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第12节

能派在地方治理一州,便已经算是相当宽容了,而且只能治理边州。

宰相,就算是号称贤王的霍王李元轨,哪怕皇帝有不决之事经常写信询问,但也绝对不会调回朝中来担任要职,。

这里面有着很深的政治规矩。

李绚不管有没有能力,都不会调来朝中任职,再加上他姓李,武后更是想都没想过要太信任。

“天后,彭王过世已经有十几年了。”明崇俨轻笑的说了一句。

彭王李元则在十数年过世之后,彭王府便和其他诸王少了联系,彭王府也早已经没落。

里里外外的做主的都是彭王妃欧阳氏,她和各家门阀贵戚的主母都有紧密的联系。

即便武则天也时常与其通信,这一次除了李绚的动作讨喜外,未尝就没有彭王妃欧阳氏在后面敲打边鼓的作用,

“听说,南昌王昨夜离开宗正寺后便去了承议郎的府邸,现在就住在那里。”明崇俨又补充了一句。

承议朗赵巩的母亲,出身太原武氏,和武则天的父亲,是同族兄妹。

天后平静的看着明崇俨,目光严肃的说道:“不够,还不够!”

就算是李绚有些特殊,但还不值得她对其大用,这些理由还远远不够。

“新儒学和经学!”站直了身体,明崇俨看着已经消失的李绚背影,幽幽的说道:“为人眼光出色,行事稳当,受经学影响极深,如果能将所有一切可用的资源全部都用起来,一个宰相,还是值得的。”

新儒学和经学,武则天微微挑眉,但还是微微摇摇头。

明崇俨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想要让武则天彻底的信用李绚,还差的很远。

“先这样吧,看看再说。”说到这里,武则天的眉头皱了起来:“还是说一说那件事情吧,查的如何了,究竟是谁在暗地里做手脚,还有那件东西,必须要尽快追回来。”

“内卫,秘卫,千牛卫,百骑司,在洛阳地面上里里外外都翻了一遍,但依旧一无所获,天后,臣之前的判断应验了,天阴教,宗室诸王,恐怕都要成为别人手里的刀……”

武则天淡漠的看着明崇俨,明崇俨最后的话停了下来:“三日,三日后,贫道必给天后一个答复。”

“嗯!”武则天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一挥手,明崇俨缓缓的退了下去。

低下头,重新专注在手里的奏章上。

对于武则天来讲,什么黑手,什么刀,敢跳出来的,通通斩断就是!

……

第16章 天皇李治

李绚缓缓的退出了乾元殿,大殿门口,一名老太监早已等在了一旁,拂尘一摆:“南昌王,陛下召见。”

“臣遵旨!”李绚神色肃穆,整了整衣袖,一路平静的跟在老太监的身后,一路往左侧后而去。

行走在青砖之上,李绚回想之前觐见天后武曌的整个过程,确定没有任何疏漏,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为了今天的单独觐见,他准备了很久,也拿得了最能拿得出的棋子,那就是地方豪族。

一个王朝,最大的统治根基就是这些地方豪族,门阀世家,最大的蛀虫,也同样是这些地方豪族,门阀世家。

前隋杨广就是只看到后面这一点,才导致天下崩坏,一发而不可收拾。

真正的聪明人应该是像他们的太宗皇帝,两者兼容并蓄,既用且防。

魏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说的就是对门阀世家和地方豪族的正确态度。

李绚并没有将当着天后武曌的面把后半句话说出来,否则的话,他面对的就不是赏识,而该是忌惮了。

然而李绚并不知道,在他离开之后,明崇俨突然出现,并且说了他不少好话。

可如果真让他知道了,他反而要惊疑起来。

妖道明崇俨从来不是什么好人,被他盯上历来都是大麻烦。

……

青砖红瓦之间,贞观殿隐隐现出一角。

如今大唐帝国真正的主宰,高宗天皇大帝李治,就居住在贞观殿。

日常政务由天后武曌在乾元殿处理,而天皇大帝则居于贞观殿内休养生息,只批阅少量的重要奏折。

自二圣临朝以来,朝野内外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政局处置方式。

相比于人来人往的乾元殿,贞观殿要安静的多,进出之人都异常的小心,尽可能不发出一点声音。

宏伟的殿门下,李绚跟在老太监的身后,平静小心的步入了贞观殿。

相比乾元大殿,贞观殿,要显得局促很多。

尤其里面到处布满了黄色的纱帘,遮住了风的同时,也遮住了窥探的目光。

即便是李绚的眼力,也只能看到一道隐约的人影半躺卧于软榻之上。

“臣弟南昌王李绚,叩见陛下,陛下万安。”李绚双手一摆,最后直接跪倒在大殿之中,然后深深的俯首在地。

对于这一位能够牢牢的压制住武则天野心的天皇李治,李绚抱有极大的尊重敬仰之心。

只有真正身处这个时代,李绚才能体会到天后武曌所拥有的恐怖权利。

所有的朝政,从大到小,几乎事无巨细都要过她之手。

整个天下全掌握在她的手中。

不是没人提出过异议,但二十多年下来,提出异议的人要么已经全被发配出去了,要么全都死了。

到了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天后虽然牢牢的掌控着政权,但却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

因为真正压制这位极有野心天后的,真正统治整个大唐王朝的,依旧是天皇大帝李治。

夫妻本是一体,何容他人置喙。

“咳咳……你去见过皇后了。”李治的声音稍微带点虚弱,但勉强能听出平静。

“是,天后命臣走一趟崇玄署,配合诸真人法师,尽力完善这一次水陆大醮法会仪式。”

“皇后倒是会人尽其用。”李治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年,对于有长远发展潜力的皇族子弟,李治相当的关注。

李绚早年因故曾在长安呆了三年,之后又回到了彭州。

虽然年少,但李绚这些年,和成都青羊观,蜀州青城山,龙虎山天师道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然而这些都是表面上的,李绚真正的能力在于他非常的清醒。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知道,而且他会做。

“臣弟惶恐,这是龙虎山为陛下炼制的治病之药。”李绚从蟒袍里掏出了那只黑漆木盒,目光死死的盯着它。

之前在乾元殿时,李绚都有些紧张的忘了它,现在回想起来,它的确没在李绚觐见武则天的时候出什么幺蛾子。

现在轮到了天皇李治。

旁边的幕帘后面,突然闪出了一名紫衣道士,从李绚的手上取走了黑漆木盒。

纱帘晃动之间,李绚能看到更多的人影。

“说说吧,龙虎山老天师对朕的病情,有什么好的建议?”李治的声音很淡然,很平静。

李绚俯身回禀:“启禀陛下,老天师有上中下三条建议,上策,希望能用丹药将风涎彻底化解开来,不过天师以为这瓶药只能缓解!”

所谓的风涎,就是脑血栓脑梗阻,即便是一千多年后,这也是医学上的难题。

李治微微点头,他这些年看的名医不知道有多少,但从来没有能将他的病彻底治好。

“天师说,类似的神药在大唐神州或许难寻,但天下之大,在其他地方未必找不到。”

微微停顿,李绚然后继续说道:“中策,老天师提及需稍冒些风险,找人和陛下彻底换血;下策,风险最大,需要打开头颅取出风涎。”

李绚这一次去龙虎山非常艰难才见到了闭关十余年的张天师,然而对于风涎这种病,就是龙虎山张天师也没多少办法。

最彻底的脑血栓开颅手术,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也同样是个大手术,危险性不小。

放在这千余年前,恐怕想都没多少人敢想。

“在道人,或者在医家的眼里,下策才是上策吧,就如同当年华佗为曹操开颅一样,最后被曹操拒绝,反而华佗为曹操所杀,那些人看样子吸取了教训。”李治呵呵的笑了起来。

“至于说中策,换血这种说法虽然新鲜,但实际上朕也并非没有听说过;上策是最稳的一策,但也是对朕的病,最没有效果的一策,最多不过是拖延,等死罢了,朕明白的。”

“臣弟万死。”李绚沉沉的匍匐在地,脸上满是悲戚,身体不由得有些抽搐。

李治的这个病,即便是放到千年之后,也很不好治。

他从确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没有恶化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

“陛下,天下之广大,何止眼前所能看到的世界,我大唐没有,可以去黑衣大食寻找,黑衣大食没有,那就去更西方寻找,更别说还有茫茫无尽的大海,远的大海深处自不必说,近的浅海海底,人族也未必全部找过,只要很有心,总能够找到有用的药材的,还请陛下耐心等待。”

“耐心。”李治突然笑了起来,有些好笑的看着李绚:“你以为朕就没有派人寻找过吗,不然的话,你以为这些年东征高句丽,东征倭国,为的又是什么?”

李绚猛然间瞪大了眼睛,实在是有些难以置信自己听到的真相。

大唐东征高句丽,甚至和倭国海战,最根本的目的竟然是在为李治找药。

甚至想的更远一些,李治的老爹,唐太宗李世民,他去征战朝鲜半岛,可能为的是同样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亲自御驾亲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在征服敌国的同时,快速的找到为自己治疗的药物。

李治如此,李世民同样如此,那么隋炀帝杨广呢?

第17章 皇帝气魄

“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真正的主因还是在政治考量,朕还没有到为了一己之私就屠国灭种的地步,不要过分解读。”李治的声音幽幽的穿入到了李绚的耳中。

“臣失态了!”李绚深深的躬身,不自觉的,他的眼眶已经彻底的红了:“是臣冒昧了,臣在私下的时候,也在试图找寻更多的治疗方案,但最后看来,却和太医们的方案没有区别,实在有负陛下圣恩。”

“好了,朕又不是明天就死了,太医说这个病还能够挺上几年,或许还能将雍王好好的培养培养。”李治的眼神突然间微微沉了下来。

一直以来,他真正的培养对象是太子李弘,但这一次李弘病亡,让李治他不得不将目光放到李贤的身上。

雍王李贤,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

自幼得到良好教育,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李治喜爱。

毫无疑问,在长子李弘过世之后,将即太子位的必然是雍王李贤。

只是李贤虽然表面上表现的举止端庄,才思敏捷,但他在私底下,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早年间,李贤曾招募“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王府修撰,十分器重。

首节 上一节 12/6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从新兵连长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