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第463节
“从今日起,阿史那云便是突厥神女,留在长安暗地里联络对大唐不满的突厥贵族,然后等到未来某一天返回突厥,助她成为一任突厥女皇。”李绚拳头紧握。
他并不希望会有那一天的到来,但他不得不为不测的未来做准备。
“属下遵令。”苏怜玉对阿史那云的出现并没有感到多大意外
李绚已经在中枢,吐蕃相继布局,自然不会放过在拥有强大实力的突厥一族。
“大唐多年来,一直抽调突厥军队参战,突厥诸部早就已经不满,如今眼看着大唐和吐蕃之间即将爆发,朝廷势必要征召更多的突厥部落参战,所以,即便是这一次突厥诸部的不满能够给压制下去,那么下一次,他们要必将起兵,不管有没有颉利和突利的孙子领兵都一样。”
李绚摇摇头,他近些日子,在深入的研究了突厥事务之后发现,除非现在朝廷就将突厥诸部全部杀光,要么将是直接将他们转化为民,否则只要以后还有征召之事发生,突厥人的不满都只会越来越盛,起兵反唐是早晚的事儿。
到那时,不管他们的手里是否为颉利和突利的血裔,他们都会起名造反,甚至他们还很可能无中生有的创造出一个颉利和突利的血裔出来。
这种事情,李绚仅仅是接触,就已经能够预测到未来,朝中中枢,三省,六部的那些重臣,不可能看不出来的,甚至现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积极准备。
等到彻底的平定吐蕃之后,再收拾突厥人。
但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局面,李绚如果猜的没错的话,在原本的历史上,吐蕃之战,大唐应该是败了,但没有打败,只是突厥一战,依照他的判断,大唐应该是先胜后败。
毕竟不管怎么说,突厥汗庭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草原各部落的力量想要一下子凝聚起来,对抗对他们知根知底的大唐,恐怕没那么容易。
如何在这两场战役当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功勋,这是李绚现在需要认真面对的。
军队,军方,兵力才是立足之本。
李绚转头看向苏怜玉,认真的说道:“魔门那些人,不可能会放过你的,你要小心,如果他们要找媱后,你直说媱后有事离开便可,至于她……”
李绚走到了阿史那云的身侧,细长的手指轻轻的抵在阿史那云光洁的下颚上。
看着这张满是异域风情的脸,李绚轻声说道:“她的身份也以保全为主,即便是联系不到任何人,也不能让她的身份暴露,还有她的实力修为,你要亲自调教,草原上,没有实力是杀不了人的。”
“属下遵令。”苏怜玉认真的躬身。
“平康坊东门的东市署内,有一家西域胡商经营的香料店,这是地址,若是你觉得有什么非告诉本座不可的消息,立刻送到那里,本座不管在天南海北,他们都会将消息送到本座手上。”李绚侧身看向西南,他在长安的很多部署都已经交到了刘瑾瑜的手上。
但那些东西,很多都已经落入了宫中的眼底,现在这样正好将该藏的东西藏的更深。
“该交代的,本座已经交代了,不管时候,你们两个都以自身安全为主,遇到风险,该放弃要彻底放弃。”李绚最后一摆手,说道:“去吧,等到本座年前回来,再来相聚吧。”
“天君,珍重,”苏怜玉和阿史那云同时躬身,然后悄无声息的退入了黑暗之中。
李绚轻叹一声,转身,离开了房间。
船板之上,李笔无声的站在一侧。
李绚抬头,望向深沉的天空。
……
晨光闪烁,突然一瞬间就照亮了整个卧房。
躺在床上的李绚无声无息间睁开了眼睛,静静的,思绪在瞬间就回到了他的脑海中。
“嘤”的一声,瞬间吸引了李绚的注意力。
不知道是否察觉到了李绚的醒来,刘瑾瑜下意识的翻了个身,雪白的长颈顿时出现在李绚视线当中,红润的脸颊,似乎要睁开但又死死闭着的双眼。
眉头蹙锁,鬓发散乱,发缕掩于面际,微掩眉端额黄。
晨起的慵懒,尽显在这张容颜之上。
李绚就这么轻轻的看着,呼吸不知不觉间轻了许多。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外一阵脚步声响起。
一声用力的推门声传来,随即是无穷琼玉奶声奶气的声音:“三姐,三姐夫,我们要去划船了,你们准备好了没,三姐,三姐夫!”
刘瑾瑜右脸猛然紧皱了起来,下一刻,她的眼睛睁开,然后一下子在床上坐了起来。
脸上一阵迷糊,红色的小衣束缚住玲珑精致的身躯,让一旁的李绚大吃冰激凌。
门外琼玉的叫喊声,让刘瑾瑜立刻清醒了过来,她顿时朝着外面喊了一声:“琼玉,你先去用早膳,三姐马上就来。”
“哦!”琼玉听到了姐姐的声音,很乖巧的转身离开了。
这个时候,刘瑾瑜转过身,狠狠的瞪了李绚一眼,左手已经摸在了李绚的腰间:“郎君,你醒了,干嘛不把妾身叫醒,害得妾身差点在明玉面前出丑。”
李绚一把抓住了刘瑾瑜的左手,整个人直接向前凑了过去:“早起干什么,这里是别院,阿母又不在这里,这里你我二人作主,你我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
正堂偏亭之中,五娘琼玉抬起小脸看着一侧的三姐,脸上满是疑惑,她总感觉三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究竟哪里不对,她又说不上来。
一旁的四娘刘舒璧则是使劲的低着头,不停的吃着自己的早餐,仿佛根本没看见刘瑾瑜脸上那满脸消散不去的红晕。
刘瑾瑜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没好气的瞪了李绚一眼,然后低头去用早膳。
就在这个时候,李忠突然出现在偏厅门口,躬身说道:“王上,盩厔县令刚刚遣人送来一份贺礼,还有一份信。”
“哦!”李绚从偏厅当中走了出来,接过信件,问道:“盩厔县令,本座记得是姓李,对吧?”
“是的,王上,盩厔县令李敬猷,是故英国公之孙,嗣英国公李敬业之弟。”
李敬猷,李積之孙,李敬业之弟。
李绚顿时满脸愕然。
第572章 游曲江池,偶遇杨炯
渭水之上,官船在河面上幽幽前行,官船三十米前方有一艘乌篷船,速度同样不快,似是在引领前路,但又似毫不相干。
乌篷船内,李绚看着翻阅李敬猷信帖的刘瑾瑜,忍不住摇头道:“三娘,盩厔县令这就是普通的一封问候信帖,每一位抵达终南镇的朝中权贵,他都会去信帖问候的。”
“那如此说来,这位盩厔县令可比他的兄长,那位嗣英国公,要更会做人。”刘瑾瑜仔细的阅读过每一个字之后,终于彻底的放心下来。
李绚平静的点点头,说道:“这是无可奈何之事,李敬业如今官任眉州刺史,可是李敬猷只是一任盩厔县令,一对亲兄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敬猷若不再勤快一些,和李敬业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
“这倒是。”刘瑾瑜点点头,这种事情在整个大唐都不少见,她侧身看了一眼探身玩水的五娘琼玉,低声说道:“四娘,小心点,别让五娘掉下水去。”
“知道了,三姐。”四娘刘舒璧随口应了一句,然而就连她自己都低下身去玩水。
好在此刻刚刚晨起,渭水上船只不多,水流不速,两个小娘就算有事,也能及时救援。
刘瑾瑜这才收回心思,看向李绚,说道:“郎君,此事还需谨慎,妾身听闻明年征伐吐蕃之战,朝中诸多权贵子弟都有想要加入其中,嗣英国公家学渊源,自然想在战场上再挣一番功业,这李敬猷,未必就不是英国公投石问路之举。”
“李敬业?呵!”李绚不屑的冷哼一声,李敬业究竟是什么货色,这个世界上比李绚更加清楚的还真没有多少。
当然,如果往早推,英国公李積活着的时候算是一个。
对于自家的这位长孙,英国公李積就曾有言:破我家者,必此儿也。
想起此事,李绚开口说道:“娘子有所不知,早年间,眉州蛮夷啸聚聚集为寇,朝廷数次出兵讨伐不利,陛下便任李敬业为眉州刺史,李敬业赴任之后,先是查察本地赋税黄册,又询问州内多人,最后单人只马前往贼寇巢穴。”
“哦?”刘瑾瑜一听就来了兴趣,同时看向李绚,诧异的说道:“这和郎君倒有几分相似。”
李绚摆摆手,说道:“李敬业抵达敌巢之后,对众人言到,他知众人乃是为贪官污吏所害,所以免去他们的罪过,令其回家务农,但最后离开之人,便是真正的盗贼,起兵谋反,夷灭三族,最后众皆去,只有最后一人,挨了十几板子。”
“这是诛心之法。”刘瑾瑜一听就知道这里面的玄机,随即她看向李绚,似笑非笑的说道:“这越发和郎君做事相类,如今之说,郎君岂非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非也。”李绚摇摇头,认真的说道:“为夫之法,看似与之相类,然则全然非是一事,若当年之事由为夫处理,或许会一样前往劝说,也或许会同样使用诛心之道,但为夫暗地里必早有所准备,即便是蛮匪不降,为夫也能将其制服,甚至全部绞杀,不动手则已,一动手,则必全掌握在手中。”
“还是郎君的办法妥贴。”刘瑾瑜立刻赞同的点头。
虽说李绚的手段没有李敬业看起来仁慈,但作为妻子,刘瑾瑜更希望李绚这样做事。
李绚人安,则全家皆安。
一直以来,刘瑾瑜都知道,自家这位郎君做事看起来常遇凶险,但实际上却是异常的稳妥。
他从来没有真正陷入生死危境的时候。
这才是一家之主的担当。
“当年,英国公曾言,吾不办此。说的就是此事。”稍作停顿,李绚认真说道:“英国王所言,并非是此冒险之事,而是说李敬业根本没有弄清事情最深层的原因,胡乱放人,之后一旦再有造反之事发生,倒追从来,势必牵连甚广,甚至会波及到英国公府。”
李绚忍不住的轻叹一声,李敬业处事总难周全,所能常易被人捉拿把柄。
这一点,放在为人处政事上都如此凶险,一旦落入到战场上,将会更加凶险百倍。
李敬业的头顶还挂着一个英国公的靶子,更不知道会吸引多少有心人的目光。
一旦李敬业在战场上出事,那么很容易牵连到方方面面。
李治和武后不可能不考虑,自然不会轻易放他上战场。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现在就去曲江池,在曲江游玩半天之后,再回府准备收拾东西,为夫后日要收拾东西南下,今日是陪娘子游玩的最后时刻。”李绚的目光温柔的看向刘瑾瑜,刘瑾瑜同样目光温柔的看向李绚。
不知不觉,从他们大婚到现在,已经将近十天,李绚离开婺州也有将近一月。
这中间,帝后任命他为检校金吾卫中郎将,抓捕阿史那一族耗费了一点时间,不然的话,他早就已经该回婺州了。
……
官船朝着渭城东驿缓缓驶去,李绚则是带着刘瑾瑜,刘舒璧,刘琼玉,转折划船进了曲江池。
曲江池方圆广大,足有数千亩之多,亭台楼榭,宫殿林立,楼阁连绵,花树繁茂,景色绮丽。
如今即便非是节日之时,池上依旧有不少豪富之家的子弟泛舟游玩。
樽壶酒浆,笙歌画舫,优游池上,饮酒赋诗,岂不乐哉。
小船缓缓的北行,李绚躺在船首悠然自得,娇妻三娘躺在她的怀里。
突然间,一旁刚刚闪过的一艘船上,一个声音突然轻声朗诗:“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故而愚弟以为,这里用平比天好。”
十里天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李绚当初在岳丈家中写的这首催妆诗,在短短数天之后,就已经在整个长安传扬了开来。
甚至连带李绚的诗名,也在长安百姓那里几次三番的被念起。
李绚最早写的三秋诗,辞藻平实,之后又写了丈夫志,意气豪放。
如今的这首十里天湖,虽然诗风婉转细腻,与之前大不相同,但几首诗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那就是感情真情。
只羡鸳鸯不羡仙,怎不真挚。
不过即便是李绚也没有想到,竟然有人将十里天湖改回了十里平湖。
相比于十里天湖,十里平湖更加的容易让人代入。
一片称赞声立刻从船上传来,李绚有些想上船去认识一下里面的学子,但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
真要细弄下去,这一天,不知道要弄到多久。
他后日就要返回婺州了,在此之前,不仅要收拾东西,还有前往乐城县公府,韩王府,淮南大长公主府邸,还有,英王府,相王府,东宫,乃至于皇帝和天后辞行。
上一篇:抗战:从新兵连长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