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44节

  毛骧重重说道。

  “老大英明!”

  “老大,我再敬你一杯!”

  “跟着老大,有奔头!”

  氛围再一次热烈起来。

  .....

  砰砰——

  就在这个时候,屋外传来了敲门声。

  嗯!?

  毛骧等人一惊。

  莫不是他们又被举报了吧?

  大过年的,又被抓去“劳改”,那可真是太惨了点。

  “毛老板在家么?”

  外面传来一个男子声音。

  “老大,好像是咱们的邻居赵四。”小虎轻声道。

  “赵四?我们跟他不是很熟吧,这个时候过来,想要干什么?”毛骧低声问道。

  “老大,几个月前,这赵四的母亲生病,当时他在工地上不在家,是咱们兄弟几个帮忙去请的郎中,最近听说工地上放假,你说他会不会是来道谢的?”一位锦衣卫开口道。

  听到这话,毛骧略微思索,点点头,“小虎,你去看看,若只是道谢拜年什么的,便请他赵四进来坐坐,正好我有事情想要打听打听,若是有问题,立马给信。”

  “是。”小虎应下,然后走了出去。

  “除了是炸鸡店明面上的伙计外,其他人都先躲到隔壁房间去。”

  “是。”

  很快,小虎就领着一位肤黑、面貌忠厚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您就是毛老板吧!”

  忠厚男子看到毛骧连忙拱手一拜。

  接着便将手里的礼物送了上去,一块大猪肉和一盒精致点心。

  “赵四兄弟,你这是?”毛骧有些惊讶,对于赵四这个邻居,锦衣卫可是调查过的,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匠户,家里有个老母,由于家贫,一直没能娶到媳妇,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出手就是一块猪肉和一盒点心,这少说也得半贯钱了。

  “毛老板,我今天来一是给您拜个年,二是来感谢数月前搭救我母亲的事情,要不是你们帮忙叫郎中,我可能就再也见不到母亲了。”说着赵四眼睛都红了起来。

  毛骧摆摆手,“咱们是邻居,自然要相互照顾,这礼品太贵重,使不得。”

  知道赵四家里困难,毛骧也不好收人家的礼品。

  赵四笑着道:“毛老板,你就收着吧,现在这点钱对我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了。”

  嗯?!

  半贯钱都不是钱了么?

  “赵四兄弟,这猪肉加上点心,最少也要半贯钱吧,平常也就只有富人户家才能吃得起,你...这是发达了么?”毛骧认真打量了一番赵四,这才发现对方浑身上下穿的都是新的,新帽子、新棉衣、新靴子。

  赵四笑了笑,“那有什么发达,不过是去工地上做了几个月,赚了点小钱而已,这都得感谢知府老爷啊!”

  毛骧眼睛一转,接下礼物,“既然如此,那这些礼物我便收下了,正好我和烤鱼店伙计们一起饮酒,不如坐下来喝几杯?”

  “这...方便么?”赵四有些心动,又有些拘谨。

  “当然方便了,咱们可是邻居,这大过年的更改好好喝上几杯,要不然下次见面就等到明年过年了!”毛骧一边说着,一边拉着赵四往餐桌走去。

  坐下之后,自然又是一番觥筹交错。

  几杯酒下肚,毛骧就趁机询问起来,“赵四兄弟,你觉得知府大人上任一年多以来,永安府可有什么改变?”

  赵四笑道:“改变!那当然有大改变了!”

  “别的不说,就说抚宁县吧,在知府大人没来之前,抚宁县一穷二白,要啥没啥,土地贫瘠,种地一年到头都出不了多粮食,交了税剩下的粮食都不一定能够吃一年,活计也很少,咱们这些匠人更是只能饱一顿饿一顿,更别提手里能攒下钱了。”

  “可自大知府大人来了之后,事情就慢慢有了转机,官府开始招募工人,修建县道,给工人开出高工资,而且绝不拖欠,我运气不错,半年前加入到了县道工地,工地上官府管吃管住,薪金都能攒起来。”

  闻言,毛骧重重点头,这事他再熟悉不过了,毕竟他也是亲自去工地上实践过的,讲道理工地上的待遇的确没得说,直到现在他都有些怀念工地上的伙食。

  “前两天,工地暂停,官府让我们所有人回家过年,并且将薪金一分不少的发给了我们!”

  “现在我手里已经攒了一百多两银子,不仅将母亲看病欠下的外债全部还清,还剩下不少,接下来我打算把老房子翻新一下,然后再请给媒人给我说个媒,把终身大事给解决了。”

  “日子越过越好,恭喜恭喜啊!”

  不过很快毛骧却是发现了不对劲,当即皱眉道:“赵四兄弟,不对吧,就算工地上的收入高,但也不可能让你半年就赚一百两银子!”

  赵四笑着道:“毛老板,这事赖我,说得太快,把更重要的事情都忘说了。”

  “其实这半年来,我正常的薪金所有加起来也就不到二十两,但是有交易所,有股票、债券这些啊!我每月领到的薪金除了留下一小部分外,其余都拿去买股票和债券,过年前我将手里的股票、债券卖掉,最后获得了七八十两,加上半年的薪金,这些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一百多两了!”

  “不怕让毛老板知道,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钱财!”

  嘶——

  毛骧倒吸一口凉气。

  重回永安府半年,毛骧虽然也知道永安府在变好,但这次却是真真切切感觉到百姓的巨大变化,这便是“以工代赈”“交易所”的威力么!

  驸马欧阳伦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居然能想出这些办法来。

  “赵四兄弟,像你这样的人多么?”

第68章 朕把永安府抄了怎么样?(求订阅!!)

  “多!”

  “当然了多了!”

  赵四点点头,“现在大伙都赚到钱了,日子也都好过了,你不知道吧,前些日子原本在外面落草为寇的,已经有人悄悄回来自首,有这样的日子谁还去当山匪啊!”

  “现在大家就期待知府大人能够在永安府一直干下去,咱们的生活就越来越有盼头!”

  “不少人都在家里给知府大人立了长生牌位,每日祈祷知府大人能够长命百岁!”

  “妙龄少女都想要去府衙上为奴为婢,若是能被知府大人看上,那可正是祖坟冒青烟,光宗耀祖了!”

  “我家祖上其实是从隔壁省迁移过来的,现在我已经给那边的亲戚写信,让他们过来定居,今后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

  赵四最后喝得很醉,是毛骧让人抬着回去的。

  等赵四走后,毛骧也没有心情再喝酒吃饭,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沉思。

  过了一会。

  小虎走了进来。

  “老大。”

  “嗯。”

  “小虎,把这段时间我们收集的情报都给我整理出来,也该给陛下汇报一下这边的情况了。”

  “是。”

  .....

  京城,皇宫。

  太和殿。

  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

  王忠小心翼翼捧着一份奏章来到朱元璋跟前。

  朱元璋摆摆手,“放在旁边吧,没看到朕很忙么?”

  王忠轻声道:“陛下,是毛都指挥使的奏章。”

  闻言,朱元璋当即僵住,随后放下手中的毛笔、以及正在批阅的奏章,从王忠手里拿过奏章,但在打开奏章之前却停了下来,又将奏章递给王忠,“这次你先看看奏章都说了些什么。”

  朱元璋是被欧阳伦气怕了,真担心欧阳伦又做了什么惊天骇人的事情来。

  “是。”

  王忠老老实实打开奏章阅读一番,脸上逐渐多了些笑意。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毛都指挥使奏章上写,如今永安府发展得很好,百姓富足,今年是个丰收年。”

  “嗯。”朱元璋点点头,“别的不说,欧阳伦在经营方面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毕竟朱元璋几个月前去过永安府一次,工地体验让他记忆犹新,要是永安府的百姓都能有工地工人的收入,过个好年没啥问题,这也是朱元璋一点也不惊讶的原因。

  王忠继续说道:“毛都指挥使还说,如果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估计数年之后,永安府将会成为大明最为富庶之地,乃至成为北方经济中心,比北平府都不遑多让的那种。”

  朱元璋欣慰点头,“若是如此,北边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好,大明南富北贫的情况也会好上很多。”

  “对了,朕不是说过,过年的时候除了留下必要的人外,锦衣卫其他人都可以回京城过年么?怎么毛骧只写了一道奏章,人却没有回来?”

  王忠继续道:“陛下,毛都指挥使这奏章上说了原因的,一来是烤鱼店过年这段时间很忙,每天都有不少客人,二是他们在准备开分店以及明年上市,所以今年就不回京城了。”

  “对了,毛都指挥使还在奏章上申请,让驻守在永安府的锦衣卫可以接他们的亲人去永安府,没有结婚的锦衣卫可以娶当地女子为妻,如此以来可以更好的起到掩护作用,避免像上次一样被一锅端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立马琢磨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不想回京城,还要把在京城的亲人接到永安府去,朱元璋并非不相信锦衣卫的忠臣,而且感觉到毛骧等锦衣卫对永安府生活的向往。

  京城和永安府一比,一个是帝国都城、天下经济、政治中心,一个是偏远之地,说是流放之地都不为过,傻子也知道那里好,可毛骧他们却是选择了后者。

  “快,看看毛骧奏章上还说了什么!”

  “还说....”王忠连忙在奏章上搜寻起来,“陛下,毛都指挥使还说永安府百姓现在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银,少的二三十,多的上百!”

  “二十文?”

  “是二三十两到上百两银子!”说完,王忠也震惊到了,“二三十两的存银,京城普通百姓一家也就这么多吧。”

  朱元璋震惊了!

首节 上一节 44/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