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600节

  想的美!

  “梁兄弟多虑了!”陈祖义笑着说道:“我们有十分详细的信报,福建都司沈仁根本不愿和朱四郎走的太近,沈仁下令聚集兵马,竟然从五个卫所抽调,先去建安集结……”

  如果沈仁真想帮朱四郎打一场大胜仗。

  就应该直接去镇东卫!

  让其他卫所,向镇东卫集结兵马。

  梁道明暗暗诧异。

  这个消息,他就不知道。

  陈祖义,到底是四海之王,在大明内的人脉网络,不是他能比的。

  这也是他想和吕珍等人交好的原因。

  “报!斥候回来了!”

  就在此时,有海盗跑来,打断众人尔虞我诈。

  很快,一艘小船快速靠近旗舰。

  然后探子登上甲板。

  “禀首领,朱四郎把闽县海防兵力全都撤回县城……”

  陈祖义等人初闻错愕。

  哈哈……

  等探子汇报完后,所有人,顿时仰头大笑。

  “朱四郎以为海防千把人,全都集结到闽县县城,他就能守住城池?”

  “他是不知道,咱们动用八千人吧?”

  “现在好了,大家可以沿着闽江,长驱直入了!”

  “他朱四郎想在闽县和咱们摆开阵仗打一仗,那就打!八千对一千,优势在我们!”

  ……

  轻松议论中,陈祖义抬手,声音渐渐息落。

  陈祖义看向梁道明,“梁兄弟,镇东卫就在附近,朱四郎都借不到兵,得抓襟见肘撤回海防兵力,你现在还担心,镇东卫增援吗?”

  “陈大哥英明!”梁道明笑着恭维一句。

  他本来也不是担心镇东卫。

  主要是不想此战中,彻底沦为陈祖义附庸。

  让陈祖义得到所有好处。

  既然没办法分一杯羹,那就专心致志看戏呗。

  哼!

  陈祖义暗暗微哼,转身,意气风发大喝:“传令各船,满帆!今晚我们要抵达闽江入海口!”

  ……

  临近傍晚。

  陈祖义战船出现在闽江入海口处。

  陈祖义的巨舰,无法驶入闽江。

  经商议决定。

  以陈祖义长子陈寿为主将,倭寇中,实力最强的神田孝信为副将,统帅八千兵马。

  大小战船两百艘,沿闽江,朔流而上,攻打闽县。

  临别出发前。

  陈祖义单独将长子找来。

  审视着已经二十五岁的长子。

  他这长子,在马六甲就经常带兵,陆战攻打马六甲王国的城寨、村寨,抢占土地。

  海战、陆战都是一把好手!

  他对长子寄予厚望。

  “此番,跟随你的,是这些年,咱们积累起最善陆战的将士,为父对你也培养多年,你是为父最优秀的儿子,据传,朱四郎也是朱皇帝最优秀的儿子,切不可大意,好好打,打败朱四郎!

  此战赢,咱们父子,在这四海之上的威名就彻底建立起来了,将来父亲称孤道寡,给你留一座江山!”

  陈寿肤色微黑,魁梧雄壮,脸上有一条长长刀疤。

  这是在马六甲作战留下的。

  闻声,拍胸脯道:“父亲放心!孩儿一定击败明四皇子朱四郎,尽可能将其俘虏,然后咱们再将其礼送回明朝,即彰显咱们的实力,又交好明朝!”

  “好!”

  陈祖义顿时笑了。

  单凭这几句话,就证明,他这个儿子,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

  “去吧!”

  ……

  嘟嘟嘟……

  沉闷号角声中,两百多艘战船,在数万双眼睛注视下,沿闽江逆流而上,消失在视线中。

  梁道明看了眼吕珍,“吕前辈,这一战能赢吗?”

  他们这边,拿出来的也都是精锐。

  尤其是陈祖义的两千兵马。

  那可是连马六甲王朝都忌惮的存在。

  人人披挂铁甲!

  陈祖义长子也很优秀。

  可朱四郎名头更大。

  朱四郎的劣势,在兵力太少。

  他希望赢。

  可想到陈祖义赢了,威望徒增,就心里痒痒,想亲自参与。

  吕珍一眼看穿梁道明心思,笑着反问:“梁首领,也想出兵?”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337.第335章 首战!最大考验来临!

  337.

  2023-10-17

  梁道明笑着点头,也不隐藏:“吕前辈,此战若是大胜,陈祖义的威望就太高了,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吕珍瞥了眼。

  梁道明也算是人杰。

  能在异国他乡,创下现在一番基业,很不错了。

  但成不了一方雄主。

  刚刚才决定坐壁观上。

  当陈祖义展现出的必胜气势越来越强时,就沉不住气了,一方雄主绝不会如此。

  “梁兄弟,我给你讲个故事,也是元末战乱的事情,当时,现在的朱皇帝在义军中,势力其实不算太大……”

  为何,那么多一时鼎盛的势力,先后灭亡。

  而朱元璋这个出身最卑微,起家最艰难的人,成了最后的赢家。

  几千年王朝史。

  就出了朱元璋这么一个泥腿子造反成功的?

  流亡海上,闲暇时,他就会琢磨这个问题。

  张士诚、陈友谅这些人。

  看起来,都比朱元璋更有可能吧?

  ……

  后来他慢慢明白了。

  原因很多很多。

  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朱元璋耐得住!

  其他人纷纷称王称帝之际,朱元璋不为所动,按照自己的目标发展。

  听说,朱升曾为朱元璋献策: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

  朱元璋一旦认定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

  不像张士诚,不说一天一个想法吧。

  总之,张士诚做事,沉不住气。

  ……

  梁道明认真听着。

  ……

首节 上一节 600/1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下一篇: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