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兵崛起 第27节
已经升为兵器坊管事的吴铁匠,带领着刘博源查看了这些天兵器坊的生产情况。
“现今我们每天可以打造五十把枪头,三十把腰刀,二十副板甲及三把鸟铳。”吴铁匠介绍道。
“嗯!不错!打造速度是快了许多,但是一定要保证好质量。”刘博源夸奖的同时也不忘告诫一番。
“大人您放心,每一件武器装备,我都会亲自把关,绝对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吴铁匠拍着胸膛保证道。
“那我就放心了!”
两人边走边谈,很快来到钻磨铳管的水力钻床旁。
一名工匠正带着一名学徒在钻磨铳管。
只见工匠慢慢地平移固定好的铳管,旋转的钻头伸进铳管。
“嗞!”刺耳的摩擦声响起,随后又移出钻头,一旁的工匠学徒立即在钻头上滴上几滴油,以润滑钻头。
刘博源皱了皱眉头,这钻头才钻进去一点,就立马移出来,照这个速度,怪不得每天只能钻磨出两至三根铳管。
“吴匠头,这钻头是用什么钢制成的?竟这般难钻!”
“回大人,这钻头可是采用上好的堕子钢,可谓是当前最硬的钢了。”吴铁匠回答道。
就这个堕子钢也配称最硬的钢?这要是在前世,估计也只能拿来做菜刀的材料。
其实钻磨铳管的快慢,不仅是因为钻头材料的原因,也与水力钻床的旋转速度有关。
刘博源暂时没有办法再次改进水力钻床,只能从钻头的材料着手。
恰巧的是,在威武堡的瓷器店里,刘博源就见过一种比钢还硬的材料,那便是—金刚钻。
金刚钻的发现,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石部》中有详细记载,“金刚钻,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它不仅可以用来切割玉石,还能在玉器或瓷器上钻眼,其硬度足以用来作为钻头的材料。
“吴匠头,你可知道金刚钻?”刘博源问道。
“金刚钻?”吴铁匠疑惑。
“大人,您是想用金刚钻代替堕子钢吗?”
“正是!这金刚钻比堕子钢的硬度强了许多,正适合用来作为钻头使用。”刘博源点头道。
“只是现在要去哪里弄些金刚钻回来?”
“呵呵,大人,这金刚钻恰好赵匠头家中就有一些。”
“赵匠头之前就是一位制作官瓷的匠户,只不过因为一次失误,制作时烧坏了一批官瓷,上官降罪,这才把他发配到此地。”吴铁匠解释道。
刘博源一听,心中大喜,急忙道:“速去唤来赵匠头。”
“好的,请大人稍等!”吴铁匠躬身离去。
没过多久,吴铁匠就把赵匠头找来,同时带来的还有几颗金刚石。
“大人,这就是金刚石。”赵匠头从怀中掏出一个丝绸小包,打开摊放在手心。
“钻石!”
刘博源盯着赵匠头手上的几颗米粒般大小的闪闪发亮的钻石,惊讶的喊出声来。
“钻石?”两位工匠一脸疑惑。
“咳咳!这也叫金刚石,只不过金刚石经过加工后,才叫钻石。”刘博源讲解道。
“先去把金刚石焊接到钻头上吧!”
“好的,大人!”
不一会儿,一根金刚石钻头便已做好。
吴铁匠亲自动手,把堕子钢钻头换下,安装上金刚石钻头。
钻头旋转,铳管慢慢平移,只听见“嘶!”的声音,众人明显感觉到金刚石钻头在钻磨铳管时平顺许多,没有堕子钢钻头时的那种刺耳的摩擦声。
钻磨了一会儿,吴铁匠停下手中动作,细细查看了一下金刚石钻头。
金刚石的尖锐处,经过刚才的钻磨后,没有出现一丝的磨损,吴铁匠大喜道:“大人,这金刚石果然好用。”
“哈哈,好用就行!”
“吴匠头,若是换成这种钻头,你们一天可以钻出几根铳管?”刘博源询问道。
“大人,若是换成金刚石钻头,一名工匠每天大概能钻出四根铳管左右。”吴铁匠在心中暗暗对比刚才钻磨铳管的速度,最后得出一个答案。
“四根!也不错了。”刘博源知足道。
“吴匠头,不知你可听说过燧发枪?”刘博源又突然问道。
“燧发枪?”
“大人,不知这燧发枪是什么枪?”吴铁匠疑惑问道。
“就是那种不需要点燃火绳,利用火石点燃火药击发的火铳。”刘博源解释道。
“大人说的是自生火铳吧?”吴铁匠恍然大悟道。
“额!对,就是自生火铳!”刘博源尴尬的笑了笑,原来燧发枪在明朝称为自生火铳。
“回大人,这自生火铳早在万历时就已出现。但是自生火铳的哑火几率过大,放铳十次,不见得打着五次,且齿轮装置打造复杂,难以大规模生产。”
“齿轮装置?”这回又轮到刘博源纳闷了,这燧发枪怎么需要用到齿轮装置。
他不知道的是,燧发枪有两种击发模式,一种是转轮式击发,一种是撞击式击发。
而转轮式燧发枪早在万历时就被仿制出来了,只不过当时的转轮式燧发枪哑火率太高,被士兵们抵触,故而没有大规模装备开来。
刘博源在脑海中回顾了一下前世的火枪发展史,这才记起来,原来吴铁匠说的是转轮式燧发枪,而自己说的是撞击式燧发枪,二者明显不是一样。
“吴匠头,那你可会制作撞击式自生火铳?”刘博源又问道。
吴匠头在脑海中想了一会,最后实在不知道撞击式自生火铳,他摇了摇头道:“大人,我实在不知晓!不知这撞击式自生火铳是什么样式?”
刘博源组织了一下语言,把撞击式自生火铳讲了出来。
毕竟是有经验的老工匠,吴铁匠在听完刘博源的讲解后,心中便已明了大半,不就是取消了转动钢轮打火,改为弹簧撞击打火。
“大人,这撞击式自生火铳,主要还是利用弹簧撞击打火,制作难度倒是不大。”
“只不过这弹簧要有足够强度,才能保证不会哑火。”吴铁匠一下子就指出了其中的主要问题。
没错,如果弹簧强度不够,那么火石在撞击击砧时,就不会产生火星,也不会点燃火药,发射子弹了。
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弹簧的重要性。
刘博源挠了挠脑袋,又是一个困难摆在眼前。
第38章 试枪
面对这样的困难,刘博源暂时也没有其他办法解决,但是本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念头。
他便将兵器坊内的其余几位工匠都召集起来,将如何解决弹簧的问题提出。
果然,大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其中一名钱姓工匠在听完刘博源所讲的问题后,面色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站了出来,迟疑道:“大人,小的倒是知道一种材料,能作为弹簧使用。”
“哦?不知是什么材料?”刘博源期待道。
“大人,您可知道苏钢吗?”钱姓工匠问道。
“苏钢?”刘博源疑惑。
“正是苏钢。”
“此钢产于苏州,故名为苏钢。且这苏钢是当下整个大明最好的钢铁,有一两银子一两钢之说,其钢性极其优异,用它来做钢条弹簧最好不过了。”钱工匠缓缓道来。
“那如何能买到苏钢?”
“苏钢产量较少,且都供给军队,可能榆林镇城的军器局能有一些。”钱工匠推测道。
“好,那我立刻安排人去买一些苏钢回来。”刘博源急切道。
同时,他也不忘吩咐吴铁匠,先把自生火铳的其它配件打造出来。
几天后,亲自跑去榆林城采买的李大勇带回了十来斤的苏钢。
刘博源大喜,急忙唤来工匠,加工加点地生产出一些钢条弹簧。随后,众人又马不停蹄地把早已打造好的自生火铳的其它配件组装起来。
“大人,您看!”吴铁匠双手递过一杆打造好的自生火铳。
刘博源接手看过,只见手中的自生火铳长约四尺,铳管长度约三尺(按一尺33.3厘米),在燧发枪机的位置,是一片钢条弹簧与一个击锤,击锤上夹有火石。
刘博源扳动枪机,在钢条弹簧的阻力下,扳机龙头被拨到处于击发状态。
随后他扣动扳机,只听见“啪”的一声脆响,火石撞击在击砧上,火星冒出。
“好!果然不错!”刘博源惊喜道。
在场的工匠也是满脸欣喜,辛苦了这些天,终于把这自生火铳打造出来了,也不枉他们的这番辛苦。
“诸位可有进行过试射?”刘博源试着扣动几次扳机后,见燧发枪机都正常工作,随即提出有没试射。
“回大人,暂时还未进行试射。”吴铁匠回道。
“那我们先去试射一番!”
拿着手中的燧发枪,众人来到兵器坊外的试射场地。
几名军士早已在八十步外立好几块木靶,早已听闻到消息的杨勃也跑了过来,抢过刘博源手中的自生火铳,解释道,试射自生火铳这种事情,就应该由他来做,大人怎么能以身试险呢。
杨勃熟练地咬开一枚纸筒定装火药,先倒入一些火药进引药池,随即把剩下的火药及弹丸全都塞入铳管,抽出铳管下的通条,压实铳管内的火药及弹丸。
端起自生火铳,杨勃瞄准了前方的木靶,扣动扳机,火石重重地撞击在击砧上,冒出大量的火星,火星点燃了引药池内的火药,火焰顺着铳管旁的小孔传到铳管内,点燃了铳管内的火药。
只听“砰!”的一声,火光耀眼,弹丸被火药的巨大推力射出铳管。
前方的木靶上,顿时出现一个拳头大小的窟窿。很显然,这是刚才那一铳的结果。
放完一铳的杨勃,又继续装填弹药,他的动作很快,二十秒左右的时间,他就装填完毕,然后又瞄准了另一块木靶。
“砰!”又是一块木靶上出现拳头大小般的窟窿。
接着杨勃又连续放了几铳,次次命中木靶。
刘博源开心地笑了起来,燧发枪终于造出来了。
不过,他暂时还不知道这燧发枪的具体数据,比如说它的最大射程多远,多少步能破甲,破几层甲,且能连续放几次铳就得停下散热。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