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第863节

  边季可被说的莫名其妙,呆头呆脑的样子让秘书暗暗摇头,也就是你是张区长推荐的,否则……

  他这时候低声在老戴耳边耳语:

  “老板,边教官说有张区座的情报向您汇报。”

  说罢秘书识趣的离开,老戴则好奇道:

  “你有他的情报?什么情报?”

  边季可装作组织了下措辞的样子,汇报道:“昨、昨天区座给我来电,令我根据一份线索追查一名传递消息的卧底。”

  边季可本打算以“张区座”来称呼张安平的,但鬼使神差的用到了“区座”这个称呼。

  他讲述起了事情的经过,当他说对方已经将张晓便是张世豪的消息传出去后,老戴的神色也变了。

  “混蛋!”

  老戴神色阴沉,张安平是他的心头肉,自家外甥处心积虑的换身份,为此甚至重头再来,没想到消息还是走漏了!

  老戴怒不可遏的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边季可犹豫了下,答:“他自称是无意中从徐局长处获得。”

  “无意中?”

  老戴怒极反笑:“好个无意啊!徐蒽增啊徐蒽增,好好好,你可真的是太好了!”

  作为一个资深的老特工,特工之王,老戴可从未小瞧过自己的竞争对头,虽然他带领的军统将中统现在摁在地上反反复复的摩擦,但最大的因素是军统只有他一个话事人,而军统则是双雄争锋。

  所以,姓徐的不蠢!

  他既然不蠢,又岂能让人无意中得知?

  恶狠狠的痛骂了徐蒽增一番后,老戴起身踱步,思索这件事会来带什么影响。

  思来想去,他认为这件事目前来看,最大的影响就是上海的日本人的瑟瑟发抖了。

  不过这也会让外甥在国军这边的声望大涨不少。

  对只看中自己手上一亩三分地的外甥,老戴没有古代君主对太子的警惕,意识到外甥会因此事在国军这边声望大涨后,老戴决定推波助澜一把。

  因为张安平的影响,老戴对宣传看得比原时空更重,对军统的口碑时而高时而低的情况,老戴很无奈。

  此时倒是适合将外甥推出来做一个“面子”。

  边季可看老戴似乎有了决定,忙垂下头,做候命状。

  老戴看着态度恭顺的边季可,问:“季可啊,你是那边出身,宣传这方面,你懂不懂?”

  边季可回答:“稍微懂一些。”

  “交给你一项任务——张晓就是张世豪这件事,你负责宣传,声势弄大些,最后弄的人尽皆知。”

  “我会让宣传科全权配合你的。”

  “是!”

  老戴挥手:“没别的事的话你就下去安排吧。”

  “老板,”边季可迟疑道:“这件事我还没向区座汇报。”

  老戴是人精,秒懂边季可的意思,他似笑非笑的看着边季可,道:

  “我收回之前的话——你还是有心眼子的!”

  “不过,以后别这么耍心眼!”

  老戴敲打道:“做人,不要学着朝三暮四!”

  边季可冷汗直流,他就是再傻也明白自己刚才的表忠心老戴并没有接受,反而敲打了他一顿。

  他的意思是我忠于您,其次是张安平。

  但老戴的意思很明显,你是和张安平绑定的,别想着“朝秦暮楚”——这和他在军统受到的影响后认识的权力属性不同啊!

  【只有一个可能,他对张安平同志是无限纵容的!】

  【那就是说……】

  想清楚这点后,边季可不由内心火热,若是张安平能成为军统的二号,那……

  【那我这番话是不是惹他不快了?】

  一盆凉水从天而降,让边季可冰火两重天。

  不过他想错了,因为他向老戴表的忠心,虽然被老戴敲打了,但老戴还是很欣赏边季可识时务的表现,倒是决意稍加栽培。

  ……

  上海。

  张安平收到了局本部的来电,看着电报上的内容,张安平的鼻子有种要歪的冲动。

  和老戴一样,他一眼就判断出这是姓徐的有意为之。

  “原以为中统老实了,没想到接二连三的使坏!我尼玛!刚刚替你们摆平了一个叛徒,一转眼就又捅我一刀!”

  张安平气急败坏,他本来打算抽空把张晓这个马甲再换一个,让日本人先高兴然后再跌地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我大中华能人辈出,上海这地方,你丫就天天面对噩梦吧。

  没成想被中统捅了一刀,三重身份给重合了!

  “鳖孙,给老子等着!”

  张安平强忍着“兴奋”,中统捅了自己一刀,自己反手还十刀没人能说什么吧?

  这也符合他张安平的人设嘛!

  而捅刀嘛,当然是“出卖”中统的特务——他做不出向日本人出卖的举动,可向地下党出卖一波中统,太符合人设了。

  毕竟,张安平发狠起来,连自己的钉子都“卖”!

  有了决定后,他暂时将小心思藏起来,目光又回到了上海的局势上。

  师义梅死了。

  日本人方面宣称师义梅是病死的,但厉鬼索命的传说却早就肆无忌惮的传播了起来。

  说来也好笑,师义梅意识到自己是被日本人毒杀后,用自己的鲜血写了满屋子的“恨”字,但她死后,这些“恨”字,却成为了厉鬼索命的根据。

  76号的特务们都被吓傻了,认为是厉鬼索命,并留下了满墙、满地板的恨字。

  他倒是乐得用这种迷信的说法来恐吓这些汉奸,举头三尺有神明,起码能让他们祸害百姓的时候收敛些。

  但这样的传说,对老奸巨猾的汉奸们不起作用。

  偏偏日本人又很在乎这些老奸巨猾的特务的心态,他们不想让师义梅的死让这些汉奸产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觉,所以才对师义梅的死用病死做掩护。

  尽管有些掩耳盗铃的意味。

  “可不能让这日本人的说法被接受。”

  张安平决意来一场舆论战,让日本人毒杀师义梅的真相广为流传,让汉奸们意识到当狗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正好用我的身份的事做爆点,呵!”

  张安平有了决定以后,便着手拉开了这场舆论战的序幕。

  他首先通过租界的报纸,将师义梅这个女魔头放到了聚光灯下——新闻需要的爆点,他的身份,自然就是这个“爆点”。

  次日租界的报纸上,刊登了一条重大新闻。

  主标题:

  军统特工张世豪和张晓或为一人?

  副标题:

  76号掌权人神秘死亡的背后

  张世豪这个名字,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在艰难求生的时光中,逐渐被掩去了。

  可当这个名字重新被提起的时候,上海的人们,却不由想起那段岁月中,一个名为张世豪的特工,让日本人接连恐惧的时光。

  所以,当报童们喊着:

  “重大新闻!重大新闻!张世豪和张晓或为一人!”

  “76号女魔头师义梅神秘死亡,或为军统所为!”

  当这些卖点被喊出来以后,人们开始疯狂的抢购报纸。

  在这则新闻中,“有知情人”表示师义梅是查出了张晓和张世豪是同一人后,被神秘下毒而死的。

  师义梅的死,归功到了军统的身上。

  但人们不在乎这个,他们为师义梅的死而高兴,但更高兴的却是张世豪和张晓,是同一人!

  有人不信,

  有人相信。

  但更多的汉奸却绝不相信!

  舆论的风暴,在酝酿中。

  这时候日本负责新闻管制的部门发现了这个热点,他们接到过特务机关的信函,要求不能将师义梅的死和日本人联系起来。

  面对这个热点,本就不相信张晓和张世豪是同一人的他们,索性将师义梅的死,也归功到了军统的身上。

  如此,也能让汉奸们同心同德不是?

  可张安平从来不是一个抢功的人,日本人杀了师义梅这么大的功劳、这么好的桃子,他可不摘!

  随着舆论的发酵,一个声音出现了:

  军统何德何能,又岂能毒杀到受到严格保密的特务头子?

  军统喝多了吧,张晓还和张世豪是同一个人?你咋不说张晓跟张安平还是同一个人呢?

  有了争辩,新闻的热度就居高不下了,在新闻主要靠纸媒和电台获取的年代,这个高热度的新闻,很快就被一众汉奸所知。

  于是,在这个时候,两则新闻“巧合”的出现了。

  第一则新闻:

  【阿米巴菌毒!一种来自东北的人造病菌,无解的毒药!】

  这则新闻中,没有说师义梅是死于这种病毒的,但对这种病毒详细的解释,却让所有人将师义梅的死和其联系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863/1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下一篇:三国请回答!崩坏的三国演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