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小兵崛起

明末小兵崛起 第292节

“哈哈哈!”

杨嗣昌大笑着摆手,说道:“这算不得什么!”

但是,在杨嗣昌的眼中,却满是志得意满之色。

显然,刘博源的马屁,拍的相当到位,相当有水平。

“刘将军,你给本官讲讲,你是如何以一万五千官军,大败四万满蒙鞑子的!”

对于这样的战绩,杨嗣昌很是好奇。

虽然在报捷奏折上有所介绍,但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战斗的详细经过。

“是,大人!”

刘博源轻轻的抿了一口茶,稍稍润了润嗓子。

随后,他便将大败四万满蒙鞑子的详情经过,向杨嗣昌细细的讲了出来。

当然,其中一些该避讳隐藏的事情,还是不能说出来的。

不然的话,这容易让人抓住把柄,从而麻烦不断。

半刻钟不到的功夫后,刘博源总算是将此战的详细经过讲完。

“精彩!实在是太精彩了!”

“那多尔衮在不知我官军实力的情况下,还使用这添油战术,简直就是在找死!”

“还有那满清亲王多铎,还敢自寻死路的主动进攻。”

杨嗣昌拍案叫好,神色显得很是兴奋。

一旁侍候的杨统,听得更是两眼放光。

这简直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啊!

无数的满蒙鞑子在明军炮火及百虎齐奔箭(假说成)的轰击下,伤亡惨重。

而后大明军队乘势追杀,更是杀得畅快。

随后,杨嗣昌又是一番热情的与刘博源交谈,眼中满是喜色。

待到晌午之时,杨嗣昌还邀请刘博源共进午饭。

随身侍候的杨统,看的是又羡慕又嫉妒。

自家大人自担任兵部尚书之职后,还从未对任何一名官员,有如此的礼待。

就算是见到当朝首辅张至发,也都是礼貌的拱拱手而已。

时至下午未时末,杨嗣昌这才礼送的将刘博源送出杨府。

这一幕,被许多不知情的官员看到,纷纷打听刘博源的来处。

......

十二月二十三日。

在客栈内休息了多日的刘博源,一直未能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

所幸,刘博源便带着萧华等人,在京师各地四处闲逛,深入了解京师各处的大街小巷。

并且,刘博源还怀着好奇心,深入了解了一番这个时代的风月场所。

特别是官营的教坊司,更是让刘博源大开眼界。

在教坊司中的女子,大都是来自于犯官家中的妻女。

这些女子精通音律,能歌善舞,且又文采极佳,在样貌上也是百里挑一。

因此,教坊司中的女子,十分得人喜欢。

逛完京师各地后,刘博源又抽空去看了一下商业司在京师的商铺。

商铺位于外城之地,离着内城有些距离。

当刘博源来到商铺中时,发现商铺内的生意还颇为不错。

唯一的缺点就是商铺内的商品比较少。

这一点,刘博源也没有什么办法。

商铺内所出售的白糖、香水等商品,都是从延绥镇运送过来的。

路途遥远不说,且还担心着被打劫的风险。

因此,这些商品一直都是比较紧俏。

商铺的负责掌柜在发现刘博源到来时,急忙惶恐的将刘博源迎进后院,并吩咐下人禁止进入。

“卑职夜不收总旗杜知樟,见过大人!”

负责商铺的掌柜是一名年约四旬的中年男子,身形有些瘦小。

但那两颗不时转动的眼睛,显示出此人的精明。

杜知樟原本是威武军中的一名夜不收,只因后来商业司组建的需要,才从威武军中选拔出来,成为了商业司下辖的一支商队的掌柜。

与此同时,杜知樟还负责收集京师各地的消息情报,并按时送到刘博源的手中。

“杜总旗,不用紧张,你也坐下吧!”看着面前神色紧张的杜知樟,刘博源安慰的道。

“大人,卑职站着就行!”

杜知樟连连摆手,仍是规矩的站在一旁。

“好吧!”

刘博源也不再勉强,只好让杜知樟站着说话。

“杜总旗,现在商铺的盈利如何?”

“回大人,依照目前的商品供应量,商铺内每月盈利大约有一千五百两左右。”

杜知樟心中早就有账本,不用细想的就说了出来。

“一千五百两?看来利润还是有些少了!”

刘博源皱了皱眉,心中向着该如何提高利润。

“大人,其实还是商品的供应量限制了利润。”

“若是有足够的商品供应,商铺的利润绝对能提的上来!”杜知樟恭敬的说道。

刘博源点了点头,道:“这个本官也是知晓,你放心吧,本官会想办法解决的。”

“是,大人!”杜知樟知趣的应道。

“杜总旗,在京师附近各地,都还设有几个商铺?”刘博源询问起京师商队的大致情况。

“回大人,除了京城的这个商铺外,在宣府镇及大同镇,也都设有一个商铺。目前还准备在辽东之地,再增设一个商铺。”杜知樟回答道。

“辽东啊!”

刘博源露出一抹担忧之色。

在辽东之地做生意,且不说有没有利润可赚,那简直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不知道哪一天就遭遇到了满清鞑子,身首异处了。

“在辽东之地开设商铺,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宁可丢弃了商品,也要保住性命!”

“你们可都是我威武军的无名功臣!”刘博源语气沉重的交代道。

“多谢大人关心,卑职们定会注意的!”杜知樟面露激动之色。

“那就好!”刘博源点点头。

“对了,本官还有一事交代于你。”

“请大人吩咐!”杜知樟低首抱拳道。

“在兵部的武选清吏司,有一个名叫何文亮的小吏,你多去与他接触一下,争取将他发展成我们的情报线。”刘博源吩咐道。

“是,大人!”

虽然不知道自家大人是如何的知晓这人,但杜知樟还是直接应了下来。

作为一个合格的下属,不需要有这么多问题,只需按照上官的吩咐去做就行。

至于刘博源为何会突发奇想的将何文亮发展成情报线,其主要原因,还是刘博源从杨嗣昌的府邸回来后,突然明白那日章郎中的态度变化。

自己这么的受杨嗣昌的器重,那章郎中还敢刁难的话,岂不是在打杨嗣昌的脸面。

而那名叫何文亮的小吏,肯定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才会追寻出来,并为那章郎中说好话。

如此聪明有眼力劲的小吏,肯定要好好的争取过来。

第367章 面圣

在了解完京城的商业司发展情况后,刘博源便返回了客栈之中。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刘博源又去了一趟鸿胪寺,想要看望张伯鲸等人。

可是,当刘博源到了鸿胪寺时,才知道延绥镇的许多官员,都已经完成了由吏部与都察院主持的朝觐考核,皆在陆陆续续的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延绥镇。

只有巡抚张伯鲸还留在鸿胪寺,与刘博源一样,等待着崇祯皇帝的召见。

值得一说的是,这次的朝觐考核,延绥镇的大多数官员,都得到了优良的评价。

估计在年后或不久,这些官员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升迁。

其实,这些官员之所以能得到优良的评价,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刘博源。

自刘博源担任威武堡的千户之后,便开始大力开垦荒田,治理屯田,操练兵马,围剿山匪流贼,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

之后,刘博源又频繁的派兵出关,对长城外的鞑子进行搜套,这就有效的震慑住了关外的鞑子,使鞑子不敢再随意寇关劫掠。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边地百姓,自然是社会稳定,没有出现什么乱子。

这与在大明其他动荡的地方相比,延绥镇的政绩就显得比较突出了。

因此,延绥镇的众官员们,在这次的朝觐考核中得到优良的评价,还真是托了刘博源的福气。

......

十二月二十六日。

首节 上一节 292/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