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第35节

  依然没有名字,但他有个代号,名为“要离”。

  刺客不会用武器,甚至还常常对日本人点头哈腰。

  一次次点头哈腰中,他终于知道了在沈阳的一处日本机关中,有一间密级极高的屋子,日谍机关中的中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入这处屋子呆一天之久。

  “要离”想尽了办法,终于在某个夜晚成功进入了这间屋子。

  这间屋子只有满墙的照片。

  一名名某神秘机关的成员,各种角度的照片挂在墙上。

  日本人发现了“要离”。

  逃,还有生路可言。

  但“要离”却没有逃,而是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这间屋子。

  满屋子的照片和底片,在“要离”生命之火的燃烧下,化为了乌有。

  看完这章故事,王天风本能的揪出了漏洞——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日本人不会蠢到将底片和照片放在同一个地方。

  但他很快就忽略了漏洞,而是闭目感受作者刻画故事的目的。

  第一章,五名无名英雄,身负使命,还未抵达却惨遭横祸。

  第二章,四名无名英雄,为重要情报挨个赴死,却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第三章,一名卧底,为销毁敌人掌握的己方照片,自杀成仁。

  很明显,对方在粉饰特务处。

  但仅仅是粉饰么?

  带着这个疑惑,王天风翻起了最后一则故事。

  【第四章:云谲波诡,魑魅魍魉难逃天谴!】

  故事的开头和前三章截然不同,不再是无名的壮士,也不是以卑贱伪装的卧底,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市民。

  儿女面前,他是严肃的父亲。

  邻里跟前,他是友善的邻居。

  日常生活里,他就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

  但在神秘的机关中,他却是出了名的火眼金睛。

  一桩桩无解的案子,“要离”的失踪,沈阳日谍机关的神秘大火,在这名火眼金睛的无名者的追查下,终于发现了眉目。

  在他的追查下,神秘机关发现了门口的“眼睛”。

  抓捕、顺藤摸瓜、抓捕,幕后的日谍小组落网。

  最后,借这名普普通通的无名者之口,作者说:

  我们从事的是一个见不得光的职业,但身为黑暗行者的我们,职责却是守护世间的光明,哪里有日谍,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

  看完这章,王天风的脸都红了。

  作为特务处的老人,他对作者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他都不知道特务处有这么的高光!

  太特么能吹了!

  但不可否认,通过这四则独立却有联系的故事,一个高光的特务处,就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王天风按捺不住激动,站起身道:“处座!写这个故事的绝对是个人才!”

  “这人,我们得重奖!”

  其他人纷纷附和王天风的说辞,如果说第一第二章还能硬往黑特务处套的话,后面就是秦桧过来,也没法说这是黑特务处。

  这绝对是友军,大大的友军啊!

  吴敬中更是老成持重道:“处座,如果这是我们的人,我建议咱们处可以组建一个部门,专门配合他进行类似的故事宣传,一点点改变人们对我们的看法。”

  “如果不是,那我建议马上把他吸纳进咱们处里,给他一个合适的位置,让他继续进行类似的宣传。”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没有人不喜欢好名声!

  别看他们风光无限,但狗特务三个字可不是白给的,新闻界对他们向来都是喊打喊杀。

  但如果这样的故事多点,那他们的名声岂不是要逐渐好起来吗?

  戴处长看着群情激动的部下,觉得火候到了,便将张安平的报告交给秘书,让部下们传阅。

  王天风、吴敬中、李维恭和吕宗方四人率先查看这份报告。

  相比吴敬中的建议,这份报告的建议更详细。

  报告中建议先在新民日报的故事版面站稳脚跟,等时机成熟了吞并或者自建一份报纸,专门讲述各种情报战场的故事。

  处里组建一个宣传股,以此部门为喉舌,进行反间宣传——瞅瞅这名头,反间宣传是假,借机洗白特务处、为特务处粉饰金身才是真!

  四人看完后,不约而同的望向了报告的作者。

  作者有三人:

  徐百川、郑耀先、张世豪。

  四人果断忽略了前两者。

  果然是他!

  四人露出莫名的表情——也就是这位敢这么想、敢这么干!

  关键是这位还能准准的摸到处座的脉搏!

  “处座,我觉得这份报告很有意义。”吴敬中率先发言:“宣传工作不可小觑!就如前不久的日谍案,如果那几个小泼皮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他们还会为了一块钱而卖国吗?”

  “我觉得正是因为我们宣传不到位,才让人们不理解某些行为其实是卖国!”

  “所以我觉得这个宣传股的组建是必须的!”

  吴敬中直接了当的表明了态度。

  老实说,他对张世豪很无感。

  (戴是江山县人,特务处里江山县人备受重用,未来的保密局局长也是该系成员)

  特务处里的江山系已经够多了,每多一个江山系就意味着他们这些非江山系的人就得少一分的话语权。

  毕竟所有的位置都是有数的!

  可张世豪不然,他虽然是江山系,甚至还和处座有亲属关系,但从进入特务处开始,张世豪就没有直接挤压过其他人的势力范围。

  相反,张世豪一直在开辟新的“战线”。

  训练班就是一个例子——这就是张世豪开源的结果。

  破获日谍案首功、组建训练班有功、训练班授课有功,眼见张世豪在处里晋升已经无可避免,可这位却依然以开源的的方式上位!

  没有蚕食旧蛋糕,反而是做大蛋糕而分食!

  这样的人他以前没有好感,但现在却好感度拉满了——本就有同僚之谊,处座又有明显的提拔之心,这时候他不表态支持说不过去!

  有了吴敬中的表态,其他人也都纷纷赞同。

  江山系的赞同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是一个晚辈,壮大江山系何乐而不为?

  其他人则是看中了张安平做蛋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拍处座马屁。

  “既然大家都觉得宣传股成立有必要,那就成立一个吧,就挂在总务科名下,股长嘛,就暂时让张世豪暂代。”

  戴处长从善如流的宣布。

  (12点的一章暂时没写出来……估计得两点才能写完……开了9个小时的车,来晚了。抱歉啊。努力更)

第32章 张安平:我真不想坑党务处啊(上)

  张安平拿到了自己的“委任状”。

  宣传股股长……

  拿着这份人事科下发的任命文件,张安平找上了自家的上级。

  不是在岑庵衍的住处,而是在新民日报的报社中。

  报社内,张安平笑吟吟的看着岑庵衍:“我的副股长,你的入职手续我替你办了,你抽空去特务处走一下流程。”

  岑庵衍很无语。

  好嘛,两个共产党,居然负责了特务处的宣传工作……

  这特娘的算不算本年度的最佳笑话?

  岑庵衍收拾心绪,问:“我主要做什么?”

  “宣传股我就是挂个名,主事的还是你!特务处和新民日报这边协商了一下,以后会将故事汇版面的四分之一留给你,你呢负责招人,成立一个写作小组,专门负责‘悬疑类’故事的创作。起码每个月有一半的期数中要有作品登上去。”

  张安平故意干咳几声,然后道:“写作是个很吃灵感的活计,经过几名老成的同僚向处座的申请,你们写作小组可以去档案室查阅各类档案,从档案中寻找写作灵感。”

  “当然,这是有条件的!你们查看的档案必须是两年之前的,且绝对不能向外界泄露——根据档案的创作不在此限制中!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以后有抓捕行动,你们写作小组也可以派人跟上去采风。”

  张安平还真没胡说,让写作小组查阅档案的就是其他中高层——这些人巴不得写作小组翻到自己参与过的各种档案,并以此为原型创作故事呢。

  还是张安平向表舅建议,写作小组能翻阅的档案只能限定在两年前。

  这是张安平故意打的补丁,原因很简单,自家表舅作为未来的特工之王,怎么可能任由人翻阅档案?

  泄密的危险表舅比谁都清楚!

  即便他现在同意,未来理清后也可能反悔,并终止这种授权。

  可经张安平的补丁之后呢?

  表舅肯定不会反悔、阻拦!

  岑庵衍听完张安平类似“天方夜谭”的话后,明显一愣。

  然后便是狂喜。

  说难听点,这简直是将一缸的香油摆在了耗子跟前啊。

首节 上一节 35/1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下一篇:三国请回答!崩坏的三国演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