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私房钱被娇妻李秀宁曝光 第209节
雍正皇帝选择这种立储方式也是有感于自己上位前后的艰辛,他自己在位期间以刻薄对待兄弟们闻名,估计他也不想自己的后代陷入到无休止的残酷博弈中。他的儿子乾隆皇帝是这一立储方式产生的第一位受益人。
乾隆的上位没有争议,少了许多勾心斗角的麻烦,因此他也十分赞赏这种方式(赵的好)。乾隆皇帝多次从理论上颂扬密诏立储是无比正确的,和臣子们谈古论今,并且从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皇位争夺事例上总结出三条皇帝选择继承人时必须要遵从的原则。
虽然现在说到这个有些遥远,但卢枫还是想要遵从一下历史上的正确经验,避免出现因为继承人导致自己好不容易打造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的困境.
第338章不认同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模式!
卢枫始终觉得,宋朝和明朝那种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模式是大有问题的。
就应该是皇帝治理天下,士大夫只是皇帝的雇员,可以给予建议,可以进谏。
但皇位的归属是皇家内部事务,不应该让臣子参与进来,不应该听信臣子。
皇族要保证自己唯一的权威,就不能让他们过多的介入到皇族内部事务中来。
像宋朝、明朝那样的文官集团可以干预皇位继承人人选的情况决不允许让它出现。
南宋时期宋宁宗让权相史弥远帮助他选择继承人,就是一个非常可笑的教训,宋宁宗死后继承皇位的宋理宗就是史弥远亲自从民间703选出来的,因此宋理宗继位后,史弥远因拥戴之功得以独掌朝纲,宋理宗又是史弥远专门选择没有跟脚的皇帝,所以当时臣权凌驾于皇权之上。
卢枫视皇权和江山为自己一家之物,绝对无法容忍后代被权臣架空。
所以他坚定地认为皇帝选择继承人不能让臣子插手。
皇位继承人的选择需要他这个皇帝乾纲独断。
在卢枫看来,最了解子女的一定是他们的父亲,从皇帝的角度来(cede)说,继承人在道德仁义上的优秀是应该放在第二位的,才干和手段才是皇位继承人最优先具备的。
最重要的是,皇帝要选择的继承人是要能够压服臣子,而不是让臣子们感到好说话。
所以臣子们喜欢的继承人未必就是好的继承人,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在废太子李承乾后,本来有意让才干更突出的三子李恪继位,并为此征求亲信大臣长孙无忌的意见,可长孙无忌却选择支持亲外甥李治。
长孙无忌为什么会那样选择,就是因为亲外甥李治便于他操纵。
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犹知门下、尚书二省”,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可是长孙无忌一人居然把持三省,国家的最高权力完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长孙无忌还凭借自身权力,罗织罪名,害死李恪、李道宗等人,可以说在唐高宗永徽年间,长孙无忌以辅政之名,行专权之实,这引起了唐高宗李治的不满。
在永徽五年,李治召见五品以上官员时,发了一次脾气,官员没有上书言事,是因为长孙无忌控制着朝堂。
同年长孙无忌又在废立皇后这件事上,与唐高宗发生矛盾。
李治即位以来,一直对长孙无忌专权不满,通过废立皇后之事,他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后来李治在得到徐楙功的支持后,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并开始逐步掌握大权。
结果唐高宗李治身体病弱,无法阻止武则天势力增长,后来李唐差一点就四世而亡。
所以卢枫觉得,皇帝选择继承人只需要自己默默观察,自己独自做决定就好,不应该让臣子的建议左右皇帝的思想,臣子们喜欢的皇帝只会是朝堂上摆设,臣子们害怕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第339章李唐是皇位继承最血腥最混乱的朝代!
卢枫看着面前的李秀宁跟自己谈论继承人的制度,忍不住心中暗笑。
历史上皇朝继承最混乱最血腥的朝代,恐怕就是李唐排第一个了。
那个父子反目兄弟阅墙的经典政变,大家一提,就是玄武门之变。
卢枫跟李秀宁说道:“历史上有很多皇帝优柔寡断,在继承人的决定上左右摇摆,特别是那些儿子比较多,才干突出的儿子也多的皇帝,看这个也好,看那个也觉得不错,皇帝的这种态度会给有野心的儿子觊觎皇位的机会,带来的后果就是萧墙之祸,我绝对不会的!”
这个方面比较著名的就是李秀宁的父亲唐高祖李渊,他遵从古礼让嫡长子李建成做太子,但又觉得对其余儿子不公平,因此同时给予二子李世民和三子李元吉同样的军政大权,看似对儿子们一视同仁,其实对于江山社稷来说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唐朝的皇位传承,基本上都离不开政变,而政变的传统一直伴随整个王朝的兴衰,可以说每一次的政变都伴随着无数的人头落地,大型的权力洗牌。这些政变可以由皇帝发动、皇子发动、公主发动、太监发动和大臣发动,总之五花八门。
而政变的始作俑者,当然是大唐最有名气的皇帝李世民,他是大唐第一个利用政变抢班夺权的皇帝。在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他的后代都有样学样,形成了政变上位的传统。从唐高宗李治死后开始,先后有唐隆政变、神龙政变、景龙政变、甘露之变等大大小小十次政变。
唐开国之时,虽然有太子李建成,但是李世民功高盖主,自然而然会跟李建成产生利益的冲突。李建成担心日后李世民会造反,自己压制不住;李世民担心李建成即位后会忌惮自己的实力,早晚会对自己下手。在这种情况下,两人之间终究会出现火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世民之后,后面的皇帝都担心儿子会效仿前人,因此对儿子处处防备。甚至为了平衡,会特意扶持另外的皇子来制衡太子,让太子不要轻举妄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被打压的深入,太子为了自保,往往会铤而走险,发动政变来提前上位,慢慢就形成了政变的传统。
??一求鲜花...
唐朝的权力交接是历代最血腥的,李唐皇室在这种诅咒下,还能够撑到三百年,其实已经算是奇迹了。
后来清高宗乾隆对此强烈抨击,他用李世民、朱棣寺位的事例表明了自己对于皇位继承人选择上的态度,那就是皇位继承人应该立贤,而不是立嫡和长。当然,这个态度其实和螭清人入关后一直以来的小心谨慎有关,螭清的皇帝基本上都勤政,他们知道自己其实是少数,害怕出现荒唐之君让汉人再度崛起。至于乾隆自己,他活得岁数太大,他年长的儿子们都被他熬死了,不口头上立贤还能怎么办?
虽然密诏立储君的制度,是螭清搞出来的,但卢枫并不会因为讨厌螭清而拒绝使用丈.
第340章想让李秀宁像历史上那样招兵买马!
李秀宁原本对于嫁给卢枫做妾,心中还是有一些不甘。
本来李秀宁是可以是卢枫的正妻,但是因为窦仙娘李世民等人各种骚操作,让李秀宁现在只能做妾。
李秀宁心里每每想起这个事情,就有一些耿耿于怀。
但是,李秀宁和卢枫现在谈开了,发现卢枫对于嫡庶之别没有看到那么重,顿时松了口气。
这就意味着,自己作“七零三”为卢枫的妾室,地位上并没有比正妻长孙无垢低太多。
另外一方面,自己的孩子将来也不会因为自己是妾室而受负面影响,只要自己将来把自己和卢枫的孩子教育好,如果未来适合做皇帝,就有可能被立为太子。
哪怕就算是不适合做皇帝,那也会培养成其他方面的人才,自己也不必为孩子的未来犯愁。
李秀宁整个人就豁然开朗,心情愉悦了许多。
但是李秀宁还是马上想到自己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自己到了京城长安以后,为了窦仙娘生命安全着想,要为窦仙娘和卢枫在一起让路,自己估计就要宣布和卢枫分开。
一想到这个,李秀宁心中就很难受。
但好在距离那一天,还有好几个月。
毕竟一路南下,不像是在草原可以纵马驰骋,毕竟还要渡过黄河,还要渡过渭水,还要把好几个城市攻打下来,没有那么容易。
卢枫原本打算让李秀宁离开,返回长安,在长安附近像历史上那样散尽家财,招兵买马。
历史上,李渊打算起兵,就派人到长安接应柴绍和李秀宁。柴绍跟李秀宁说:“你父亲马上就要造反,现在得回去帮忙,但咱们一起走容易被发现,如果把你一个人留下,我又不放心。你说,咋办吧?”这要换成其他女的,肯定是凭什么不能一起走?还好李秀宁不是这样的人,她对自己丈夫说:“你赶紧麻溜的回去吧,我自己有办法。”于是柴绍骑着马就奔着老丈人去了,而李秀宁将开始她传奇的一幕。
李秀宁并没有藏起来,而是来到附近的李氏庄园,自称“李公子”,将李家在当地的产业全卖了,然后以赈济灾民的名义开始了招兵买马,很快就拉起来几百人的队伍。
当时有一支几万人的义军,首领是胡商何潘仁。李秀宁就派家僮马三宝去游说,而这马三宝也不负李秀宁所托,成功让何潘仁归顺,随后李秀宁又连续兼并了几支义军,手底下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因为李秀宁的女性身份,所以她的这支队伍又被称为“娘子军。
隋军自然不会对眼皮底下的这支娘子军视而不见,多次对李秀宁发起讨伐,然而李秀宁不但多次击退隋军,甚至还开始了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当李渊带军攻入关中,本来以为会遭到隋军的猛烈抵抗,没想到他的女儿已经打下一大片地盘。
甚至拥有七万大军的李秀宁还分出精兵一万与李世民共同攻打长安。
在平定关中的战役中,李秀宁带着这支娘子军所向披靡,甚至是隋3.4军名将屈突通也多次败于李秀宁。
在唐朝建立后,因为李秀宁立有军功,所以李渊每次对她的赏赐都与其他公主不同,说白了就是比其他公主要高至少一个档次。
后来李世民带军出征在外,扫荡各地割据势力,而李秀宁就带兵驻扎在今娘子关一带,“娘子关”这个名字正是因为李秀宁的娘子军在这里驻扎才得到的.
第341章李秀宁没办法重现历史的辉煌?
但是,卢枫发现这个时空好像有点办不成这个事情。
原来的时空,李秀宁能够办成这个事情,那是因为李秀宁打的旗号是她父亲唐国公李渊的。
李渊在起兵前已经算是相当有名望了,有很多小势力是冲着唐国公李渊的名号才加入李秀宁的队伍,其次才是李秀宁自身的统帅能力。
而且在加入李秀宁那支队伍里面,有个本身就是他们李家的人,李神通。
李神通是李渊的堂弟,当时李神通居住在长安,恰逢李渊在太原起兵,隋官搜捕李渊的同族人,李神通便逃亡22到郡县山区南部o李神通与长安大侠史万宝、河东人裴置)、柳崇礼等人起兵响应李渊。西域的胡族商人何潘仁进入司竹园为盗贼,拥有部众几万人。李渊女儿平阳公主李秀宁派家奴马三宝去劝说何潘仁,和她一起去依附李神通。李神通和平阳公主、何潘仁合兵一处进攻鄂县,并将其攻克。当时李神通拥有部众超过一万人,加入李秀宁那支队伍,才让李秀宁那支队伍最终有7万人!
但是这个时空,如果李秀宁继续打着唐国公李渊的旗号,恐怕效果就没有那么好。
因为唐国公李渊现在不是太原留守,而是涿郡留守,要从涿郡往南打,目标只能是洛阳,而不是长安,所以长安这边的队伍,都能看到这一点,都不会投靠唐国公李渊。
再加上,在此之前,唐国公李渊已经有很多让各路豪杰看不上的地方,比如唐国公的二儿子李世民的妻子未婚妻长孙无垢被卢枫夺走,唐国公的大女儿李秀宁被退婚。
最重要的是,唐国公李渊竟然向东突厥俯首称臣卑躬屈膝,这一点非常让人看不起。
还有一点,就算有人是因为唐国公李渊而投靠了李秀宁,可是李秀宁带着这支队伍,最终还是要投靠卢枫的,那原来投靠的那些人可能还会叛变。
所以就不能打着李渊的旗号来长安附近招兵买马。
可如果李秀宁打着卢枫的旗号招兵买马呢?
照样没有办法达到原来那个时候的效果。
长安附近愿意投靠历史上的李秀宁,有很多其实都是关陇贵族的一份子,并不是普通的农民起义军,其实关陇集团一直以来都不
是很支持卢枫,反倒是对卢枫有些敌意。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卢枫是属于五姓七望这个势力里面的范阳卢氏703,原本是属于北齐的范围的,而关陇世家集团则更多的属于北周,他们之间也算是打了很多场仗,彼此之间还是有些不和。
关陇世家集团原来那个时空会投靠李渊,因为李渊本来就是他们的一份子,就被他们推举为代言人。
但是卢枫不足以代表他们,所以这些关陇世家要么是继续帮助隋朝朝廷对付卢枫,要么他们自己再选择一个能够代表他们的势力!
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是说李秀宁无法重现历史上的辉煌呢?.
第342章就让李秀宁镇守娘子关!
卢枫现在也不指望关陇世家集团像历史上投靠李渊那样投靠自己。
因为摆明就没有任何来往,彼此之间很难取得信任。
这是卢枫为什么大量扩张人马甚至在山西推行全民皆兵的政策,就是想要凭着自己的武力打通关,而不是靠这些贵族的支持打通关。
毕竟靠他们的支持打通关,统一天下,就会像历史上的李渊一样,对他们各种宽容妥协。
历史上唐国公李渊3万人马就敢起兵,从山西太原一直打到长安,3万人马很快就变成20多万人马,其中大部分的人马都是关陇贵族陆续过来投奔,李渊对于过来投奔的各方势力都会给予高官,甚至直接封国公。
甚至于,李渊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并没有太多钱,一度连军费都支撑不了,给那些官员发工资都发不出来,不得不卖官。
李渊找突厥人买马的时候,还想分期付款。
这些情况,在卢枫这里都完全不存在。
卢枫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积累了大量的兵力,就是以狮子搏兔之力,迅速的横扫天下。所以卢枫根本用不着李秀宁像历史上那样在长安附近招兵买马!
卢枫没让李秀宁跟着去长安,原本是想让李秀宁镇守娘子关。
这里位于山西和河北交界,如果唐国公李渊的势力想要对付卢枫,就必须要从娘子关入口,而卢枫还让李秀宁镇守娘娘子关,表面上是这个娘子关显示出对于唐国公李渊李世民的信任,实际上,恰恰是一种不信任!
卢枫表现的就只是对李秀宁的信任。
卢枫知道李秀宁对自己的忠诚度要远远高过对原生家庭的忠诚度,所以卢枫可以放心的将娘子关交在李秀宁的手中。
就算李渊李世民动歪脑筋,想要通过李秀宁来进入山西,袭击卢枫的后路,那也是做梦。而且,这个娘子关原来不叫娘子关,历史上是李秀宁镇守这个关卡之后,才称之为娘子关。但是,卢枫为了李秀宁而将这个关卡的名字改为娘子关。
李秀宁率领一万娘子军镇守此地,完全固若金汤,就算李渊李世民出动10万人马,也完全攻不下。
这个娘子关是晋冀的咽喉要地,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一直延续至今。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城门,上有平台城保,似为检阅兵士和了望敌情之用。南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实,青石筑砌。
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