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第136节

“杨兄,我听说几日后,滇南学子们要有一番流觞曲水的雅趣,不知道费某能不能参加?”费青见三人不入套,转移话题道。

“费兄能来,我滇南学子荣幸之至。”杨云之笑道。

“嗯,到时候我带上几个朋友如何?”费青又道。

“当然可以,费兄的朋友自然也是我的朋友。”杨云之说着又冲着穆庆志和洛玉贤拱手道,“不知穆兄、洛兄能否赏脸?”

“当然,考试前,流觞曲水,放松一下也能缓解一下科举的紧张。”穆庆志和洛玉贤从善如流。

见两人答应,杨云之心头一松。

之前杨云之曾单独拜访过费青,本只是仰慕费青才学,可是当他和费青见面后,一开始也是之乎者也的讨论诗文,尤其是谈了费青名扬天下的《忆·大都》和《初见词》,也算是相谈甚欢。

只不过后面费青就不停的说李余和刘三吾的事情,言语中不停的暗示自己让自己找李余的麻烦。

杨云之自然不是傻子,自己来京是为了科举,怎么会节外生枝,更何况还是招惹国公的儿子。

原本他打定了主意以后不再和费青有任何牵扯,可是费青多次派人下请柬,又叫上了穆庆志和洛玉贤,他又是侍郎之子,杨云之如果再不来就是不给面子了,担心费青在科举上使绊子。

本来以为三人都隐晦拒绝了,费青应该不会再起心思,可是听着费青要参加滇南学子的聚会,他顿时又警惕了起来,总感觉费青又会搞事情。

于是就将穆庆志和洛玉贤叫上,若是真的有什么意外,两人也能为滇南学子正名。

……

皇宫之中。

朱元璋寝宫偏殿内。

“你不是对这次科举心里没底吗?不怕,一会咱把这次主事的官都叫来,看个小朝会,和他们说说。”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朱标道。

“儿臣无能,让父皇费心了。”朱标自责道。

“说的什么傻话,当爹的不给你看着,谁都有第一遭,这些读书人心眼子多得很,当年咱大明朝就要举行科举了,贡院还没建好,咱去查验,那地砖咱一脚就踩踏了,贡院牌楼的柱子,咱看着气派,你猜咋着,桐木刷的红漆,那玩意能做顶房的柱子?怕是学子进贡院考试,几百人你晃一下我晃一下咱的贡院就得塌了。”

“那地砖铺的,呵,不用几百人,你看咱一个人都给踩踏了,咱的科举给搞成这样子,这不是给咱上眼药吗?”

“咱当即就宰了督办营建的官。”

“你想想咱第一次科举,他们都敢糊弄,更何况你了。”

闻言朱标笑道,“父皇英明,现在文武百官被您收拾的妥帖,哪怕是您的儿子,他们也不敢敷衍了事了。”

“是啊,他们是不敢敷衍了,可是大算计小算计还是少不了,都想着自己派别里多录取几个。”

“儿啊,你从小跟着宋濂做学问,你给咱说说,这读书人不都是读的圣贤书吗?这圣贤书上教他们怎么公器私用,怎么往自家划拉金银了吗?”

朱元璋说着也不等朱标回答,自顾自的说道,“咱知道这圣贤书上教的不是这些,这些小心眼的心思都是读书人自己琢磨出来的。”

“读书人的心眼子可坏的很。”

第166章 小朝会

“你说一句他们一百句等着你,句句引经据典,咱读书少说不过了咱就瞪眼抡刀子,嘿,这法子一了百了,管用的很。”

朱元璋喋喋不休的说着。

朱标这次从河东道回来,以前朱元璋的的很多做法,都理解了,很多的话也都理解了。

“父皇说的对,对百官,有时候抡刀子比讲理管用。”朱标笑道。

“是这个理儿,咱们是君,他们是臣,咱们用不着和他们讲理,只要他们怕咱畏惧咱就行。”朱元璋笑道。

听着朱元璋的话,朱标笑了下说道,“父皇,我看咱们家这招未必对所有人都管用。”

看着朱标的神情,朱元璋就知道他说的是李余。

“你以为对李余那憨子不管用啊?咱看对他是最管用的,要不是怕的要死,他也不会做出那么多荒唐事。”朱元璋笑道。

闻言朱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李余现在身上的事情越来越多,儿臣担心他承受不住那么大压力。”

“放心吧,那小子的能力远比你想象的大,至于压力,也就面对咱的时候他有这个压力,多干点活累不到他。”朱元璋笑道。

朱标心道,白干活还不给等价工钱,这才是父皇您打的主意吧。

父子两人在这里说着话,朴不成垫脚着就走了进来。

朱元璋看到他就知道人到齐了,冲朴不成摆摆手,“叫他们都进来吧。”

朱元璋、朱标看着一行人进殿。

左丞相胡维庸、国子监刘三吾、礼部右侍郎周彧、左都御史凌汉等十人。

当胡维庸在殿外看到这十人的时候,大致就已经猜到了是为了科举的事情,要开小朝会。

而这次来参加小朝会的人,确实让胡维庸眉头一皱。

不说官职大小,这选人似乎很有讲究。

礼部右侍郎周彧。

这在朝堂上一直是个不怎么起眼的存在,若说之前礼部侍郎王士嘉操持太子还朝入了陛下法眼,那是因为王士嘉看似在朝堂上不起眼,其实一直在等一个讨好陛下的机会,是个巧臣。

可是这周彧,真的是个不起眼的,不争名不夺利,每天完成皇帝和上官交代的事情后,就回家,而且除了同窗好友邀请,基本上不参与任何聚会,平时就猫在家里读书写字。

若仅是如此,胡维庸也不会多想。

据他所知,周彧祖籍山东,北地人。

“行了,都别拘着了,都坐吧。”

随着朱元璋的话,太监搬着凳子走进了殿内。

群臣齐声谢恩,分坐了下来。

见众人都坐下后,朱元璋才开口。

“不为旁的事,还是科举的事情,历朝历代科举都是大事,国家选才大意不得。”

“偏生咱还是个眼睛容不得沙子的皇帝,见不得脏官贪官,杀的官还多,杀了官就出现了很多空缺,咱举子人数少,很多时候咱都是用国子监生顶缺,可是啊,这能力还是不行啊,先不说能力,那些小家伙没经过你们这些监考官的验证,咱心里多少有些不放心。”

“前一波咱又杀了不少人,又空出来不少位子,哎,咱大明能当官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咱也知道咱杀的多了,可是不杀咱心里不舒服啊,总不能留着他们祸祸老百姓吧。”

群臣听着朱元璋的话,一个个表情恭敬,不发一言,不过心中却忍不住吐槽,你这么说让我们怎么接话?

说你圣明吧,你杀了那么多,说你不圣明吧,那些官在你这里还都有取死之道。

现在你把人都杀了, 你告诉我当官的人少?

“所以咱想着这次科举,多录取些人,以后咱杀人的时候,也能不至于太受掣肘。”朱元璋笑眯眯道。

朱元璋说的话,众人只觉得头皮发麻,脊背发凉,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敢情多录取几个学子是为了你以后杀起来没顾虑了。

“陛下,不知道这次科举要录用多少人?”

胡维庸倒是大致猜出了皇帝是什么意思,只不过他还不敢确定,而且又担心皇帝把心里的话说的太明白了。

“有能者皆可。”朱元璋笑道。

闻言,群臣面面相觑,有能者,这个审查范围可就太大了。

若说能参加最后科举的哪一个不是各府各郡的佼佼者,若说有能者,都可称为有能者。

此时京城聚集的考生都以万计,客栈都住不下了。

还能都录用了?

“凡录用者都有标准,甲乙丙丁,策论、文章、算术、杂学,不知道这次取用标准……”

胡维庸面露难色,他隐隐察觉,皇帝这次放宽标准,是为了能让更多吊车尾的北地人上榜。

以往科举录用大约都是三百人左右。

而对比历年科举名落孙山之后的百余人内,北地人居多。

也就是按照以往的录用标准,北地人拔尖的少,但多集中在三百名到四百名之间。

而再看看这次小朝会的众人,陛下似乎隐隐有这个意思,凌汉、周彧这都是北地人,更是位高权重的北地人。

“具体择录标准,你们和太子这个科举总官商议,咱想着朝廷现在缺人才,自然是选用的越多越好。”朱元璋看向朱标。

朱标见朱元璋看过来,也是笑眯眯的看向了众人。

“诸位臣工可有什么提议?”

对上朱标的目光,众人心头都是一松,无论如何,哪怕朱元璋笑眯眯的和他们说话,他们也总觉眼睛里带着刀子。

“殿下,臣提议不若此次拟定录用六百人可好?”凌汉沉思片刻道。

一下子比以往科举多出了一倍。

朱标看向凌汉道,“凌御史可有依据?”

“臣总领督察院,监管百官,既然陛下说杀的多了,得补,那臣就大致算了算这几年啥掉的官员有多少,这样……”凌汉认真道。

嘶……

听着凌汉的话,群臣嘴角全都一抽,你这计算方法,还真是简在帝心啊!

朱标也没想到凌汉竟然如此耿直,顺着父皇的话就定下了一个标准。

“哈哈,人家都说你凌汉是练过铁头功的,脑袋里面都是铁浆,就是咱把话说明白了,你也也不知道恭维一句,没想到你今日倒是说到咱心缝里了。”朱元璋哈哈大笑。

“陛下,您误会了,前些日子臣和刑部尚书喻汝励负责遇袭的事情,统计了下,有牵扯的官员大约有一百多人,臣觉得你杀的人有点多,所以和喻汝励结合刑部的典狱记录,算了算您这四、五年杀的官,差不多有三百多人,是以臣得出这个数字,非是臣谄媚,说的确是事实。”

凌汉一本正经的说道,“喻汝励和臣琢磨着,这样杀下却也不是个事,想着再细分一下典狱。”

第167章 老鼠遍地打洞

霎时间,整个偏殿鸦雀无声。

除了凌铁头还有勇气看着朱元璋,其余人全都垂着头,不敢看朱元璋。

就连朱标都抽了抽嘴角,暗道不愧是凌铁头,句句情真意切,句句也全扎在父皇的心窝子上。

朱元璋咬牙切齿的看着凌汉。

群臣甚至听到了磨牙的声音。

“凌御史,无论何种原因,今次科举比以往一下多出一倍之人,都不合适,恐怕会惹天下非议。”

首节 上一节 136/2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大贪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