是一些屁话。
他入官途的第一节课,印象十分深刻。
当时大明刚刚立国。
陛下严于律己,同时,对官员管束的十分严格。
他被启用。
担任地方县丞。
当时的大明,历经战乱,可谓是百废待兴,无数因战乱产生的饥民嗷嗷待哺。
大地满目疮痍。
可他所在的县城,最先恢复过来的竟然是青楼勾栏场所。
知府大人,打着视察县府的名义,黄土铺街,净水洒道,鸣锣响鼓来到县城。
当时,尚且年轻的他,还以为,知府大人带来了钱粮,带来了迅速恢复地方的良方妙药。
颇为激动。
还是当时的老县令。
也算是他入官场第一位师傅,笑着对他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是太年轻了。
当晚,他就明白老县令这句话的意思了。
当天。
他作陪,亲眼目睹了,知府、县令,两个年逾六旬,胡须都白了,也不知,能不能立起来的老东西。
没有去视察嗷嗷待哺的饥民。
说了通毫无营养的官话套话后。
晚上就钻到了那等最先恢复的风月场所。
搂着几个十四五岁的妙龄少女,上下其手。
而这些女子。
可都是那些活不下去的灾民,卖到这些风月场所的。
那一晚,他十分不适,看着两个胡须花白的老家伙,乱啃胡说,恶心的想吐。
也就是在这种想要呕吐的不适中。
他终于明白了为官之道。
无外乎钻营、表演罢了。
瞧,他现在都做到了从三品的封疆大吏。
两个女儿,还都高嫁,一个成了太孙侧妃,另一个也不差,做了另一位皇孙的正妃。
这个叫于谦的年轻人,入官场后,终究也会遇到他所遇到的事情,做出他所做出的改变。
马全被于谦一句话,短暂勾起年轻时的思绪后,就转头移开视线,不做关注。
铁铉倒有几分欣赏看着于谦。
冲于谦招了招手。
在于谦快步走到身后半步行礼时,笑问:“我等臣子,如何能做到心中无私,陛下可是我们的君父,心存君父,岂能无私,你真做到了心中无私,是否又有对君父不忠之嫌。”
此刻,已经来到车厢门口。
于谦停下脚步。
等铁铉、马全相继入内,快步跟上,同时说道:“学生认为,历朝历代,臣子对君父的忠,被曲解了,被理解错了……”
于谦说着,忽然顿住。
因为,进入车厢内。
他忽然察觉,有数十道目光盯着他。
有男有女。
想来是燕王的家眷。
那些成年的男女,应该是燕王的学生吧。
于谦不失礼貌的扫了眼东旭、春晓等人,眼底闪过一抹羡慕之色。
他倒不是羡慕,土桥村出身的这些比他年长的新一代青年们,能有机缘和燕王产生联系。
而是羡慕他们,能得到燕王的教导。
燕王的两个理念、两个主张,他无数次学习过。
燕华那些悄悄流传回来的文章,小册子,他也无数次,悄悄誊抄研读过。
上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下一篇: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