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兵崛起 第356节
“这......高公公,这是......真的?”
在听完高起潜的讲述后,杨嗣昌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眼睛直瞪着高起潜。
高起潜苦笑着点点头,无奈的道:“杨大人,此等大事,咱家岂敢说假!”
“四万关宁大军,尽数溃逃了?”杨嗣昌不敢置信的再次问道。
“杨大人,咱家岂敢与你说假,还请杨大人想想办法,救咱家一命吧!”高起潜略带哀求的语气说道。
“高公公不用着急,先坐下来休息一下,此事先让本官缓一缓!”
杨嗣昌招呼着高起潜坐下来休息,心中也在消化着这个消息。
他来回的在书房内踱步,脑海中无数念头闪过。
四万关宁大军败于清军之手,其引发的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
若是追究罪责,首当其中的便是高起潜。
至于关宁各镇将领,估计是不会遭到什么处置。
但是,一旦高起潜遭到了处置,那对于他杨嗣昌来说,不是一个好结果。
还有最为主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应对清军。
四万关宁军惨败,勤王大军也就剩下卢象升的三万多兵马了。
这对于防守京师的兵力来说,明显是不够的。
若要保证京师的安危,就必须要抽调剿贼兵马,前来救援京师。
剿贼兵马一旦被抽调,那剿贼大局也会前功尽弃。
这引发的一连串后果,实在是让杨嗣昌不敢想象。
良久。
高起潜满脸期盼的看着杨嗣昌,出声问道:“杨大人,可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杨嗣昌长叹一口气,说道:“当前,最主要还是将高公公的罪责减轻才是!”
“杨大人说的极是!还请杨大人帮帮咱家,待咱家渡过此难,必定不忘此恩!”高起潜起身站起,对着杨嗣昌行了一个大礼。
“高公公,莫要如此!”杨嗣昌急忙扶起了高起潜。
“为今之计,本官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杨大人快说,到底是什么好办法?”高起潜一脸急切的道。
第441章 推责,弹劾卢象升
“推责!”
杨嗣昌的口中,缓缓的吐出这两个字。
“推责?”
高起潜满脸困惑,不明白杨嗣昌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嗣昌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推责!”
“以高公公现在惨败之罪名,怕是难逃死罪。唯有推卸责任,减轻罪名,方有一线生机!”
“还请杨大人教我!”高起潜犹如捡到一根救命稻草,神情惊喜。
杨嗣昌将头望向东面方向,满含深意的道:“高公公可知,卢象升大败清军、立下大功之事?”
“昨日杨大人遣人送来了书信,咱家已是知晓了此事!”高起潜应道。
“如今卢象升立下大功,又得皇上赏赐,统领天下勤王兵马。那此次战败之罪,卢象升怕是难辞其咎吧!”杨嗣昌沉声道。
一语点醒梦中人,高起潜立即恍然大悟。
“对呀,杨大人说的没错。此次战败之责,他卢象升也脱不了干系的。”
杨嗣昌轻轻一笑,继续道:“不仅如此,高公公还要亲自上奏皇上,弹劾卢象升救援不及,致使四万关宁大军惨败!”
“对,对!杨大人说的对!咱家还要弹劾卢象升,状告他救援不及。”
“咱家连派三波求救快马,仍是没有等到他卢象升的援军,这才致使四万关宁大军惨败!”高起潜咬牙切齿,似乎此次战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卢象升救援不及。
不得不说,这高起潜的脸皮之厚。
当然还有那杨嗣昌的阴毒,竟将这无妄之罪,推到了卢象升的身上。
想到了这个办法之后,高起潜立即开始书写奏折,将四万关宁大军惨败的罪责,全部推到了卢象升的身上。
很快,高起潜便将奏折书写完毕。
“杨大人,奏折已经写好,看看可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高起潜拿着写好的奏折,递到了杨嗣昌的面前。
杨嗣昌摆摆手,称赞道:“以高公公的才能,哪里还需要修改的!”
“如此,还请杨大人劳驾,将此奏折递交给皇上!”高起潜面带感激的道。
“那是自然,本官现在就进宫,将奏折递交给皇上。”杨嗣昌接过了高起潜递来的奏折。
“对了,高公公,还有一事,需得您现在就去做!”
高起潜不解的问道:“杨大人,还有何事?”
“既然现在四万关宁大军溃败而逃,那必然还有许多关宁士卒逃得性命。高公公可趁此时机,尽快收拢残兵,以期恢复一些实力。”
“如此,也算是与皇上有个交代了!”杨嗣昌点醒道。
“是极,是极!还是杨大人想的周全!咱家现在就出京,去收拢残兵。”
高起潜面带惊喜,再次对着杨嗣昌抱拳感谢。
“如此,那我们现在就两面行动!”杨嗣昌点头道。
“杨大人,那咱家先告辞了!”
高起潜拱手作辑,与杨嗣昌告辞离去。
......
紫禁城。
乾清宫,暖阁之内。
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依旧是勤劳的批阅奏折。
受这次卢象升大败清军的影响,各地上书求援的奏折似乎也少了一些。
虽然求援的奏折少了一些,但是整个抗清形势仍旧没有好转多少。
每日都能收到哪个村寨被清军攻破,百姓被屠的消息。
“唉!局势奈何啊!”
又批阅完一份奏折,崇祯皇帝长叹了一口气。
刚刚批阅的这份奏折,是保定巡抚张其平送来的。
奏折上言:清军至保定府境内,肆意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皆为一片白地。已有数十村寨被破,上万百姓被杀或被掳走,恳请皇上派遣兵马,前来救援。
但是,以目前的勤王兵马,根本派不出多余的兵力。
除非是调来各地的剿贼兵马,方有兵力去救援保定府。
崇祯皇帝闭上双眼,双手揉了揉太阳穴,以缓解疲惫与头疼。
这时,一名小太监小心翼翼的从门外走来,对着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跪拜行礼道:“启禀皇上,兵部尚书杨大人求见!”
崇祯皇帝睁眼,声音略带疲惫的道:“宣杨大人进来吧!”
“奴婢遵旨!”小太监应是,随即起身,退出了暖阁内。
不一会儿,杨嗣昌便行色匆匆的走进暖阁。
“臣杨嗣昌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嗣昌恭恭敬敬的跪伏在地,礼仪做的十分到位。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满意之色。
虽然崇祯皇帝多次告知杨嗣昌,面圣时不必多礼。
但杨嗣昌却依旧是规矩的行礼,不敢逾越半分,这也使得崇祯皇帝对其褒奖有加。
自己手下有一名既忠心、又有能力的大臣,怎能不器重呢。
“杨爱卿快快请起!来人,赐座!”
“谢皇上隆恩!”
杨嗣昌谢过之后,这才从地上起身。
一名小太监端来一个小锦墩,放在了杨嗣昌身后。
杨嗣昌半边屁股挨着锦墩上面,不敢坐实。
“杨爱卿,有何事进宫啊?”崇祯皇帝问道。
杨嗣昌连忙起身站起,从袖口中拿出一份奏折,双手递上。
“启禀皇上,这是总监军高起潜弹劾勤王兵马大元帅卢大人的奏折!”
崇祯皇帝眉头一皱,面带不悦之色。
卢象升立下大败清军之战功,正是得崇祯皇帝重视,怎会愿意看到有人弹劾卢象升呢!
侍候在一旁的王承恩,急忙走下了御阶,接过杨嗣昌手中的奏折,随后递到了崇祯皇帝的御案上。
崇祯皇帝拿起御案上的奏折,翻开了后细细的看了起来。
很快,崇祯皇帝的脸色就变得极为愤怒与震惊,拿着奏折的双手也不由得颤抖起来。
“四万关宁大军,整整四万关宁大军啊!就这么被清军击溃了!”
“该死,高起潜该死,还有关宁各镇将领,全都要该死。”
“对了,还有那卢象升,为何不及时救援!”崇祯皇帝将奏折往御案上一拍,情绪激动的大叫道。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