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小兵崛起

明末小兵崛起 第128节

延绥镇西路靖边道,靖边营地界。

一股上千身着铁甲与棉甲的人马,行走在通往清平堡的官道上。

在这些人马的中间,是上百辆满载物资的马车。

队伍行进间,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这支队伍,正是刘博源派出外境剿匪的一支,统带官是高威与杨勃。

如果有细心的人观察发现,整个队伍中,竟看不到长枪兵的存在。

官军们大都是手持着刀盾及火铳,且队伍中的火铳手占比超过一半还多。

看着那些手持着火铳的官军,他们的铳管上竟还套着一把奇怪的短刀。

短刀长一尺五,刀身呈菱形,三面开刃并带有血槽。

正是那三菱刺刀。

“杨千户,这什么三菱刺刀着实厉害啊!竟不比长枪的杀伤性小。”

“我现在终于明白,大人为什么要取消长枪兵这个兵种了。”

高威坐在马背上,一脸感慨的对着身旁的杨勃道。

对于刘博源宣布取消长枪兵这个兵种时,高威一开始也是想不明白的。

因为长枪兵不仅可以对抗步兵,还可以有效的对付骑兵,其刺杀伤害也是刀剑不可比的。

再加之长枪的制造工艺简单,性价比高,又能大批量的装备官军。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长枪兵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兵种。

现如今,有了三菱刺刀的出现,能够完全代替长枪了。

“是啊!我一开始也是小瞧了这三菱刺刀的杀伤力,谁曾料想与贼匪近战时,这三菱刺刀竟一刀就能刺死了一个贼匪,且那些未刺中要害的贼匪也会因流血过多而亡。”杨勃也是一脸的感慨道。

“看来我们以后要重新改变对战阵型了!”

高威点头道:“嗯!怪不得大人常说,新式武器的出现,又将是一种新的对战模式!”

“大人可真是高瞻远瞩啊!”

杨勃点头,脸上满是对刘博源的敬服之色。

两人坐于马上,一边讨论着此次剿匪的收获,一边望向远处干燥寒冷的黄土地。

在他们从清平堡来到西路靖边道时,就难见人影,沿途也不见人烟,官道旁也尽是些被荒废的村子。

且从崇祯初年到六年,陕西天灾人祸不断,致使贼匪与流民遍地,除了一些大的营堡及庄子外,几乎难见人烟。

见得眼前的这片荒凉土地,二人不禁长叹一口气,百姓困苦啊!

随即,二人又转头望向队伍的最后方。

在队伍后方的不远处,是上千名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

他们大都拖家带口,携带着简单的家当,步履蹒跚地跟在队伍身后。

“有了这些流民,我威武堡又能发展壮大起来了!”杨勃道。

“只是可惜了这些田地,竟都如此荒废,实在浪费啊!”

高威叹道:“是啊!要是这地界由大人来治理,定又是一个威武堡!”

就在二人感叹之时,一骑快马从远处奔来。

第172章 急召与安排

正当二人疑惑之时,那骑快马已经奔至队伍前面。

“高千户、杨千户,守备大人急召,还请速速带兵回堡!”快马奔至二人面前,神色急促的说道。

“守备大人?”高威与杨勃愣神。

“刘小旗,你说的守备大人是谁啊?”高威问着那快马道。

“忘了告诉两位千户,大人昨日被升为威武堡守备了!”刘小旗解释道。

高威与杨勃面色一喜,叫道:“大人升为威武堡守备了?”

刘小旗点头道:“昨日榆林城来了一位天使,宣读了大人升守备的圣旨。”

“啊!太好了!”二人大喜道。

刘博源升官,他们这些下属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肯定又有一些人要升官了。

想到这里,二人心中顿时暗自高兴起来。

“高千户、杨千户,我们还是赶紧先回威武堡吧!”一旁的刘小旗打断了二人的美好幻想。

“对!对!大人急召,定是有要事商讨,我们赶紧回去!”二人连连点头。

随即,二人下令,留下二百人马与部分物资,护卫着流民慢慢往回赶,其余人马则加快行军速度,快速赶回威武堡。

......

崇祯七年二月初八,威武堡守备府。

才刚刚挂上去没多久的指挥同知牌匾就被换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崭新的守备府牌匾。

官厅内。

被刘博源快马急召的高威杨勃等人已是回到了威武堡,除此之外,三个营堡的主要官员也全都到场。

在众人的一片贺喜当中,刘博源步入了官厅。

“属下(下官)见过守备大人!”众官员齐声抱拳行礼。

刘博源扫视了一遍在场的众官员,微笑的道:“诸位不必多礼了,都起身吧!”

“谢大人!”众官员高声叫道。

待刘博源坐定在上首主位后,众官员这才依次坐下。

看着坐在两侧的众官员,刘博源开口道:“今日急召诸位回堡,是有几件事情告知诸位。”

众官员连忙凝神静听。

“前几日,有天使至榆林城宣旨,巡抚陈大人被擢升为五省总督,统领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专办围剿流贼之事,兵备张大人将接任巡抚之职,另外......”

刘博源将圣旨内容中的官员升迁一一讲了出来。

当众官员听完后,顿时陷入了一片震惊当中。

这可是延绥镇官场的大调动啊!

而且这调动之大,可谓是从未有之。

单单就陈奇瑜的五省总督之位,这在大明以来,可是从没未有过的官职。

不过,众人在震惊过后,很快又被刘博源的另一个话题引起注意。

“诸位也不必过于震惊,朝廷做出如此大的调动,其主要原因还是流贼的肆虐。”

“相信诸位也听闻,前些时日榆林城传来有关流贼的消息吧!”刘博源问道。

众官员全都沉默的点头回应。

“去年十一月末,被围困于黄河以北河南三府之地的十几万流贼,利用诈降之策,从河南渑池县渡过了黄河,进入到湖广、四川等地。”

“现如今,流贼肆虐之势一发不可收拾了。”刘博源脸色凝重的道。

“而接手剿匪之事的陈督臣也在昨日派来信使,命我三日之后,领兵三千,前往榆林城汇合。”

“大人,那依陈督臣之意,我们也将随之去围剿流贼吗?”李凤娇问道。

刘博源点头,沉声道:“我看应该是的!”

说着,他神情肃穆的看着众官员,说道:“所以,本官在外领兵期间,我威武堡三堡的发展也不能落下。”

“李千户!”

“属下在!”李凤娇站起身来。

“清平堡操守官一职,兵部不日将下发公文,将由你来接任。”刘博源道。

李凤娇神色大喜,连躬身作辑道:“多谢大人!”

“不必多礼,你的功劳大家都看在眼里,你当得此位!”刘博源摆手道。

安抚完神情激动的李凤娇,刘博源又看向副千户张旺,叫道:“张旺!”

张旺神色一愣,连忙起身,抱拳行礼道:“属下在!”

“本官已向张巡抚上请,威武堡千户之职,将由你来接任,望你尽心尽职,不要让本官失望!”刘博源劝勉道。

张旺神情激动的大声保证道:“请大人放心,属下定不负大人重望!”

“嗯!”刘博源点头,目光又看向左侧最下首的怀远堡经历李文彬。

对于这个只见过一面的秀才书生,刘博源还是非常的欣赏。

不单因为他是李凤娇的族弟,最主要的还是他突出的治理地方能力。

在他与李凤娇整顿怀远堡的期间,不仅将马进等人收拾的服服帖帖,毫无怨言,而且那些贪墨屯田的卫所军官,都主动将屯田上交出来。

就算刘博源将怀远堡的事务交于马进之后,身负监督职责的李文彬,也没有丝毫的放松。

从屯田的开荒,驻军的裁撤,流民的收容安排,李文彬都做的十分应手,仿佛他天生就是一名治理地方的良才。

因此,刘博源才想着对李文彬一番安排。

他当即喊道:“李文彬!”

坐在最下首的李文彬愣了愣神,随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站起身来,恭敬地道:“属下在!”

“本官有意将你提为怀远堡副千户,专职营操与屯田事务,你看如何?”刘博源温声问道。

“啊!这......”李文彬一时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待他回过神后,连忙躬身回道:“大人,属下寸功未立,哪能居的副千户之衔!”

刘博源摆摆手道:“本官用人,首重其能力,且你管理屯田与营操之事务得心应手,怀远堡副千户之职非你莫属!”

能得到刘博源的这般信任,李文彬很是激动,对着刘博源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大声道:“能得大人信任,属下定不负大人所望!”

首节 上一节 128/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