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0节

  “命令全军,全军出动,不可放走一条船!”

  “喏!”

  淮国水军当即分成两队一左一右从两侧夹击,与此同时,数十条走轲小船也被放下。这些走轲小船,船身狭长,船头装有撞角,船上装著很多引火之物。速度极快,一旦撞上大船,撞角就会刺入船体之中,极难摆脱,再加上其中引火之物,很快就能将大船引燃。

  淮国船队左右夹击,中路又有大量走轲,邗国水军根本不是对手。邗国水军只有一部分披甲,而且多是皮甲,而淮国水军全部都穿著山中老藤编织的藤甲。

  这藤甲刀剑难伤,而且非常轻便,落水之后,甚至还能依靠藤甲浮出水面,乃是水战利器。

  三千邗国水军被左右围攻,江面起伏不定,船只上下晃动,可是淮国的水军依旧能牢牢稳住身形,同时稳住身形开弓射箭。

  淮国水军都是精锐,五年来一直在训练,即便是起伏不定的船上,依旧是箭术精湛。两军几乎刚一接触,邗国的士兵就被射倒了一片,而淮国的士兵却几乎毫发无伤。

  邗国的箭矢射在淮国水军身上,竟然纷纷被藤甲弹开。船只轰然撞在一起,早有准备的淮国水军直接跳到邗国船上。

  淮国士兵一个个施展出极为精湛的武艺,辗转腾挪如履平地,手中的利剑如同毒蛇吐信,毫不留情的收割著邗国士兵的生命。

  再加上淮国士兵身上刀枪难上的藤甲,即便是被几人围攻,也是不落下风,反倒是将敌人一一斩杀。

  邗国的水军并非职业军队,其中只有一部分是脱产士兵,而淮国这三千水军完全脱产的职业士兵,再加上装备上的差距。不过才接触了片刻,邗国水军就被杀得死伤惨重,士气已经彻底崩溃。

  不少邗国士兵纷纷丢下武器投降,还有一些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跑,然后被结阵而行的淮国士兵斩杀。

  青铜剑上不断滴落著鲜血,藤甲也被鲜血染红,船板之上鲜血横流,几乎将船板全部染红,一时间竟然分不清船板原本的颜色了。

  虽然双方人数基本一致,但是邗国水军败亡的速度令人惊讶。除了这些跳帮战的士兵外,淮国的弓手也在不断射箭,没有铠甲的邗国士兵,被大片射倒。

  两翼的船只不断被淮国水军占领,而被护卫在中间的船只根本不敢停留,想要冲出包围。

  可是徐烈早就做了充足的准备,那些走轲纷纷撞了过去。尖锐的撞角狠狠撞在船舷上,然后火光升腾,很快就将大船引燃。

  原本邗国水军想要仗著船身高大坚固,想要直接撞开那些走轲,结果纷纷被走轲引燃。火光升腾,箭矢如雨,一个个淮国士卒浑身浴血,利剑上鲜血不断利落,藤甲上遍布剑痕,杀气腾腾的面容,这一切都成了幸存邗国士兵的梦魇。

  邗国士兵已经完全被杀破了胆子,抵抗越发无力,一条条船只飞快沦陷,甚至一些船只被大火引燃,大量邗国士兵纷纷跳水逃生。只可惜此时正处在江心,即便是水性好的也是九死一生。

  淮国水军左右合围,邗国水军一败涂地,所有船只不是被俘获,就是被烧毁或者沉入江水之中。

  三千水军更是死伤惨重,周围的江水都被鲜血染红,大量尸体漂浮在水面之上,想必今年这里的鱼一定很肥硕。

  邗国的覆灭速度之快让人惊异,仿佛一夜之间,邗国就被灭掉,这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也是极为少见的。人性贪婪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历史给我们了一次难忘的教训,可是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教训。——《剑桥中国史·西周史》

第39章 落水而亡

  “大哥,大哥!”一名小将兴奋的跑过来。

  “住口,军营之中只有军人!”徐烈脸色冷峻的说到。

  “是,将军!”那名小将立刻收敛笑容,一本正经的行了一个军礼。

  看到这名小将行礼后,徐烈才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然后道:“说吧,又闯什么祸了?”

  这小将看了看周围,然后小声说到:“大哥,我没闯祸,这次咱们抓到大鱼了!”

  “什么大鱼小鱼的!交给你的事情办完了?”徐烈脸色不好看的说到。对于自己这个幼弟,他也是有些无奈,作为家中幼子他从小就受宠,不过好在没有养成纨绔子弟,这次对邗国作战,本是不想让他来的,可是这小子居然亲自去向君上请命,要来加入水军。

  “办完了。”徐弘说到,然后小声的对徐烈道:“大哥,咱们这次抓到了邗侯!”

  “邗侯?”徐烈脸色一变,连忙追问道:“邗侯不是在邗都临淮吗?怎么会在这?”

  徐烈的水军原本是打算拦截那些南下的邗国贵族的,没想到居然将邗侯也抓到了,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听他的随从说,卫将军一战破临淮,邗侯从宫城密道中逃脱,带人南下吴国的!然后被咱们抓住了!”徐弘说到。

  “大哥,这邗侯怎么办?”

  “抓到邗侯的确是大功一件,只是邗侯若是活著对于咱们吞并邗国不是什么好事!到时候按照其身为诸侯的待遇,杀是不能杀的,还想要分封采邑,灭国不绝嗣!”徐烈想了想说到。

  “那就让他溺亡!反正一场水战,死几个人太正常了!”徐弘道:“我这就安排几人将事情办了!”

  说著徐弘就要转身离开。

  “等等!”徐弘转头疑惑的看向兄长。

  “你去处理其他事情,这件事交给我。”徐弘刚要反对,徐烈瞪了一眼直接道:“这是军令!”

  “是!”徐弘心有不甘的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去。

  徐烈知道,擅杀诸侯不是小事。即便他身为公族,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过去的,所以不能让徐弘去做。

  徐氏一门同样出自子姓,乃是当年淮国相王韬的后代,其母当初是徐国国君之女陪嫁的公室之女,是文王滕妻,因此后来改氏为徐。徐氏作为公室,和淮国同气连枝,即便是受罚,也不会严重。

  大军攻克邗国,邗侯溺亡的战报很快就被送到淮国,就连邗侯真实的死亡情况也被告知。对于徐烈的做法,王临心中微动,邗侯死就死了,事情会更好办。

  “君上,卫将军接到您的旨意,率领大军出发,囤兵于边境,邗国大将邗越率大军对峙,大军对峙一月,邗国贵族盘剥国人,致使百姓逃亡者众。

  卫将军接纳百姓,并予以良田屋舍,百姓咸服,故愿为大军效力,传讯于邗国军中。邗军军心动摇,邗越不能治,大军暴动。

  卫将军趁势而攻,大破邗越,斩首四千,收降两万三千人,俘杀贵族十五人。后卫将军全军出动,疾行两日围邗都临淮。

  此时临淮百姓不堪压榨,愤而暴动,攻杀贵族,邗都守军士气大跌,慌乱无章,卫将军命大军攻城,邗都遂破,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此战斩首四千,收降一万两千人,俘获贵族三十七人,我军伤亡甚微!

  另有水军统领徐烈上报,我军水师三千出战,大破邗国水军,俘获大船十七,小船五十,收降一千七百人,俘获邗国公室世子嫡女共计47人,邗侯落水溺亡。”

  一番战报听得大殿之中的大臣们心神摇曳,邗国可不是那些淮夷部落,其兵锋犀利,在列国之中也是有名的,若不是人口少了些,邗国也是一方强国了。

  当初对于国君要吞并邗国,大臣们都不看好,只是摄于君上命令配合罢了。可是结果竟然如此辉煌。

  邗国被灭,淮国疆域直接增加了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淮国有了稳定的矿山和大量优秀的工匠。

  邗国贵族们通过粮食收敛了大量财富,然后被淮国一网打尽。王临还是要感谢这些贵族,自己身担骂名,剥削百姓,疯狂敛财,最后又大公无私的将所有财产送给他,让他取出一部分分发给百姓,然后获得百姓拥戴,这是何等的大公无私,因此这些贵族都被王临厚葬了。

  邗国中原本那些贵族的土地中,除了返还给百姓之后,一部分被赏赐给了有功之臣,一部分则是成了王室的土地。

  邗国的工匠被王临下令迁徙到淮安,这些工匠铸造技术先进,不能流入其他国家。

  攻灭邗国只用了几天时间,但是吞并消化邗国却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不过好在邗国灭亡时候,邗国贵族和公室的骚操作,让邗国百姓分外厌恶。在淮国分地分粮之后,很快就归心淮国。

  除了百姓之外,为了防止邗国动乱,甚至反叛,王临下令将邗国贵族全部迁入淮国,并且分散安置,这些贵族的土地也被置换成了淮国的土地。

  经过这一番操作之后,邗国彻底没有了反抗之力。另一边,邗国的土地上种植了大量桑树。王临并没有让人将其全部砍伐,毕竟桑树生长需要几年时间,若是砍掉,殊为可惜。

  更重要的是,若是用这些桑树养蚕,淮国的丝绸产量将会快速提升,到时候用这些丝绸与他国交易,获利丰厚,淮扬之地丝绸可是赫赫有名的。至于说农田,荒野上有大量荒地,鼓励百姓垦荒便是。

  于是王临就留下绝大多数桑树,至于百姓的农田上种植的桑树则是进行调换同样面积的耕地,接下来诏令鼓励拓荒,一户百姓可拓荒三十亩,这三十亩农田可以免税五年,五年后税收只征收半数。

  同时,又诏令推广牛耕,因为邗地缺粮,王临重新让商队开始运粮于邗,不过这次倒没有贱价出售,而是平价售卖。

  经过这一番诏令下达,邗国很快安定下来,并且在粮食、耕牛、盐等商品输入之后,快速发展起来。

  王七年,文公克邗,分地与民,劝课农桑,邗地大兴。——《左传·王七年》

第40章 滑稽记

  吞并了邗国之后,淮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消化战果。土地处置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王临最看重的东西矿山了。

  近几十年来,列国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大。武器一直都是重中之重,淮国自然不能落后,在将邗国的工匠迁到淮安之后,王临就命人组建了匠作司,统辖所有的工匠。

  匠作司中集合了淮国和邗国最顶级的匠人,又有铜矿在手,淮国的军备也开始逐渐增强。

  集成了矿山还有工匠之后,淮国冶炼水平实现跨越提升。最明显的就是淮国开始大量出现青铜犁。

  以前淮国缺铜,从邗国买来的铜只能用来铸造武器、铸造青铜礼器,其他地方用的很少,淮国的犁绝大多数都是木质或者石制、骨质。

  经过工具的革新,淮国的农业彻底领先诸国。

  除了农具外,王临又诏令匠作司打造兵器,以及礼器。淮国因为缺乏铜矿,武器水平在列国只能算一般。有了邗国的补充,淮国的武器快速提升。

  礼器任何时期都很重要,代表一个国家的脸面,淮国的礼器一直不多,现在有了铜矿,各种礼器也要重新铸造,以彰显淮国国力。

  邗国铸剑在邦周列国可谓鼎鼎有名,这些邗国的工匠在来到淮国之后,得到王临的奖赏后,愿意为王临锻造一柄利剑。

  王临很高兴,于是就命人配合他们,让他们锻造利剑。

  就在淮国吞并邗国,改革农业的时候,邦周的中心,周天子姬烈也在锐意改革。

  在对犬戎的战争中获胜之后,姬烈的威望大增,借助母族的实力压服王畿内贵族之后,周天子改革税收,从王畿贵族手中获得税赋。

  接下来改革农业,推行良种,以及屯田制度,这让王畿的粮食产量提升。本来粮食丰收这是好事,但是姬烈为了维持天子六军,对王畿征收众税,这也导致了百姓依旧穷困。

  丰收的粮食没有自己的,这也让百姓对于姬烈很是不满。

  王畿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人口众多,而人口多了,各种事端也变多了。成康之治,刑错四十余年而不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到了姬烈这个时期,各种争端并起,却没有一部用来惩处的刑罚。

  于是姬烈就命人编纂刑书,只是姬烈命人编纂的刑书中对于处罚极为严厉。或许在姬烈认为,只要刑书规定的惩罚足够严重,那么就不会有人敢于违反了。

  他的这种想法很美好,但是用来立法的后果就变得很严重了,所以经常就会出现,明明只是一些小事,但是却被动辄斩足、割鼻等等。

  这就像是本来生活就已经很艰难了,却又有严刑峻法来压制百姓,甚至连抱怨几句都能被杀掉。

  那些公开议论过姬烈过失的百姓直接被找出来,然后杀掉。如此严苛的法律让百姓不敢言语。如此一来,议论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最后再无人敢说话。

  召穆公作为姬烈的臣子劝谏道:“这样做只是把百姓的话堵了回去,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这种做法就像是大鲧治水一般,堵住河流,不让水流通过,水积蓄的越多,河道就越危险,水越聚越多,终有一日会决口,到时候水流决口,遍地都是洪水。”

  “治理国家,要放开百姓言论,因为只有百姓说话了,才会让卿士、贵族、国人都能顾进献讲述国政利弊的诗篇,乐官进献讲述民情的乐曲,史官进献前代得失的史书,百官可以谏言,国人可以将意见闻天子之耳。

  知道治理国家时出现的利弊,寻找改正方法。善事加以推行,恶事加以阻止,如此才能让王畿强盛,让邦周强盛。

  而如今堵上他们的嘴巴,天子只能听到赞同的话,那只会让王畿越来越差,到时候愿意跟随您的能有几个人呢?”

  姬烈不听,百姓自此不敢言。

  姬烈的改革利弊不予评价,但是却在很短的时间里让王畿拥有了大量财富,天子的实力获得提升。自从襄王之后,周天子的权威日渐衰微。姬烈在王畿实力提升之后,再次开始对外征战。

  诸侯列国有兴有衰,夷狄这些年的发展后,也渐渐强盛起来,从犬戎敢攻入邦周王畿这件事来看,就明白了各处戎狄已经兴盛如斯了。

  齐国和纪国以及鲁国之间的纷争导致了东夷有了喘息之机,已经逐渐壮大。这一次莱夷国纠集了大量东夷部落趁著齐国国君被杀,发动战争。

  齐国不敢大意,同样倾国而出,和莱夷对阵。不过虽然莱夷人多势众,但是号令不一,各个部落皆有自己的想法,虽人多势众,却无法取胜。

  晋国和卫国也出现了大量从北方南下的狄人,好在晋国的国力强盛,还能应对,可是卫国就不行了。卫国虽然也是侯爵国,但是卫侯却贪图享乐,国力不强。

  西方的戎狄刚刚被姬烈打败,已经退却,但是南方州来国的夷人却开始大举进攻,首当其冲的就是宋国和陈国。

  甚至州来国还邀请了徐国一同出兵。

  州来和徐国大军攻打宋国,宋国大败,最后陈、蔡两国的援军到来,这才将州来和徐国大军挡住。

  只是挡住了州来和徐国却也无力反击,甚至州来和徐国大军一度逼近王畿。面对这种情况,姬烈立刻命令虢侯率军出击。

  天子六军经过重建之后,实力恢复了许多,虽然比不上最强时期,但是也比一般诸侯要强。虢侯率领大军南下,与陈、蔡、宋等国汇合,然后大军伐州、徐。

首节 上一节 20/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