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第411节

虽然这些人之中,有一大半都是郭家与刘家的仆人护卫。

但是,也足以见到郭刘两家人口之多。

要不是这次,郭安为了防止日后,那场大战上演,担心会奸臣想要迫害他,而牵联到郭刘两家,将郭刘两家的主要人员迁来北平。

郭安也不会知道,原来郭刘两家,竟然有这么多的人口。

而且,好像还有一部分郭刘两家之人,去了别处!

“殿下,等到城北的宅院建造起来之后,郭刘两家陆陆续续,还会有五百人会前来!”

“甚好!”

朱棣直接大喜,并没像是郭安那样,觉得郭刘两家人有些多了。

毕竟。

他老朱家现在的直系加起来,都已经上百人了。

要是再过上几十年,老朱家的人口加起来,都比传承了数百年的郭家与刘家要人口要多的多!

“如今,可有刘家贤才愿入咱燕王府为官?”

郭安嘴角再次抽搐,合着他郭家就这么不被朱棣看上眼?

“回殿下,微臣擅自招了五个郭家之人,为燕王府书吏!至于刘家之人,也招录了五个。

至于其余之人,微臣不敢擅自做主,还需殿下做决定。”

朱棣好像没反应过来,继续问道:“这是为何?”

郭安解释道:“殿下,一些小小书吏,微臣与朱长史商议一下,还可擅自招录。

但是,府上官员,微臣便是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不经殿下批准,便擅自任用!”

朱棣这才反应过来,知道郭安的顾忌,一脸无奈的道:“郭卿多虑了,举贤不避亲,难道咱在郭卿心中,便是那种小肚鸡肠的藩王?”

郭安一脸正色道:“殿下,礼法不可废!”

朱棣也没多说,而是直接说道:“如此,咱今日便有空,还请郭卿将那些郭家、刘家愿为咱燕王府官吏的贤才,都召来!

咱亲自给他们封官……”

“多谢殿下!”

郭安微微拱了拱手,便退出大殿。

随后,来到长史司。

看到郭安过来,那几个郭刘两家的书吏,顿时迎了上来。

“殿下召集我两家所有愿为燕王府官吏者,诸位前去将他们带来燕王府!”

“燕王殿下?”

“多谢郭长史!”

一众书吏一愣,随即满脸大喜,朝着郭安感谢一声,便快步往外面跑去。

一旁,一些听到这话的书吏,看着跑出去的郭刘两家书吏,眼中不由露出羡慕之色。

这便是传承数百年的世家的底蕴啊。

可惜,他们没有……

半个时辰之后。

存心殿内,便站着二十五个青中年人,都是郭刘两家的人。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满脸期待的看向朱棣。

……

第349章 殿下,可让宁王给燕王府打工(求月票)

上方,朱棣同样,也是一脸喜色。

“诸位皆愿为咱燕王府官吏?”

一众人连忙应道:“回燕王殿下,小人等人愿意!”

朱棣继续说道:“尔等也当知,咱燕王府并无那么多的官职,尔等要为王府官,便需前往高丽。”

“小人等人愿往!”

一众人继续说道。

之前,大明初立,他们这俩家说起来,还算是北元大官的后代。

加上那位明帝朱元璋一直在杀官员,牵联官员。

他们这些人,也都一直蜗居在顺德府,不敢轻易入朝为官。

而现在,大明已经稳定下来,郭安深受燕王倚重,还攻下高丽,倭国也不会太远,燕王府缺少大量的官员。

尤其是,北平府发展的太过繁华,而燕王府对官吏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

当官,不仅教化百姓,治理燕国,还可赚到丰厚身家!

朱棣微微点了点头,便问道:“不知诸位可有功名在身?”

“启禀殿下,学生是举人!”

“殿下,学生是秀才!”

“殿下,学生也是秀才……”

一旁,朱棣不由一脸惊诧。

他们没想到,这二十五郭刘两家人之中,居然还有两个举人,十二个秀才。

“甚好!”

朱棣直接说道:“诸位可先为燕王府书吏,熟悉王府政务,两个月之后,便去高丽为官!”

“多谢殿下!”

一众郭刘两家之人连忙感谢道。

不过,郭安却是脸色微变,连忙说道:“殿下不可,如此一来,整个燕王府长史司之中,便有三十五个郭刘两家的书吏!

而今,长史司才多少书吏?

我郭刘两家便占据一半,如此不太好!

甚至……”

听此,一众郭刘两家之人,也都脸色一怔。

朱棣则是大手一挥,满脸不在乎。

“郭卿多虑了,他们只是在长史司待上两个月,便要前去高丽!”

“如此,也行!”

郭安迟疑了一下,也只是缓缓点头。

随后,便直接对着面前这一众郭刘两家的书吏嘱咐道:“殿下对我郭刘两家厚爱,免去考试,直接将诸位招入燕王府为书吏,甚至为官。

诸位定当知恩图报。

北平府还好说,但是去了高丽燕国,那里只有五千燕山卫大军,剩余便是数千被流放而去的大明武将与官吏。

在高丽燕国,诸位便是殿下最信任的官吏,定要尽心尽力,不可贪图便宜,也不可欺瞒殿下,更不可为了一些区区浅薄的贿赂,而去做有损燕王府之事!

也不可抱团,不可去欺压别的官吏……”

“多谢郭长史教诲,还请殿下放心,微臣等人定当对殿下忠心耿耿,教化高丽燕国百姓,为殿下治理高丽!”

一众新晋燕王府书吏连忙应道。

“甚好!”

朱棣大喜。

突然,一个郭家人迟疑了下,小心翼翼的说道:“启禀殿下,微臣才疏学浅,怕是做不好官!”

“嗯?”

朱棣与郭安都是一愣。

“十三兄,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旁边一个郭家书吏也紧跟着拱手道:“殿下,郭长史,微臣也才疏学浅,怕是做不好官!”

朱棣眉头微微皱起,“既然你们不愿为官,为何要前来咱燕王府?”

“还请殿下恕罪!”

那两个郭家书吏连忙道:“殿下,微臣等人志短才疏,只是想学四兄那般,钻研一些物件!”

“研究物件?”

朱棣一愣,还有些不可置信,“尔等要去当一匠人?”

一旁,郭安连忙道:“殿下,这几位兄长,都是读书人,精通数学,天文,哪怕去了工坊,也该为工坊管事!”

听此,那几个郭家书吏顿时连连点头。

而朱棣则不由深深看了一眼这几个郭家书吏,“不知尔等想要去何处?”

“启禀殿下,微臣想要去工匠学堂!”

“殿下,微臣想去工正所!”

“微臣想去营缮所……”

“可!”

朱棣直接点头。

虽然有些可惜,但他们不愿为官,朱棣也不强求。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郭家这些人,竟然都是这么一个性子,不愿为官,只是喜欢去研究那些物件,去当一匠人。

不过。

首节 上一节 411/5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