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641节

  朱棣就是想看看,百姓自发搞,能干成什么样。

  与叶茂等人的悲观不同。

  他对此较为乐观。

  敢于自发主动搞的村子,一定有敢闯敢干,并且能组织起百姓的能人。

  他曾见过一个时代。

  农村涌现出许许多多这样的能人。

  这个时代,肯定也不会少。

  他也不怕这些能人,窃取乡土村社的全部利益。

  朝廷从律法上,已经确定,乡土村社股份不可转让,只能父子传承。

  这些能人,带领乡土村社发展起来,如果不满足乡土村社带来的财富,只能带着积累起的本钱,转变为商籍,前往城镇发展。

  按照他的规划。

  商人也必须施行雇工身股制。

  总之,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就是搞活民间,就如同乱世一样。

  民间越活跃。

  越容易在庞大的百姓群体中,筛选出有能力的佼佼者。

  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的模式,又规定了,这群有能力的佼佼者,可以更富,但必须分润一部分财富,直接在民间层面进行均富。

  带更多人富裕。

  商业模式传统,说到底是培养出来的。

  只要他坚定不移这么干。

  坚持时间久了。

  每个人都认同这种方式时。

  即便一小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想改变,也不敢犯众怒。

  培养全民共识至关重要。

  他就要在福建试验。

  他要看看,整个福建,大多数人形成这种共识后。

  等他离开福建,离开大明后。

  他留下的这套东西,能延续多久?

  如果大部分人的认同共识,最终能挡住小部分人贪得无厌的私欲。

  那就证明,这套东西,可以长久存在。

  所以,接下来,他要在整个福建,推动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同时,掀起一场,全福建,全民共识!

  这种共识,最终要像三纲五常,牢不可破,坚定不移!

  ……

  福建轰轰烈烈的变化。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引起金陵激烈讨论。

  ……

  洪武十三年十月。

  御书房。

  朱标刚刚结束兵法考校。

  恰在此时。

  蒋瓛送来了福建最新消息,“陛下,锦衣卫已经调查清楚,整个福建,至少五成商贾,已经完成雇工身股制改造,燕王近期通过布政使衙门,在整个福建民间,推动雇工身股制舆论认同……”

  ……

  “大儒吴海带头反对……”

  朱元璋微微皱眉,没想到朱棣动静闹得这么大。

  大儒吴海影响力不止在福建。

  整个大明都不小。

  待蒋瓛介绍完后,朱元璋没发表意见,看向蓝玉等人,笑问:“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启程?”

  蓝玉忙答道:“陛下,臣等准备近期就启程去福建。”

  “父皇,儿臣想让方希直、练子宁等人去福建观摩。”朱标恰到时机提及此事。

  朱元璋笑笑,随即说道:“可以,另外,水师也派人去,组成一个文武、水陆观摩团,你们准备准备,三天后就动身。”

  所有人惊愕抬头。

  这观摩团规模,太大了吧!?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352.第350章 蓝玉恐惧!沐英迷茫!

  352.

  2023-10-24

  “水军:南安侯俞同源……步军:魏国公、西平侯、永昌侯……文臣:大儒宋濂,东宫太子系方孝孺……”

  “啧啧,这回朝廷派出的观摩团,阵仗可真不小!”

  “这段时间,怎么再也没有福建雇工身股制的消息,是不是搞砸了?”

  “多半是,要不然,不可能没有一点消息,可能是陛下顾忌燕王面子。”

  “其实失败也没什么,至少燕王殿下的出发点是好的,不是吗?”

  ……

  消息传开后,整个金陵躁动。

  左相官房。

  刘伯温把茶杯递到宋濂面前,“景濂兄,此番我以左相身份,向陛下开口,让你去福建观摩,去了福建,你可千万别拱火……”

  宋濂和吴海都是当世很有名的大儒。

  两人也是老相识。

  他希望宋濂去福建,劝说吴海不要闹。

  吴海此人,怎么说呢。

  陛下眼中。

  就是元朝余孽!

  朝廷几次三番征召,都坚辞不受。

  一直和一群推崇元朝的文人,隐居为元朝写一些,赞美元朝,惋惜元朝的文章。

  自己不为元朝尽忠。

  竟然劝说福建另一位,也十分有名望的大儒王翰,洪武九年自尽为元朝尽忠。

  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吴海现在站出来,反对福建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

  惹恼了那位。

  那位才不会和他辩解什么。

  可能直接找个理由,给他一刀子!

  燕王不在乎自己在读书人中名声。

  可到底是他救命恩人,力所能及,他想帮帮。

  宋濂似笑非笑看看刘伯温,“青田,你对燕王关心可有点太过了,我知你只是想报恩,可其他人不知……”

  这个老朋友,一身才华,终于能在左相这个位置,尽情施展。

  他可不想看对方,因与燕王走的太近,成为朝中公敌。

  而且,最近这几年,恰是乡土村社奠基的关键时期。

  满朝官员。

  没人比刘青田更合适。

  他也不如。

  他空有学问,但欠缺做事的手段。

  刘青田有手段,也无私。

  陛下选刘青田在这一特殊时期,担任左相,是十分英明的决定。

  大明因此会受益无穷。

  即便他们这些人都作古。

  依旧能遗泽后世子孙。

  当然,除了刘青田外。

  还有一个人也有这份能力。

  燕王朱棣!

首节 上一节 641/1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下一篇: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