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

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 第136节

  这无缘无故的,怎就笑起来了呢?

  陆杨不解,刚想问问孟良平在笑什么,明伦堂一下子便安静了下来。

  陆杨便知道这是准备上课了。

  不过一会,马训导从外面走了进来。

  陆杨看着,慢慢垂下眼帘思考问题。

  入了县学,不止要学经史,还要学六艺。

  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礼有五礼,祭祀之礼、丧葬之礼、接待宾客之礼、军旅之礼、冠婚之礼。

  乐有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射有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这是五种射法。

  御有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忂、逐禽左。

  书有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数是九数,即九章算术。

  马训导教的,便是礼、律和书。

  剩下的,便是胡训导教。

  这会马训导走到前面,等众人行完礼后,才坐下开始讲课。

  “我们今日便来说说祭祀之礼。”

  ......

  马训导讲礼讲了半个时辰,便让大家开始临摹,练习书法。

  每日都要练五百多字。

  陆杨把笔墨纸砚拿出来,开始练字。

  卯时四刻上到午时二刻。

  马训导一走,众人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伙房吃饭。

  孟良平倒是不着急,从书篮里拿出早上留下的那一个馒头,慢慢吃了起来。

  陆杨顿时明白了这个馒头的用处。

  原来是为了躲避伙房用饭高峰期!

  这招数,实在是高,没有三五年,肯定练不出来。

  他跟着这么一个老前辈,真是走了运了。

  陆杨心里暗叹一句,便也把那一个馒头拿出来吃掉。

  这会肚子倒是好受了一些。

  虽还是饿,但至少也能抵一段时间。

  两人慢悠悠地收拾好东西,等出门时,明伦堂已经没什么人了。

  下午是直接接着上课,陆杨也没打算回房间,所以书篮是直接放在明伦堂里的。

  大家都是这么做,说明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陆杨别的没有,就是会看局势。

  这会两人走到半路,眼看再往前面那个小门过去,便离伙房不远了。

  孟良平却是换了个方向,往住宿区那边走。

  陆杨连忙喊住孟良平。

  “裴安兄,往这边走比较近。”

  孟良平头也不回,脚步匆匆,“我知道了,为方学弟不用等我,我回房一趟。”

  陆杨一愣,过了会才意识过来。

  噢,原来裴安兄要回去换垫布......

  陆杨笑了笑,倒也不着急去吃饭,而是慢悠悠地跟在孟良平身后。

  等陆杨走到房屋门前时,孟良平也收拾好出来了。

  他表情有些怪异,却也故作镇定。

  “为方学弟,我们快走吧。”

  陆杨也没说什么,点头道:“好。”

  两人到伙房时,刚好没什么人了。

  午饭算不上丰富,也算不上不好。

  一碗杂粮饭,一荤一素。

  陆杨肚子饿,也顾不得品尝什么味道,便吃了起来。

  孟良平也是。

  他都习惯这个味道了,好不好吃已经吃不出来了。

  两人吃完,也没有急着回明伦堂,而是在明伦堂周围逛了逛。

  明伦堂周围不少生员,大家三三两两的,有的在聊天,有的在踱步,神情悠闲。

  陆杨找了个地方坐下,看向一旁的孟良平,笑道:“裴安兄过来坐会吧。”

  “好。”

  孟良平没说什么,直接走过来坐下。

  两人也没有说话,就安静地享受着这一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可惜这样的时间太短,陆杨算着时间,连忙拉着孟良平去了一趟茅房。

第141章 快写吧,写好我就拿走了

  陆杨这会也算是有了经验,午饭并没有喝太多水。

  两人回到明伦堂坐下之后,不过一会,马训导便过来了。

  上午上了礼和书的课,这会上律。

  律,便是靖朝的律令。

  吃饭加休息半小时,紧接着又是上课。

  好在天黑就睡觉,陆杨现在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众人起身跟马训导行礼,待马训导让坐下之后,众人才坐了下来。

  马训导看向陆杨这些新生,笑道:“李教谕跟我说了,一会放堂,新生员来我这里报本经。”

  说着,马训导便开始上课。

  “靖朝律令共有四百三十条,其中律为二百八十五条,令为一百四十五条。”

  马训导顿了顿,等生员们把这话听进去之后,便又说道:“我们今日不讲这个,我们讲《大诰》。”

  “《大诰》又称《御制大诰》,可是先皇根据前朝失败的原因亲自制定出来的法令,我们今日便来仔细说说《大诰》里的内容......”

  陆杨知道这个,这可是靖朝普及最广的一种法律,有些像明朝的《大诰》。

  这么一想,陆杨的脑子便有些想岔了。

  也不知道这靖朝现在是平行到哪个边角了。

  赵族长那便有一本《大诰》,陆杨从穿过来这么久,也就见过一次赵族长把这本书拿出来展示。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在学堂里没遇到还是什么。

  但陆杨知道,若是村里有人不小心犯了事,这本《大诰》便会被赵族长拿到该人家里,到时候处罚也能减轻一些。

  简单的理解,众生员当然是明白的。

  但马训导说的,便是往深一些来说了。

  陆杨收起心思,专心听讲。

  “昔者人臣得与君同游者,其竭忠成全其君......惟务,为民造福,拾君之失......身名流芳,千万载不磨,专在竭忠守分......今之人臣不然,蔽君之明,张君之恶......凡所作为,尽皆杀身之计,趋火赴渊之筹。”

  说着说着,马训导起身,往下面走来。

  “身为人臣,便要好好尽忠,恪尽职守,为民造福,不能蒙蔽欺骗君王,夸大君王的恶行,心生邪谋,结党营私。”

  马训导走到一半,便又转身回去。

  悠长的声音回荡在明伦堂内。

  “作为忠臣、贤臣,生前让家族有光,让父母高兴,让妻儿受人敬重,死后亦流芳千载,受人敬仰。”

  “而作为逆臣奸臣,不仅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亦祸及家人,让祖宗死后也不能瞑目。”

  ......

  陆杨一边听,一边把马训导说的记下来。

  以便加深记忆。

  半个时辰后,马训导停了下来,让陆杨这些新生员上来填报本经。

  陆杨早已想好专治哪一经,等少人的时候,才起身上前。

  册子上已经写着好几个人选择好的本经。

  陆杨扫了一眼,就没看到选《礼记》和《春秋》的。

  身上的视线太过明显,陆杨抬头看向一旁的马训导,马训导也抬头看着他。

  马训导自然也是明白这些生员心里的想法,他这会倒是好奇陆杨选什么。

  陆杨作为小三元入县学,他们私底下自然也是讨论过他的。

首节 上一节 136/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下一篇:助道友渡劫,赠我空间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