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137节
第303章 大哉乾元
秦国灭亡,淮国一统诸夏。
淮人满载著丰厚的战利品,昂首挺胸的返回淮国金陵。
整个世界都伴随著诸夏一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连在洞天世界沉睡的子珏也从睡梦中醒来。天命紫气已经化作一条神龙在天上盘旋,原本属于淮国的气运光柱更是暴涨,一声凤鸣响起,玄鸟腾空而起和那神龙相互追逐。
子珏眼中,原本粗犷的线条变得精细,世界就像是跨越了一道界限,变得更加复杂、宏大。天地万物也为之更新,变得更加精细,完善。
王骆在诸夏统一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自己上尊号,淮王这个王号怎么能彰显出他的地位,更何况淮字更偏向于一地,并不适合当做诸夏之国统一后的名字。
一统天下之后,他需要一个独一无二,更能彰显其威势的尊号。
于是各地开始出现各种祥瑞,向天下宣告他是上天所选中的诸夏之主。最终群臣经过讨论之后,一直认为,淮王骆,德兼三皇,功比五帝,是数千年来一统诸夏的第一人。
只有将‘皇’和‘帝’这两个名号合在一起,才能匹配淮王骆的地位。所有人都表示淮王应该称为皇帝,也只有皇帝才能彰显他的地位。
王骆在秦国灭亡之后的第一年正式祭祀昊天与先祖文王,将文王与昊天并列,然后正式改元,改国号为乾。天命昭昭,大哉乾元。与此同时,建元乾元,今年就是乾元一年。
淮国上下都知道王室神异,甚至就连诸夏其他国家也清楚,对于皇帝将先祖抬升到昊天一致的地位不敢反对。这个时候敢多说一句,就是九族消消了。
而就在淮王骆祭祀昊天上帝与先祖文王的时候,太庙中的九鼎也在这一刻闪烁著七彩光华。天空之中,更是隐隐有龙吟凤鸣响起。
在完成了统一大业之后,王骆立刻开始对天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就是废除六国文字,要求诸夏其他国家全部都书写淮国文字,称为书同文。
为了不使文字在传授中遗漏或变形,王骆命令工匠铸造铜鼎,将五千余个文字铸造在铜鼎之上。与此同时在学宫外,立下七十九座石碑,将所有淮国文字尽数雕刻。命令诸夏六国旧地,全部用布匹拓印,带回各地后立碑以供所有人学习。
推行书同文之后,王骆再下令推行统一度量衡,在淮国统一制作度量衡元件,然后将这些元件分发各处。
推行车同轨,所有车辆车轨必须一致。废除六国钱币,统一使用淮国钱币,所有六国钱币需要向官府兑换成淮国钱币后使用。
废除封国制度,改为郡县制,所有官员由中央进行任命。同时规定淮国雅音为正音,所有读书,为官都必须说正音。
在大乾元年开始,王骆开始对天下进行改制,车同轨、书同文、语同音、量同衡、度同制、改币制。
每一条改制都对天下有著重要的影响,这些制度在淮国统一之前,想要推行可谓是千难万难,也只有在淮国统一之后才能推行。
同时有淮国百战精锐的震慑,全国各地没有任何人敢于反对。淮国学宫之中大量学子被抽调,然后被派遣到全国各地推行改革。
大乾上下都清楚,这些制度都是必须要改的,要不然这和之前列国并列有什么区别?
推行了统一的文字、正音、钱币、制度甚至风俗,只有这样在数十上百年后才能彻底认同这个国家。所以即便是有再多的困难,这些制度也必须推行下去。
与此同时,为了彰显大乾正统,王骆特意前往太庙,向文王子珏请求,将和氏璧制作成玉玺以镇天下。
子珏当即同意了,伴随著一道神光飞出,和氏璧快速发生著变化,一道宛如天成的文字出现在和氏璧之上。
‘受命于天,既受永昌。’
随即灵光消散,玉璧已经模样大变,成为了一枚精雕细琢的印玺,印玺上篆刻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个云篆。
和氏璧也在这一天成为了传国玉玺。
王骆带著传国玉玺来到朝堂之上,所有人都被这件绝世珍宝而迷醉。即便这些大臣们都见识过无数珍宝,但是传国玉玺的出现依旧让他们震惊。
这件宝物是如此美丽,它似乎是白色,上面天然存在著无数美丽的纹路,这些纹饰相互配合,让人一见就感到一股威严。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枚玉玺自始至终都在散发著莹莹宝光,将整个大殿照亮。
大乾宝库之中,有无数珍宝,但是所有的美玉和这枚玉玺相比,就如同随处可见的沙砾一般。王骆将这枚印玺高高举起,然后冲所有人宣布道:
“寡人得昊天与先祖文王赐予,以和氏璧雕刻传国玉玺,我大乾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这是一件真正的神物,即便在这之前,有人怀疑过淮国所谓的天命,但是在看到这件珍宝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天赐至宝。
有禹王九鼎和传国玉玺,大乾国势昌隆,所有人都相信皇帝王骆承袭天命。
于是王骆所有的诏令都被快速传遍天下,改制也在快速推进。王骆废除分封制后,淮国的不少大臣都心有不满,毕竟邦周当年分封制,分封大量诸侯。相比起给别人当臣子,人们更愿意当一个诸侯国君。
只不过就连王室都没有分封,其他人就更别想了。王骆对淮国的爵位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吸收了邦周爵位制度后,进行了新的爵位划分。
爵位分为候、伯、子、男四等,同时候又分为郡候、县候,伯、子、男同样如此。所有爵位都不再拥有封地,而是改为食邑。
大乾军功第一的徐晁被封为万户候,食邑万户,最低的县男爵则是三百户。
至于公这个爵位则是变成了死后对一些功勋卓著的臣子进行追封。所有爵位在继承之后会降一级,除非立下功劳,否则都会降爵。这也是激励那些继承爵位的军功贵族们不堕落。
第304章 营建神都
统一天下之后,王骆并没有放松下来,甚至觉得现在才是大展拳脚的时候。一系列的改制让乾国变得非常忙碌。
而在经过了三年执政之后,王骆敏锐的发现,大干的北方和南方有明显的撕裂,并且他对北方的掌控力度明显低于南方。
这除了因为淮国统治南方时间长,统治北方时间短的问题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金陵偏南。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好事。同时中原之地在没有战乱之后,大乾又大力推广农耕和医术,中原之地恢复的速度惊人。
南方因为气候、水土,存在大量瘴气,疾病多发,即便是淮国很重视医术的推广,但是受限于时代,人口的死亡率依旧很高,因此在这个时代人口增长率是比不上中原的。
现在还好,若是时间长了,这种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出现分裂对立的情况。这自然是王骆所不允许的。
大殿之上,王骆正在和大臣进行商议。
“陛下,中原之地恢复很快,而且没有瘴气、高温等因素,再加上粮食丰收,人口恢复很快。”
“臣建议修建驰道,连通北方。”
“陛下,驰道修建难度大,耗时长,一旦有变故,很容易中断,臣建议迁都。”
“迁都?万万不可。陛下,金陵乃天命之地,龙脉汇聚,有王天下之气,如何能迁都!汝等居心何在?”
“胡说八道,迁都本就是顺应天命,昔年盘庚迁殷,大商得以兴盛,淮国迁金陵,始有今日之大乾,天下岂能一成不变?”
王骆看著大殿中群臣不断争论,心中快速的盘算著,计算著得失。很快,王骆就有了决定,微微抬手,旁边的内侍看到之后,连忙朗声道:“肃静!”
大殿中争的面红耳赤众多大臣连忙停了下来,等候王骆训示。
“中原之地,关乎国本,不可不慎重,寡人准备迁都,同时,诏令匠作监,准备再次修建驰道。”
大殿中的群臣也没想到,王骆居然想要迁都和修建驰道一起进行。这样做的确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耗费巨大。
同时迁都所造成的影响太大了。要知道当年从淮安迁都金陵,其所受到的阻力就非常大,大量卿士贵族不愿迁都,他们就是担心自身的利益受损,从而反对,现在要从金陵迁都,其阻力会更大。
这些困难王骆很清楚,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些困难放在眼中。仅仅凭藉他的威望就能强行推动迁都。
虽然王骆允许大臣们畅所欲言,但是大殿中的群臣没有一人敢于反驳他的决定。自从一统天下后,王骆威严日重。
大殿中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敢出头反对,当即拜道:“陛下英明。”
在决定迁都和修建驰道并行之后,大乾上下也纷纷开始为之准备,与此同时,迁都何处也开始争论起来。
朝廷重臣经过一番筛选之后,选出来了大梁(开封)、安阳、洛邑、晋阳、咸阳等几座城市为备选。王骆在看过之后也同意了。但是具体选择哪一座城市还没有决定。
这些城市各有好处,同样也有缺陷,一时间王骆也犹豫不决。
大梁,魏国国都,自从魏惠王迁都大梁之后,修建城池,开挖沟渠,引大河之水灌溉农田。因此大梁很快繁荣起来,此地人口繁盛,粮田众多,的确是不错的地方,再加上周围还有汴河,可以借助水运交通便利。
但是同样也有一个问题,这里无险可守,同时也容易被人掘开河堤,引水灌城。最终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将大梁排除了。
第二个讨论的是安阳,安阳地处中原,同样良田众多,人口繁茂,并且还是殷商旧都,按说安阳这里也算是好地方,但是这里道路不够便捷,同时也面对和大梁一样的问题,地势开阔,无险可守。
相比之下,洛邑、晋阳、咸阳这三座城市地势上就好很多了。
洛邑周围有八关,咸阳同样有四关,晋阳则是位于太行山与吕梁山中间,两座山脉在中间留下一大片土地,地形如同山谷,只要守住山谷两端,晋阳就高枕无忧。
可以说这三处城邑都有险关可守,同时也有足够的土地来种植粮食。洛邑有南阳平原,咸阳有关中沃野,晋阳也有河东之地。
但是晋阳道路崎岖,过于靠近北方,交通不便,若是迁都晋阳,淮国对南方的统治就减弱,这是王骆不愿意的,所以晋阳也被淘汰。最后只剩下咸阳和洛邑两座城市。
大殿中围绕这两座城市,大臣们不断辩论,谁也谁也说服不了谁。主要是这两座城市都很优秀,王骆一时间也有些犹豫不决。
“陛下,您是想要继续南下,还是打算向北?”左相韩非恭敬的问道。
王骆道:“向北如何,向南如何?”
韩非道:“向北则可以迁都咸阳,此地靠近北方,传递消息,或者大军出征都很方便,只是一旦国事衰弱,容易受到胡人袭扰。”
“向南则迁都洛阳,洛阳之地水运便利,交通发达,南阳驰道已经修建完成,大军可以从南阳直下。同时洛阳距离北地也不远,虽然比不上咸阳,但也能兼顾。”
王骆当即下定决心,开口道:“洛邑有山河之险,千里良田,交通便利,那就迁都洛邑!”
“诏令改洛邑为洛阳,称神都,左相韩非为洛阳令,负责营建洛阳,等新城营建完成,迁都洛阳。”
“诏令安阳为B京,咸阳为西京,淮安东京,金陵为N京。”
“诏令全国征发二十万劳役,修建洛阳城。”
伴随著王骆命令下达,整个大乾立刻运转起来,各地的钱粮也开始向洛阳转运,大量民夫被征召。同时各地罪民,刑徒也被送去洛阳。
韩非带领匠作监大匠前往洛阳,开始勘探地形。因为已经有了东周都城洛邑,这一次营建新都难度要小很多。韩非需要对洛邑进行扩建。同时将城中百姓迁走一部分。
第305章 谥号庙号 制度确立
在王骆的推动下,韩非开始在洛阳营建新城。
除了建城之外,王骆还启动了驰道的建设,在一统天下之后,王骆发现了疆域过大的坏处,很多时候因为交通不便,一次诏令就需要一两个月时间才能传达,效率太低了,甚至就算地方叛乱了,也是一两个月才知道,不利于统治。
于是就再次开始兴建驰道,加快交通联系。只不过这样一来,需要的钱粮就更多了。大乾连年征战,又大兴土木,征召民夫,花费很高。王骆不愿加税,钱粮有些不够用。
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甚至王骆早就已经想好解决办法了。
王骆在平定五国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收拾那些五国贵族,让他们继续存在了几年。
这些贵族在看到大乾并没有拿他们怎么样之后,很快就原形毕露,再一次恢复以前的样子,甚至变本加厉,对百姓盘剥,不缴纳赋税,隐藏人口田地。
几年下来,这些五国贵族已经积蓄了大量财富,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等到今年开始大兴土木之后,王骆终于决定对这些旧贵族动手。
以前对这些旧贵族宽容,是为了让其他没有投降的贵族投降,现在天下一统,那些贵族已经没用了,若是他们老实,王骆不介意让他们活下去,可是这些贵族不知收敛,肆意触犯淮律,那就不要怪王骆翻脸了。
伴随著王骆诏令下达,早就准备好的地方官员和羽林卫、暗卫们一起动手,对这些贵族进行抄家。
罪行轻微的,只是追缴赋税,罚没一些土地,罪行严重的直接抄家,然后全家迁往新开辟的边疆土地。
边疆之地或是苦寒,或者蛮荒,或是有夷狄侵扰,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这些人迁徙过去,想要扎根生活,死伤肯定不少,但是这也是必须的。
王骆不想要强行迁徙百姓,那就只能苦一苦这些旧贵族了。
同时将罚没的土地充入官田,然后租给百姓,租金为两成,百姓耕种五年之后,可以向官府购买。
五国贵族数量众多,在王骆诏令之下,数十万人被抄家,然后这些贵族也被强行迁徙到人烟稀少的边疆之地充实人口。
有了钱粮之后,各地也开始修建驰道。有了驰道之后,王畿和各地联系就会紧密。运转物资也会更加方便。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