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第55节

朱元璋也不想管这个已经被练废的小号,只要不虐待我大明子民、贪污受贿、触犯法律,剩下的随他去吧。

况且,自己这不也给他安排了一个‘好媳妇’,带着整个蒙古兵管着他吗?

在这般念头之下,不久之后偏殿内便传来一阵阵惨叫声,惨绝人寰,不绝于耳。

就连钱谦益也不由缩了缩脖子,庆幸不已。

朱厚熜见状,眼眸之中杀意退去,接着便笑着对朱元璋道:“太祖皇帝,一切都安排好,接下来朕将率兵南下,与中山王兵合一处,迅速捣毁南京,击溃西贼,若是太祖皇帝您有空,不妨让崇祯帝向成祖、代宗申请援助,将兵力兵合一处,西击李闯。”

现在的朱厚熜演都不演了。

既然朱元璋知道了朱棣的庙号被自己改了,那么还怕什么?

永乐帝敢怒?不要紧,我有洪武帝当靠山。

细细想来,如今群里的各位群友,除了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外,剩下四位,全都是藩王继位。

倒是……有点缘分在啊。

……

徐州战线之内,旌旗猎猎,城中金碧辉煌,诸将列在军事地图面前,各个甲胄光华贵丽,看起来不似军阵大将,反而如世家弟子一般。

不过这些世家子弟并未有那种出门踏青的感觉,而是神色沉重。

“徐州,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

魏国公徐弘基顿了顿,接着便开口道:“当年太祖高皇帝亲率水陆大军分三路进攻集庆,大破元军于此地!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项羽被困垓下,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

听到了魏国公的声音之后,保国公朱国弼、忻城伯赵之龙、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等诸位勋贵子弟列在军帐之前,神情肃穆。

南京方面,若是遮住名字单看爵位,当真是群星璀璨、将星云集。

但如果把名字放出来,只能说……这都寄吧什么废物?

没办法,自靖难之后,成祖皇帝朱棣迁都,大批的开国辅运功勋都被留在了南京,世袭罔替之下,以至于南京朝廷遍布各种废物勋贵。

而在得知了北京惊变之后,南京的勋贵们都慌了。

北京那群暴发户这才贪到哪儿跟哪儿,和我们南京的老牌贵族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啊!

既然陛下在北京大杀特杀,接下来到南京,岂不是轮到他们了?

于是,南京勋贵们碰了个头,经过了简单的开会之后,原本坚决拥护大明统治的南京勋贵们毫不犹豫,直接宣布皇帝陛下被宵小之徒挟持,他们要拥立福王殿下朱由崧为监国,准备打到北京,清君侧之恶人!

但大家毕竟久疏战阵,临阵之时,难免有些踟躇。

因此,学了点祖宗兵法的魏国公徐弘基才毅然决然的站出身来,为稳定军心,说出了一道话来:

“诸位,总而言之,这次是八万对六万,优势在我!”

一时之间,南京朝廷信心满满。

第77章 魏国公与魏国公

徐弘基以为对方是敌军只有六万人,而己方有八万人,优势在我。

然而十分遗憾的是,那六万人是徐达挥军南下时,从京城带走的军队。

沿途途径北直隶、山东,收拢各地士卒,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

而徐弘基手中,南京出来的兵马只有三万,其余五万乃是来自于江北四镇中的刘良佐部和刘泽清部。

至于黄得功部和高杰部……不好意思,指挥不动。

前线阵地,追封中山王的名将,如今同样顶着魏国公名号的徐达正在勘测地图,规划战场。

“启禀大将军,我军斥候已南归,敌将主帅为……为魏国公徐弘基,副将为保国公朱国弼、忻城伯赵之龙,先锋大将为临淮侯李祖述、定远侯邓文囿,录军参事为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

听着这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熟悉的爵位,徐达温和一笑,对着场下诸将,开口笑道:“这些个不肖子孙中,有我大明开国辅运,亦有靖难元勋……你们自个儿认一下都是谁家的子孙吧。”

说罢,徐达也毫不客气,直接道:“首先从本将开始,魏国公徐弘基,不肖子孙,我也从未想过,我徐达的子孙后代里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家伙,不仅不忠不孝,带兵打仗能耐也一塌糊涂!兵力龟缩于徐州,后勤不足,我只需要围城不攻,其军心必乱!”

“定远侯邓文囿、灵壁侯汤国祚,此二者乃我好友邓愈邓将军、汤和汤将军后裔,本将便代替邓、汤二位将军,好好教训一下他们的后人,擒下奉于陛下,奉于嘉靖、崇祯三位陛下面前,以谢国恩!”

徐达很失望。

你不忠不孝也就罢了。

怎么打仗这么菜啊?

我老徐家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就传到你们这么一群废物手里啊?

而听到徐达的声音之后,一旁被朱元璋从景泰朝扔到崇祯朝的小将李景隆立马表决:“启禀大将军,临淮侯李祖述乃是末将的后代。”

而其余勋贵,随徐达出征的洪武大将纷纷认领,不过还有一些靖难元勋的后代未曾被认领,比如张信、赵彝二人的后代,但军中也提溜了几个年轻小将,亦是有后辈在城中。

好好的一场打仗,整得跟大型祖宗见面会似的。

只不过这次的见面会可不是伱好我好大家好,而是明初大将们如何教训这群‘孝子贤孙’。

而随军出行的崇祯朝将领黄得功、高杰等将也不敢说话,只是在一旁听着徐达的吩咐。

“李景隆!”

徐达虎目扫过众将,最终在这个鼻青脸肿的年轻小将身上停留,张口便道:“我给你三千兵,令你越过徐州,直插淮安,同靖南伯一同,将靖南伯麾下三万虎贲调动,往南京方向往去!”

“庐凤总督马士英的凤阳守备军枕戈待旦,疑似有异动,若

是凤阳方面出动,便由你和靖南伯拦住了。”

听到了徐达的声音之后,李景隆热泪盈眶,当即拱手道:“末将领军令!”

而在李景隆拜完之后,徐达又看向了黄得功,对着黄得功和善道:“靖南伯,景隆愚钝,若有什么指挥失误,还望你帮衬一二,以免兵败辱国。”

“中山王言重了,末将的微末才能比起曹国公来说,如萤火比皓月……”黄得功连忙道。

“什么中山王不中山王,我乃三军统帅,受封魏国公,靖南伯勿要以中山王相称。”

徐达摇了摇头,接着便目光坚定道:“全军列阵,炮兵轰鸣,围城!”

……

“轰隆——!!!”

炮火连天之下,徐州城内的士兵有些惊慌,而南军主帅徐弘基亲临一线城墙,冒着炮火督战。

当他见着北军打着‘魏国公’的旗号之后,脸色登时一沉,怒骂道:“该死!必是定国公那一脉的家伙,当年靖难的时候就是叛徒,如今竟然又要承袭魏国公!”

虽然都是徐家,但定国公、魏国公两支早已经分家二百多年了,平日里也就逢年过节有点来往,其余时间基本如陌路人。

虽然之前天下已经传出‘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世宗肃皇帝携天兵光复大明社稷’的消息,但在徐弘基看来,无稽之谈。

不过是崇祯皇帝一时之间昏了头,想出来的办法而已!

因此,在他看到魏国公旗号之后,愤怒不已,觉得是京城的定国公一脉搞的名头。

徐弘基握紧腰间宝剑,双眸之间似乎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焰正在烧灼:“魏国公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我就让你们这支脉看看,先祖当年是如何用兵如神!你们定国公一脉,不过是学了些皮毛!”

徐弘基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深得先祖中山王徐达兵法之精妙。

什么张献忠、李自成、吴三桂、刘宗敏、孙传庭、袁崇焕、多铎……此辈皆跳梁小丑。

世间名将,唯有他魏国公徐弘基一人了!

他已经暗自决定,要给对方那个自称是魏国公的家伙,一点颜色看看!

正当他屏气凝神,胸中韬略万千,打算运用孙膑、吴起等古之圣贤的兵法,挫败敌军之时,却见副帅忻城伯赵之龙神情紧张,快步跑了过来,对着徐弘基道:“魏国公!大事不好,敌军似是围起城来,而城中粮食……仅够大军十日之需!”

徐弘基闻言大惊:“粮草供应何在?!”

“斥候言,敌军分出一支精锐,直奔南方而去,似是要前往淮安,切断徐州与南京方面的联系啊!”

听到了忻城伯赵之龙的话语,徐弘基只是略微慌张一番之后,便胜券在握,大声笑道:“敌将不知兵矣!孙子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敌将连倍则都不足,我军反而比对方多出两万兵马,按照如此情况来看,非是我军惧他,而是他惧我军!”

徐弘基信心十足,虽然红衣大炮轰击个不停,但他还是拔出腰间宝剑,一身宝甲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况且敌军主帅蠢且不自知,如此情况,竟还敢分兵?且看我率我五千精锐家丁,杀出城外,力挫敌胆,杀入京城立不世之功!”

经书友指正,朱祁钰的代宗是南明追加,至崇祯朝,对朱祁钰的称呼应该只有谥号的景皇帝。

不过开局加入群聊的时候,提到过大明代宗,因此我看了一下全文,只改了朱由检对朱祁钰的称呼。

同时,作者查阅资料时发现一处错误,书中目前年份的魏国公是第十一代魏国公徐弘基,徐文爵明年才当上魏国公。

没有考究,抱歉

第78章 我徐达一世英名,毁在了你这种废物身

上!

伴随着徐弘基的一声怒斥,紧接着,便吩咐部将,开始集结精锐。

虽然南军共有八万军士,但这八万军士之中,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南京京营及江南地区卫所兵。

南京与北京的配置基本实现了一比一,北京有的所有官职,南京自然也有……只不过区别在于,天子脚下吃空饷、贪污受贿还是微微有点顾忌,顶多贪一半,在南京这边,就没有这么多顾忌了。

至于卫所兵……这是崇祯朝,不是洪武朝,只能说懂的都懂。

南京京营、卫所兵他能打仗吗?不能,真正能够打仗的兵,还是勋贵家族养的私兵、养的家丁!

这五千精锐,便是出自每个勋贵家族。

光是站在这里,看装备精良与士卒精气神,便可看出这些精锐是和那些卫所兵、南京营兵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卫所兵和南京营兵也没有被勋贵们放弃,勋贵们忍痛集资了二十万两银子抚军,在层层剥削分红见者有份之下,大概每个士兵都能得到五钱银子的赏钱,因此倒是提了些精神,愿意在打仗的时候打打顺风仗。

不过既然要出城迎敌,魏国公徐弘基便又纠集大军,忍痛从自己的三千多万两的家产之中,拿出了十万两银子,进行嘉奖,合五千精锐,一共凑了两万人,打算在夜间出袭,杀城外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想着一箱箱银两,徐弘基心都在滴血,那可是足足十万两,是自己总家产的三百分之一!

不过生死存亡之际,掏出这么多钱,也是值得的!

一念至此,徐弘基也渐渐沉下心来,望着即将落山的夕阳,他重重地呼了口气,接着便扬刀道:“诸位将军,如今国家有难,陛下被小人蒙蔽,正是我等勋贵报效国家之时!义在南军,此战必胜!”

“必胜!”

……

自古夜战,尤为考验指挥官的能力。

名将不一定能够指挥一场夜战,但能指挥出一场夜战的,都是名将!

首节 上一节 55/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