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古代的直播 第39节
龙凤之姿:那不就是古代的痨病吗?这种那个时候能治好吗?
葫芦娃:很难治愈,基本都是死了吧。
猪猪:好吧,谢谢解答。
凤凰于天:李贤感觉就是太子之位的过渡品。
空空如也:你看啊,明崇俨说他两个弟弟,一个像太宗,一个相最贵,那身为太子的他算什么,什么都不是,他能不怕、不恨吗?
日月:我们现在都知道他是章怀太子,但“章怀”这个谥号,还是唐睿宗追加的。
明朝我来了:唐睿宗李旦就是看多了这种权力相互倾轧的状况,才会对兄长追加谥号。才会那么希望妹妹过得好,才会不希望儿子与妹妹相斗,结果也搞得那个时候好不容易恢复的唐朝又是一团乱。
武曌:大唐第一富婆,太平公主
日月当空:前面名字起得真好。那肯定富啊,食邑万户的公主,大权在握,权倾朝野。
日月:太平公主是真的猛,朝中七位宰相五位出自她门下,文臣武将也有一半以上是他的人。要不是李隆基,谁玩得过她。
葫芦娃:不是说张昌宗就是他的男宠吗?后来献给女皇了。
凤凰于天:哇!好大一个瓜。
日月当空:二张确实得宠。
葫芦娃:毕竟他们只能依附于女皇,不像其他人。】
汉朝刘彻时期
刘彻:“这大唐的公主都这么猛的吗?”
唐朝李治时期
李治:“太平实在是......”
【帝国双壁:主要是,太平公主实在没想到他哥当了皇帝之后,依然说退就退。太平公主让术士进言的“彗所以除旧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本意是让唐睿宗忌惮皇太子李隆基,结果李旦听了这话之后,表示我可以退位,我去当太上皇了。这样李隆基顺利登基,我估计太平公主当时都要骂人了,实在是太不按套路出牌了。
账号已注销:我估计李隆基自己都是懵的,这就退位了?我就当皇帝了?
公子扶苏:这要是换个唐朝皇帝,李隆基都只有死翘翘的份了。
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我:都不用换成别人,就换成李隆基自己,绝对活不成。
葫芦娃:都能一日杀三子了,你还指望他什么。】
秦朝
萧何:“这莫不是赵武灵王?”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退位?他放权了吗?”
萧何:“难说。”
唐朝李渊时期
李渊看看自己,再看看自己二郎,原来他大唐还有自动退位让贤的,还是那么离谱的原因。
唐朝李治时期
李治:“还是低估了朕的儿子。”
【猪猪:不是说李贤吗?怎么就转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了。
日月:我们和UP主一样,都是爱跑偏的人。
武曌:说到李贤,我倒是想到了《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因为权力斗争,母子间的感情荡然无存。
猪猪:嗯,写给你的。
武曌:别这样,受不起,受不起。】
唐朝李治时期
李治:“媚娘,这个武曌应该是你的名吧。日月当空,确实是好名字。”
武则天:“瞧陛下说的,臣妾如今如何能知道?何必为了这种事情费心呢? ”
李治:“是吗?”
武则天:“当然了,陛下心中挂念天下。如今已经知道太子病情,应避免此事再发发生。”
李治:“此事自然是要做的,看评论区吧。”
武则天:“是。”
【武曌:不过,这个不一定就是李贤写的。这首诗第一次出现是在李泌劝谏唐肃宗时所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他编的。
葫芦娃:凡事皆有可能。
赳赳大秦:为什么劝谏唐肃宗,能说一下吗?
武曌:还不是大唐那堆事,说了糟心。】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哪些事,怎么糟心了?”
长孙皇后:“还是别问了,别气坏身子了”
李世民:“观音婢......大唐怎么这么多事!”
第61章 上评论
【牌桌上的我:UP主那几句结尾评价的温大雅就是《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著作者,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刘昫则是《旧唐书》署名作者。
绿豆:那《新唐书》是谁写的?
牌桌上的我:是宋代的欧阳修、宋祁等人,他们奉命编撰唐书。为了方便区分,所以用了新、旧之称。
二凤:刘昫是《旧唐书》署名作者,是因为当时正好是他当政的时候。该开始的时候是宰相赵莹负责,等到《旧唐书》完成的时候就是他的。
账号已注销:就是石敬瑭开始下令修唐史的。
公子扶苏:我受了什么罪,你要让我看到这个名字......
账号已注销:呃......
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我:大名鼎鼎的“儿皇帝”呢。】
汉朝刘恒时期
刘恒:“儿皇帝,这是何意?”
隋朝杨坚时期
杨坚:“儿皇帝,他向谁称儿皇帝,莫非上天还有个太上皇?”
只能说大家都还没有那么离谱的想法,要是知道了,岂不是会气死。
【公子扶苏:所以我看到他就来气啊。
龙凤之姿:不过这也说明了华夏真的是修史狂魔,就这样的,还在想修史书的事情。这才能让我们华夏的历史一直流传下来。
牌桌上的我:对啊,看看当年的四大古国,一桌的还有几个。印度的历史你能查证到多少,而我们的历史又有多少。】
秦朝
嬴政:“印度又是哪里?”
【照照:我突然发现李元吉死得时候才二十四岁。
二凤:对啊,二凤就比他大四岁。
绿豆:那李建成大多少?
二凤:李建成比二凤大了整整十岁,李建成是生于公元589年,二凤则是生于公元599年。
绿豆:那还大蛮多的。
二凤:古代这种事正常啦,现在也多。
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我:李建成府邸的人才还是不少的。】
唐朝李渊时期
李渊、李世民“这就是抄作业的快乐吗?”
【龙凤之姿:确实多,他好歹也是个太子,怎么可能一点人都没有。比如薛万彻,这位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和冯立、谢叔方等人带兵为李建成报仇,用二千兵马猛攻玄武门。后来为二凤所用,为唐朝征讨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等。
那时突厥兵至渭水,冯立以少胜多,大破突厥。马三宝在贞观初年也是左骁卫大将军,还进爵为公。王珪和魏征就更不用说了,王珪就是唐初四大名相之一,魏征更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盛世大唐:唐初四大名相即王珪、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怀念当初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而让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帝国双壁:还有十八学士图吧。】
唐朝李渊时期
薛万彻、王珪等人“想不到我等也能得秦王,啊不,太子殿下的重用。”
和李世民建功立业的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知道有没有我。”
侯君集“之前天幕倒是提过我上了,可惜......”
唐朝李世民时期
长孙无忌等人:“陛下,你瞧这个.......哈哈......”
李世民:“画,现在就画,不用等了。”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脸上都抑制不住的兴奋。猜测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有没有自己,而有些人则知道怎么也轮不上自己,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二凤: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汉朝刘彻时期
刘彻:“好诗!”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关山五十州,这是什么时候写的?”承乾,放个评论问一问。
李承乾:“阿耶,你看。”
【李承乾:不知这是何时、何人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