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78节

  此天赐之都也。

  不过楚国被淮国一战打断了筋骨,没有个几十年恢复不了元气,而等到淮国迁都金陵后,该担心的就是楚国了。

  伍子胥率领一万大军,七万民壮修筑金陵城。因为是作为未来的都城修建,金陵城的选址和规模都很有讲究,以前的金陵邑将作为金陵城的子城。

  大量粮食物资从淮安运送往金陵,有淮国支持,金陵城的建造变得很顺利。

  伍子胥选取大江南岸一片略微突起的地方。此地地势高出周围有数十米,四周平缓,如同龟背。护城河则是直接从大江之中引流。

  在确定了城池修建位置后,伍子胥划定地基,然后先行修建护城河,开挖河道,引大江之水,然后用木筏运输物资,甚至为了运输物资方便,伍子胥将城中道路挖开,引入江水,让木筏可以直入城中。

  各种材料用木筏运输,大大节省了运输的难度,加快了建造速度。南京城作为都城,城墙高有五丈,地基同样采用的是巨石堆砌。

  伍子胥遣人去山中开凿巨石,然后用水运将巨石运送到城墙地基,修筑地基之后,城墙之上再用夯土堆砌。

  甚至为了增加粘合度,特意将糯米熬煮成汁,混入城墙之中,经过夯实之后,城墙坚固,几如岩石。

  在伍子胥修筑金陵城的时候,范蠡经过一年的准备,走访巡视了淮国各地之后,终于开始推行青苗贷。

  范蠡请来王骐的诏令,从书院中调来了一批学生,然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培训,告诉他们青苗贷的各项规则,同时教授他们算学,用以计算青苗贷。当然范蠡并不是准备让他们去推行青苗贷。

  而是打算让这些学子巡视淮国,前去监督各地推行青苗贷的情况。这些学子正是年轻热血的时候,没有被那些陈规滥俗污染,不会和地方官吏同流合污,让他们去基层做事情,可能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若是让他们去巡视监管,那就太合适了。

  王骐在听了范蠡的解释后,当即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且任命这些学子为巡察御史,专门巡查淮国青苗贷的推行情况,并且所有的巡查御史有直接上书国君的权利,每一个巡察御史都有一队士兵随行,以保护其安全。

  不要觉得这是小题大做,经过这么多年的执政,王骐对于那些贵族卿士们有了深刻的了解。杀人如果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他们绝对不会介意。

  同时为了震慑这些人,王骐下令,所有的巡察御史,不论在谁的辖区被杀,或者被围攻,周围所有的官员都会受到严厉处罚。方圆五十里的卿士家族也要受到审查。

  除了这位之外,巡查御史最多只能担任三年,若是巡查御史有私,同样会严惩。为了防止巡察御史徇私,所有的巡察御史巡视的范围都是相互交叉的,并且每年更换一次。

  在对这些御史培训了一番之后,范蠡将绝大多数官吏常用的伎俩告诉这些人,经过一番培训之后,这才让他们上任。

  就在这些巡查御史上任之前,淮国的青苗贷就开始推行。

  虽然在推行青苗贷之前,王骐和范蠡就已经整治了一番吏治,借助攻取楚国筹备后勤的问题,查抄出来不少上下其手贪污的官吏,但是依旧有人铤而走险。

  在发现了这些人之后,王骐直接下令严惩,罚没家产,然后将其迁往金陵筑城。这些被发配的人和征调的农夫截然不同。等到金陵修筑完成之后,若是还没有死,这才会重新分配土地开荒。

  只是修筑城池哪有不死人的?能不能活下去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在伍子胥修筑金陵城的第二年,大量官吏连同其家眷押送而来。这种情况一直等到筑城第四年的时候才开始减少。

  等到金陵城修筑完成的时候,被发配前来参与筑城的官吏连同其家眷,人数一度接近上万。可以说淮国基层官吏差不多被抓了一半。至于说最后活下来的人,更是不足一半。

  金陵城,伍子胥在淮国鼎力支持下,修筑城池的速度很快。

  金陵城城墙足有二十里长,城墙高有五丈,青石为基,夯土为墙,城中分宫城、内城、外城,动用超过十万人,历时七年完成。

  ——

  南京古城,又名金陵古城,始建于春秋末年,淮文襄公十八年,迁都于金陵,始有金陵。

  南京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公元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六个王朝在此建都。南京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与世界著名的罗马、雅典、开罗等古城齐名,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有‘六朝胜地、十代都会’之称。

第163章 迁都金陵

  为了建造一座气势恢宏的都城,淮国征发了大量人力,在之后几年中,淮国超过七成的钱粮赋税都被投入到修建金陵城之中。

  大量钱财投入其中,最后金陵城完工的时候,比之淮安还要大上许多。

  金陵建造完成之后,王骐并没有立刻迁都,新建造的城市没有人气,需要先迁入人口养气。

  金陵营建完成之后,王骐下令迁徙淮安人口三万户金陵,充实金陵人口。再加上之前安置在金陵的数万楚国人口,金陵的人口直接达到惊人的二十万之多。

  【金陵建成,这座伟大的城市将在未来历史中,光耀数千载,无数名臣大将风流文士在这里交汇,演绎出可歌可泣的历史,你获得大量气运值,你获得地阶道具【七窍玲珑心】】

  【地阶道具·七窍玲珑心:使用后可以选择一人获得七窍玲珑心,权谋、内政提升到99点,但是寿命会减少20年。】

  在王骐宣布迁都的时候,是有不少反对的声音的。只不过淮国的权利一直都牢牢掌握在君主手中,只要国君想要做的事情,基本上是拦不住的。

  这些反对迁都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淮安掌控了不少权利的卿士家族。他们已经和淮安绑定在一起了,一旦迁都,家族立刻就会衰败,从原本的卿士豪门,逐渐跌落到中下层。

  对于这种情况,他们很难接受,可若是一起迁往南京,他们也就失去了底层根基,同样实力大衰,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不过任凭这些人怎么反对,也是无济于事。孙武、范蠡、伍子胥、庆忌、文种、徐奉以及公羊氏,等淮国重臣全都同意迁都,自然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拦。

  因此迁徙工作开始,淮安城中原本有二十万人口,这一次王骐从中迁徙了一半,剩下的则是从淮安城周围的迁徙。

  王骐迁徙也是有选择的迁徙,这一次迁徙到金陵的基本上都是城中富户,城外的则是地方豪族。这些人或是有钱或是有势,以前有淮国公室压在上面,这些人还能老实一点。

  若是淮国迁都之后,没有了淮国公室压制,他们很快就会扩张。淮国公室迁徙到金陵,同时淮国的朝廷也会迁走,虽然淮安不再作为政治中心路,但是淮安同样也是淮国重要的城市。

  特别是在上层势力离开之后,会留下权利真空,这些卿士豪门就会立刻开始侵占。到时候用不了多久,这些卿士家族就会飞快膨胀。

  王骐可不会给他们机会,因此这些卿士大族、豪门富户全部都被王骐迁往金陵。

  同时淮安也不会放弃,王骐将自己的弟弟留在淮安,担任淮安令,任期是四年,到期后再由公室派人替换,这里将和姑苏一样,将作为淮国公室管理的城市。

  虽然淮国将都城迁走,但是淮安的底子还在,城外有运河,良田沃野,百姓众多,即便不再是淮国国都,也依旧是淮国重要的城市。

  大量人口经过运河进入大江,然后来到金陵。民众迁徙一直持续了两年时间。等到王骐带著公室和朝堂搬迁到金陵的时候,这座新兴的城市已经变得繁华起来。

  金陵城附近的土地经过开垦之后,已经按照之前商议的情况,分发给了楚国的民众。至于那些卿士家族以及豪门富户,他们的土地都是在金陵以南。

  这些土地还没有被开发,处于荒芜阶段,王骐是故意给他们发放荒地。这些卿士贵族、豪门富户,有人有钱有粮,王骐怎么可能放过他们,自然是要物尽其用,借助这些人的力量开垦荒地。

  金陵往南,原本是舒国的领地,在舒国被楚国攻灭之后,成为楚国的领土,这一次攻楚之后,又成了淮国的土地。

  这些土地舒国当初都没有怎么开发,毕竟舒国人口并不多,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开拓。

  至于说楚国就更懒得来这里开荒了,楚国地方两千里有大片土地可以开垦,自然是不会跑这么远开垦土地。

  这些荒地被王骐拿来分给卿士家族,作为交换,他们在淮安的土地可以多给两成。当然开垦出来的土地并不是算不归这些卿士贵族,强豪富户所有,他们开垦出来的土地和公室五五分的。

  淮国迁都金陵之后,政治经济都开始从淮安向金陵偏移。大量工坊也开始在金陵创建起来,同时淮国开始对从楚国夺来的土地进行建设。

  此番淮国从楚国夺取的土地有数百里之多,淮国将国都迁徙到金陵之后,受到金陵的影响,这里的土地也开始大量开发。

  淮国迁都,带来的辐射影响很大,原本楚国这些土地开发程度并不高,但是在淮国迁都之后,这些地方立刻就被重视起来。

  最明显的是,淮国迁都之后,大量士卒也被带到金陵,这些士卒也会重新授予田产。

  将国都从经济繁荣,农业发达的淮安迁徙到金陵,这是一项严峻的考验。但是在范蠡、伍子胥、文种的帮助下,王骐很快就稳定了朝堂。

  朝堂稳定下来之后,有了行政支持,金陵周围也开始快速繁荣起来,淮国的物资也不断向金陵转运,大量物资和人口的到来,促进了金陵经济的快速发展。

  虽然现在还比不上淮安,但是也有淮安之前一半。并且迁都之后,淮国对于大别山以东,金陵以西的土地的掌控飞快提升。

  经过调整之后,金陵作为淮国的中心,对于淮国各处的掌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y以前因为淮安靠近北方,对吴越之地的掌控力度就有些弱。现在吴越之地就在金陵的眼皮子底下,国家对地方的掌控力提升了不止一筹。

  ——

  淮国迁都金陵,是春秋末年的重要事件,这表明了淮国开始将战略重心对准了楚国,淮国开始向西发展。这也代表著淮国和楚国之间的战斗开始频繁,列国之间的战争也开始变得更加剧烈,楚国也因此开始衰败,并且最终被淮国吞并。

  历史学家一致认为,淮国迁都金陵和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夏商周历史断代》

  征集国号,既然迁都了再叫淮国就不合适了。

第164章 齐国内乱

  迁都金陵之后,金陵城周围的土地百废待兴,几年前从楚国迁入的人口经过八年的磨合之后,也彻底安定下来,而今年就是这些人正常缴税的第一年。

  经过长达八年的休养生息,这些被从楚迁徙来的人都已经淮国扎下根了。经过几年免税半税的优惠,几乎每家每户都积攒了不少财富。远比在楚国时候的生活要好很多,同时淮国的盐价格便宜。

  当年楚国为何不愿意将巴国分给秦国一些,就是因为巴国有井盐。

  金陵王宫之中,王骐正在和诸位大臣听取今年税收情况的汇报。看著书记官将各地税赋汇总之后,分门别类的归纳整理之后,王骐忍不住畅快的大笑起来。

  “君上,此番税赋比之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比之伐楚之前,增长了一倍有余。”书记官兴奋的说道。

  “哈哈哈,淮国有今日之盛,全赖诸君齐心协力也!”王骐大笑道。

  众人纷纷道:“此乃君上治国有方,上苍庇护,让淮国风调雨顺,如此才有淮国大治,我等不过是尽了人臣的本分,有了微末之功也!”

  “诸君太谦虚了,此番功业,若是微末本分,邦周诸国也不至于会是现在这副摸样。”王骐笑道。

  “君上,此番税赋大增,乃是迁徙而来的人口正常开始缴税所至,明年赋税虽然也会增长,但是不会增长这么多了。”旁边的伍子胥提醒道。

  王骐点点头道:“孤明白,不会因此而去责怪官吏。”

  “伍大夫多虑了,臣猜测明年的赋税同样会大增。”旁边的范蠡笑道。

  看到众人望过来的眼神,范蠡轻笑一声道:“青苗贷。”

  “自从青苗贷实施以来,有不少百姓就借贷开垦荒地,等到明年,第一批垦荒后的田地就开始缴税了。”

  青苗贷自从实行之后,出现过很多问题,基层官吏借此牟利者大有人在。很多基层官吏直接将国家拨付下去的钱粮直接带给了地方豪强,然后豪强们拿著这笔钱粮以更高的利息去贷给百姓。

  然后等百姓将借贷还给地方豪强之后,豪强们再将国家拨付的钱粮连本带利归还。看上去似乎是国家下发的贷款收回来了,下面的官吏超额完成了任务,百姓也拿到借贷渡过难关了,豪强们赚了一笔,似乎谁都没亏。

  可是青苗贷的初衷是为何?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让百姓渡过难关,或者帮助百姓去扩大生产,开垦荒地,是为了给百姓让利,按照这种做法,和以前豪强们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不对,还是有些区别的,国家通过青苗贷获得了一些收益。豪强们空手套白狼,什么都没有付出,就赚取了高额利润,然后再将利润二八分配。

  并且分配利润的时候,三成上缴国家,七成收归豪强。别觉得少,就这,在那些豪强眼中给你三成,已经是很给你天大的面子了。

  在巡查御史经过多番探查之后,王骐直接派出大军,将这些豪强连同官吏连根拔起,然后丢给伍子胥修筑金陵城使用。

  经过几年的治理之后,王骐杀了不少人,甚至就连巡察御史都被他下令处死了几个,这才将青苗贷按照他的意志推行下去。

  而青苗贷的出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同时也让不少百姓有了开垦荒地的能力。根据这几年各地官员上报的情况来看,每年都有数万百姓借用青苗贷去开垦荒地。

  按照范蠡的结算,明年淮国的赋税同样会大幅度提升。

  “范卿推行青苗贷辛苦了!”王骐高兴的拉著范蠡笑道:“孤不过是中人之姿,但却能开创淮国如今的声势,都是靠著诸卿辅佐啊!”

  范蠡在次席冲王骐拱手道:“君上乃是得到上天眷顾的,因此才能够有如此成就。我们能够获得现在的成就,就是因为君上的信任。”

  青苗贷的推行让小民的破产率极大的降低,遏制了民间豪强的壮大,让更多的百姓富裕起来。

  淮国的青苗贷能够取得成功,这得益于王骐和范蠡的配合。淮国的青苗贷成功了,而另一个推行青苗贷的齐国,却又有不同。

  自从在范蠡出使齐国之后,齐侯就开始针对田氏,齐侯拜晏婴为相国,然后对田氏进行压制。

  齐国公室虽然几经内乱衰败,但是依旧不是田氏可以对抗的,再加上相国晏婴,田氏根本不是对手。危机关头,田氏拉拢了齐国之中另外一些卿士家族,与齐国公室对抗。

  齐侯一时间也不能将其剿灭,后来为了获得那些卿士贵族的支持,齐侯只得将青苗贷抛了出去。至此,青苗贷就成了卿士贵族窜取利益的工具。

  真正变成了三七分帐,卿士豪强占了七成,齐侯占了三成。而得到了青苗贷的利益之后,卿士家族们开始支持齐侯,没有了其他卿士贵族支持,田氏虽然隐藏了很多实力,但是依旧被齐侯和国相晏子联手剿灭,田氏的封地也重新收回公室。

  这一场田氏之乱持续了数年之久,齐国的政治、经济、农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在之后,齐侯和晏子的治理下,齐国开始快速恢复元气。特别是经过卿士贵族们操控的青苗贷,虽然不能给百姓带来太多实惠,但是也让齐国的税收增加了很多。

  虽然没有通过青苗贷达成富民目的,但是富国的目的却是达到了。

首节 上一节 78/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