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94节
“嗯,好!”
赵祯就拿出玉玺盖上。
汉代开始,两国互相遣使就有了一定流程规范。
到唐代时,流程逐渐演变成一套礼仪。
根据史书记载,唐朝时期,两国互相遣使,有三个步骤。
分别是国书制度、使节派遣与使节归国后的处理。
第一步就是先给你发一封书信,告知对方我大唐要出使你们国家,你们要做好接待工作。
等对方回信之后,才是使节正式派遣。
最后则是使节各自归国,把对方国家的善意表达给大唐皇帝。
其它国家要出使大唐的时候,亦是如此。
除日本以外,其余陆地国家需要先提前告知大唐,让大唐做好接待使节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正式派出使节。
宋袭唐制,所以宋代的使节制度,也基本上就是这个流程。
只不过宋朝军事羸弱,外交上建树也乏善可陈,以往只要有国家遣使,往往是来者不拒,不会拒绝对方。
因此李朝还天真以为,只要继续出使大宋,献上珍贵的白象,或许就能平息大宋的怒火。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大宋这次打算彻底消灭越朝的决心。
见到李朝递来的国书,赵祯直接拒绝对方继续派遣使者,这就意味着也没什么好谈的了,直接开战就是。
赵祯盖上玉玺,基本就是对李朝宣战了,可以说是决定了一个周边国家的生死。
“李朝势在必得,此事也议论过,不是什么大事。”
他盖完玉玺就把公文放在一边,下午会让进奏院发布出去,随后看向众人道:“今日有什么事情吗?”
“官家,还有今年的改革章程已经全部做完了,只需要盖上印玺,便能正式下达。”
范仲淹又将厚厚的一叠公文送了上来。
其实这些东西大家这段时间大家每天都已经讨论过,基本上也就是个盖章流程。
赵祯粗略看了一眼,抬起头看向四周,见大家都没有了反对,便微微点头道:“好,那朕就正式盖章,正式开始今年新政。”
说着他就把传国玉玺盖了下去,现在他都快变成一个无情的盖章机器了。
玉玺盖好。
大宋王朝就会迎来农业时代的最后一次改革。
众人目光都看向那玉玺。
其实这次改革他们也有很多意见,比如提高富户税收,同样也有些触动他们自己的利益。
但这事最容易通过,毕竟大宋皇帝要收富户的税,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好不容易都减少了他们纳税的支出,现在又回到以前,真是让人有些不习惯啊。
“啪!”
印章盖下,最后一次改革成了定局。
“啪啪啪啪!”
赵骏第一个站起身鼓掌,然后环顾众人道:“诸位,这次改革之后,就标注着大宋正式即将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了,全国性的钢铁建设正式开始,我们就算是迈入工业时期的初级阶段!”
“啪啪啪啪啪!”
众人也跟着站起身鼓掌,这也算是从影视剧当中学到的庆贺方式。
“呼!”
赵祯长呼了一口气,随后露出笑容道:“看来朕这一盖,还真是充满了历史性的一刻啊!”
这次全面改革,钢铁厂将遍地开花,一个崭新的大宋即将迎来!
(本章完)
314.第310章 白话文运动
314.
六月十日早朝,当昨天下午政制院的政令发布到进奏院,要求进奏院立即分发给各部按照政令落实的时候,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早上各个部门尚书、侍郎乌压压上百人。
原本是向皇帝与政制院汇报日常工作,今日却变成了朝议大会。
垂拱殿内,辰时三刻,天刚灰蒙蒙亮的时候,百官们便依次入宫,开始今日的早朝。
以前的早朝主要是大家一起讨论事情,但景祐改制之后,早朝就变成了工作汇报,本质上来说,就是给赵祯抓政制院以及各个部门权力的时候。
赵祯通过每天的早朝,可以在各部门汇报工作的时候指手画脚。也通过下午的政制院常例会议,对政事提出自己的意见。
再加上他手中握着枢密院这张大牌,有了全国军队的调配权,在中央集权上,甚至达到了巅峰。
颇有点清朝皇帝通过军机处掌握全国军政大事的意思。
只是跟清朝皇帝不同之处在于,清朝除了雍正设立军机处干了不少实事以外,其余皇帝都是又菜又爱玩,执政水平不高,却又喜欢指手画脚,虽然中央权力高度集中,对国家没什么用处。
而赵祯知道自己菜,所以平日里的政务放由政制院实施,他只要有控制权在就行。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泰国,自己少插手政务,但却又有实权。
因此本质上来说,早朝就变成了赵祯集权的手段之一。
只是在早朝不再是议事而是单纯的汇报工作之后,再早上三四点钟上朝就有点不人道了。
毕竟汇报工作用不了那么久的时间,差不多一两个小时就行。因而现在推迟了一个时辰,从寅时三刻改到了辰时,也就是早上六点钟。
这样差不多早朝结束,就到了上午八九点钟上班的时间,干到中午十二点午休两个小时,下午继续上班到傍晚五六点,差不多就是一天工作十小时左右,比起以前早上四点钟开始上班,舒服许多。
清晨上朝还有另外一个好处,蜡烛就不用点那么多了,也算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解决了一点冗费的问题。毕竟以前赵祯不止螃蟹一千文一只,蜡烛那也是几百文一支,挺离谱的。
“陛下到!”
随着王守忠一声呐喊,赵祯从后方走出来,坐到了高处龙椅上。
“参见陛下!”
百官们齐齐在下方拱手行礼。
“平身!”
赵祯双手虚抬。
“谢陛下!”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王守忠又一声大喊。
按照往常惯例,就是各部门出列,把最近安排的政务工作汇报一下。
比如工部最近在修的一些工程进度,财政部之前拨款用于哪些地方,大理寺这几天又判了多少案子等等。
但今天却没有立即这样,而是首先就是税务部尚书胡宿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政制院最新的关于推广教育,普及文化的政令,是不是有失妥当。”
“臣也以为不妥,这口语怎么能在书面上呢?另外除了这一条以外,还有这农村标语,四处张写,用石灰粉刷,着实有些不雅观。”
“民间俚语以及口语过于粗俗,朝廷公文和政令肯定要严肃对待,臣觉得这几条政令,还是万万不能实行下去最好。”
“而且政令里说,必须要用百姓能理解的话去告知他们。让堂堂进士,四处喊话,会不会斯文扫地?”
诸多官员纷纷表达了不满。
其实虽然政制院拟定的政策涵盖了十多项,数百条,但实行起来,肯定是要依次实施,不能一蹴而就。
所以今年开始的第一条政令,就是白话文运动。
注意。
这个白话文运动跟后世的还是不一样。
可以理解为宋朝的白话文运动,但宋朝的白话和清末民初的白话还是有很大差别。
最直观的就是宋朝的白话更贴近于文言文的简化版本,而清末民初的白话,其实已经跟后世的普通话非常接近。
诏令规定,以后书面语要尽量口语化,不要再像从前那样写晦涩难懂的繁体字文言文,而是用简体字口语文来书写,写给民间百姓看的,更要如此。
因此你以为的白话文运动,“吾未杀汝,汝何擒我?勿诬我也。”应该翻译为“我没有杀你,你为什么抓我?伱不可以随意诬赖我。”
实际上的白话文运动,“吾未杀汝,汝何擒我?勿诬我也。”就是“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休要妄指平人。”
跟《水浒传》《红楼梦》对话台词很类似,这个过程并不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而是民间白话,用民间比较常用的语言表达,所以情况不一样,阻力也不一样。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赵骏站出来问。
百官们互相对视,有人摇头道:“还请知院解惑。”
“很简单,为的是高效传达上面的政令,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让百姓都清楚朝廷是什么意思。”
赵骏双手背负在身后,看着百官们说道:“咱们平日里说的白话从隋唐时期开始就盛行,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说白话,这样就能更容易理解对方想表达的含义。”
他继续说道:“但在书面用语当中,朝廷还是以文言为主,这严重妨碍了政令下达。若是改为白话,朝廷就能更好地向基层传达政令,更好地把事情解释清楚,而不像现在这样,一道政令下去,百姓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可是.”
有人提出质疑道:“这样做真的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吗?以前的字只需要寥寥数十个字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花上百个甚至数百个字呢?”
“因为文字需要简体化,意思也需要透明化。不然一个字好几层意思,百姓的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如何能理解?”
“地方自有县令,皆进士出身,朝廷的政令传达下去,地方县令、知州自会给百姓解释。”
“想多了,下面歪曲上面的政令,肆意妄为的地方官员还少吗?光去年就有一百多个不称职的县令被降职、罢官,里面就有不少借着百姓看不懂政令,巧取豪夺,凌虐百姓。”
赵骏摇摇头道:“归根到底,这是个解释权的问题。你们想把朝廷的政令解释权攥在自己手里,但朝廷想让天下百姓人人都理解,从此不再被官府、地主、豪强肆意欺压,让他们明白,朝廷对他们充满了善意。”
一时间,场内颇有些骚乱。
大家纷纷听着赵骏的话,不少人都陷入了沉思。
因为赵骏很直白地说出了解释权的问题,不管有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大家就都忽然明白,似乎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用文言文书写的话,那一个字就好几层意思,有的时候往往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上一篇:大明:开局一万大雪龙骑硬钢朱棣
下一篇:大军阀:帝国二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