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 第441节
“那就好。”
两人没说几句,吃过药后,陆杨很快又睡了过去。
养身子的时间陆杨并没有多大感受,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期间白临和高敬平等人都过来看望他。
不时带来些关于他落水之后朝堂里的情况。
那天把他救起来的,正是旁边值守的侍卫。
好在皇上身旁时刻都有御医备着,有着白临出声担保,侍卫直接把陆杨抱到了太和殿偏殿里,让里面候着的御医直接救人。
皇上得知情况,早朝都没上,直接去了偏殿看他。
那天,皇上发了一通大火,直接下令让人彻查此事。
可是那天天黑,加上风雪太大,大多数人都是低着头慢慢往前面走,谁也没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根本没注意到身旁的人是谁。
还有人说是陆杨自己不小心摔下去的,毕竟这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陆杨当然知道是什么情况,他把事都一一跟白临几人说了,几人自是信他的话。
皇上下令让彻查此事的人便是白临,白临于公于私,都不可能放过这个推陆杨下水的人,一连着几天把那天来上朝的官员挨个问了几遍。
这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毕竟也有个彻查的范围。
只是人数上有些多,背后还可能涉及到什么阴谋,想要查起来也需要时间。
陆杨那天也没看清那人的身影,除了能说清自己是为什么会掉下去,其余的线索是一点也提供不了。
好在白临心思缜密,眼光毒辣,把这些人问了又问,终是问出了一些线索。
不管他们有没有看到身旁的人是谁,但到底还是知道身旁有没有人的。
白临直接让这些人把那天自己站的位置说了一遍。
然后又让他们按照那天听到落水声前站的位置站好,只是因为天色昏暗,大家站的位置也只是一个大概,处理起来还是有些难度。
经过仔细反复分析和那些官员的回忆,白临最终也是找出了十几个不确定位置的人。
好歹有了进展,白临又过来了一趟,让陆杨好好养病,再过阵子,人也就查出来了。
陆杨自是相信自家岳父,感谢了一番后,只能乖乖在床上养病。
白芊芊到底是个孕妇,陆杨后面就让她少过来,免得过病给了她。
白芊芊很听话,但也有些不愿。
她实在担心陆杨,却也不想陆杨养病还要担心自己,每天就隔着老远跟陆杨说上两句话,缓解心头不见陆杨的焦躁,便也就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在陆杨养病期间,高敬平和马才英出发的日子也到了,正月底便要出发去湖广寻找实验田。
陈归瑞他们出发寻找野生稻的事也并不是没有进展,只是进展相对缓慢,只是找到了几株野生稻。
但这事是件大事,刻不容缓。
两人过来说了声,见陆杨气色比起之前好了些,便也就放心地收拾了东西离开京城。
陆杨倒是不担心两人,毕竟皇上对待此事十分重视,直接派了一支队伍跟着,时刻保护他们的安全。
陆杨一心在家养病,在床上躺了差不多一个月,才把身子养得能下床行走。
只是他吹不得风,也就只能在房里走一走,锻炼一下身体,免得把四肢躺退化了。
这落水一事对于陆杨而言,影响有些大了。
他的身子明显比不上以前,时不时会咳上两声,跟个病秧子似的。
王太医这段时间彻底地住在了陆家,每天过来给陆杨看一看身体,隔两天便会把情况上报。
这天,他刚把陆杨身体情况写好,让身边的徒弟送进宫,便拿着药箱,去给陆杨诊脉。
陆杨已经习惯了每日一诊,见王太医进来,便把书放下,按照平常那样跟王太医打招呼,然后主动把自己的情况跟王太医说清楚。
除此之外,他还有些疑问。
“王太医,我这咳病能好吗?”
王太医点头,“这水太冷了,到底是伤了你内里,只能好好养着了。”
这话陆杨也不陌生,基本他一问,王太医便是让他好好养。
至于是养到什么时候算好,王太医也不敢给他保证。
第497章 可有人举荐?
陆杨没有再问,好在他之前还赚了些钱,不然一般人家,可不敢这样养身子。
王太医给陆杨看完脉象,嘱咐了一些事,便带着药箱下去了。
日子慢慢走着,距离他落水已经有一个多月,陆杨养了这么久的身子,有些人是看不下去了。
工部郎中也是个重要的职位,一是要管着下面的人,二是要与上面的人对接,少了陆杨,工部虞衡清吏司的很多事都有些麻烦起来。
眼看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陆杨的身子还不见好转,也不知道要养到什么时候。
陆杨的病能养几个月,但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的政事却是不能等上几个月。
本来暂时的话,还能让底下的员外郎顾着点,可久了没人会愿意一直做这些不是本职的事。
这天早上,陆杨还在沉睡中,朝堂里却是吵闹了起来。
白临调查陆杨落水一事有了很大的进展,只是还需要再查清一些事,急不得。
可他们不急,有的是人急。
众人都知道陆杨这事不简单。
可有人明哲保身,便有人刚正不阿,或者是暗中看戏。
赵御史按照往常禀告朝堂官员事务,说着说着,便说到了工部。
“皇上,陆郎中身体有恙,已休养一月有余,工部虞衡清吏司那边可是有不少事等着陆郎中处理。”
“若是陆郎中身体不便操劳,臣提议不如让陆郎中好好在家休养一阵子,等身体好了再为皇上办事。”
陆杨这病,什么时候好大家都不知道,他能养一阵子,便也能养一年两年。
靖朝人才层出不穷,期间难免皇上不会再遇到欣赏的臣子。
若是皇上同意了此事,有心人暗中运作一番,让陆杨休养个一年半年的,时间久了,谁知道皇上还会不会记住这个人呢?
白临的眼睛盯着前面,脸色说不上平静,但也不算难看。
他早就想到了这事可能会发生,只是没想到是这人站了出来。
这下子倒是不好办了。
赵烨神情平静地看着底下,语气没有起伏,“那赵爱卿可有人举荐?”
赵御史不愿掺和这事,上报此事是他的职责,不然他也不愿在皇上面前当坏人。
他当下提出无人可举荐。
赵烨点头,视线转向吏部尚书,“那陶尚书安排吧,选好人后给朕禀报。”
陶文德出列,低头拱手,“臣遵旨。”
大家都没想到这事会这么顺利。
毕竟凭着之前皇上对于陆杨的喜爱,这事不可能这般顺利才对。
之前有些人还以为皇上会让人暂替,没想到这会倒是真要换人了。
陆郎中失宠了吗?
不少人心头都升起了这样的想法。
甚至是白临,心里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皇上在临近退朝时,竟然开口让吏部尚书把陆杨调到詹事府,担任左春坊大学士一职。
詹事府是东宫机构,为太子办事,说是太子一党也不为过。
可问题是,皇上如今并没有立太子,这个詹事府也就成了一个花瓶一样的存在。
但皇上的心思,谁能看明白呢?
说不准哪天就立了太子,到时这个詹事府可就不是一个花瓶了,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从工部郎中到左春坊大学士,都是正五品,由此便能看出皇上的一部分心思。
随着皇上离去,众位臣子散开。
白临有事要处理,转身就走得很快,没想到却是被人喊住了。
“白尚书且慢。”
白临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陶尚书可是有事?”
陶文德笑了笑,不急不缓地走过来,“不知陆郎中身子可还好?”
白临有些摸不准陶文德的心思,但他惯常在外喜怒不形于色。
“挺好的,我替为方多谢陶尚书关心。”
陶文德没有在意白临这般冷淡的态度,摸着胡子一脸温和。
“皇上可真是为陆郎中着想,知道陆郎中要养身子,就把他调到詹事府去了,那儿清闲,确实也适合陆郎中休养。”
白临听着,抬眼与陶文德对视,“陶尚书说得是,也是他有幸,能得到皇上的一丝赏识。”
陶文德淡淡一笑,眼神带着深意。
“陆郎中才华出众,能得到皇上赏识也不稀奇,只是我大靖朝才华出众之人也不少,能让皇上这般挂念的,可是少之又少。”
“陶尚书是想说什么?”
白临直接开问,倒也没有跟陶文德说太多弯弯绕绕的话。
陶文德也是明白白临的性格,摇了摇头。
“只是想与白尚书说两句罢了。”
正如陶文德所说,他也只是跟白临说了几句,便道别走了。
上一篇: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下一篇:助道友渡劫,赠我空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