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155节
“广东布政司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事情都恶化地步后才上报朝廷?!”
“这些人都该死啊!”
广东出了这件事情,朱元璋第一个想杀的就是广东的一众官员。
疫病最好解决的就是前期,只要前期控制得力,该隔离得隔离,该焚烧的焚烧,基本上能够控制得住的。
“你们谁能告诉朕原因?!”
朱元璋怒吼道。
太和殿内却是诡异的安静下来,众人低着头,不敢面对暴怒的朱元璋。
“陛下,臣有话要说。”
户部尚书郭资咬咬牙站了出来,“事情发生之后,臣特意查阅了这几年广东的税赋情况,从账目上看,广东这几年是年年丰收,但臣有个远方亲戚是在广东,前些日子他从广东来投奔臣,却跟臣说广东已经连续三年干旱少雨,虽然还算不上旱灾,粮食也不是颗粒无收的那种,但是百姓家中已经是吃不起粮食,他也是实在过不下去了,才来投奔臣的。”
朱元璋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广东布政司瞒报收成,明明是粮食欠收,故意写成丰收?”
“不过这事和疫病有什么关系?”
郭资犹豫片刻,再次开口道:“陛下,臣还从我那远房亲戚那里听到一个消息,广东有些百姓缺衣少食,便会去抓各种野味来吃,有些人吃了之后整个人高烧不退,大小便失禁,全身溃烂而死,但凡是与之接触过的人,也会很快发病....传言这是瘟神降下的惩罚!”
“哪有什么瘟神!”朱元璋沉声道:“朕看来,这就是当地官员不作为导致的!”
虽说这些都是郭资那个远方亲戚所言,但是这种可能性极高。
“查!”
“你们都去给朕查,朕到底要看看这场疫灾,是天灾还是人祸!”
“是!”
得到朱元璋的命令,锦衣卫、六部、检察院(原御史台)纷纷开始调查起来。
仅仅过去半天,众人再次聚集在太和殿内。
“陛下,户部彻查了历年广东的账目,发现账目有严重的瞒报、谎报,硬是把粮食欠弄成了粮食丰收!”郭资举着厚厚的户部账册道。
“陛下,锦衣卫这边找到一些从广东逃难出来的百姓,他们的描述和郭大人远房亲人的描述基本一致,广东上到布政使下到县令都串通起来,隐瞒广东的真实情况!”蒋瓛开口道。
“那些逃难百姓还说,在广东官员和乡绅富豪勾结,不断欺压百姓,通过各种手段低价收购百姓手中的良田,有些甚至是豪夺圈地,将百姓变成佃户,辛苦种一年的地,得到的粮食却还不够养家糊口,而且一旦粮食欠收,那些乡绅富豪还会克扣,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
“陛下,刑部这边查到了其实有不少广东百姓来京城告官,不过这些告官的百姓要么死在了来的路上,要么是在告官之后神秘失踪。”刑部尚书额头冒汗道:“臣已经下令收集整理卷宗,一一审查!”
吕昶也站出来道:“陛下,臣去太医院问了,若是人吃了一些野味,的确会感染疫病,而且这些疫病往往发病凶猛,无药可医治!”
听完这些消息。
朱元璋双手死死握住龙椅扶手,若是凑近看的话,便可以发现扶手已经被朱元璋捏出了印记,足以体现朱元璋此刻内心的愤怒!
现场所有人当中,没有人比朱元璋更能体会此刻广东百姓内心中的绝望。
当初他朱元璋一家就是如此,本来家里有田有地,父亲母亲勤劳,如果不是那些该死的乡绅富豪巧取豪夺,他的父母兄弟又怎么会被活活饿死!
那些乡绅富豪敢这样做,自然也少不了那些贪官污吏在背后支持。
原本以为他建立的大明朝可以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很显然他不过是一厢情愿,一切只是不停的轮回!
“整个广东居然没有一个官员是为百姓做主的,他们可真是能干啊!”
朱元璋眼中杀意腾腾。
吏部尚书开口道:“陛下,吏部这些年也选派过一些忠直的官员去广东,不过大都石沉大海,有超过一半的官员病死在广东,还有官员家中遭遇劫匪....之前臣还以为是广东环境问题,现在看来....”
“你们可真行啊!”朱元璋气得指着眼前这些官员,“没出事之前,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广东有问题,现在出了事情,一个个倒是明察秋毫起来,各种看出问题!”
“你们早干嘛去了!”
“郭资!”
“臣...在!”
朱元璋指着郭资的鼻子问道:“你担任户部尚书也有两年了,难道就从未发现过账目不对么?!”
郭资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回陛下,这两年广东上交的税和他们所上报的丰收情况是一致的,户部这边只要总帐对的上,就不会去仔细核查细账....”
朱元璋直接气笑了....
第178章 混账玩意连贪污都不会,学学欧阳伦!(求订阅!!)
这广东的官员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为了蒙蔽朕,蒙蔽朝廷,把账目做得如此准确,以至于他一直以为广东的局面不错!
“除了这些之外,你们还查到什么?”
朱元璋面色铁青,青筋暴起,宛如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
百姓土地被兼并,粮食欠收,却还要不断被压榨,只能去吃各种肮脏野味,最后感染未知病毒,导致疫病传播.....可以说这场灾难根本不是天灾,而是妥妥的人祸!
在去永安府的路上,朱元璋和马皇后还特意讨论了百姓土地被兼并的问题,在他看来就算大明真有这种事情发生,那也是再过上个几十上百年,但万万没有想到,大明才开国不过十余载,广东官员、乡绅、富商就敢如此行事!
人心....他朱元璋还是再一次低估了!
突然,朱元璋又想起了他在永安府看到场景,漫天遍野的良田,百姓脸上挂着笑容劳作,每个人的眼睛里面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从未见到过官员、富商去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百姓们遇到问题都是很自然的去找官府,官府也会真心实意的给百姓解决问题。
遇到危机的时候,官民更是同仇敌忾,拧成一股绳。
“若是疫病发生在永安府,恐怕片刻间就能解决吧。”
将北直隶和广东一对比,更显得广东情况的糟糕,以及广东官员的无能!
“陛下,臣认真思考广东为何能够隐瞒至今,这或许和提前预留空白文书簿册有关!”户部尚书郭资朗声道:“按我朝规定,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官府的印章。”
“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京城来报送账册,并且上缴的是实物税款即粮食,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稍有错误就要打回重报,江浙地区尚好,而云贵、两广、晋陕、四川的官员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地方上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我朝明令禁止过。”
“这本来是为了避免地方官员来回奔波的办法,却是被广东的官员钻了空子,他们根本没有按照实际情况上缴税赋,而是直接现场编写,因为是空白书册原因,写多少怎么写都是由他们说了算,并且在账目上更是分毫不差,户部也没办法查出来,等交帐的官员回到广东,再同样编写一本当年的账目,就算是朝廷派出巡查官员,也很难查出这里面的猫腻!”
郭资一番话说完,殿内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吕昶悲忿道:“陛下,郭大人所言极是,对于广东的官员来说,他们对外只需要粉饰太平,对内更加变本加厉的压榨百姓,多上缴的赋税他们可不会自掏腰包,百姓的生活只会跟加艰难!”
“如此...难怪会出现疫病这样的灾难。”
李善长也站出来道:“疫病之所以发展到现在,广东那边才上报,估计也是知道瞒不住了才上报的,而且臣看了其他奏章,发现广东周边的行省官员早在两三个月之前就有上报,广东内有异常,只不过朝廷这边没有重视而已。”
“足以见得这场疫灾已经发生很久了。”
朱元璋此刻已经气得咬牙切齿,“若不是这场疫灾,广东那边不知道要隐瞒多久!这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啊!”
皇帝一怒。
殿内,李善长、吕昶、郭资等一众官员纷纷跪下,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
“李善长,朕命你为八府巡按,立刻巡视广东,将广东行省一干涉事官员全部拿下,审明事情!”
“是,陛下!”李善长先是拱手应下,接着抬起头,“陛下,广东都指挥使是永嘉侯朱亮祖....也抓么?”
嗯!?
朱亮祖,早年曾为元朝镇压农民起义,战功卓著,后占据宁国,多次击败朱元璋的军队,在宁国之战中击伤猛将常遇春,以勇悍著称。他归附朱元璋后,参与了明军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的战争,又随军平定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为明朝的建立、统一作出了贡献,之后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获赐铁券,子孙世袭。朱元璋钦定功臣三十四位,其中朱亮祖名列第二十七。
于洪武十二年,朱亮祖出镇广东。
“抓!”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朱亮祖若是也参与其中,照抓不误!”
“是!”
李善长应下。
“陛下,除了严惩广东不法官员外,更重要得是解决疫病和饥荒问题!”
“否则一旦广东百姓疯狂外逃,这些外逃百姓当中若是有携带疫病,到时候不光是广东就连周边的几个行省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吕昶连忙道。
“陛下,疫病一旦扩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平息啊!”
“太医院的太医也说了,如此凶猛的疫病极其罕见,每一次出现都会杀死很多人!”
“百姓们只会越发恐慌,造成更大的乱子。”
听着大臣们的话,朱元璋也是从对广东不法官员的愤怒当中冷静下来,不法官员要抓要杀,但是百姓更是要管要救。
若是朝廷不管百姓,那百姓必然会抛弃朝廷,乱世再现!
“郭资。”
“臣在。”
“户部立即调拨两百万...不...调拨四百万用于赈济灾民,绝不可让百姓再饿死,另外让太医院的太医领头,带领医师前往广东控制疫病,医师不够就找随军医师或者民间医师。”
“是。”
“兵部调配广东周围行省的卫所立刻堵住广东出省的道路,控制住局面,对于百姓劝返即可,不许动武,更不能伤害百姓!”
“是。”
“标儿。”
“儿臣在。”
“你和郭资一起,协调各部、各衙门,有什么事情直接来给朕汇报。”
“请父皇放心!”
随着朱元璋一一下命,大臣们也是纷纷行动起来。
广东必须救,而且还是刻不容缓,如今弄清楚事情原委,事情处理起来也会好上不少!
有朱元璋盯着这件事情,没有人敢怠慢。
随着朱标带着大臣们离开,朱元璋脸色阴沉的坐在龙椅上,脑海当中可以说是思绪万千,一想到广东的悲惨局面,朱元璋便会不自主的会去想到北直隶永安府的景象。
“这些混账玩意,连贪污都不会!没本事就学学人家欧阳伦,虽说也贪钱也犯法,但人家起码让治下百姓过上好日子,朕就算想要动他,那也得好好权衡一下。”
“广东这些官员蠢笨如猪,瞒上欺下,弄出如此大的动静,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原本朱元璋对欧阳伦的警惕已经到了极点,已经开始想办法要限制欧阳伦,但是出现了“广东疫灾”这档子事后,朱元璋突然觉得欧阳伦还是很不错的。
截至目前,欧阳伦没有做出一件有害大明的事情,相反人家不仅让永安府成为大明最为富庶的几个州府,而且这些年还向大明输送大量的粮食赈济灾民,消灭倭寇,支持海防建设,助力东征.....这一桩桩一件件,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