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4节

  “欸,不能这么说,这次是扩招,要求一定比以前要松点,我听我兄长说啊,这次扩招还挺多,去试一试,说不定就选上了,要是选上了,你家不就发了吗,你看我家不就是我兄长当了家兵就发迹了吗?去试试。”

  农民听完,一拍大腿说道:“对啊!试试又不花钱,不是每年都有招兵的,要是选上了,我家可就发迹了啊,我得去给我阿弟说说

  ,他在山里不一定知道这个消息,昌啊,谢谢了,要是选中了,回来我请你喝酒。”

  说完就马上向着山里跑去。昌看着人远去了,用扁担将货物挑起来,笑着继续赶路,向着自己农场而去,这次昌去罴邑是替农场送货,顺便替农场买些日用品挑回去。

  农场公堂,昌满头大汗的将货物放下,叫里面的小吏清点,没问题后就转身走了,昌做农场的挑夫,每年能多出不少佣金,如果正常的佣金只能养活三个人的话,昌就能养活四个人。

  在回里社的时候,他突然看到法堂外面聚集了很多人,他马上凑过去,问旁边的人,是什么案件,旁人说:

  “是土地划分的案件,原告说被告挖了他家的地垄,让他家地里的水都流光了,被告不承认,说那是土垄自己垮的。”

  只见法堂里,小法吏苦恼的不知道如何判,因为他就会判点小案件,这种案件他不会,于是小法吏说:

  “两位,十分抱歉,您二位的案件对于我来说有些困难,我判不了,如果你们还想要继续上诉的话,我可以将案件转交给罴邑法堂,让罴邑法堂来接手这个案件。”

  “那不成,这一来一去得耽搁多少时间啊。”

  “对对对,不能去罴邑,我还得回去给果树修枝呢。”

  于是原告和被告商量,让被告挑几桶水浇到田里就算了。被告说虽然不是他挖的,但他自认倒霉,不就挑几桶水吗。昌看着这起案件就这样结束了,砸了咂嘴就回家了。

  回到家,他先吃了点饭,接着去粪池挑了两桶粪去地里浇蔬菜,随后又去田里逛逛,看看有没有问题,接着去山上,看自家的几颗果树也没问题,就回家拿着木桶去山下挑水,顺便把山下属于自己的花给浇了点水。听说那些贵族最喜欢这些花了,也不知道这些花有什么好看的,山里一抓一大把,还挺贵。

  白邑,白府。

  白政在家族议事堂颁布今后白氏关于家臣和官吏的晋升制度以及标准,白氏子的标准也是一样:

  甲:今后家臣如果需要升职,需要上级官员,同级官员以及下级官员三方的意见,需要他们都没有异议才能晋升。乙:任命官吏需要德才兼备,若是有犯罪记录,不得做官吏。

  丙:在同等条件下,白氏子优先于家臣,家臣优先于邑民,邑民优先于外民。

  丁:任何职位都需要识字,学堂毕业优先于非学堂毕业。

  戊:影卫卫士长、军事堂军堂主、民事堂民堂主由全、原、苏三家族世袭,是家族世袭,只要是三个家族的人都能够被家主任命。

  己:官吏犯法,推荐该官吏以及上级官吏都要负责;官吏有功,推荐该官吏的以及上级官吏都有功。

  庚:实行功劳制度,每立下一件功劳,分为大功、小功、苦功,每犯过一次错误,分为大

  过、小过、微过。升职和降职要根据功劳和错误来评判是否升降职,不可无故升降职。

  辛:设立功过堂,用来统计官吏的功绩。每个乡邑关隘都要设立功过堂,白邑设立功过总堂。

  白政的晋升标准一经发出,白地沸腾,所有人都知道了,以后白地的职位不再会根据关系亲疏而随意任命了。

  不会像以前一样,不管这个人是个什么,都能任命为官吏,虽然这个制度还是逃不过讲关系,但是至少能够保证官吏的基本执政水平。

  等到功过堂走上正轨以后,监督官立马根据功过堂的资料巡查各地,立马就查处了一大批毫无能力的庸官庸吏。

  白政制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白地的施政效率与施政质量。

  王三年

  淮夷进逼到洛邑,已为周王朝的大患,周天子派虢公长父攻打淮夷,但由于国力不强,故虢公长父不能取胜。

  于是周天子立马召集各路诸侯,命令西面的诸侯和东面的诸侯,从西、东两个方向向河洛地区聚集,企图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歼灭噩国的军队。

  周天子依靠贵族大臣的亲兵来抵御淮夷的进攻,周朝将领禹率领大臣武公的私家兵车百乘,厮御二百人,徒兵千人参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周天子最终抵御住了淮夷的进攻,保卫了洛邑的安全。

  随后而来的东西诸侯联军从淮夷左右两面夹击,顷刻间,淮夷大败,但是由于周王朝的军事力量不是特别强横,加上诸侯们也不想再追击,所以大量淮夷从夹击中逃生,这次战斗只是消灭了一部分淮夷。

  在这次战争后,周天子下定决心要革典,于是他改变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在经济、军事上有专长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

  这一做法自然遭到旧贵族们的强烈反对。于是他们创作出了一首召公、穆公哀伤周室大坏的诗《荡》,以此抗议周天子用“贪暴”之人而不用“旧章旧臣”,说周天子的品德不明,因此不知道谁做辅佐,不知谁做公卿。

  然后话锋一转,用训诫的口吻讲起历史,说商朝的灭亡不能怨上帝,是商王不用旧臣的缘故,周天子现在的做法可是有商朝的“典型”。

  还说王族及世族的子弟才是国家的栋梁。诗中一再强调“大邦”、“大宗”,意在不要打破旧的政治秩序。

  在经济上,周天子力图振兴残破的王室经济,他抓住“专利”和农业这两个主要环节。

  因为周天子直属的山林川泽实则早巳为各级贵族所有,于是周天子要求从贵族占有的山林川泽中规定若干项向王室交纳的“专项”物质财富。

  同时周天子还默认用金钱出卖爵位以解决王室经济的困难。

  农业上,周天子以“稼穑”为国宝,使农业得以发展

  在法律上,周天子采取加强法制的措施。

  同时为了保证革典的实施,周天子在都城设立了一个只属于他的耳目机构,用于监视在公众场合发表议论的国人,同时抓捕谤者,即乱说话影响革典实施的人。

  当时江汉间强大的楚国,在周夷王时即已称王。但到周天子革典后,周王朝强大的震摄四方。楚国国君熊渠畏惧周王朝强大,恐其伐楚,于是自动取消了王号。

  周厉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改革家。史书上称之为:“厉始革典”。

  ——《周厉王改革:厉始革典为何失败了》

第二十六章 防民之口,国人暴乱

  周王朝都城,犬戎

  大夫芮良夫听说周天子任命了荣夷公作为卿士,想要充实王室的财库,于是他果断进宫面见周天子说道:

  “大王万年无期!臣想请问大王王室难道要衰落了吗?”

  周天子疑惑的问道:“卿为何有此问?”

  芮良夫说:“我经常听别人说荣公爱财,也善于敛财,但是他敛财的手段却并不是合乎刑法与礼法的。而大王您任命荣公这样的人作为卿士,这让天下的人如何看待您呢?

  荣公爱好聚敛财利,但他自己却不知道大难就要来临了,又怎么能提醒大王如何规避灾难呢?又怎么不会给王室带来灾祸呢?”

  芮良夫看着思考中的周天子继续说道:“大王,财利,是天地万物所产生的,是天地所承载的,却想要据为己有,害处实在太多了。

  天地万物都想获取,怎么能够据为己有呢?它所触怒的人太多了,又不防备大难。荣公用这些来教导大王,大王怎么能够长久地统治呢?

  统治百姓的人,应该疏导财利而将其从上到下分布出去。即使对世间万物都做到极致,仍然要每天提心吊胆,担忧引起不满。

  因此《颂》说:‘追念后稷有文德,功绩卓越配上天,天下万民得安定,无不以你为榜样。’《大雅》中也写道:‘广施恩泽,成就周邦。’这不就是说要布施财利而畏惧灾难吗?所以才使周朝延续至今天。

  现在大王学的是聚敛财利,怎么可以呢?一个普通人聚敛财利,尚且被称为盗贼,身为天子却要这样做,愿意归附他的人一定很少了。荣公如果得到重用,周王朝就一定会衰败。”

  周天子听完他的劝谏说:“如果不敛财,王室就没有财货去豢养军队,没有军队就不能保证边境的安全,边境不安全,这才是周王朝衰败的原因啊。难道穆王和恭王的教训你还没有吸取吗?”

  芮良夫说:“大王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是绝对不能用敛财来维持周王朝的统治啊,敛财虽然可以保持军队的数量,可这一定会失掉天下的民心啊!还请大王收回任命吧!”

  周天子思考良久后还是没有听从芮良夫的建议,最后还是任命荣公为卿士,让他管理国家大事。

  在白邑的白政听说了这件事,马上召集少主白琪来商议这件事,白政说:

  “琪儿你如何看待这件事,这不仅是周王朝的困境,也是我白氏以后必定会要遇到的困境啊!”

  白琪想了一下说道:“阿父,这件事的根本原因就是王室没有钱,那么是什么导致王室缺钱呢?而以前的时候王室为什么不会缺钱呢?

  首先说以前的周王室不仅不缺钱还有钱供给大量的军队,我想这是因为周天子手中掌握有最多的土地的缘故,再加上每年从各个诸侯国收上来的贡赋,这其中的财货绝对是不可

  估计的。

  而自从天子不断的将手中的土地赏赐给有功的贵族以及宗室子弟,而自己手中的土地却没有增加,使得周天子手中的土地在不断的减少。

  致使没有足够的财货维持庞大的军队支出,因此现在的王室才会缺钱。”

  白政赞许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该怎样解决这种问题呢?”

  白琪说道:“首先绝对不能肆意的向着自己的领地内敛财,这种和自己子民抢夺财货的行为,不亚于为了止渴而去喝毒药。

  那么让财富增多的不外乎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生源,另一种是节流。生源也有两种,第一种最简单粗暴就是抢,不能抢自己的,就抢别人的,一百年前的周天子就是这样干的。

  不过这方法有许多坏处,就是能抢赢还好,要是没抢赢,那就会让我们白氏停滞发展,甚至被反噬。

  另外这个方法还会导致我们四处树敌,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十分恶劣。还会导致我们的子民有一种不劳而获的想法,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白氏的统治。

  第二种方法就是生,在自己的领土上不断提高财富的产量,或者加大与其他势力的交流而获得财货,不增加数量,而增加质量。

  节流呢就是将资源用到最该用的地方,不能铺张浪费,像是我们白氏的薄葬就是节流的一种,另外就是不要随意地减少自己的资源,比如我们就不能像周天子一样随意地将土地赐给他人。

  我们一定要让土地流动起来,让土地一直放在我白氏手中,可以采封,但不能实封。”

  白政听完表示十分认可,让白琪好好完善,等到他当家主后,要慢慢实行,不能过于急躁。

  随着周天子任命荣公为卿士管理国家大政,荣公也不负周天子的期望,为王室收敛了许多财货,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室财富不断增多,周边戎狄也不断臣服,周天子也不断的狂妄自大,甚至奢侈傲慢,

  颁布了许多残暴的政策,则引起了国人强烈的不满,国人纷纷在许多场合批评他。这时召公也进宫劝诫周天子说:“大王啊,您的许多做法以及不合理的政策,实实在在的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甚至于生命了,人民都说再也不能忍受了。”

  周天子听完自大又愤怒的说:“先王恭王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寡人是十分认同这句话的,现在寡人拿自己家的东西,这难道不是合理的事情吗?现在居然还有人说三道四,这是寡人无法忍受的。”

  于是周天子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批评周天子的人,若是看到有人批评周天子,报告给周天子之后就立即处死,不需要审理和证据。结果批评周天子的人少了,而诸侯也不来朝见了。

  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4年)

  周天子对百姓的控制更加

  严厉了,国人都不敢随便说话,走在路上都是相互使眼色。

  周天子到城里游行的时候,看到了这个情况,非常高兴,他招来召公说:

  “寡人已经可以平息人们的批评了,你看,他们都不敢说话了,批评寡人的声音都没有了。”

  召公说:“大王,您这只是把他们的嘴堵住了。堵住百姓的嘴,要比堵住洪水还要危险啊。

  洪水被堵住了,当它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时,就会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会很多,而堵住百姓的嘴也是一样的道理啊。

  我听说上古舜帝的时候,天下发大水,百姓民不聊生,舜帝要求鲧去治理洪水,鲧一直筑堤坝,想要将洪水堵住,可是却总是被洪水冲破了堤坝,导致洪水更加泛滥。

  最后鲧因为没有治理好洪水被舜帝所惩罚。后来舜帝又任命大禹代替他的阿父鲧治理洪水,大禹经过观察和思考没有用他阿父堵洪水的方法,而是将洪水疏散开来,最后成功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

  因此治理洪水的人应该打通淤塞对其加以疏导,治理百姓的人也应该开放言路让他们发表议论。

  而天子处理政事,应该让公卿乃至列士都献上诗歌,让乐师献上乐曲,让史官献上图书,让太师进行规诫,让无眼珠的盲乐师演唱诗歌,让有眼珠的盲乐师朗诵规诫,让百工都来劝谏,

  让平民相互议论,让近臣尽心规劝,让亲戚弥补过失,让盲乐师和史官一起教诲,让年老的贤人进行训诫,最后由大王仔细思考。这样做的话,政事才能够施行而不违背情理。

  人民有嘴,就好像土地有山川一样,财用都是从那里产生的;就像平原有沃土一样,衣食都是从那里产生的。

  让百姓把话都讲出来,治理国家的成败就可以看出来。做好事并防备将要出现的坏事,这就像产生财用和衣食的道理一样。

  百姓心中所思虑的,就是嘴上所说的,知道百姓心中的忧虑,并及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如果堵住百姓的嘴,我们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呢?周王朝的统治又怎么能长久呢?”

  周天子听完,觉得召公在批评他,于是不听从召公的劝诫,于是国人们都更加不敢说话了。

  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

  因为周天子任用荣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

首节 上一节 24/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奉天兵变,逼老朱退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