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 第182节

温体仁率先开口。

很多大臣纷纷出声附议。

上次铲除晋商,杀了一批大臣。

崇祯后来,又新提拔了一大批重臣。

此时的朝堂上,早已不是前两年“众正盈朝”的时候了。

能干事又想干事的大臣,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此时崇祯提出,取消言官风闻奏事之权。

他们哪有不举双手赞成的?

沿袭了两百多年的风闻奏事,就此被废了。

崇祯俯视下方群臣,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

‘叔父’给的好法宝啊!

从此朝廷彻底清净了,党争肯定会因此而大减。

大臣们也可以安心去做事了。

中兴大明,不是什么奢望。

甚至‘叔父’所说的大明日不落,也不是没有可能实现。

崇祯见众臣再无异议,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杀言官,取消闻风奏事。

除了太祖、成祖,大明还从来没有其他皇帝干过这样的事情。

崇祯也是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现在尘埃落定,他浑身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正要宣布退朝,温体仁忽然奏道:“陛下,臣有一事相助。”

崇祯一怔,“奏来!”

“陛下昨天以纯阳真人为钦差,查办忠烈祠工程一事。”

“此时真相已经大白,是否该取消该项委任?”

温体仁奏道。

崇祯哑然失笑,“温卿所言不差,正该如此。”

群臣无不愕然。

昨天才委任的钦差。

结果这钦差还没有接任。

事情就完了。

光时亨和朱纯臣也玩完了。

回想起来,委实有些荒诞。

然而细思之下,却又是极恐。

……

凤临楼。

这是一座酒楼。

名字虽然极为大气。

在京城中,却算不上什么顶级。

此时正是下午的饭点上,大堂中客满为患。

京城的百姓,喜欢议论政事。

大明言路开放。

因此除了一些大逆不道,以及犯忌的的话,老百姓什么都敢说。

此时大堂的食客,正在议论光时亨被剥皮实草的事情。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刺激了。

“大明不杀言官,陛下今天怎么就开了先例?”

“昨晚上的声响知道吧?就是这个言官,伙同成国公给弄出来的!”

“听说连太庙都差点被震垮了,陛下哪有不震怒的道理?”

“这样的狗官,杀得好啊!”

“昨晚上我正跟老婆亲热着呢,结果一声巨响,吓得我当场就不行了,以后不知道还行不行!”

“不行你说一声,咱们老交情了,这点忙,我一定帮到!”

……

“听说还是因为陛下免除了三饷,向富商征税,东林党的人闹腾起来,这才惹恼了陛下。”

“这帮东林党,一个个满嘴的仁义道德,怎么就不干点人事?”

“咱们的这位皇爷,可真是英明神武,比起洪武爷、永乐爷,也差不离了!”

“陛下不仅英明,还有云逍子这位神仙相助,咱大明,这是要中兴了呢!”

……

二楼的一个雅间,窗户大开。

大堂中的声音,不断传入屋内。

一身便服的崇祯,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

夸,使劲的夸朕!

这可是天籁之音啊!

朕是绝对不会飘飘然的!

“吃饭就吃饭,听什么墙根?”

坐在对面的云逍,拿起筷子敲了敲盘子。

崇祯讪讪一笑,这才挥手让王承恩起身关了窗户。

噪杂声音顿时被阻隔在外面。

崇祯定了定神,问道:“光时亨的罪行,是叔父吩咐东厂,在百姓当中宣扬的?”

如今京城的舆论风向,完全是一边倒的局面。

这其中的功劳,自然是云逍授意,东厂在暗中引导操弄的结果。

云逍淡淡地说道:“杀言官一时爽,可后续还有很多麻烦事,引导舆论,不过是其中之一。”

“陛下取消了言官风闻奏事之权,同时也阻塞了言路,也让百官少了一道约束。”

“该如何解决,叔父有什么良策?”

崇祯坐直了身子,虚心地向云逍求教。

第151章 大厦奠基人

“大明的监督体系,太多、太乱,反倒失去了作用。”

云逍摇头一笑,放下筷子,徐徐道来。

对于明末的腐败,他以前也曾经在网上,跟键盘侠辩论过多次。

因此对其根源、弊端,了解的十分透彻。

根子还是出在朱元璋。

古往今来,对待贪官最狠的皇帝,莫过于这位洪武爷。

对于贪官,心狠手辣,从不留情。

可讽刺的是,大明如今贪腐成风,却是拜他所赐。

根源就在他当初制定的监察体系。

大明的监察体系,可谓是最为严密的。

明面上,有都察院御史,和设立在六部的六科给事中。

这就构成了各有分工、互相制衡、纵横交错的权力监督网。

暗里,还有锦衣卫。

阴阳、明暗两套监督网络。

这应该是密不透风了吧?

就这,朱元璋还不放心。

万一自己的后代中,出了不肖子孙。

冒出一些滥用皇权、为祸社稷的皇帝怎么办?

皇权也得有限制。

于是乎,又改良了言官制度。

赋予言官风闻奏事之权。

并专门立下祖制,皇帝不得杀言官。

再到后来,成祖朱棣又设立了东厂。

成化年间又设立了西厂。

监察机构越来越多,反倒越来越臃肿,矛盾交错纵横。

首节 上一节 182/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