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693节
和文武百官的紧张不同,当朱标听到欧阳伦的这番话时,即便是知道欧阳伦会站出来,但是真看到欧阳伦站出来,朱标还是格外的高兴,自己果然没有信错人!
朱标也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开口道:“我妹夫说得很好啊!”
“大明是要不断发展了,在其位谋其政,若是只是占位置不做事情,那朕要你何用!”
朱标语气浑厚、中气十足!
言语间透着帝王威压。
噗通——
“臣等知错!”
随着朱标这话说出来,现场的文武官员全部都齐刷刷跪下,当然除了欧阳伦。
这还是感受到朱标如此有气势。
就连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的朱元璋也忍不住睁开眼睛,颇为欣慰的看了朱标一眼,没有说话,然后继续闭目养神起来。
“知错...”朱标嘴角抽抽,除了认错就没有其他的么?
“哼!看样子诸位爱卿也是很支持朕的嘛!”
朱标说完,刻意停顿一下,然后目光在文武百官身上扫过,见无人敢反驳,这才继续道:“如今大明看似发展得很不错,但同样是危机四伏,若是大明官员自身不够硬,不够有战斗力,那我大明未来发展堪忧!因此朕决定要进行吏治改革!!”
“既然是要进行吏治改革,那就要从上往下开始!”
“这太极殿上站着的诸位爱卿便是朕这次整顿吏治的头号目标!”
“各位手中既然都有了各自的政绩单,想必对于自己这一年或者是这几年做的如何心里有个清晰的认知,朕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
“今日散朝之后,那些对朝廷没有丝毫贡献的官员,自己写辞官折子到吏部,朕留其品阶,继续发放俸禄,若是等到朕亲自出手,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话音落下。
现场众官员也是明白了朱标的手段,他们缓缓抬起头,先是看向朱标,接着又看向朱元璋。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新皇帝当着旧皇帝的面,对朝堂官员进行清理,这在历朝历代都是第一次吧!
文武百官都清楚这一次的吏治整顿是躲不掉了,同时也在脑子里想过朱标会如何进行吏治整顿,最可能的就是先对下面的一些小官小吏动手,然后再一步步的上升到中央朝堂之上来。
这样的吏治整顿,对于他们的威胁并不大,到最后不少官员都能够安全落地,若是皇帝逼得紧,随便推出几个用处不大的官员去背锅就好,如此一来,皇帝的威严树立了,朝堂上的风气也算是整顿,大臣们的整体利益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
可以说...这样大家都能够接受。
可朱标这一招,显然是无比的迅猛,是铁了心的要清理朝堂!
文武百官一个个内心震撼不已,就连李善长此刻脸色也是相当难看起来,要知道论资历,放眼整个大明官场,无人能和他李善长相比,但若是论政绩....过去他李善长倒也做了不少政绩出来,但那都是他当丞相时候的事情,自从朝廷废除丞相制度,他李善长能够拿出来的政绩那是越来越少!
政绩拿不出来,但是败绩倒是有一箩筐,比如南方四省之乱、户部事件等等!
李善长看了一下手上的政绩单,虽然他这一年没做出啥政绩,但毕竟是内阁大学士,也没有完全躺平,所以政绩单上政绩虽然少,但多少还是有些的,这一点上户部还是做得很公平公正,并没有因为他是李善长,就可以减少隐藏李善长的政绩,对于这一点即便是李善长也是挑不出半点毛病。
可是当李善长看了一眼自己这边淮西党其他官员的政绩表,差点没气晕过去,特码的,好多人比他还差,甚至他还真就看到空白的政绩表!
平日里看你们一个个都把自己吹上天了,感情一个个都是在跟他吹牛呢!关键是他李善长还都相信了。
妈的!这要是在战乱时期,老子非把你们都给砍了!一群坑爹的货!
不过现在也不用他李善长动手了,因为李善长很清楚,那些个政绩连他都不如的官员,基本上都会成为朱标清理的对象,他即便想要保,也保不了。
李善长在思考的同时,朝堂上的其他官员同样在思考!
朱标已经明牌了。
这和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套路很像,主动交出手中的权利,可以获得名誉和财富,以及一世平安,但若是执迷不悟,那后果可想而知,先礼后兵,这妥妥的帝王老套路了。
如今局面也很清晰,太上皇朱元璋对于朱标的行为无疑是默许的,朝中更是有内阁首辅欧阳伦鼎力支持,甚至所有人都怀疑,朱标用的这些方法都是欧阳伦教的。
再加上李善长坐在板凳上,默不作声。
但凡是思路正常的官员都知道如何做出选择。
想通这点,很快就有官员站了出来。
“臣刑部侍郎候远自知德不配位、才疏学浅,愿意辞官!!”
有了第一个立马就第二个...第三个....
“臣都察院御史周也愿辞官!”
“臣兵部主事....”
“臣...”
官员们不是傻子,如今这局面,朱标显然是动真格了,留在他们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一是硬钢,毫无疑问,这是条死路,二是老老实实选朱标给他们安排的路,虽然没了权柄,但多少保留了品阶,也算是体面离场。
不断有官员站出来请辞,朱标也是根据这些请辞官员,对应他脑海当中的名单。
结果还是很让他满意的,大家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这些站出来主动请辞的官员基本都是他名单目录上想要裁撤的官员。
如此一来,他裁撤官员的目的达到,同时他朱标也不会被说刻薄寡义,可以说是拥有了个完美的开始。
朱标内心还是颇为得意的,甚至是瞧悄悄看一眼朱元璋,见朱元璋并没有说什么,心里也是更加踏实了。
很快站出来主动请辞的官员就有了十多位,这已经是很多了,因为这就意味着将会一口气空出十多位五品以上的官职来!!
第634章 朱标手段,坐山观虎斗(求订阅!!))
十多个五品以上的官员!!
这都可以组建一个不弱的政治势力了!
这就是他朱标整顿吏治的第一份成绩单!
毫不夸张的来说,他朱标这一次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十多个五品以上官职可以从五品以下的官员中挑选晋升,未来将会成为他朱标的朱标的助力。
十多个五品以上官员提上来,五品以上的官职就又会多出来十多个,这就给那些人材清理了一条晋升之路出来,虽然目前这条道路并不是那么宽敞,但是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很多,只需要不断的扩宽即可!
这些被自己亲自提拔起来的官员,自然是对他朱标忠心耿耿,成为他施政的臂膀!
虽然朱元璋给了朱标极大的权利,但朝堂上的这些官员全部都是朱元璋时代的老臣,即便是这些官员也配合朱标,但作为使用者的朱标才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当中的差距。
说白了,就是这些个大臣始终用得不得心应手。
其实这也不能怪朱标、也不能怪这些官员,这些老臣跟着朱元璋短着数年,长着几十年,他们早已习惯了朱元璋的统帅模式,而朱标和朱元璋显然观念有所不同,这就相当于两个齿轮不匹配!
朱标的行事风格,老臣不适应,即便是尽力去配合,也很难呈现好的效果。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朱标这才下定决心要进行吏治整顿!
从这十几个主动提出辞官的官员来看,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淮西党的,也有中间派别的,而驸马党这边倒是一个也没有。
原因也很简单,能够进入驸马党的官员第一点那就是有过硬的政绩,而且驸马党这边的官员整体的官职并不高,所做的也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事情,成绩自然是不少。
最不怕查的就是驸马党的官员了。
朱标也很佩服,他为了整顿朝廷吏治,对于朝廷官员这方面那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驸马党的官员也是给他影响最好的一类官员,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朱标那是一点也不例外。
“嗯!不错,念在你们有自知之明,你们之前所犯的一切错误,朕都不再追究,你们的官职级别保留,吏部会给你们安排合适的散官,你们的俸禄照拿!”
“另外朕还要赏赐你们良田!让你们衣食无忧!”
“至于...你们若是还想为大明做出贡献,朕也给你们想了个好去处,你们都是有学问之辈,你们可以进入大学进行深造,若是从大学顺利毕业,你们可以在大学、中学、小学去任教!”
“不过...朕希望你们能好好的教导学生,且勿和你们一样...做尸位素餐、浑水摸鱼之辈!”
听到朱标这番话,第一批站出来的官员非但没有难过,反而是满脸激动!
纷纷跪拜在地,“臣等叩谢陛下,陛下仁慈圣明!”
免除之前一切罪责!
这句话的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了啊!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即便过去做了一些违法乱纪之事,从现在开始就一刀两断了,说白一点,那就是他们可以平稳落地!
不光如此,皇帝还保留了他们的品级,做个无权无事的闲散之官,白拿俸禄,还赏赐良田....这样的待遇简直不要太好。
他们自然是对朱标感恩戴德,生不出半点怨恨之意。
“行了,你们下去吧!务必牢记朕的叮嘱!”
“是!”
这十多名主动辞官的官员齐齐退了下去。
随着这十多名官员退下,整个太极殿顿时空了不少。
剩下的官员当中有不少对于这次的吏治整顿有意见,不过当他们看到太上皇朱元璋和欧阳伦都没有开口后,他们也只能是将心中的意见藏在心里,甚至都不敢展露出来。
现在局面很清晰了,皇帝朱标要整顿吏治,而太上皇朱元璋和内阁首辅欧阳伦为朱标保驾护航,如此阵容...放眼整个朝堂也没有人敢硬钢!
这个时候谁要敢站出来质疑朱标,那就和找死没啥区别。
再说了,虽然刚刚朱标才裁撤了十多名官员,但是对这十多名官员的安排,绝对是很宽厚仁德了。
有这样一位宽厚仁德的君主,说实话是他们幸运,若是这事换成朱元璋来处理,刚刚那十多名官员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诸位爱卿对于朕刚刚的处理可有什么建议么?”
朱标面带微笑的问道。
建议?谁敢提建议?!
“陛下英明,臣等佩服!”
剩下的文武百官齐齐行礼。
就在这个时候,李善长站了出来,“陛下整顿吏治,感化官员,真乃我大明圣明君主!不过这些官员辞官之后,朝堂之上就空出了不少官职,这些官职都相当的重要,还需要及时补充进来!避免朝政混乱!”
“请陛下圣裁!”
听到李善长这番话,欧阳伦在心里直接翻了个白眼!
这个李善长还真是见缝插针的行家,心里素质也是极佳,这边才被薅掉差不多十名官员,这立马就厚着脸皮提出这些官员的任命,显然是要将这些官职给拿回来!
随着李善长带头,这一次中立派别的官员也是纷纷开口。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礼部尚书吕昶、吏部尚书宋濂等人,中立党派如今在朝堂上官员本就少,这次又有好几个辞官,得赶紧将这几个官位抢回来。
官帽子在朝堂上那就是最大的资源!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