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914节
而且,敏锐意识到,天气变化对四镇新军的影响。
……
“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那就要尽快解决问题,谁来说说,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诸将纷纷低头。
这问题不好解决。
四镇新军的问题,大家其实都已经心知肚明了。
改良火器,使之不天气影响,这根本不现实。
训练新军团体配合的拼刺战术,也来不及了。
除了期盼老天爷眷顾大明,在战争进行时,千万别变天,还能做什么?
朱标目睹诸将如此态度,不由微微皱眉,有些失望。
胡惟庸一直暗暗观察。
注意到汤和唇角微动,似乎要提建议,起身,忙抢道:“太子……”
众人循声,看向胡惟庸……
朱标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点头道:“胡惟庸,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谢太子。”
胡惟庸谢恩后,侃侃而谈道:“改良火器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实现,提升新军战斗力也一样,为今之计,我们只能求助于天,如同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借东风一般……”
诸将听到这里,瞧着胡惟庸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不由撇了撇嘴。
还真把自己当诸葛孔明了?
忘记,怎么被朱老四赶出权力中枢了?
朱标也不由皱眉,“如何借东风?”
胡惟庸见好就收,忙郑重道:“太子,咱们不熟悉这里的天气变化,也无法预测这里的天气如何变化,但这片草原上的老牧民肯定知道……”
哪有什么借东风。
别说这本是杜撰。
即便是真的,那也只是诸葛孔明会观察天象罢了。
预判了天气变化。
巧妙运用天气变化罢了。
他们没来过捕鱼儿海这片疆域。
不懂这里天气变化的规律。
正所谓老马识途。
草原上那些放牧的老牧民肯定了解。
朱标脸上露出笑容,满意点头,随即吩咐:“蓝玉,马上派兵,在周围搜寻牧民!”
虽然脱古思帖木儿撤退了周围部落。
但还有很多落单的。
想找几个老牧民,并不难。
为今之计,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
于此同时。
和林却是艳阳高照。
经过偏师随军匠人以及民夫的努力,终于拼凑起了将近八千辆马车。
偏师如今只剩十一万兵力。
要在和林留一万。
十万人奔袭捕鱼儿海。
其中将近五万人会骑马。
余下的八千辆马车,每辆马车乘坐六七人。
八千辆马车,横亘在和林东门。
被朱棣强制要求,随军行动的蒙古贵族,都没想到,他们和林,能集结起如此多的马车。
更没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
纷纷惊讶低语。
“中原的史书中,描写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总喜欢用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以前读到这里没什么感觉,没想到,万乘如此壮观!”
“这还是很多马车被破坏了!”
……
贵族们议论着,眼神余光,悄悄看向朱棣。
用马车投射步兵?
这种方式,恐怕也只有明四皇子能想出来吧?
可以预料。
未来,若是中原再对草原用兵。
步军装上车轮这等战术,一定会被频繁运用。
步军装上车轮子后,虽然还是没骑兵快。
可也会把他们游牧民族的机动优势,很大程度削弱。
要知道,他们也不能光军队跑。
以往和中原军队交战,打不过就跑,跑的过程中,还得带上部落民众,以及牛羊。
……
另一侧。
“四哥,我真的不能跟你一起去捕鱼儿海吗?”朱橚苦恼看着朱棣。
他真的不想留在和林。
和林已经没有战争了。
而且,跟在四哥身边,才能学到东西啊!
朱棣没好气瞪了眼朱橚,提醒道:“驻守和林期间,你要给我老老实实配合丘指挥使。”
虽然他把和林城内,有号召力的精英层都带走了。
和林很大程度,就是一盘散沙。
但也不能懈怠。
他偏师中,能承担镇守和林这个重任的,除了他、泰山,也就剩丘老二和朱老三了。
思来想去,丘老二最合适。
可大辽河卫这支精锐,他必须带走。
所以,只能抽调一支藩王卫留下来。
丘二哥指挥一支藩王卫,有指挥不动的可能。
所以,就得把老五留下来。
这是他的嫡亲胞弟。
代表他,也代表老朱家皇族,足够震慑藩王卫。
且老五和丘福之前就有合作。
虽然老五为了救援他,着急之下,对丘老二拔刀了。
可毕竟那种情况,老五也没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让他们配合镇守和林最合适。
“噢。”朱橚不情愿应了声,也知道,他最合适。
朱棣拍拍朱橚肩膀,转向丘福,“和林就交给丘指挥使了,对于丘指挥使的能力,我足够信任,不过临走前,还有些话要提醒丘指挥使,约束好留下的藩王卫,我给你陛下的御赐金牌,就是给伱先斩后奏的权力,对待留下来,协助你们的民夫也一样……”
此番奔袭,民夫不再随军行动了。
全都配发缴获的武器,协助丘二哥镇守和林。
至于大军行动的粮草问题,全都用他们带来的米,换成了草原的肉干,便于携带。
无论是民夫,还是藩王卫,都良莠不齐。
尤其是作为胜利者,留下这批人,没有陆军第一镇的素质。
他特别担心,民夫和藩王卫将士耀武扬威,欺辱和林城内的百姓。
甚至有些手脚不干净,行奸淫掳掠,偷鸡摸狗之事。
这是很有可能的!
“我们发动战争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寻求和平,甚至将来,真正有效的统御这里,把整个北方辽阔疆域,全都纳入我们的统治,使北方之民,尽数同化成为我们的百姓……”
朱棣压低声音,严肃道:“所以,战争结束,任何给朝廷抹黑的行为,都不准发生,等我们走后,你们亲自向留下的藩王卫和民夫宣读军纪,先把规矩告诉他们,一旦犯了,也不要因为他们是大明百姓,就帮亲不帮理,你们两人,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谁明知故犯,就给我把人拉到城内,当着城内百姓的面,把头砍了!”
……
朱棣眼中寒芒一闪而逝。
他绝不容许一些臭老鼠屎,坏了大事。
且不说,那些长远考虑。
此刻,主力一路还身处危局中。
上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下一篇: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