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28节
关键一点,大明现在的情况还不是最严重的!!
现在都这般严重了,那等这寒冷期真正到来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啊!
朱棣咽了咽口水,有些紧张问道:“倘若寒冰期到来,大明将是何种景象?”
欧阳伦看了一眼已经被喝空的茶杯。
朱棣立马领会,当即提起茶壶小心翼翼给欧阳伦倒上。
欧阳伦轻轻抿上一口,平静道:“寒冰期降临,也就是连续不断的雪灾,人畜冻死以万计,大雪六昼夜方止,江、溪鱼皆冻死的情况也很常见,江河冰合,鸟兽冻死,冻毙村民,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同时冰冻,人骑可行,数月不化。”
朱元璋、朱标闻言,身上仿佛感受到一股寒意,情不自禁的一颤。
嘶——
朱棣倒吸一口凉气,他赢能够想像当时的凄惨场景。
“欧阳县令,你肯定有办法吧!”
“还请你能够指点一番!毕竟如今大明的百姓也在水深火热当中。”
朱棣对着欧阳伦再次虔诚一拜。
见此情形,朱元璋、朱标都颇为欣慰,朱棣大小顽劣不堪,被气走的教书夫子最少也有两位数,但是面对欧阳伦却是恭恭敬敬,像极了乖孩子,而且也展现出朱棣心怀天下百姓的品性。
朱元璋瓮声道:“朱棣对欧阳伦这个姐夫比咱还恭敬,难不成姐夫比父亲还厉害?”
“回头朕非得好好收拾这小子一顿不可!”
朱标抿着嘴暗笑,他很清楚自己这个父皇是吃欧阳伦的醋了。
欧阳伦听到朱棣的询问,笑着摇摇头,“办法自然是有的,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可行,以大明现在的条件,根本无法实施,再说你不过是个商人之子,而我仅仅是个县官,而且还是即将被处死的县官,想这些事情完全是浪费时间精力。”
听到有办法,朱棣内心一喜,差点直接摊牌,四姐夫,我是朱棣,朱元璋的四儿子!!
但朱棣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欧阳县令,既然有办法你就更应讲出来啊!当今陛下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他若是知道你有如此大才,肯定不会杀你,到时候你说不定还能因此戴罪立功,就不用死了!”
朱棣越说越兴奋,他甚至觉得这是能够救欧阳伦的唯一办法,同时他还能被朱元璋、朱标夸奖!
欧阳伦白了朱棣一眼,“马四啊马四,你以为老朱和你一样单纯么?我都跑到开平县那么偏远的地方了,还是被朱元璋抓回来,看来我终究是躲不开被老朱杀的命运,你也不要挣扎,咱哥俩好好享受最后时光,到时候一起上路。”
“好了,我今天说的也够多,打算睡一会,你自便!”
说完,欧阳伦打了哈欠,起身走到床上躺下。
“额...”朱棣很是不甘,连忙追问道:“既然是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那我们时时祭天如何?用我们最大的诚意去感动上天!”
“你...还真是单纯的...可爱!呼呼——”欧阳伦呼呼大睡起来....
第42章 既然不杀,那就升个官?
他居然睡着了,他怎么能睡得着的!!
朱元璋在听完欧阳伦的一番言论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毕竟现在有人告诉他,他的江山在一百多年之后将会遇到极其残酷的极寒天灾,这将威胁到大明江山的统治!
朱元璋可是希望大明江山能够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一百多年……他绝对不能让大明如此短命!
这话要是别人说,他估计直接就让人拉出去砍了,但说这话的是欧阳伦,这家伙虽然怂,但聪明是真的聪明,这是他不得不承认的。
而且这个家伙还猜出了他想要迁都的想法,所以对于欧阳伦的分析,他宁可信其有。
暂时还不能杀欧阳伦,得想办法将解决极寒天灾的办法弄清楚后再说。
“标儿,欧阳伦说的这些都记下来了吧?”朱元璋沉声问道。
“嗯嗯,全部记下来了。”朱标点点头。
“关于极寒天灾的事情只有咱们父子几个知道,不许其他人知道!知道者杀无赦!”朱元璋眼中透着阴冷杀意。
“是,父皇!”虽然朱标觉得父皇朱元璋这有些狠了,但他也明白,这种消息一旦让有心者知道,必然对大明照成极大的影响和损害。
“咱们走吧。”
“父皇你不见四妹夫了么?”朱标有些疑惑问道。
“他都睡觉了,咱们这个时候去,你觉得他会理会我们么?”朱元璋现在并不想在欧阳伦面前曝光自己身份,该听到的都已经听到,见不见也就不重要了。
从天牢出来,朱标回东宫,而朱元璋则是逛荡到坤宁宫。
“妹子!”
朱元璋背着手走进宫殿内。
马皇后依旧是在纳鞋,不过这鞋已经快要做好了。
马皇后抬头看了一眼朱元璋,又低头继续纳鞋起来。
朱元璋也不生气,而是主动坐到马皇后身边,看着其手中的鞋,笑着道:“妹子,这鞋是靴子,肯定是给咱做的吧,嘿嘿,还是自己媳妇懂得疼人。”
“谁说是给你做的,我这是给标儿做的,他的鞋坏了!”马皇后淡淡道。
听到这话,朱元璋脸色一僵,又凑近看了看,连忙道:“不对不对,这肯定不是给标儿做的,他的脚小!”
“那就是给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做的。”
“还是不对,他们的脚都小,也就我这脚合适,你不信让我试试!”说完,朱元璋就抬起脚。
马皇后没好气的拍了朱元璋的脚,然后将最后一针收好,将鞋子递给朱元璋,“赶紧试试吧,要是不合脚我再改改。”
“好嘞!”朱元璋脸上乐开了花。
拿起鞋就开始试穿。
“妹子,你是不是还在怪我太过绝情,非要斩欧阳伦?”
朱元璋一边试鞋,一边问道。
“既然你都知道,还问我干啥?”马皇后平静道:“终究你是皇上,你做的决定我只有服从,况且后宫不能干政,不过我还是想说,你在最终做决定前,还是要想想安庆,我一直觉得欧阳伦是个好孩子。”
“开平县的确有很多事情他做得有些过,但瑕不掩瑜,他让开平县年年丰收,百姓手里有钱。”
“重八,你别忘了,这三年要不是开平县运出来的两百万石粮食,大明历年饥荒那有那么好解决?”
“额...你都知道了啊!”朱元璋有些尴尬道。
“都下朝那么久了,奉天殿的事情早已传到我这里来,说实话我刚听到这些的时候也感觉到很不可思议,但细细一想又觉得很合理,欧阳伦这孩子在边疆小县努力拼搏三年,不图名不图利,这足以说明他是个为百姓的好官!”马皇后微笑着道。
“不图名那是他怂,不图利那是他不贪百姓的!”朱元璋嘀咕道:“不过妹子说得也对,仅靠一个开平县,三年攒出两百万石粮食,的确是能干,所以朕决定暂时不杀他!”
闻言,马皇后欣慰一笑,“陛下圣明!”
朱元璋眉头突然邹起来,“不过如果不杀欧阳伦,难不成又把他放回开平县么?总感觉太便宜他了!”
马皇后笑了笑,“既然不杀,那便往他身上多加一点担子嘛,比如给欧阳伦升个官?”
朱元璋眼睛一亮,“妹子你这个建议好,这个欧阳伦除了怂外,还有就是懒,管理一县他可以做到天天钓鱼,咱这次升他做永安府知府,管一府之地,咱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来!”
“就这么办了!”
其实朱元璋心里对欧阳伦有些不满的,凭什么这小子居然比朕更聪明更受百姓欢迎?
一个县管得好,可不代表一个府能管得好。
要是欧阳伦做不好,朱元璋完全可以借机呵斥责罚,出出心中这口恶气,若是做得好,也没关系,反正都是大明的土地,受益的是百姓!
永安府是北直隶下辖,紧挨着渤海,可以说是大明北边最贫穷的地方。
开平县能够发展起来完全是个例,百姓普遍贫困,发展程度和南京城比完全一个天一个地,用穷乡僻壤来形容再适合不过。
朱元璋和马皇后商量好,连饭都没舍得吃,就回到太和殿拟旨。
很快,“开平粮案”结案,除了胡惟庸、涂节、陈宁几人受到处罚外,北直隶的一众官员全部无罪释放,同时还有朱元璋数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直隶右布政使郭资勤政爱民、功绩卓著,擢升为太子太师、户部尚书!”
“....永安府知府毛有富心系百姓、赈灾有功,擢升为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
“......”
“....开平县令欧阳伦考核上佳,擢升为永安府知府!”
这一次北直隶一共有近百名官员被抓,也有一百名官员获得晋升,不过让人感到诡异的是,这一次晋升除了欧阳伦外,其他官员都被外调到了其他地方,要么被招入京城,要么升任其他省,只有一些小官调离比较近,但也调出了永安府。
也就是说,经过这一番调整,但凡和欧阳伦关系比较近的官员,全部不在永安府,甚至不在北直隶!!
在接到这份圣旨的时候,欧阳伦是懵逼的.....
第43章 牢房别拆,我那天还得再住进来
“老朱不杀我,还给我升官?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欧阳伦呆呆站在原地。
“驸马爷,接旨吧?”
传旨太监捧着圣旨,在边上轻声道。
欧阳伦依旧站着不动。
传旨太监摇摇头,“驸马爷死里逃生,咱家颇为理解,便不打搅驸马爷了!”
随即将圣旨放下后,便退出监牢。
至于驸马欧阳伦不跪着接旨,传旨太监全当没看见,毕竟能从当今皇帝陛下刀下活过来的,目前只有这位驸马爷一人,可得罪不得啊!
过了很久,欧阳伦才反应过来,但依旧没有想通朱元璋为何要放过自己。
“或许老朱还是不希望看到安庆当寡妇吧。”
欧阳伦这才准备收拾东西离开,就在这时,一群锦衣卫冲了进来,仔仔细细的收拾着监狱里面的东西。
“驸马爷,东西已经给您收拾好了,您请吧!”
领头的锦衣卫无比恭敬道。
“这些天多谢你们照顾了。”欧阳伦笑着道:“世人都畏惧锦衣卫如虎,我倒是觉得你们锦衣卫很人性化。”
从在开平县衙被抓,再到被押解回京城,欧阳伦除了是做囚车外,其他方面锦衣卫从未动他一根手指头,虽说这里面驸马身份起了一些作用,但光想靠驸马身份就能让锦衣卫特殊照顾,显然行不通。
虽然不清楚为何锦衣卫会对他如此善意,但这份情谊他还是要记住的。
“多谢驸马爷夸赞,我们头特别交代,让我们务必要照顾好您,毕竟若是没有您,也没有我们锦衣卫!还有头让我转告您,抓您也不是我们的想法,实在是皇命难为啊!还请驸马爷千万不要往心里去,有什么事情需要锦衣卫帮忙的,今后只管吩咐!”领头的锦衣卫赔笑着说道。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