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第200节
战马冲刺带来的巨大惯性,直接把前排的罗刹国士兵撞飞出去。
骑兵们手中的马刀狠狠地挥下,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就凿穿了第十六步兵师的防线。
当整个骑兵师冲过第十六步兵师防线之后,他们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往前方冲去。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高加索第十六步兵师的士兵,看着那些呼啸而过的汉斯帝国骑兵,一个个面面相觑。
他们似乎感受到了,那些汉斯帝国骑兵对他们的不屑。
但是,契索夫却知道,那些骑兵,是真的看不上自己这点人。
很明显,那些骑兵的任务,就是追上罗刹帝国的主力部队,而不是自己这些垫后的小虾米。
至于自己这些人,将会由后面的汉斯帝国步兵师来收拾。
这也间接说明,汉斯帝国的胃口很大。
现在,契索夫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将剩下的第十六步兵师的兄弟,向着骑兵师追击的侧方移动。
这样的话,自己的第十六步兵师还有可能活着退回到边境线。
另外一条路就是留下来,趁着后面汉斯帝国的步兵师还没有到来,原地构建防御阵地,拖延汉斯帝国第八集团军的速度,给罗刹帝国这边的两个集团军创造后撤的时间。
但是后果就是,自己的这师不可能活着回到国内。
契索夫觉得,这种必死的任务,不能由他一个人来决断,他连忙召集自己手底下的军官,将他的猜测说了出来,是去是留,众人决定。
不得不说,斯拉夫底层的百姓,都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原本还松松散散的军官团,听到契索夫的话之后,想都没有想,就都决定留下来。
之所以能让他们决定留下来的,一方面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们是军人,军人的荣誉不允许他们在还没有看到敌人的时候,就撤退。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骄傲。高加索第十六步兵师,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他们所在的那个地方,在后世也是鼎鼎有名的存在。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车臣人。
契索夫听到自己手底下的军官都愿意留下来以后,就立马下令构建战壕。
说起这战壕的构建方法,还是大夏人教给他们的。
当年在收复关外之战的时候,大夏帝国构建的战壕加铁丝网的防御线,可是让他们撞得头破血流,也没有突破的存在。
从那之后,罗刹国的将军们,就开始研究起来这一套路。
如果有大夏军方的人在这里,看到这些战壕,他一定会感觉到熟悉。
因为,罗刹帝国的战壕防线,跟大夏使用的战壕很像。
一个小时后,契索夫带着第十六步兵师的人正在挖战壕,他就突然听到负责警戒的士兵,大声喊道敌人来了。
契索夫抬起头,他就看到在朝着自己这边前进汉斯帝国的第八集团军。
浩浩荡荡的人影,看不到头。
“嘟嘟~进入阵地,进入阵地!”契索夫急切的喊道,然后就直接跳进战壕,拿起枪瞄准了汉斯帝国的第八集团军。
这个时候,双方之间也没有任何多余的话,直接就开打了。
战争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白热化,汉斯帝国将队伍的火炮推了出去,直接对着契索夫的阵地开火,直接把契索夫压的抬不起头。
第321章 坦能堡之战,围歼第二集团军
众所周知,汉斯帝国非常重视火炮的研发和利用,所有就导致汉斯帝国给军队配备了非常多的火炮。
现在整个第八集团抵达战场,看着高加索第十六步兵师构建的防御阵地,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将军根本就不想在这些人身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时间,永远是缺少的。
现在罗刹帝国的两个集团军正在向边境线撤退。在那里,有完整的防御体系。
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不想拿自己的士兵去填战线,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战线的拉扯之中。
所以,他需要在罗刹帝国的两个集团军退回到防御线之前,吃掉对方的一部分。这样的话,他在进攻边境线的时候,才会更加轻松。
于是,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将军,从第八集团军内,抽调一个步兵师,前去剿灭高加索第十六步兵师,而他将带着主力,绕过第十六步兵师的防御线,急需追击罗刹帝国的两个集团军。
平原地区是古往今来,最不适合防御的地形。
这主要是因为地势太平,需要防御的战场宽度太大。
就比如现在,整个高加索第十六步兵师摆开,也才形成了一条不到两公里的防御线。
这样一条防御线,在面对拥有三十万兵力的第八集团军可谓是连一点浪花都掀不起来。
埃里希·冯·鲁登道夫留下的那个步兵师就可以纠缠住他们,让他们没有办法去阻拦其他的汉斯帝国军队。
于是,第八集团军成功绕过高加索第十六步兵师的防线,继续朝着罗刹帝国的两个集团军追去。
契索夫看着敌军主力绕过自己的防御线,他是又气又急。如果真的让他们绕过去了,那么他留下来的意义就没有了。
但是他还不能主动出击,毕竟他的正面还有一个汉斯帝国的步兵师,正对着自己虎视眈眈。只要自己敢动,他们随时可以扑上来。
于是,契索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带着他的第八集团军,继续追击。
同时,这也不是说,契索夫这边不阻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们对面的那个汉斯帝国的步兵师,已经对它们展开炮火准备,随时都有可能会对他们展开攻击。
契索夫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先不说他们的火炮已经在之前的战斗中全部丢失了。即便是他们的火炮还有,那也比不过汉斯帝国的火炮数量。
足足忍受了差不过一个小时的火炮攻击之后,对面的那个步兵师才停下火炮,然后对面的阵地上,就传来进攻的口哨声。
契索夫只能强打起精神,让高加速第十六步兵师的兄弟们准备防御。
整个进攻持续了三个小时就结束了。在缺少援兵,缺少后勤补给,缺少火力支援的情况之下契索夫只挡住了汉斯帝国三个小时,就被全部歼灭。
契索夫胸前中弹战死沙场。
而另外一边,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带着他的第八集团军,在边境线前十公里的位置,以左右钳形攻势,成功围住了罗刹帝国的第二集团军。
然后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下达命令,集中第八集团军所有火炮,对包围之中的罗刹帝国第二集团军展开攻击。
甚至,由于第八集团军的右翼有一条通往福根罗的铁路,而福根罗又可以直接通往柯尼斯堡。在柯尼斯堡还有一门列车炮。
埃里希直接从柯尼斯堡将一门列车炮给调了过来。
当巨大的列车炮开火的时候,其实这场对于罗刹帝国第二集团军的包围战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要说吧,列车炮对于人员的杀伤其实并不大,这玩意主要是用来对付要塞的。
但是列车炮这种东西,对于士气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是在包围网之中,士兵面对这种武器最好的办法就是想拼尽全力,接近对方,然后再想办法,摧毁它。
要不就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可现在,整个第二集团军都在汉斯帝国第八集团军的包围之中,他们想要突破包围网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更别说去摧毁对方的列车炮了。
而罗刹帝国第一集团军,在得知第二集团军被包围之后,他们也想要救援,但是却被打了回来。
整场战役,从19号深夜,20号凌晨时分,第二集团军被汉斯帝国第八集团包围在坦能堡附近开始算,到9月2号,整个第二集团军投降,一共只用了12天的时间。
在这12天的时间内,罗刹帝国第一集团军组织了多次救援行动,都被第八集团军给打了回去。
最终,见事不可为,继续呆在这里,别说救援第二集团军了,恐怕连第一集团也会被汉斯帝国包围,无奈之下,罗刹帝国总参谋部只能电令第一集团军放弃救援,退回防御线。
最终,汉斯帝国在东线战场,以伤亡2万人的代价,歼灭了罗刹帝国第二集团军,罗刹帝国这边,则是伤亡13万人,被俘14万人。
几乎是一战之下,就把罗刹帝国在前线的部队打残。
而这个时候,埃里希·冯·鲁登道夫觉得,自己的第八集团军,应该趁着罗刹帝国元气大伤之际,攻入罗刹帝国境内,迫使罗刹帝国退出战争。
但是汉斯帝国参谋部经过商讨,却否定了他的建议。
理由是,相比较东线,西线更需要鲁登道夫的第八集团军,所以,让鲁登道夫攻入罗刹帝国,从根本上就是不可取的。
另外,按照汉斯帝国和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约定,东线战场主要是交给他们两个帝国处理,因为他们和罗刹帝国之间,拥有太多的领土纠纷。
所以综合考虑,帝国没有必要为了东线投入过多的兵力。
如果不是因为罗刹帝国突然进攻柯尼斯堡,帝国参谋部甚至都不想动用鲁登道夫。
对于帝国来说,西线战场,永远高于东线战场,所以,帝国决定,还是按照原来的约定,将东线交给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去处理。
帝国需要将全部的力量集中到西线去。要在西线打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进而瓦解西线的高卢帝国。
得到帝国参谋部的回复后,鲁登道夫在自己的指挥室内大骂小毛奇的无能和短见。
他觉得,行军作战,怎么能只照搬计划,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现在明明帝国在东线占优,那么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直接拿下罗刹帝国,迫使罗刹帝国退出战争呢。
第322章 快速变化的战局
很明显,现在罗刹帝国在一开战,就直接丢掉了一个集团军,差不多28万人。这样一来,整个东线战场都是汉斯帝国占据优势。
帝国完全可以,修改之前的计划,优先解决东面的罗刹帝国。将罗刹帝国彻底击败之后,然后再调转枪口,去西线跟高卢和约翰帝国一决雌雄。
这样的话,帝国就可以避免双线作战的尴尬处境。
但是汉斯帝国的小毛奇却固执的认为,应该按照原来的计划,将东线交给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进而将主力部队调往西线。
鲁登道夫给小毛奇发去了急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但是小毛奇依旧拒绝,并且要求鲁登道夫尽快集结队伍,赶往西线,参与对高卢的作战计划。
最后鲁登道夫只能无奈的登上前往西线的列车,将整个东线交给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此时,汉斯帝国在整个东线,只留下了11个师。
对于小毛奇的命令,鲁登道夫没有办法拒绝,哪怕他知道,小毛奇的策略并不是当前帝国的最优选择,但是作为军人,他还是觉得应该以服从为天职。
既然小毛奇要求他赶往西线,他也只能照办。
再说西线这边。
之前也说了,林逸派出薛德虞前往巴黎,给了高卢帝国高层一个错误的情报,让高卢帝国误以为汉斯帝国将会把进攻重心放在色当,洛林一带。
所以,霞飞将军提出第十七号作战计划,那就是在色当洛林地区,布置重兵,防备汉斯帝国的进攻。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高炉帝国只在比利时边境上布置了五个师。(这一点比原本历史上要好。)
在洛林,色当地区,霞飞则是集中了55个师的规模,准备在这里凭借地理优势,先打一场胜仗。
于是,霞飞将军在计划说中要求,在前线的部队,在阿尔萨诺附近放开一道口子,让汉斯帝国进攻,然后两翼合围,将突入到境内的汉斯帝国军队消灭掉。
而后在顺着这条道,直接攻入汉斯帝国境内。
巧合的是,阿尔萨诺算是高卢帝国的右翼,而汉斯帝国的右翼又在比利时附近。这也算得上是两军指挥官的惺惺相惜了。
右翼计划对右翼计划。(来自码字君的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