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奉天兵变,逼老朱退位! 第137节
几千人啊。
封锁围困起来。
当场处死了官府的官吏,以及带头闹事之人。
余下的也是死伤数百过千。
堪称杭州一大惨案。
就算如此。
那朱大壮也没有收敛。
剩下的幸存之人,全部都拉去修路干活了。
这简直……。
在老朱看来,这个朱大壮的行为,都有点丧心病狂了。
根本就没把人当人。
朱允熥拿起弹劾奏本看了一眼,道:“这个宁波府知府下狱抄家论死,籍没家产,其宗族三代不可科举为官。”
“宁波府通知,下狱论死,宗族三代不得科举为官。”
“衢州……。”
朱允熥拿起来一本,看了内容之后,就出口判了起生死,丢在地上,大太监上前捡了起来。
“在京有他们同族为官的,即刻罢官,命锦衣卫打入诏狱,论死。”
“允熥,你这……。”
朱元璋震惊不已,道:“你这样处置,几十府县官员波及,可是要让地方震动。”
“到时候如何让人办事?”
“再者,这京营为官的,隔着几百里地,怎么也跟着论死了?”
老朱都不敢这么杀啊。
尤其这个宗族三代不得科举为官。
可以说干得出乎老朱意料的漂亮。
这就真的是绝了他们的根子啊。
三代不能科举。
一个宗族绝对会完蛋的。
后继无人,如何保持偌大的家底?
一人跌落,就有另外的人起势。
此起彼伏,高下立判。
你不得给人家起势的人孝敬?
不得挨人家一头?
一时能够保持自己的地位,可三代都出不了一个人物,谁还会怕你的宗族,怕你的势力啊。
这简直……。
“绝了。”
朱元璋如是想着。
但就是这样绝了。
会引起难以相信的反扑。
谁会做事宗族三代不得科举为官的限制啊。
这就比灭了他们的族还要恐怖。
灭族嘛,长痛不如短痛。
这三代限制,就是钝刀子割肉啊。
谁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族势力日薄西山的?
“若是这朝中的官员没有参与,毫不知情的话,朕是不相信的。:”
“既然如何,朕也为何还要心慈手软。”
“他们以为真会讲究仁慈宽厚,君臣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
“朕的眼睛里揉不得一点沙子。”
这些京官。
有一个算一个。
没有一个好的。
看看那些官员拿着老朱开出的那点俸禄。
在金陵住着府邸,还有这仆从下人,小妾都有好几个。
哪里来的?
还不是宗族给的。
宗族也不是免费给东西的。
宗族有困难,你也要帮忙啊。
所以。
他们都是互利互惠的。
朱允熥收拾起来,会怜悯个屁?
“皇爷爷,朝中等着外放的官员数不胜数,更何况还是这些地方知府。”
“他们更是巴不得。”
朱允熥起身,语气很是平淡的说道:“咱们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最不缺当官的人。”
“你以前也是有些仁慈了,太过在乎那些文人了。”
“仿佛离开了他们,这朝廷就运转不开了。”
“你不当,有的人是来当。”
“大家都不当,朕宁愿提拔那些最底层的官吏。”
“让昔日他们的下属,成为他们的顶头上司。”
老朱这个人。
可能是草莽,底层百姓出生的,自己没什么文化,不认识字。
后来也是混出头来才开始读书学字的。
这也就导致了。
老朱对读书人很是看重,要求自己的儿子孙子,都好好读书。
读书才能明里,才能有文化。
他也是爱面子的人,后代子孙都没有文化,不是读书人,算什么事情?
所以。
狠如老朱的人,也没有逃过讨好士大夫阶层的道路。
依旧给了士大夫一大堆的特权。
在老朱看来,这些都特娘是理所当然的。
朱元璋对朱允熥的说法,很是不爽。
什么叫咱对文人仁慈了。
咱杀得文人少了吗?
“允熥,你不知道那些文官士人们抱团。”
“尤其是地方上,道路不通,通信不及的。”
“往往做出阳奉阴违的事情来,朝廷根本就不知道。”
朱元璋说道:“你对江南这般下手,处死这么多官员,那会让不仅江南一带的官员恐慌与震惊。”
“天下官员,北方,金陵,蜀地等官员,人人自危,无心办事的。”
“这样天下又会大乱的,得不偿失。”
他顿了顿,道:“咱不是在教你做事,咱是帮你分析出利弊来。”
那天朱允熥的表态。
他是天子。
老朱在说话的时候,也开始注意分寸了。
私下的时候,他可以是爷爷。
但在商讨国家大事的时候,就要公事公办。
孙子的强势。
老朱没有一点不满,巴不得自己的孙子这样。
等到自己百年之后。
也能预见大明未来会变得有多强大。
这样他也能安然对待生死。
当然。
也有一种失落。
上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