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617节

  “卧槽!要是能够顺利加入项目部,岂不是要平步青云了?”

  “不行,我得去报名!!”

  随着报纸的各种宣传,以及大明百姓之间口口相传,这场招募考试被所有人知道。

  大家也都清楚,这一次招募考试,或许就是他们这些平明百姓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

  对于招募考试,吏部这边也是提前得到了欧阳论的指示,将会在各地县城举办考点,也就是说谁都能够参加!

  当然前提是满足条件。

  考试条件也很简单,第一个是年龄限制,得在三十五岁之内,十五岁以上,第二个得是大明子民,有作奸犯科的经历不要,第三个得是身体健康,拥护大明王朝。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就可以报考,同时交一笔考试费用即可。

  至于考试内容,朝廷也是通过各大官媒进行了刊登,主要是引用了大明九年义务教育前六年级教学内容,说白了就是小学知识。

  直接轰动整个大明,百姓们无不讨论这次得招募考试,符合报考资格的也都纷纷报名。

  “你们报名了么?”

  “当然报名了,报名费用仅需要五十文钱,而且考试也只是到县城去,不用跑那么远!”

  “我也报名了,我听说这次招募考试可是要全国排名的,很多有学之士都报名了,不求能够靠中,只想会一会天下才子啊!”

  “对对,招考公告上可是说得很清楚,到时候会出考试排名的,成绩一出来你就知道自己在整个县排第几,整个行省、乃至全国的排名!”

  “我还听说,这次压卷的可是锦衣卫、税务稽查司以及最为精锐的警卫军,同时从京城出发,运到大明各县,以此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你们也不看看这是谁主持的,欧阳驸马啊!他光是站在那里,就没人敢乱来!”

  “就是!”

  “我现在很是期待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名次了,若是能够进入项目部,此生怕是要平步青云,干出一番事业!”

  “参与到修京平铁路,我家族谱怕是为我单开一页!”

  ......

  辽东行省。

  自从辽东之地被大明收复之后,这里就已经正式成为行省之一。

  由于靠近北直隶,所以辽东行省这两年发展得比较迅速,当然和北直隶是没法比的。

  不少百姓才从战乱中恢复过来。

  行省内一处偏远乡村中。

  十七岁的赵珲将烧好的药端给躺在病榻上的母亲。

  “母亲药好了,起来喝药吧!”

  赵母缓缓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满含心疼和愧疚道:“珲儿,是娘拖累你了!你爹走得早,为娘又是一个病秧子...”

  “母亲快别说了!”

  “日子会好起来的!”

  赵珲宽慰道:“如今大明是欧阳驸马掌权,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儿子即便没钱也能去学院读书!”

  “学院的老师说了,像咱们这种穷苦百姓,读书就是咱们唯一的出路,虽然孩儿觉得他说得有不对,但目前的确是这样的!”

  “学院知道我们家的情况,还特意给孩儿申请了助学补助,孩儿读书之余还能去打工,如此娘的药钱和孩儿的读书的费用就都有着落了。”

  听到赵珲这话,赵母脸上露出欣慰之色,笑着道:“我儿真是聪慧能干!只是...娘心疼啊!咳咳!”

  “娘,儿子还有个好消息跟娘分享,朝廷即将举办招募考试,据说是为了修建京平铁路招募人才,若是能够考上,便能成为项目部的一名员工,据说待遇不输官员以及国企公务员,日后也有机会直接转入如国企,甚至是直接做官!”

  “儿子已经报考了,只要儿子能够考上,咱家的日子会更好,到时候儿子带母亲去京城,请那里的医生给母亲看病!”

  “好好!母亲等着!”赵母用手抚摸儿子赵珲的脸颊,“在娘心目中,我儿是最棒的,一定要注意身体。”

  “嗯嗯,娘你喝药!”赵珲见母亲脸色好了不少,连忙将药送上。

  “好,我喝,娘还想看到我儿金榜题名、娶妻生子呢!”或许是心里有了指望,赵母人也精神了许多,安心喝药起来。

  安顿好母亲。

  赵珲便背着书袋,走上一个时辰的山路,来到镇上,先是在一家书店当小肆做兼职,一直忙到下午,赵珲这才来到书馆,开始学习。

  书馆是朝廷修建的公共之所,无论男女老少皆可来此读书,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保持安静、爱惜书籍。

  这对于赵珲来说,绝对是读书学习的最佳地方,在这里和赵珲一样认真读书的少年很多,他们专心的阅读自己手里的书籍,根本不会去打搅他人。

第568章 第一名,进京!!(求订阅!!)

  赵珲记得书馆刚刚开业的时候。

  时常会有地痞流氓、混混来到捣乱。

  结果这些地痞流氓、混混被一波又一波的人收拾,最后反倒成为了保护书馆的存在,有些地痞流氓、混混还干起了书馆保镳,有的甚至是都开始读书起来。

  对于那些收拾地痞流氓、混混的人身份有很多猜测。

  比如锦衣卫、比如税务稽查司再比如一些侠义之士。

  因为只有这些人才能将这些地痞流氓、混混收拾得服服帖帖。

  ....

  因为有书馆的存在,让像赵珲这样的贫苦孩子,有了学习的圣地。

  没有人打搅,更是能够安心学习。

  赵珲每次都要学到天黑,书馆关门,这才依依不舍离开,看一天书,食物不过是小半个渣粮馒头。

  “珲小哥,到闭馆的时间了!”

  馆主是位老者,书馆建成那天来的,并不是本地人,也很爱看书,每天很早就来书馆,将书馆打开之后,就往位置上一座,没有特殊的事情话,一坐就一整天。

  因为每次都是最后走,赵珲倒是和馆主老者熟络起来。

  “这本数学精讲,写得可真好,看得让人爱不释手,要是再给我点时间就可以看完了。”赵珲感慨道。

  “既然喜欢看,那便明日继续看,或者你干脆登个记,带回去看!”馆主老者开口道。

  “从书馆借书需要押金,可我...”赵珲摇摇头,“只有明天再看了。”

  “珲哥这书你拿回去看就是,不收你押金。”馆主老者开口道。

  “馆主这...这可以么?”赵珲连忙问道。

  “哈哈,所谓押金,不过是防小人的,我看你珲小哥是个爱读书之人,日后定然是位君子,书你拿走即可,日后若是有喜欢的,都可以登记后拿回去读,不过还是按照规矩拿回来!”

  馆主老者缓缓道。

  “多谢馆主,多谢馆主!”赵珲大喜。

  “不必谢我,要谢就谢欧阳驸马,这书馆乃是欧阳驸马所唱,他说书籍本应是人类共同财富,而读书则是每个人的权力,所以才创建了遍布全国各县,让所有大明百姓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

  “老夫也是被欧阳驸马这宏伟愿望所感动,这才主动来到这里。”

  听完馆主老者的话,赵珲愣在原地思考着什么。

  馆主老者开口道:“珲哥,你也别愣着了,拿起书赶紧回家吧,路上还请多加小心,屋外灯笼你拿一个,明日你再拿回来就是。”

  “多谢馆主!”

  赵珲再次感谢馆主老者,拿好书籍离开书馆。

  一个月时间,一晃而过。

  招募考试的日子即将来临。

  招募考试在县城内,所以镇上的考生得去县里才能考试。

  从镇上到县里光是走的话,得三天三夜,而且路上颇为不安全,一般情况下都是跟着商队一起走。

  不过商队也不会让你白跟需要付些费用。

  不过赵珲的钱都用来读书和给母亲买药,所以赵珲只能是独自上路。

  “珲哥!”

  “馆长!”赵珲看到叫住自己的人。

  馆长老者此刻正坐在一辆马车上面,掀开马车帘子,笑着道:“老夫有事要去一趟县里,这马车上还有些空位,你们几个可以坐老夫的马车,顺路捎你们。”

  “多谢馆长!”

  赵珲和周边的考生都是十分欣喜。

  坐馆长的马车可比跟着商队舒服多了。

  众考生坐上馆长的马车,马车立马朝着县城而去。

  .....

  县城考场。

  众多考生齐聚,由于报名者众多,考试热闹程度比科技还要高。

  好在县城提前知道了报名考试的人数,对考场进行扩建,完全能够满足本县考试需求。

  咚咚咚——

  随着三声铜锣被敲响。

  整个考院顿时安静下来。

  一个个考场内,考官拿着密封好的考卷走了进来。

  “诸位考生,考卷此刻就在我手上,这些考卷都是从京城押运过来的,按照朝廷新定的规矩,我先请两位考生上前来,和我一同确定这考卷密封签是否完整,是否有被动过手脚!”

  说完,考官便随机点了两名考生。

  在两名考试近距离观察,所有考生共同见证下,确定试卷密封完整的,没有被人打开过。

  接下来便打开外包装,将里面的考卷取了出来。

  咚咚咚——

  随着外面铜锣声再次响起,试卷开始发放。

  “诸位考试,请你们在拿到试卷之后,先不要着急答题,请先看清楚自己的试卷是否完整,是否漏印错印的情况!”

首节 上一节 617/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