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第79节
伴随着朱祁镇被废黜,这次的大军可谓是没有任何波澜与意外的便通过宣化府和居庸关。
宣化府、居庸关守将虽然震惊于太祖、太宗复生,但也并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即参拜承平帝朱标,愿为承平帝朱标效死。
在经历过一系列抽象操作的朱祁镇,和历史上素有仁爱、贤能之名的朱标之间二选一,恐怕是傻子都知道选什么。
而且更重要的是……
城外三十万大军列阵,若是他们不认承平帝朱标这个
皇帝,那么结果就不用多说了吧?
这些可不是瓦剌那些不会攻城的草原游牧民族,而是携带着大批红衣大炮的各朝各代的明朝精锐啊!
通过了宣府、居庸关之后,大军自然也就畅通无阻,直勾勾地朝着北京城而去。
而北京城中,现在却已经慌乱成了一团。
朱祁镇北伐瓦剌之后,留在京城里的监国王爷朱祁钰站在奉天殿上,望着争吵不休的大臣,这个年仅二十一岁的王爷还不知道历史上的自己会事什么结局,此刻的他颇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今日清晨,他们接到了数则消息。
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明军大胜!瓦剌六万精锐全军覆没,瓦剌太师也先被杀,新任首领伯颜投降,被大明皇帝陛下封为‘破虏伯’!
坏消息是,他们的皇帝陛下好像没了,现在换上了承平帝朱标,在军前,在十余万大军山呼万岁的拥立下称帝。
在这种情报传递回来之后,满朝上下都感到十分的荒唐。
朱标?
懿文太子朱标?
这都已经死八十年了,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啊?一定有叛贼假借懿文太子的名义,谋逆!
而后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传了回来,又是什么‘太祖、太宗在世’,又是什么‘来自未来的明军’,一时之间,整个北京城都乱糟糟的乱成一团,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一匹接着一匹的快马放出,又有几名大臣亲自前往军中拜会,当他们回来之后,便变成了承平帝的铁杆支持者。
原因无他,这几个大臣说,他们在军中看到了太宗皇帝!
一时之间,越来越多的大臣打算迎接这位莫名其妙的承平帝入京,于谦也不曾例外,而朱祁钰则是有些忧愁,不知道自己的这个位置会怎么样。
大臣们也分成两派,一派是觉得若是太宗复生,理应拜会太宗皇帝。
而另一派主要是朱祁镇的党羽,他们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太宗皇帝早就死了,定是乱臣贼子犯上作乱!
他们号召朝廷,应该召集山东、江苏等地的备倭兵,积极抵抗,击退叛逆!
一时之间,监国朱祁钰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在这时,一个姓安的宫廷女官匆匆而来,站在朱祁钰身边,对着朱祁钰奉上了一份旨意:“殿下,太后懿旨。”
听到了这句话之后,朱祁钰连忙接过这道懿旨,细细查探起来。
虽然太祖高皇帝曾经有过祖训,后宫不得干政。
但在仁宗皇帝、宣宗皇帝这两位天子在位不足十一年的情况下驾崩之后,主少国疑,仁宗皇帝的皇后,即张太皇太后临危受命,倒是一代贤后,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序。
张太皇太后辞世后,孙太后便接过了这份权力,虽然皇帝朱祁镇亲政,但也有大把的权力在孙太后手中。
因此,见到孙太后的懿旨之后,朱祁钰不由有些惊疑与犹豫。
懿旨上的内容很简单。
那就是支持朱祁镇的党羽,宣布对方为乱臣贼子,召集山东、江苏等地的备倭兵,同其作战,剿灭叛党!
“监国殿下。”
而就在此时,于谦来到朱祁钰身边,对着朱祁钰拱手道:“殿下,太后的懿旨之中,写的什么?”
朱祁钰也没有掩饰,直接将孙太后懿旨交给了于谦:“你自己看吧。”
看到了这道懿旨之后,于谦一时之间竟也是愣在了原地。
许久之后,方才开口道:“监国打算怎么做?”
“我不知道……”
朱祁钰一阵苦笑。
“太后这样做,是对天下百姓不顾!若是来犯之敌乃瓦剌人,我于谦自当亲自坐镇城墙,但求马革裹尸而还!而如今可是我大明的军队,我的大明子民,焉能内战?”
血性于谦毫不犹豫,当即对着朱祁钰道:“根据张大人所说,军中确乃太宗皇帝,宣宗皇帝也在,这做不得假!既然如此,孙太后定是被小人蒙蔽。”
“臣建议,今夜率留守军队,进行夺门,解救孙太后,迎接太宗皇帝回宫!”
第100章 夺门之变,但发动者是朱祁钰和
于谦
是夜,弦月如钩,夏虫脆鸣,几许繁星陪伴闪烁着冷月。
慈宁宫中,太后孙氏披头散发、掩面而泣,脾气极差,甚至可以说是大发雷霆,将不少没犯任何错误的宫女、太监杖毙,处死!
后宫之中人人自危,瑟瑟发抖,唯有太监王振的党羽,诸如曹吉祥等宦官常伴太后左右,不敢有任何动作。
“我儿祁镇啊!”
孙太后眼睛都已经哭肿,待在慈宁宫内,泣泪如雨。
孙太后自然是有特殊情报渠道的。
因此,在大军经过宣府时,便有死忠悄悄记下了情报,直到今日卯时,才将情报传递到了孙太后手中。
看到情报的第一眼,孙太后当场晕厥了过去,好在太监金英及时稳住场面,悄悄宣御医,不消半个时辰,便将孙太后给救了回来。
随后,金英又去寻了曹吉祥,曹吉祥便派人去请了锦衣卫指挥使,同样属于王振党羽的马顺!
马顺,就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文臣们在大殿上活活打死的锦衣卫指挥使,可以说是丢尽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脸。
紧接着,同属王振麾下的毛贵、王长两个太监也被紧急提拔,负责镇守宫门各处,将内宫与外宫截断。
孙太后苏醒之后,哭泣发怒了一阵之后,才慢慢接受了现实。
现在的她,对于那些赐死了她儿子的大明皇帝抱有无比的恨意!
因此,她毫不犹豫,当即写了封懿旨,给监国的朱祁钰送去,希望朱祁钰能够同她一起召集各地卫所、备倭的军队,同那些该死的大明皇帝厮杀!
而王振的党羽们也开始纷纷行动了起来,与孙太后不谋而合。
毕竟王振的那些腌臜事儿,他们都有份,天生的就是王振一党,如今王振被当众斩杀,他们自然也就是对面那群大明皇帝的肉中刺、眼中钉,当然要想办法保住自己的权势了。
“本宫的兄长、弟弟来了吗?”
孙太后招来金英,十分紧张地询问道。
金英十分恭敬道:“启禀太后,您的至亲骨肉已经去镇守东华门了。”
闻言,孙太后有些心安,接着便颇有怨气地开口道:“朱祁钰和于谦、陈循、王直那些大臣,都不肯召集各地的军队吗?!”
“太后,根据今儿个廷议的结果来看,是这样的。”
金英接着便道:“不过兵部在于谦的授意下,写了个条子,不知是调集了哪里的军队,但您当时昏厥了过去,因此没有您的懿旨,奴婢们不敢有所异动,因此也不知是哪里的军队被调动了。”
听到金英这么说,孙太后不由一愣,接着便有些伤心地开口说道:“于谦果然是忠臣啊,满朝文武皆背叛了本宫的孩儿,只有于谦暗自调兵!等打赢了之后,本宫要重重封赏他,定要许他一个国公之位!”
而一旁的锦衣卫指
挥使马顺有点忧心忡忡,他犹豫再三,最终对着孙太后进言道:“太后娘娘,微臣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陛下出征之时,率领的三大营精锐共计二十万。”
“而如今归来之时,通过禀报,军中起码有三十余万精锐……微臣觉得,这件事情多半是真的,太后娘娘,我等……”
“住嘴!”
孙太后怒斥马顺,直接将手边名贵的花瓶扔下,瓷片划过马顺的脸颊,瞬间便是鲜血四溢,令马顺大汗淋漓,只能请罪。
孙太后气得胸脯起伏不定,雷霆震怒,还不等她开口说些什么,一旁的曹吉祥便道:“太后娘娘莫要气坏了身子,当今之际,还是定好咱们要干些什么。”
“马上以本宫的名义,写一封懿旨,宣监国郕王朱祁钰入宫见本宫,本宫有军国大事委托。”
孙太后的目光阴冷,接着便道:“命令御马监太监持刀斧于左右,若朱祁钰不肯,那本宫一声令下,尔等便从左右冲出,乱刀将朱祁钰砍死!”
“同时,召于谦、石亨等人入宫见我,令他们立马统帅诸营,清理陈循、王直这些老不死的家伙,征召山东、南京之兵,同那叛逆死战!”
因为于谦这突然的调兵指令,一时之间让孙太后产生了误判,觉得于谦应该是自己这边的人。
只能说,孙太后可能脑袋昏头了。
于谦可是和王振有仇,而且是有大仇。
当年于谦入京觐见朱祁镇、时,因为不给王振送礼,因此惨遭诬陷下狱,在诏狱待了三个月,才在百姓、官吏乃至藩王的求情下得以赦免,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后来才重新起复为巡抚。
于谦担任巡抚期间,深受百姓爱戴,解决了不少因天灾而导致的流民生计问题。
直到土木堡发生的前一年,于谦才回到京城,担任兵部左侍郎。
这样的履历,很难想象他能够和朱祁镇、王振他们搭上什么关系。
不过毕竟在权力面前,谁也不知道谁会做出什么举动来。
比如石亨,他在历史上还是于谦的心腹呢,可以说是于谦一手提拔起来的,没有于谦,石亨不过是个败军之将。
而朱祁钰也待石亨很好,给他一路升官。
但他为了权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毅然决然发动夺门之变,让太上皇朱祁镇重新登基……
由此可见,在权力面前,人心倒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啊。
而就在此时,太监王长疾步走来,来到孙太后的面前,对着孙太后禀报道:“启奏太后,兵部左侍郎于谦与监国郕王殿下领命在东华门外,请求入内拜见太后,说是有要事相商……孙继宗大爷遣奴婢来问问您,要不要把于谦放进来。”
孙太后闻言大喜,接着便道:“这于谦果然是忠臣也!如此夜晚,竟带着朱祁钰过来,明显是要与本宫密谋,速速开门,放于谦进来!”
而听到孙太后的话语,一旁的马顺当即开口道:“太后,不可开门!这于谦之心未曾明确,若是有异该当如何?”
听到马顺的话语,孙太后的智商一时之间竟然回光返照,点了点头,开口道:“马爱卿所言极是!只叫于谦、朱祁钰二人入内,其余人等,尽数在东华门外候着,不得入宫!”
王长闻言,当即拱手领命,想要离开之时,却在外面听到一片嘈杂的声音。
孙太后皱了皱眉,勃然大怒,呵斥道:“外面怎么了?!”
曹吉祥当即欠身,道了一句‘奴婢去看看’后,便迅速出了门,不消片刻,便被一员浑身是血,穿着铁甲的大将撞倒在地,发出‘哎哟’一声。
上一篇: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