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695节
“怕!当然是不怕的,不过现在是势比人强啊!欧阳伦背后有太上皇、皇帝撑腰,他又是身居高位,真要是对付咱们,那就如同碾死一只蚂蚁一样!我这叫忍辱负重,还有你哪有资格说我,刚刚行礼的时候,你比我要谄媚多了!”
“我哪里是什么谄媚?我这分明是卧薪尝胆,若是让我打入驸马党,到时候必定协助大家将这驸马党连根拔起!”
“就你?驸马党根本看不上你,你这种差一点就只能主动辞官的官员,连驸马党的门槛你都摸不到!”
“你是好东西?!”
“我政绩比你强!我要是你这般政绩,我根本没脸再呆在这个位置上,跟着主动辞官!”
.....
官员们议论纷纷,对于“个人政绩单”颇有微词,随着政绩单的出炉,他们再想要摸鱼就相当困难了,想要继续做官掌握权柄,那就必须要有政绩!
拿不出政绩,怕是日后不光是官做不成了,就连脸面都没有!
这和以前局面大不一样,以前这官帽子还是相当稳固的,即便是在朱元璋的高压统治下,虽然有不少官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丢官丢脑袋,但是这数量并不算太多,大部分官员还是能够稳稳当自己的官,但是现在朱标又来了一个个人政绩考核,这丢官的风险丝毫不小于贪污受贿!
也就是说他们丢官的可能性又大了不少。
也正因为如此,过去习惯了做做样子的官员对于欧阳伦有很大的不满,可惜这些官员也只能是发发牢骚,但是心里却是已经开始思索如何才能做出政绩,一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
既然是比拼政绩,有了政绩就不会被罢免官职,那若是自己将政绩弄得多多的,是不是意味着就可以获得晋升!?
如果有了政绩就能够获得晋升,那就不用拉下脸面去巴结,只需要认真做好事情就是了。
当有官员心中出现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们对于欧阳伦弄出来的“个人政绩单”的感官发生改变,这份政绩单的确会让他们难看,压力很大,但同时也给了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试想一下,皇帝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政绩单看着,其他人的政绩都惨不忍睹,而自己的政绩单十分的亮眼,那皇帝该如何想?又会如何安排?!这都不言而喻!
“欧阳驸马真是太过分,这简直是要将我们往绝路上逼!”
“没错!欧阳伦如此做,这显然是要自绝于官场!”
“要我说,干脆咱们谁也不管这个什么政绩单,下去之后该咋滴还咋滴,反正有点政绩谁拿咱们没办法!”
“有道理,我们就应该团结起来,向陛下、向他欧阳伦表达咱们的态度!”
“咱们也是人,不是他欧阳拿捏的对象!”
“好好!那咱们就这样定了!”
“没问题!”
“等等,你们该不会有人偷偷下去努力吧?”
“怎么可能!”
“根本没有这回事!”
.....
官员们嘴上说着不会努力,但是下去之后就立马行动起来,只有个别官员真的相信大家要共同抵制政绩单这事。
对于这些官员的做法,欧阳伦早就预料到了。
在利益面前,什么仇怨、什么尊严...那都是虚假的,文武百官都不是傻子,只要细细琢磨就能够知道这个人政绩单的真正作用,一个能将自己所做的成绩直接摆在皇帝面前的东西,这玩意对于那些并非天天都能在皇帝跟前晃荡的官员来说,简直就是自己向上攀爬的最佳通道!
当官需要伯乐需要贵人相助,但即便是伯乐、贵人也不会将你全部的能力、成绩展露出来,可个人政绩单是不会作假的,只要自己努力一分,政绩比别人多,那就有很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人会说,获取政绩需要能力、需要时间,反过来想...你去巴结人、讨好上司需不需要时间?需不需要金钱?还得把脸皮豁出去!
对于真正有能力的人来说,靠着自己政绩获得的晋升,这才是最有成就感的!
如果两者可以选择,绝大多数官员会选择靠个人政绩说话。
这就是欧阳伦弄的阳谋!
表面上因为“个人政绩单”的事情,文武百官会记恨他,但是用不了多久,很多官员就会感谢他,说不定背地里都会给他磕头!
不过欧阳伦现在可没时间来管这些事情,因为他刚回到宗人府就被一群官员给围住了。
工部的...户部的....兵部的....礼部的.....都有。
“首辅大人,属下是来跟您汇报一下关于京平铁路建设进度的!”
“我们工部这边可是严格按照您制定的任务要求推进的,不过这当中也遇到了好几个问题,比如道路固化、打隧道等等的技术问题,还有....”
工部的官员说上一大堆。
工部官员刚说完,这边户部的官员又开口了。
“首辅大人,户部在您的英明指导下,正在进行各地行省的税收登记,请问今年还需要各地行省将银两送进京来么?”
“还有就是地方上不少衙门官员都在询问,项目申请今年还能不能申请,明年的申请是不是可以提前开始!?”
“诶...你推我干嘛?我还没说完呢!”
户部官员话还没说完,就被其他衙门的官员连拉带拽就给挤开了。
“首辅大人,兵部收到军队士兵的反馈,说是很多士兵都想要见你一面,您看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抽个空去军营里走走,给士兵们讲上几句!”
“另外咱们兵部正在和北直隶的几家军工企业谈武器购买的事情,原本都谈得差不多了,突然跟我们要涨价,这...这哪有这样的啊!虽然没有签合同,但是这都是商量好的呀!这您可得给我们主持一下公道,兵部预算就那么多!”
“兵部的你讲完了没有,该我礼部了!!”
“首辅大人,你赶紧让户部给我们礼部拨点钱吧!九年义务教育是我们礼部在推进,老师培训要钱,公务员招考也是我们礼部在负责,这布置考场也要钱,而且还得给很多考生进行补助,上次征伐北元大胜的庆功宴也是我们礼部在弄...这年底了,礼部真...拿不出钱来了啊!”
.....
听着这些人汇报的事情,欧阳伦简直头都要炸了!
“够了!”
“都给老子安静点!”
欧阳伦怒吼一声,现场立马安静下来。
欧阳伦也是相当郁闷,一到年底一堆事就找上门来,今年比去年更麻烦!
“你们这些事都是些破碎事情,都去找你们各自的尚书,我知道是他们让你们来找我的,你们回去就跟他们说,他们想要的,我这里都有,想要的话就自己来拿!”
“打发手下来我这里念叨,没意思!”
“好了,你们可以滚了!”
听到欧阳伦这话,现场一众官员不敢逗留,连忙离开。
唯独留下了户部的官员。
“你特么还有什么事情么?”
“首辅大人,我的尚书是您,您让我找自己尚书....”这名户部官员小心翼翼道。
“滚滚,去找郭资!!”
第636章 走到群众当中去(求订阅!!)
将各个衙门派来的官员全部撵走,欧阳伦耳朵边上这才安静下来。
可没过多久,工部尚书单安仁、户部侍郎郭资、税务稽查司指挥使毛有德三人一起走了进来。
“下官单安仁(郭资、毛有德)拜见驸马爷!”
欧阳伦此刻躺在摇摇椅上,微微抬起眼皮瞧上这三人一眼,然后又重新闭上眼睛,“说吧,有什么事情,别把你们刚刚派手下来说的事情又说一遍,若是你们就只有一个重复问题的能力,我要你们来干嘛?!”
听到欧阳伦这话,单安仁当即紧张起来,郭资、毛有德二人则是表现淡定,毕竟他俩也没少被欧阳伦骂,都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工部尚书单安仁连忙开口,“驸马爷,虽说您安排的财政转移支付这事挺好,不过却没办法立刻解决工地延期问题呀!”
欧阳伦睁开眼,看向郭资,“你钱没给工部给划过去?”
“划了!驸马爷你说的当天,下官就带着户部的官员以及会计师傅们连夜将需要转移给各个贫困行省的钱,划到各个行省的账户上了!下官这里可是还有相关单据呢!”
郭资连忙道。
“那是其他行省没给你钱?”欧阳伦转头看向单安仁,继续问道。
“下面行省也将钱给工部了!”单安仁连连点头,接着露出无奈的神色,“但关键是下官手里光有钱也没用,招不到工人,没那么多人干事,这工期还是要厌恶啊!”
“有钱还招不到人?!”毛有德开口道:“一看就是单尚书你没把钱给够,你听我的,把工钱提升三成,要是还不行那就五成,甚至直接翻倍!”
“只要钱给到位,肯定能有人来的!”
单安仁苦笑连连,“毛大人,这干工地和做生意并不完全一样,我倒是想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工钱,但是预算就那么多,提升一些可以,要是提升过多,下面行省也不是冤大头,他是不会给这个钱的,而且户部这边也不会批,难不成让我自己贴钱进去?”
“就算是我想这样干,可就我自己那点三瓜两枣的俸禄,连九牛一毛都没有啊!”
“单大人说得不错,目前户部对于工人的工资都是有一个基本规定的,这种大幅度提升、扰乱市场的行为,我们户部绝对不会批的。”郭资摇摇头。
“咳咳,是我考虑不周,抱歉了!”毛有德本身是商人出身,他刚刚忘记官场上的条条框框了,若是那个工地是他一个人承包,缺工的问题按他说的办法肯定是有用的。
听到这里,欧阳伦也是明白过来,缓缓点头,“单尚书,我知道你的问题所在了,这事也是我没考虑妥帖!”
“你缺工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那些行省本身的一个人口流逝造成了,青壮年都派去北直隶、南方沿海诸省以及香港村那边赚钱了,本地的青壮年数量减少,导致你工地上不够人开工。”
“正常来说,按照我的规划,用不了多久,各地行省的情况会有所好转,人口也会慢慢回流,只是你的工地工期比较急,有些等不及。”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自己可有想过什么办法?”
欧阳伦并没有将自己的办法直接说出来,而是看向单安仁反问。
“这....”单安仁思考犹豫片刻,然后开口道:“驸马爷,其实下官这里当时还真想到一个办法!只是下官尝试过一次后就放弃了。”
“说说看,咱们一起讨论一下,说不定能帮你将办法完善。”
果然不出自己所料,欧阳伦对于单安仁的印象不错,有能力有原则,对朝堂党争并不感兴趣,用前世的话语来说,单安仁是一位技术型官员!
这种有能力的技术型官员往往是领导们的最爱,因为他们是真的能够解决问题的,而且也会主动去想解决问题办法。
“既然驸马爷让下官说,那下官就直说了。”
“在各个工地出现人员短缺的时候,下官就去实地进行了一番调查,调查结果的确是青壮年人口流逝导致的,虽说在工地上做事,工钱在当地算是不错的收入,但是和北直隶、南方沿海的几个发达行省来说,工地不仅更累、更危险,而且工钱还不上北直隶、南方沿海诸省!”
“时间一长,当地的青壮年就走得差不多了!”
“不过...下官发现,并非所有的青壮年都想要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们宁愿少赚一点,也想要留在自己的家乡经营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
听到单安仁这话,郭资连忙道:“单大人,既然当地都还留有青壮年,那你直接招他们来干活啊!”
“这样不就解决了工人不够、工地要停工的窘境了么!”
“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打算将这些人招募来工地,但是很快我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单安仁无奈道。
“为什么?你们户部的工地待遇可不赖,包吃包住,每个月的工钱那都是全部都能存上,傻子才不来呢!”郭资一脸疑惑道。
上一篇:三国:蜀汉兵圣,我成了卧龙养子
下一篇: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