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第203节
“七成?”
闻言,沈庄脸色大变,苦笑道:“郭长史,燕王府仅仅只是出了秘方,而剩下的全是由我沈家出,如此燕王府便占据七成,此事我沈家一众长辈绝对不会接受。”
“为何不接受?”
郭安轻轻一笑,“哪怕是在福建与广东两地,各建一个白糖作坊,才能花多少钱财?”
沈庄道:“回禀郭长史,每间工坊最少需要一万两银子。”
“嗯!”
郭安点头赞同,“如此才两万两银子而已,还有什么花销之处?你一并给本官算上一番。“
沈庄连忙说道:“回郭长史,每间工坊至少需要一百工匠,每个工匠一月一两银子,一年便需要八万两银子。
还有……”
郭安直接摆了摆手,“工巧工钱不应是算到成本之中?既然你沈家要负责,那便交给你沈家负责。”
沈庄:“……”
郭安问道:“剩下便是收购甘蔗之钱财,那便也由你沈家负责,收购甘蔗能花多少钱财?……
本官可是知道,你沈家乃是南方大户,仅仅良田便上万顷,蔗糖作坊也十数间,至于种植的甘蔗,也必然不少……”
沈庄无奈道:“郭长史,此事不能这么算?”
郭安道:“如此,那你便全部都折合成银两。”
沈庄皱眉思索半晌,才缓声道:“郭长史,草民估算一下,一年在购买甘蔗上所花银两,至少需要三十万两银子!”
郭安说道:“如此,你沈家所出的钱财加起来也才四十万两银子而已。
但是,我燕王府的白糖秘方又值多少钱?”
沈庄老实道:“五十万两……”
“你刚刚还想再加钱,如此便不止五十万两银子,而沈家一共才可出四十万两银子。”
“郭长史,如此合算下来,燕王府得不到七成……”
“那你觉得,我燕王府的白糖秘方真的仅仅只值五十万两银子?要是本官将此消息放出,会有多少江南巨富想要加钱购买此秘方?……”
“沈庄,今日要不是你拿着辣椒来此,本官绝不会和你商谈白糖秘方之事。
等到再过上半个月,秋收之后,燕王府直接前往福建、广东建造白糖工坊,燕王府独享白糖收益不好?
为何还要与你沈家合作,让你沈家凭插上一手?”
听此,沈庄不由一脸挣扎。
“如若此事你做不了主,那便日后再提。或者,辣椒之事,咱先记着,等你再看上燕王府别的物件,再来寻本官便可。”
说着,郭安已经端起茶杯。
沈庄脸色一变,连忙道:“还请郭长史切莫着急,此事草民便可做主。
不过,还请给草民两个月的时日,燕王府合作之事,乃是沈家大事,草民需要回去要家中长辈解释清楚,并签订契约。”
郭安面露笑容,神情温和道:“既然如此,那本官直接写上一份契约,你带回去便可。
沈家家主同意,签订契约便可,如若不同意,直接撕毁便可。”
沈庄连忙一脸惶恐,“郭长史言重了,我沈家只是一介商贾之家,能与燕王府合作,乃是我沈家一大幸事……”
“行了,行了。”
郭安不耐的摆了摆手,“金忠,书写两份契约,给沈庄查看一下,要是没有异议,此事便如此定了。”
“是,郭长史!”
金忠应了一声,便急忙走到一侧的书桌旁,开始书写。
郭安则是安心坐在一旁,静静等待。
经过这一年多的调教,金忠不知书写了多少份商契,郭安自信金忠能理解他刚刚细算一番的意图。
果然,在看完商契之后,沈庄脸色再次一变,急忙看向郭安。
“郭长史,此商契上怎么是写,要燕王府与我沈家分白糖售卖出的钱财?”
郭安问道:“有何不对?”
沈庄连忙说道:“郭长史,不应是分售卖白糖所得的利润?”
郭安嗤笑一声,“沈庄,本官原本是想与你沈家分售卖白糖所得的利润,是你非要算上那些建造工坊的钱财、匠户工钱、购买蔗糖的钱财……
如此,你都已将那些成本算入沈家的成本之中,我燕王府为何还要承担此钱财?”
沈庄不由满脸懊悔。
郭安才不给沈庄反应的机会,直接道:“行了,商契已定,你拿回去叫你沈家一众长辈看上一看便可,成与不成,便如此了……”
沈庄无奈起身拜谢,“草民多谢郭长史!”
……
第194章 高丽还没还钱?
随着沈庄离去,金忠顿时满脸敬佩。
“小人一直听闻郭长史乃是燕王府的招财长史,今日下官可是见到,佩服至极。”
郭安轻轻一笑,神色莫名道:“你认为沈家会同意?”
金忠自信道:“回郭长史,那沈家必定会同意。
商人逐利,随着当今陛下禁海,沈家的生意便大不如从前。
如今,他们与我燕王府合作,不仅可独占南方所有白糖份额,甚至还能搭上我燕王府这艘大船,至少没有官员敢随意克扣他沈家的商队。
如若他们不答应,等到我燕王府在福建、广东建起白糖作坊,他们不仅没钱赚,甚至他们沈家的蔗糖份额还要减少。”
郭安一脸喜色的点了点头,“如此说来,我燕王府又有了一条稳固的财源。”
“正是如此。”
金忠一脸肯定道。
“甚好!”
郭安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便安排道:“如今,马上便是到了秋收之时。
你去巡查一番,我燕王府下的那些农庄准备的如何了?
另外,宛平县百姓们准备的如何?
要是还有何短缺,可与我燕王府相借?
总之,一切以秋收为主……”
“喏!”
金忠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
又过了几日。
郭安有些疑惑的来到存心殿,“殿下,你寻我?”
“嗯。”
朱棣一脸阴沉的坐在上方,示意郭安坐下,便冷声说道。
“郭卿,咱听说,那高丽使臣今年已经来我大明朝贡两次了。”
“嗯……嗯?”
郭安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随即意识到什么,脸色一喜。
“敢问殿下,那高丽使臣是否还未给我燕王府还钱?”
“正是……嗯?”
朱棣满脸不悦的看向郭安,“郭卿,那高丽小官敢拖欠咱的钱财,你为何还这般欢喜?”
郭安老实回道:“殿下可还记得,微臣当初劝建殿下用借贷方式,将透明玻璃与冬天蔬菜种植技术卖给高丽国之时,便没打算高丽国可将这些钱财殿下还回来!”
朱棣一愣,随即满脸愠怒。
“可是,那高丽小国也不能一文钱也不给咱还吧?咱可是有着那高丽王亲自盖印印玺的契书!”
郭安微微叹息一声,“殿下恕罪,微臣也没想到,那高丽国如此大胆。”
朱棣还有些不甘,“郭卿可有何办法?”
郭安道:“为今之计,可请朱长史给朝廷上书哭诉,高丽国忘恩负义。
殿下那般信任高丽国,给他们借贷了二十一万两银子,他们至今不仅不还一分钱,甚至连利息也不还,请朝廷下旨,申饬那高丽国。
同时,殿下也可派人,给那高丽国传信,催促他们还钱……”
朱棣又问:“如此,他们要是一直言无钱可还怎么办?”
郭安咧嘴一笑,“殿下,您可是刚刚组建了三个蒙古骑兵千户所。”
“善!”
朱棣微微点头,“咱燕王府的钱,可不是那般好拿的。”
说吧,朱棣便朝着一旁的马和吩咐道:“将朱长史召来。”
“喏!”
随着马和下去,郭安也起身道:“殿下,微臣今日还要去农场查看一圈,先行告退。”
“嗯!”
朱棣十分随意的摆了摆手。
郭安连忙告退。
回到公房,不等朱复那老头回来对他横眉竖眼,郭安便拽着还未出去的金忠,往农场赶去。
“长史,农场今年只种了两百亩粮食,外加一百亩的试验田,而在农场却是有着三百多老卒,周围时常有一个百户所驻着,根本不用担忧秋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