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412节
此话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欧阳伦,既然你说我们只是说的表面,那你倒是说说真正原因啊!”
朱元璋没好气道。
“自然是要说的。”
“刚刚有人说修路,那我就想问问大家,修路所用的钢筋水泥如何来的?”
仅仅是这个问题,直接就将所有人问住了,一个个全部呆滞在原地。
“修路好!这个道理你们都懂,可为什么只有我欧阳伦当初在开平县修出了又平又硬的水泥路?”欧阳伦反问道。
“自然是因为你欧阳伦掌握了水泥的制作办法,别人没有掌握,自然修不出来。”朱元璋沉声道。
啪啪——
欧阳伦鼓起掌来,“陛下,你说对了,就是因为我掌握了水泥制作技术!”
“为了修水泥路,我不光掌握了水泥制作技术,还摸索出了浇灌、钢筋制作、雷管等等开山修路的技术,正式因为有了这些技术,我才能在开平县修路,而其他人做不到,一直到现在,开平水泥厂供应整个大明各地修路的水泥,开平县成为整个大明最富有的县,也有开平水泥厂一份功劳!”
“这便是科技的力量!这就是第一生产力,你们可以想想,要是没有这个水泥的发明,光靠大明自身的建筑水平,修出像水泥路那样的道路需要多久时间?”
“秦朝当初修的秦直道,全长800多公里,其工艺水平可以和目前的水泥路差不多,人家动用三十万人,修了两年多!”
“而同样一条八百公里的水泥路,最快半年便可以竣工,而且用到的人只有不到十分之一!”
“当人家还在埋头修路的时候,咱们已经在新的道路上驰骋,你们说说这科技的力量重不重要?厉不利害?”
如此直观的对比,朱元璋和文物百官都被震惊到了。
“修一条八百公里的水泥路真的只需要半年不到?”朱元璋有些质疑道。
“陛下,这话你可不应该问我,你应该问问你的工部尚书,他应该是最清楚的。”欧阳伦淡淡道。
刷——
朱元璋直接看向工部尚书。
“回陛下,目前全国都在大修水泥路,半年八百公里并不是问题。”工部尚书如实道。
“这么快么?朕之前居然没有察觉到。”朱元璋无比震撼。
“陛下,现在大明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有时间你也应该出去走走,这样才不容易落后。”欧阳伦笑着道。
“额...”朱元璋嘴角抽抽,看着欧阳伦贱兮兮的笑脸,真是恨不得给他两嘴巴子。
他这段时间的确是很少微服出巡,没想到外面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不过朕没有微服出巡,还不是因为要看着你这家伙!!
突然之间,朱元璋有些怀恋当初欧阳伦在北直隶当官,他隔三岔五就要去北直隶微服私访的日子了,可以毫无顾忌的和欧阳伦说话、讨论国事、一起洗脚....
“哼!朕还需要你来教?”
“继续说你的。”
“是!”
欧阳伦点点头,“刚刚还有人说大规模组织百姓开荒种地、出海捕鱼、开股市、剿灭山匪是北直隶崛起的原因,若是没有好的开荒方法和工具,如何能够快速开垦土地?若是修出大船,如何能够去大海深处捕鱼?如果没有股票交易所机制,如何能够开股市?若是没有红衣大炮...能那么快剿灭北直隶境内所有山匪?”
“对了,陛下还提到商社...这商社也是北直隶的一大特点,无论团体还是个人都可以成立商社,还能享受官府的资金支持,商社做大后还可以上市融资,商社给员工购买保险,这也是一种创新!将丰富的人力资源潜力释放出来,为整个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
“如此一来,北直隶自然而然就发展起来了,税收越来越多,百姓兜里的钱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为咱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第391章 欧阳伦画了大饼,朱元璋吃得很开心(求订阅!!)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啪——
欧阳伦拿起惊堂木砸落而下,“下课!”
木质撞击声音响彻整个太极殿,将朱元璋、文武百官从震撼、思索中唤醒过来。
“陛下,对臣婿这堂课可还满意?若是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出来,臣婿争取下节课改进。”欧阳伦笑着道。
此刻,朱元璋也是回过神来,神情有些复杂的看着欧阳伦。
不得不说,听完欧阳伦讲述的这些,朱元璋仿佛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当然了也得亏欧阳伦是现在才上这堂课,若是在没去开平县之前讲的话,朱元璋极大可能会直接让人把欧阳伦拖出去砍了。
因为欧阳伦所讲的事情,似乎是在否定神灵、上苍!
上天入地...人都能做了,那要神灵、老天爷干什么?
他作为皇帝,皇权神授,那是老天爷选中他的,是真命天子,他老朱家就是华夏大地的皇族!
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不是在否定皇权的合法性么。
可话又说回来,欧阳伦说的更为真实,起码这些年北直隶的发展、宗室子弟的改变、南方四省的恢复....这些都证明了欧阳伦所用的办法是正确的。
北直隶并没有因为欧阳伦的离开而衰败。
再加上欧阳伦刚刚所讲的那些,朱元璋之前的三观悄无声息的崩塌,开始逐渐接受欧阳伦全新的理念。
想让大明吃饱饭,发展重视农艺即可,可是要像让大明腾飞,那就得用到欧阳伦所说的——工业!
当然还有科技创行!
工业是什么?那就是生产水泥、钢筋、造船、造红衣大炮、造马车等等!
而不断的科技创新,则是可以让这些生产起来更容易、更多,乃至是发明创造出全新的技术!
欧阳伦!朕——悟了!
朱元璋的眼神不再是迷茫,而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按照欧阳伦说的那样,未来大明的子民真的可以千里传音、日行千里、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不过朱元璋心里却是有些不爽起来,这里面有嫉妒...嫉妒欧阳伦的脑袋总能想到有异于常人的办法来,有气愤....气愤欧阳伦擅自清空国库并且当着他的面在这太极殿上上课,关键是还要收取他的费用!
还有郁闷....欧阳伦的这一堂课下来,可以说已经将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合法话,无论是清空国库还是太极殿上课,这些都是为了大明的百姓,若是他朱元璋反对、还要降罪于欧阳伦,这肯定会被百官觉得这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压。
就像刚刚他要罚欧阳伦一月俸禄一样,文武百官多半都会站出来为欧阳伦说话。
可以说,在这堂课之后,欧阳伦已经给他自己披上了一件铁布衫!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颇为阴沉.....
与朱元璋如此复杂的情绪不同,大殿上那几个布政使倒是颇为兴奋,之前他们在得知从户部拿到的钱财都是借贷,并且还被欧阳伦、朱元璋连番威胁下,他们可以说是愁得不行。
但是在听了欧阳伦的课后,脑海中的思绪顿时变得清晰了很多。
而且他们各自的计划都离不开欧阳伦所讲的那几个方向,很显然未来这几个方向一定会成为最为热门的板块,下去之后便可以提前布局,如今手里的钱不再是烫手的山芋,而是他们接下来赚钱的资本啊!
这节课听得值了!
文武百官对欧阳伦的态度已经完全转变,自然没有人站出来反驳。
朱元璋也是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他还特意朝着淮西党的反向看了看,但很可惜...淮西党的官员此刻似乎也不想反驳欧阳伦,特别是蓝玉,看欧阳伦的神情颇为复杂,嫉妒、恨、恍然、震撼....杂糅在一起,不断变幻,内心极为纠结。
这下朱元璋也有些无奈了。
本来今天把欧阳伦叫来上朝,是想好好询问警告一番,甚至是免去欧阳伦户部尚书的官职,但...现在事情的结果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想,甚至从欧阳伦反驳他开始,后面的事情就不受控制起来。
但是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次的结果是很好的,文武百官眼中充满了斗志,相信今天早朝下去之后,很多人都会靠着今天学到的东西以及从户部借的资金做出一番政绩出来。
就连朱元璋自己都有了一些想法,想要下去后实践一番。
不过就这样放过欧阳伦,朱元璋又有些不甘心,但是在脑海中思绪半天后,朱元璋无奈的放弃了。
现在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不好对欧阳伦下手,毕竟刚刚他罚欧阳伦一个月的俸禄,这小子都不干,要是再罚他...要是还是不干...那丢脸的是他这个皇帝,为了出一口气,彻底和欧阳伦翻脸,这并不符合他的计划。
没办法,欧阳伦给他画了一个大大的饼,他得吃啊!
现在对于文武百官来说,一边是真财神加经营导师的欧阳伦,一边是九五至尊朱元璋,谁也不好得罪,要是平时他们肯定是无脑站队朱元璋,但是现在他们可都拿了欧阳伦的钱,而欧阳伦手里捏着贷款合同和欠条....
宋濂、吕昶站在最前面的大臣抬头望了望朱元璋、欧阳伦,又相互望了望,最后又把头给低了下去。
算了。
翁婿之间的事情,他们还是不要参合了。
额....
朱元璋见到现在都还没人站出来说话,也有些尴尬。
“咳咳,欧阳伦你说这么多,道理是有一点,但谁又能证明你说得不是虚话,纸上谈兵呢!”
“陛下英明!”
欧阳伦当即拱手道。
啥玩意?
朕就说了一句话,而且还是质疑你小子的,怎么就英明了?
就在朱元璋有些困惑的时候,欧阳伦再次开口道:“偏听则暗,兼听侧明,陛下能够不只听臣婿一家之言,保持冷静,合理质疑,这简直就是圣君明君之态!”
霍。
欧阳伦这小子这是在夸朕,这很难得。
朱元璋心里颇为舒服。
“咳咳,朕自然是要听取众家之言,听你一个人的,那岂不是昏聩?”
“你...继续说吧。”
“是,陛下!”欧阳伦拱手行礼,继续道:“臣婿所言只不过代表的是臣婿的个人观点,最终要如何做,还是需要陛下您来定夺!”
“臣婿不敢擅专。”
欧阳伦这番话一出,算是给足了朱元璋面子,无形之中也是给了朱元璋台阶下。
这让朱元璋不爽的情绪消散很多。
“咳咳,欧阳伦你虽是朕的女婿,但用能不避亲,你只管将你的想法说出来,朕自有决断!”
“是!”欧阳伦再次拱手,接着道:“臣婿以为,今日早朝之后,朝廷各部、各行省都会有相应的行动,朝廷这边也不能落下,要统筹规划,拿出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了最上层的规划,下面各方做起事情来也会更有目标,也更有效果!”
“如此便能让整个大明如同一辆马车一般跑动起来!”
闻言,朝堂上文武百官略微思索便纷纷点头。
欧阳伦说得没错,他们的确是有了各自想法,等着下去之后就开始动手,但是各部、各行省之间相当于是单打独斗,没有联系起来,拿就等同于是一盘散沙。
而欧阳伦的建议则是要将各部、各行省捏成一个拳头,这样会更加有力量。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