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121节

  “没想到距离上次咱们去永安府都已经过去两年了啊!”

  “欧阳伦这孩子已经为大明做了这么多事情了啊!”

  看完关于欧阳伦的记录,马皇后也是反应过来,他这个皇帝男人对欧阳伦的情绪很复杂啊!

  “重八,你觉得咱们这个四女婿如何?”

  对于马皇后的问题,朱元璋也是一愣,从来都是他问别人,还没有人这样问过他!

  四女婿...不就是欧阳伦么。

  “这家伙不仅贪而且还奸诈!”朱元璋脱口而出,说完似乎觉得最近描述得不够中肯,于是又补充道:“当然了,这小子还是有不少优点的。”

  “不过功是功,过是过,咱每笔都给他记着的。”

  马皇后沉声道:“那今后呢?”

  “什么今后?”朱元璋摇摇头。

  “重八,你别给我装傻,接下来该如何安排他,是让他继续留在永安,还是调入京城,或者是....”马皇后双眼看着朱元璋,还上前走了一步,“....你该不会还想杀他吧。”

  “他要是贪赃枉法祸害百姓,咱照样杀!”朱元璋语气变弱,“但是现在嘛....杀了实在太可惜了。”

  “算你还理智,咱们当初造元朝的反,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马皇后轻声说道:“我去了永安府几次,每次去都能够看到哪里的改变,就像是个茁壮成长的孩子一样!”

  “放眼整个大明,有那个州府能做到像永安府那样?这些都是欧阳伦着孩子的功劳,照我的意思,不光是要继续用欧阳伦,而且还要重用!”

  听完马皇后的话,朱元璋点点头,眉头却是微微一皱,“妹子啊妹子,咱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

  “但欧阳伦着小子和别人不一样,有钱他是真贪啊!虽然他贪的钱并没有全部用在自己的享乐上,他不过是个知府就如此了,要是今后让他当布政使/户部尚书,那大明岂不是成为了贪官窝了?”

  “还有你看看他用的手段,弄个招商引资,让官员去陪商人喝花酒/赌博,吃喝玩乐洗脚按摩一条龙,这要是在整个大明铺开,那还了得?”

  “一条龙好玩么?”

  “好玩...额...”朱元璋脸色尴尬,“妹子,咱们现在讨论的不是一条龙好不好玩,而是欧阳伦值不值得重用,怎么用!”

  马皇后当即翻了个白眼,“重八,我就是觉得你太小心了。”

  “欧阳伦从知县到知府,从开平县到永安府,也没出什么事情嘛。”

  “你胆子可以大一点,而且以我对欧阳伦这孩子的了解,他做事很有分寸,也很有计划,你难不成忘了永安府的计划了?”

  “计划内容你也都看过了,我还记得你当时笑着说这个计划很好,大明也要制定个计划呢!”

  听到马皇后这么一说,朱元璋内心的担忧少了不少,“这小子....目前看来还是值得栽培的,不过他还年轻多在地方上历练几年,调入京城....咱担心他把京城风气搞坏了。”

  “可以适当在给欧阳伦放些权力,让他放开手脚折腾。”

  “这就对了。”马皇后微微一笑,乖女婿,能争取的岳母可都给你争取了,能不能做好,就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努力加油,争取咱们一家在京城再次团聚!

  .....

  第二天早朝。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朝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朱元璋虚手一抬,下方文武百官也是缓缓起身,重新站成两排。

  “朕今日有要事宣布,王忠念吧!”

第147章 大明朝廷第三势力出现,胡惟庸急了!!(求订阅!!)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大明北境有北元余孽觊觎,辽东局势亦是不稳,百姓贫困,然北直隶左参政/永安知府欧阳伦恪尽职守,保境安民,剿匪灭寇,功勋卓著,特左迁北直隶布政司右布政使兼北直隶都指挥使司同知,专管永安府,可以直奏朝廷!钦此!”

  王忠的话不紧不慢,声音尖锐洪亮。

  此圣旨一出,太极殿内文物百官都是一惊。

  作为丞相的胡惟庸瞪大了眼睛,整个人看起来有些呆滞。

  他自然是明白朱元璋这封圣旨的含义,朱元璋很显然是在对欧阳伦进行放权,虽然右布政使/都指挥同知都是副职,但专管永安府还可以直奏朝廷,这就意味着欧阳伦将掌控永安府境内的军政大权!

  即便是北直隶左布政使/都指挥使都无权过问!

  可以说,这绝对是大明开国以来的头一次,虽然像辽东,是以都司管理军政大权,但是辽东的局势不稳,属于临时军管。

  而永安府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有军权/政权的欧阳伦毫无疑问将是永安府的“土皇帝”。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朱元璋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虽然昨天在太极殿就已经感觉到朱元璋对欧阳伦的欣赏,也察觉到朱元璋即将重用欧阳伦,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会如此下大力气。

  “陛下,此事颇为不妥!”

  李善长现在身为御史大夫,自然要站出来。

  其他包括胡惟庸/郭资/宋濂等大臣也都好奇的看向朱元璋。

  虽说欧阳伦的优秀已经是毫无疑问,永安府的发展也是整个大明的亮点,但朱元璋如此放权,真是让他们羡慕嫉妒的同时,也是颇为担心。

  朱元璋却是摆摆手,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道:“朕心意已决,且圣旨都已经下了,难不成诸位爱卿还要抗旨不成?”

  此话一出。

  原本不少想要跟着李善长一同抗议的官员,立马收了想法。

  “陛下,让欧阳驸马同时掌控永安府的军政大权,若是....”李善长满脸担忧道。

  “若是什么?”朱元璋沉声道:“你是想说要是欧阳伦造反该怎么办?你们也知道他是朕的驸马,那就应该知道欧阳伦不会反叛!”

  “朕也想借这次机会,告诉诸位爱卿,对于真正能够让百姓过好日子的臣子,朕不介意重用他!哪怕这个人是朕的女婿!”

  “欧阳伦有能力,有想法,朕便让他自由发挥!”

  听完朱元璋的话,李善长默默闭嘴,他很清楚只要是朱元璋做出的决定,基本上是改变不了。

  若是继续说下去,只会让朱元璋感到厌烦,当然若是刘伯温肯定会继续说下去,但他不是刘伯温,而是李善长。

  随着李善长退回到自己的位列当中,便再无任何一人站出来反对此事,殿内的文物百官也都不是傻子,连李善长李相国都劝不动朱元璋,那么其他人就更没有机会了,还不如老老实实一点。

  而且不少大臣也都将目光放在丞相胡惟庸身上,这位丞相都没有开口,其他官员开口那是根本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对于百官闭嘴,朱元璋很是满意,继续道:“抚宁县山匪围城战和菊花岛灭倭海战,朕就已经看出欧阳伦不仅仅是治国理政的人才,而且还是能够指挥战斗的帅才!”

  “欧阳伦本就是永安府的知府,掌管永安府,将永安府境内卫所都交给欧阳伦,这也是历练,不能每次发生危险,都让老百姓冲在最前面吧!那要卫兵干嘛?”

  “而且朕知道欧阳伦对练兵颇有一套,将开平卫/抚宁卫/山海卫三卫将领士兵交给欧阳伦统帅,也是希望欧阳伦能够将这三卫打造成为最顶尖的力量,和朵颜三卫一样!”

  朱元璋心里很清楚,欧阳伦的练兵之法和正常的练兵并不一样,连民兵都能够都能训练得如此凶恶,那么在将卫所士兵特训之后,是不是会成为精锐中的精锐,这一点朱元璋还是很期待的。

  若是能够掌握欧阳伦的练兵之术,这将是大明的强军之路起点!

  “当然了六部以及御史台对永安府不得放松监察,有任何问题直接上报到朕这里来。”

  朱元璋又补充一句。

  “臣等遵旨!”

  百官齐齐拱手。

  “朕还有一件事情宣布,根据辽东都司刘益的奏报,如今渤海海域内的海盗/倭寇已经被解决得差不多,辽东/北直隶/山东海岸线已经看不到倭寇踪迹,所以朕打算放开渤海的禁海令,为了避免禁海令废除导致混乱,暂时先特许永安府碣石码头可以出海!”

  “之后视情况再决定是否要全面放开渤海海域的禁海令。”

  听到朱元璋这话。

  朝堂上百官再次炸锅,一个个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面容。

  胡惟庸的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这禁海之令那可是国策,过去也有官员奏请朱元璋解除禁令,但是这些官员轻者被朱元璋喝斥一顿,重者直接罢官下狱,以至于到最后无人敢言解开禁令,但凡是跟随朱元璋时间久一点的官员都很清楚朱元璋对禁令的固执。

  但如今朱元璋居然为了欧阳伦,主动解除禁海令,什么?居然有人怀疑这不是朱元璋扶持欧阳伦而做出的决定,呵呵,若不是为了欧阳伦那为何最先开放的只有永安府?

  刚刚听到升欧阳伦为布政使/指挥同知,就觉得扶持得过分了,没想到这还没完,直接为了永安府解开了禁海令。

  胡惟庸实在是忍不了,转头给其他大臣使眼色。

  这些大臣都是淮西一党,跟胡惟庸走得很近,自然明白胡惟庸的意思。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禁海乃是大明国策,当初您可是亲口说过敢言解开禁海者杀!”

  “解开禁海此事太大,还请陛下三思啊!”

  一个大臣一边喊着,一边来到大殿中间跪下,人数越来越多。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神色如常,似乎对于这样的情形他早有预料。

  如果没有亲眼去永安府,如果没有亲眼看到远洋舰队,如果不知道“菊花岛海战”,朱元璋相信自己绝对是坚定的禁海者!

  但是他的想法已经开始发生转变,正如欧阳伦说的,大海是聚宝盆,不利用起来实在是太过浪费了,朱元璋虽然上了年纪,但脑袋却是无比的清醒,他之所以禁海,倭寇/海贼猖獗是主要原因。

  如今渤海境内的倭寇/海贼被清理得差不多,走私集团也被收编,而且欧阳伦让方鸣谦率领一支055大驱舰队扼守在长山八岛上,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渤海和黄海的交界处,也是黄海进入渤海的入口处,守住长山八岛,那就相当于是将渤海的门给关起来,渤海便成了大明的内海!

  收集整理各方面的消息来看,渤海现在是属于非常安全的状态。

  即便渤海已经安全了,那么再禁海就没有那么必要,如果不少担心引起太大的争议,朱元璋直接就将渤海沿海的禁海令都给取消掉!

  现在只不过是先从永安府开始解禁,等确定没什么问题后,再进一步解禁。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

  下一秒整个太极殿直接安静下来,都等着朱元璋开口。

  “迂腐!”

  “朕问你们之前颁布禁海令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防备倭寇了,现在渤海的倭寇都已经被欧阳伦给清理了,就算还有其他的倭寇,欧阳伦的舰队也能够解决。”朱元璋环伺百官,“既然已经确定渤海属于很安全的状态,禁海有什么用?”

  “不光是永安府要发展,大明也要发展,渤海就是个聚宝盆,必须利用起来,这样大明才能有可观得税收。”

  “你们若是有其他更好得办法为大明增收,朕倒是可以收回刚刚的命令。”

  “别拿几十万来忽悠朕,几百万朕有,几千万你们这辈子都做不到,所以就都给朕闭嘴!”

  朱元璋的话沉闷而富有威严,听完这些话后,殿下的文武百官都变成了哑巴。

  论搞钱,还真没人敢说超越欧阳伦。

  胡惟庸站了出来,他原本是想继续抗议,但他也实在没有想到什么合适的借口来阻止这一切,张开嘴....最后拱手道:“陛下英明!”

首节 上一节 121/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