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626节

  欧阳伦也是老演员了,说这些话的时候那也是声情并茂,无论是语气、神色...演得比朱元璋还像。

  听到李善长那是头皮发麻!

  要不是李善长清楚的知道欧阳伦是什么人,估计都会被欧阳伦所说的感动!

  而且听欧阳伦这话,这是要让他们淮西子弟大出血啊!

  真要是让欧阳伦狠狠刮淮西子弟一笔,那他李善长怕是要被不少淮西子弟骂死,这对他李善长在淮西党内的威严是个极大的打击。

  可现在反悔...明显已经是迟了。

  太上皇朱元璋、皇帝朱标这会都看着他李善长呢!

  而朱元璋在听到欧阳伦所说的话之后,嘴角直接上扬起来,要不是要顾及李善长和几位淮西党官员的感受和颜面,朱元璋这会儿直接就拍手称快了。

  欧阳伦这牙尖嘴利的本事就是好!

  简直就是艺术。

  真是奸诈中的奸诈!

  本来因为九十九亿的资金,让朱元璋相当难受,但是在欧阳伦的一番操作下,特别是让文武百官集资这个办法一出来,朱元璋顿时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天下财富,大半汇聚于这些官员富绅手中,而淮西党所掌控的财富又占大头。

  若是能将这一大笔钱调动起来,朱元璋自然是无比开心。

  朱元璋赶紧再给欧阳伦递眼神,意思也很简单:欧阳伦你别停,继续啊!咱还等你把真金白银从淮西党手里给弄出来呢!

  欧阳伦内心翻了个白眼,然后继续开口道:“李大人乃是我大明的开国功臣,更是两朝元老,为太上皇分忧解难,为陛下鞠躬尽瘁,为大明百姓呕心沥血!”

  “如今更是为了大明的铁路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如此忠诚、如此伟大...简直是文武百官之表率,堪比汉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

  “在下佩服之至!!”

  听到这里,李善长心里还挺舒服的,但是接下来欧阳伦的话,李善长就立马舒服不起来了。

  “对于如何集资这事,臣刚刚想到了个办法!”

  “既要筹措足够的资金,又要保证公平公正,臣以为集资方案定为按照官员自身财富集资,分为十万以下档、十万以上百万以下档,以及一百万以上档!”

  “十万以下档,按照家中人口数量,每人五百两银子!”

  “十万以上百万以下,按照家中人口数量,每人一千两银子!”

  “百万以上,按照家中人口数量、每人五千两!”

  “如此缺口的资金将不会是什么问题,我想李大人定然不会拒绝这样的方案吧!”

  听完欧阳伦的方案,李善长以及几名淮西党官员直接愣在原地,如同石化了一般。

  就连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在听到这话之后,也是用一种震惊的目光看向欧阳伦。

  卧槽!

  欧阳伦,你这何止是刮一层油水...你简直是要一次性榨干啊!

  每人收五百两,如果家里有个十几口人,那就是大几千两银子,更绝的还得是拥有百万家资的官员,每人是五千两,乖乖那得拿出一半家资来啊!

  狠!

  真是太狠了。

第575章 欧阳伦太狠了(求订阅!!)

  朱元璋想过欧阳伦的办法会比较激进、残忍,但没想到会如此激进、残忍。

  这真要落实,这怕不得把这些淮西子弟的棺材本都掏出来。

  “咳咳,欧阳伦...这集资方案能不能少一点?”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像死了妈的表情,也忍不住开口为淮西党求情。

  “欧阳妹夫,朕也觉得这有些狠了,要不适当少一些,毕竟文武百官也是要吃饭的!”

  朱标也开口道。

  “回太上皇、陛下,其实这个方案臣也是让户部以及税务基础司认真核算过的。”欧阳伦当即开口道:“首先我们征收....咳咳是集资的是官员的资产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朝廷文武百官每月都有俸禄,户部从未拖欠过,所以根本不存在吃不起饭的情况,而且每位官员的资产都是经过户部和税务稽查司核查过,准确无误,当然了...除了不明来源的钱财除外!”

  “这个方案已经是能够凑集足够资金的最低方案,再少...筹集的资金就不够了,那么这个方案也就没有意义。”

  “臣原本也担心实施这个方案,会引起文武百官的不满,这也是臣迟迟没有提出来的原因,但是当臣在听了李大人的慷慨陈词之后,臣彻底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淮西子弟是太上皇、陛下最为忠心忠诚的班底,是跟着太上皇打下大明江山的,他们怎么可能不会支持太上皇,刚刚李大人也说,如果可以...他们淮西子弟都可以捐出全部身家,这着实是让臣婿感动!”

  “因此如今只不过捐出最多一半的资产...淮西子弟必然不会有任何怨言。”

  “而有了淮西子弟带头,其他官员自然也是全力支持,如此更是能彰显我大明君臣一心!”

  “臣婿也更有信心将京平铁路修好!”

  欧阳伦停顿一下,接着又说道:“况且....这些钱也并非白拿走,而是给文武百官们算成干股!未来京平铁路修通,可以通过运输物资、人员进行收费,便可以源源不断的赚钱!”

  “而这些赚来的钱便是利润,到时候就可以按照干股比例分红给大家!”

  “所以在臣婿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负担,相反这是一种福利!”

  妈的欧阳伦!

  照你这么说,我李善长和淮西党官员都还要感谢你咯!!

  李善长听着欧阳伦所说的话,气得混身颤抖。

  李善长再也忍受不了,当即站出来道:“为了陛下、太上皇尽忠,身为老臣,臣和淮西子弟自然是没有丝毫怨言!”

  “欧阳驸马你可别忘了,你也是大明臣子,我们都交了,你是不是也要交?”

  李善长深知不能否决集资的事情,所以便打算拉着欧阳伦一同下水,你欧阳伦钱才是大明最多的,而且还有驸马党官员,一个也跑不了!

  听到李善长这话,欧阳伦表现得却是格外的淡定,似乎早就料到了有这个事情。

  “李大人说得太对!我身为大明臣子,自然是要交的,若是我自己都不遵守,如何能让其他官员信服!?”

  “臣家资过百万,理应按照最高档位交钱,目前整个宗人府人口五十三人,每人交五千,也就是说....需要集资二十六万五千两!臣为了支持京平铁路的修建,直接集资百万两!!”

  “李大人如此可还行?”

  欧阳伦微笑、眼中带着戏虐的看着李善长,后者脸色又又难看了很多。

  朱元璋、朱标也是笑了笑。

  欧阳伦还真是阴险啊!

  直接用一百万来堵李善长和其他官员的嘴,对于欧阳伦来说一百万真不算什么。

  但是李善长却是难受得不行了。

  大意了!

  欧阳伦这家伙钱太多,直接拿出了一百万,拿他们淮西党却只能是老老实实接受。

  李善长现在都已经能够想象,等会下去之后,他将这个消息告知其他的淮西党官员,他们将是何种反应,想吃了他的心都有了吧!

  套路...都特么是套路。

  李善长很清楚,这次他是被欧阳伦和朱元璋联手给坑了,事情都发展到这个时候,李善长也根本不敢再提退出京平铁路这个项目的话,反反复复你把皇帝和太上皇放在眼里了么?

  欧阳伦直接带头出一百万,这让李善长彻底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既然欧阳驸马能做到,我李善长和淮西子弟自然也能做到!”李善长沉声道。

  这个时候朱元璋也开口了,“好啊!别的朝堂那都是相互争吵、掣肘不断,反观我大明朝堂,君臣一心,还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接下来咱和皇帝可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李善长、欧阳伦!你们二人可不要让咱和皇帝失望啊!”

  欧阳伦自然是笑着拱手,“请陛下放心,资金的问题一解决,距离咱们京平铁路正式开建就快了,到时候还请陛下、太上皇以及李大人来为开工仪式剪彩呢!”

  “好好!咱和皇帝到时候一定去!”朱元璋点点头。

  “欧阳妹夫,你放心大胆去干,朕和父皇....”朱标转头看了一眼李善长,继续道:“...还有李大人都是支持你的!大明的文武百官和百姓也都将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随着朱标话音落下。

  刷刷——

  朱元璋、朱标、欧阳伦甚至就连淮西党的其他几位大臣都将目光落在了李善长身上。

  咳咳——

  被如此盯着,李善长也是相当的难受和无奈。

  这个时候已经是由不得他了,只能是拱手开口道:“请陛下、太上皇、欧阳驸马放心,臣和淮西子弟也必将竭尽全力!!”

  这次可以说是咬碎牙齿往肚子里面吞了。

  只是下去之后,自己该如何跟淮西党其他人说这事呢?这可是个麻烦事,特别是以蓝玉为首的那几个淮西将领,脾气火爆受不了半点委屈,这次要让他们交出几乎一半的身价,这和杀了他们有什么区别。

  看到李善长愁眉苦脸的样子,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前者笑了笑。

  因为欧阳伦和驸马党的崛起,导致淮西党现在没有之前那般是无忌惮,不过淮西党作为大明成立以来的第一政治势力,实力不容小觑,而且淮西党内部更是极为团结,之前哪怕是多个大案涉及到淮西党,但最终都没有影响到淮西党核心人物,即便是胡惟庸大案,也只是牵连了一大批人,而淮西党很快就恢复过来。

  足以见得淮西党的任性。

  如今修建京平铁路是大明第一要务,通过集资的事情让淮西党内部出现不同的声音,从而让淮西党没精力去掀起什么风浪,这点是符合朱元璋、朱标以及欧阳伦利益的。

  至于效果怎么样,还得等事情后续发展才清楚。

  当然了,也不能让淮西党直接散架,要是没有了淮西党,那就是欧阳伦和驸马党一家独大,这也是朱元璋无法接受的事情。

  思考片刻,朱元璋继续开口道:“皇帝。”

  “父皇,儿臣在。”朱元璋突然叫自己,这让朱标有些意外。

  “待会你下旨,让所有官员按照欧阳伦所例的办法集资!咱们也不能让官员们太难做。”朱元璋开口道。

  “是,父皇!”朱标点点头,接着问道:“父皇,儿臣听说有的官员两袖清风家资别说十万,就算是一万甚至一千都没有,这样的官员该如何处理?”

  听到朱标提出这个问题,朱元璋也是眉头一皱,对着欧阳伦道:“皇帝的话倒是让咱想起来了,我大明官员大多都是勤政廉洁的官员,不少官员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总不能强行集资吧!”

  听到朱元璋这话,欧阳伦愣了一下,随即疑惑道:“太上皇陛下,你这话是认真的么?按照户部和税务稽查司统计的数据,我大明这些官员当中,大约三成身家超过了百万!”

  “超越十万不满百万的人就更多,达到了六成!”

首节 上一节 626/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