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的那些年 第210节
李承乾就等他这么说呢,事实上不管李二说什么名字,他都会将他给否决掉。
“父皇...儿臣认为,这条道路有纪念意义,那何不用特殊一点呢,这样又新颖又有意义!”
“哦,你还有这样的打算?跟朕说说看,给你来起的话,会怎么取。”
“父皇,儿臣觉得,母后含辛茹苦的将我们抚养长大,而且跟您也是青梅竹马,情比金坚,何不用世人对母后的称谓,皇后封号来做这条路的名字呢。”
“用皇后大道这名字父皇觉的怎么样。”
“我想了好久了...”
刘文宣那狗东西也觉的挺好的。
李二看着李承乾这幅架势,心中魏然一笑,“感情这小子早就将这名字想好了。
”恐怕朕不管起什么名字他都不会说好。”
李二突兀的说了一句。
“这是刘文宣取的吧?”
李承乾来不及反应。
“呃...是....呃...不是...不是...是我取的。”
李二见到李承乾这副模样,心中早有定论,这里面要是没有刘文宣的影子,他是不信的。
不过这名字确实不错。
李二笑了...
他不想打击李承乾
你这也是有心了,想必你母后知道后会特别开心。
“不够这名字...别人问起来,就说是朕取的吧...你回去休息吧!”
李承乾一愣,随即狂喜了起来。
因为他看到了李二脸上露出了压制不住的喜意。
“刘文宣这狗东西果然,善于揣摩父皇的心思,又被他给猜中了。”
李承乾骂骂咧咧的回去了。
李世民则小声的念叨着。
“皇后大道...皇后大道...这名字一定会传承下去的,真是难为这小子了...”
高泉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道:“太子殿下很是孝顺呐...”
李二点点头
"吩咐下去,那条路以后就叫皇后大道了!"
时至今日,长孙脸上流露出来那种喜悦模样,被李二全部看在了眼里。
心说:“观音牌果然很喜欢这个名字。”
李二很满意今天看到的场景。
大臣团结,百姓臣服,路两旁的百姓行人,看到他的龙辇无不跪伏在地上大礼向拜。
他能看出来这些百姓是发自内心的在朝拜他,那眼神你透露着幸福和畏惧。
眼神中的幸福是发自内心的,只有生活条件改善了,富足了吃喝温饱问题解决了才会有这样的神情。
虽然他知道些人可能只是仙女湖小镇又或者是矿区那里的居民,但是这也侧面反映出来这是大唐目前的一个缩影,既然这里的人们能幸福富足,那其他地方,又或者偏远地方富足起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借用刘文宣那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在这里也很恰当。
想到这里所以的心情特别的愉悦。
朕要的就是整个大唐的百姓都能如此就行了。
长孙也能看出这里的百姓很不一般。
她看到路旁边的百姓行人身上的衣着打扮,竟是比长安城内还要衣着光鲜,忍不住的开口问道。
“二郎,这里的百姓真的是如此富足么,你看他们身上衣服,还有孩子手中拿着的那些零食,竟是比长安城好像还要好,妾身真怀疑是不是太子和刘文宣故意安排人做出来的假象!”
长孙看到了这种种一切,她始终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她生怕是一个梦,梦醒了,这些场景就全部化为了虚无,实在是太让人难过了。
李二看到自己的观音婢和自己头一次来时所担心的是一样的,顿时将她用力的拥揽一下。
“观音婢,不是你担心的问题,而是朕刚来头一次的时候和你想的一样,担心这一切都是承乾和刘文宣那小子在忽悠朕”
“但是朕可以很认真的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真的,而且你现在看到的远不如此,“
随即他又爽朗一笑。
“观音婢你看到的东西,这才刚刚开始,等下你做好心理准备就行了,皇家学院和仙女湖小镇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哦...竟还有更好的地方”
长孙脸上露出向往之色。
“二郎,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大唐么!”
李世民长叹道:“是啊...可惜这里只是大唐的一个小到不起眼的点啊。”
不过朕对太子和刘文宣有信心,这里有一个点,而千里之外的扈渎那里,还有一个点,只是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长孙微微一笑,“陛下可说的是那郑仁基家的女儿吧...丽质跟我说了,
“说刘文宣拍她去的...能被刘文宣看中的人,现在证明我当初也没看错她...哎真是可惜了,本来是能和我做姐妹的,现在却带着一个叫武媚娘的女孩在那里吃苦受累。”
这时候长孙似笑非笑的看着李二说道“二郎,当初没有纳妃成功,是不是心中颇为遗憾呐...嘻嘻”
李世民心说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果然长孙这么一说,李世民脸上有点尴尬,他不但尴尬还有些纠结,他怎么能不清楚,刘文宣和郑丽琬两人之间的门门道道。
这郑丽琬竟是跟刘文宣好上了....
差一点这个女人就变成了他的女人,但是此刻却和自己的女婿在那里搞着暧昧,尼玛这都是些啥事情啊。
李二郁闷的想要骂娘,但他还真不好说出口,这种恶心他只能一个人扛着。
倒是长孙见到李二脸上肌肉一阵耸动,明显是很纠结的样子。
顿时拿手指狠狠的掐了他一把。
“妾身就知道你对那郑丽琬恋恋不舍...!”
李二吃痛,嘴上还不敢不老实。
“观音婢你想多了...!”
“朕怎么可能会做这等事”
看着自己家的男人吃瘪,长孙很有成就感,我家的男人当了皇帝又怎么样,还不是被我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她冲着李世民宛然一笑“看来是妾身错怪你了。”
第358章 你说讽刺不讽刺啊
看着自己父皇和母后以及一众大臣赞不绝口的李承乾。
心中颇为得意,这一路上一草一木都有他参与建设,也很有成就感,他感觉这么多天的辛苦真的没有白费。
今天有好多大臣是头一次来这里,他们从踏上这条道路之后就赞不绝口,把他夸的更是全身飘飘然,骑在马上的他腰杆挺的更加的挺直了。
他很是遗憾刘文宣没有跟他分享他的喜悦,没有看到他风光的一天。
心中不无遗憾的想道“那狗东西,居然不跟着孤王,而是陪他的那个状元徒弟去了,真是扫兴。”
有人欢喜有人忧,李恪看到大臣们都对太子赞不绝口,他的心就止不住的往下沉,如果照这样下去,他和李承乾的差距那将是越来越大,到时候自己还有什么资本和李承乾相抗衡呢。
他乃是李二的第三个儿子,至于老二早就夭折了,所以按顺位排的话,他现在就是第二,比青雀都高一个位置。
所以他从来就不甘心屈居第二,他始终认为李承乾也仅仅比他多了一个嫡出而已,论才华什么的自认为不输于李承乾。
看着李承乾羽翼渐丰所以他的心越来越不平静...
心说“万一李承乾出个意外的话....嘿嘿。"
他看着走在前面的李承乾,嘴角微微一扬,眼里闪过一道莫名的光芒,稍纵即逝。
大部队很快的就来到了皇家学院的门口。
李泰、李丽质、刘文宣带着孙思邈他们在皇家学院的门口。
迎接了李二和长孙以及一众大臣。
人群中很多人还是很开心到这里来参观的,要属最不开心的,不仅仅是长孙无忌他们,而是有人比他还要不开心,而且可以用丢脸来形容。
那就是虞世南,因为此时正看到自己的徒弟,王权安带着一帮弘文馆的学生在门口拿着扫帚,面无表情的在扫帚地。
他看到这些学生,心中的愤怒简直难以言表,差点血气上头,栽倒在地。
不过他也没办法去阻止什么。
因为文人之间的赌约还是很被重视的,如果你要是连赌约都不遵守,那你将来在朝堂上也无立足之地。
虽然看着自己的一帮徒子徒孙在扫地,但是他也无计可施,他几乎就是掩面而走。
“母后!”
李丽质也有数日未见长孙了,所以看到自己的母后来到了这里,开心的跑到了长孙的身边,甜甜的叫了一声“母后,儿臣想死您和父皇了!”
长孙看着自己越发水灵且日渐丰盈的女儿,也很是开心,心说这丫头越来越像自己年轻的时候了...真是便宜刘文宣这个小东西了。
不过还是担心的问了起来
“我儿...在这里还习惯不?”
“回母后,儿臣在这里很习惯...文宣对我也很好,所以儿臣觉得这里很好。”
等下母后到我家里看看,您也一定会喜欢上这里的。
长孙冲她溺爱的笑了笑“说的母后都想去你家中看看了...”
李二在一旁则嘿嘿一笑“那一会儿就去看看好了..那地方确实不错!”
李二这么一说,基本上就下了定论了。
上一篇:战国:骗喝九次壮行酒的我崛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