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65节

拎着四袋野菜,去皇宫送礼,丢人现眼走了一遭,就换回一个世袭百户的官职?

此刻,整条街上的邻居,羡慕嫉妒的眼都红了!

吱呀!

房门被从外打开。

徐辉祖抬头,看到徐达时,赶忙起身,“父亲……”

徐达瞥了眼徐膺绪二人,沉声道:“你们两个出去。”

徐膺绪、徐增寿虽然不愿,却也不敢违背,耷拉着脑袋出去。

门被关上,徐辉祖紧张道:“父亲,陛下为什么这么厚赏孩儿?孩儿很不安……”

徐达稳重坐下后,安抚道:“别着急,详细说说,你在宫里说了做了什么。”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徐辉祖按捺住不安,尽可能详细的,把事情经过转述给徐达。

当听到徐妙云坐在窗前,一会儿红着脸傻笑,一会儿抿着唇担忧。

徐达不由笑了,没好气嘀咕道:“好你个朱四郎,这才多久,就让大丫如此!”

哈哈……

等听到朱元璋那番‘孩子背黑锅’言论时,徐达又情不自禁捧腹大笑:“你阿姐以前多聪明啊,这是怎么了!能骗孩子们一时,还能骗一辈子?等她这些学生长大后,明白小时候替师娘背了黑锅,她就等着被学生笑话吧!”

徐辉祖哭笑不得道:“父亲,你别光顾着笑,陛下封赏我,是不是对姐夫……”

“不要乱想了!”徐达一锤定音,“安安心心接受封赏,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但要牢牢记住陛下对咱们徐家的恩情。”

“你身为徐家长子,将来要代表徐家,报答陛下的恩情。”

“让厨房把你阿姐捎回的东西,做一桌菜,上次家里其他人没吃到,这次全家都尝尝。”

“好!”确定没事后,徐辉祖立马轻松,笑着应了一句,风风火火离开。

……

就当整个金陵城权贵,被几袋子野菜,嫉妒羡慕的眼睛发红,说酸话时。

赶在傍晚来临前。

朱棣一行人,走小路捷径,终于赶到了江宁县役夫集结点……

求月票、推荐票、投资、追读。

第58章 靠水吃水,阿姐你好幸福哦!

江宁县内,河道主要有秦淮河、长江两大水系。

秦淮河为江宁县内,最长的河流,纵贯南北,支流密布,灌溉了江宁县一半以上农田。

土桥村农田水利的源头,就来自于秦淮河。

县境西部濒临长江,江岸线长22.5公里,境内九乡河、七乡河、江宁河等最终注入长江。

整个江宁县,水系湖泊遍布。

为江宁农业生产,提供了丰沛的水利条件。

但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

水系发达,洪涝灾害也频繁,夏季雨量稍微充沛一些,内陆湖泊无法容纳,河道无法以最快速度,将水排走,就会发生倒灌现象。

江河内的水,要么冲垮堤坝,水淹县城。

要么沿着农田水利,倒灌淹没农田。

总之,任何一种情况,都是江宁县官员,以及百姓无法接受的。

洪涝会影响百姓生存。

会影响官员一年政绩,甚至遭到朝廷问责追责。

对于徭役,百姓虽有怨言,倒也不会打马虎眼,也不敢!

县城外。

秦淮河堤上。

人声鼎沸。

一排排竹子搭建的茅草顶大通铺,排列在河堤上。

朱棣一行人,动身晚,距离也不近,是最后一批抵达。

登记报备处。

小吏厌恶的瞥了眼朱棣,冷冷道:“十天前就通知你们了,怎么现在才来!”

“大人,昨天就动身了,我们土桥村路远……”朱棣笑着应付着。

当官的上下嘴皮子碰一碰,说的轻巧。

大家谁不是掐着时间点赶来。

至于为什么。

那可就太简单了。

在家里,不吃闲饭,吃一天的东西,总能干一天的活。

做农民,无论老天爷赏不赏饭吃,勤快的,总比懒惰的,日子过的更好。

可服徭役呢?

工具、干粮都要自备!

提早来一天,就吃一天闲饭!

做农民,吃闲饭,心慌!

把这些说给当官的,他们即无法感同身受,也不会体谅,所以,他懒得浪费口水。

随便编个理由,糊弄过去得了!

小吏冷冷瞥了眼朱棣,不耐烦催促:“姓名!”

“朱四郎,土桥村领队!”

小吏听到领队时,诧异打量了一眼朱棣,一边登记名字,一边提醒道:“既然是领队的,就和你多说几句。”

“约束好你们村儿的人。”

“服徭役期间,不要闹事!”

“听从安排!”

“如果一人闹事,全村连坐!”

“伱们村儿的住处,就在最左侧,顶头的大通铺。”

小吏说着,递给朱棣一根竹签:“上面的数字,就代表你的编号,每天上工,监工的衙役,都要登记编号,考核出勤。”

“如果有人生病,你作为领队要第一时间报备,县衙会派郎中点检并且医治。”

“点检发现是装病,大板子伺候!”

“如果真病,医药费,得你们自己出!”

“明日,县尊大人要来河堤动员讲话,你等必须以饱满的精神,热情的姿态欢迎,若是掉链子,让县尊大人颜面无光,大板子伺候!”

“明白了吗?!”

“明白,明白。”朱棣一边应答,一边腹诽暗骂。

不当农民,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底下农民过的什么日子。

老头子大概率,也不知道,他麾下治理百姓的官员,都是些什么狗德行吧?

当然,明朝如此。

始皇帝的秦朝,汉武帝的汉朝,唐太宗的唐朝……

历朝历代最为高光的时期,恐怕多半也就这个鸟样!

土桥村四十八人,一一登记后,天色已经黑了。

小吏看着天色,低声骂骂咧咧,骑马匆匆离开。

朱棣带着人,按照小吏所说,在最左边顶头处,找到了,安排给他们的大通铺。

简陋的不像样。

用竹竿搭建出框架。

顶上茅草少的可怜,有些地方,还能看到天。

下雨绝对要漏水。

四周挂着破破烂烂的席子。

屋内,中间是通道,两边是竹板凑出来的大通铺。

简直就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

就连地上的草都没铲掉,屋内过道、床下芦苇之类河边滩涂生长的野草,郁郁葱葱。

朱棣转身看着众人,询问:“大家伙儿累不累,还有没有力气,收拾收拾咱们的住处?”

八叔笑道:“四郎,咱们农民,别的没有,就有一把子力气,咋收拾,你尽管指挥吩咐!”

“对!四哥,你就说咋干!”

……

所有人纷纷笑着表态支持。

朱棣去了土桥村,渐渐影响了整个村子。

以前,绝大多数男人们,是没有主动收拾庭院的习惯。

可看着朱棣天天收拾,干净清爽,渐渐,许多人开始跟着做。

慢慢就养成了习惯。

首节 上一节 65/1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宋梦华,迎娶赵盼儿曝光英雄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