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104节
“若是陛下做不了这个主?”
“你又当如何?”
刘伯温倒是抬起眼眸,看向吕本道:“你别忘了,我们的太子殿下,可不会怕陛下,而他要做的事,陛下都拦不住,更何况,还有一个肃宁侯。”
浙东先生与淮西勋贵之间的斗争,在萧寒那里不算什么,但杨宪一事,浙东可谓是彻底得罪了萧寒,所以,萧寒不趁机赶尽杀绝,刘伯温不信。
“总而言之,都还在猜测之中,所以,不必太过于放心上,这件事,始终要上朝堂,等对峙公堂时,再翻出来说吧。”
吕本微微沉思片刻,便是摇了摇头。
谋杀小明王这件事,没人能拿得定主意,毕竟,不管是浙东,还是江南,生死都在人家老朱的手中,所以,他们能想到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这几种。
但大多都逃不过等死。
这件事,总会有人死,总得有人死。
那吕本只需要将自己撇干净,就可以,毕竟,杨宪是浙东党派,又不是江南文官,所以,就算是真有牵扯,那也得是先从浙东开始,而并非是他们江南。
这才是吕本的底气,要不然,吕本也不可能如此沉得住气。
但刘伯温号称算无遗策,又岂能看不出吕本的这点小心思,心中更是闪过一抹嘲弄。
对于老朱家的这对父子,刘伯温的心中,只有四个字,狠辣果决,这是最完美的诠释。
而谋杀小明王,就相当于对朝廷的挑衅,从开国之初,就已经开始挑衅朝廷,这老朱要是能忍得住,他就不是朱元璋。
还有那个小太子朱标,从觉得文官集团是弱势,到现在对文官集团的态度,便也能看得出来,现在的小朱,正在觉醒。
况且,不管是任何权力,都不能挑衅皇权,都要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所以,小朱一定会有大动作。
随即,刘伯温又是轻轻叹了口气,这场对于浙东与江南的清洗,横竖躲不过去,那事情由自己开始,便由自己结束。
入夜,寒风疾驰。
太子朱标,肃宁侯萧寒星夜疾驰,返回京师!
“还能受得住么?”
“若是受不住,明日再进宫不迟。”
朱标看向同在马车的萧寒,眼中依旧担忧道。
“不用,先进宫。”
“见过老爷子与婶娘,便在你的东宫歇了。”
“毕竟,明日的早朝,我是重头戏。”
萧寒一边咳嗽,一边看向朱标摆手道。
“嗯。”
朱标见状,也是无奈点头。
“对了,那个吕坚白招了没有?”
随即,萧寒又是想起吕坚白,便是看向朱标问道。
“嗯。”
“如你所想,扬州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江南文官的亲族。”
“甚至,不单单是扬州,这些官员的亲族,遍布整座江南。”
“而且,几乎都是酒囊饭袋,不堪大用。”
朱标的眼中,当即闪过一抹怒气道。
吕坚白的供词,以及对于扬州官员的考问,朱标的心,更是凉了半截。
虽然,杨宪落网的时间较短,就这么几日的时间,但更换官员的速度,那可叫一个快。
甚至,几乎大部分都是江南官员的亲族。
但举荐也朝廷制度之一,所以,这并不是朱标生气的原因。
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这些新任官员,已经上任几日,但对于自己的事务,仍然还是一知半解。
就连对于扬州人口,田亩数量,都是模糊不清,那这怎么能不让朱标生气?
“正常。”
“杨宪之事,牵扯的官员甚广,几乎遍布江南。”
“所以,临时更换官员,必然会遇上这样的问题,再加上权力分散,那这些江南文官自然想为自己的亲族谋一些差事。”
“毕竟,不仅可以经营自己的大本营,还能捞到江南的美差,可谓一举两得。”
萧寒倒是完全不在意的笑道:“而且,就算是我是江南官员,也会心动,谁让江南一直是国家财税的重镇,这么大一块肥肉,谁不想分?”
“想蚕食国家财税之重镇,也得问问孤答不答应!”
朱标的嘴角,泛起一抹冷笑道。
“科举,不能再拖了。”
萧寒掀起车帘,看向寒雪纷飞的应天府,轻声道:“不然,这批官员清算完,朝廷短时间之内,就真的是无人可用了。”
“那也得等。”
“怎么也得躲过寒冬,等待明年开春。”
朱标微微一愣,又是叹气道。
哪有说的那么容易,官员的缺失,可是从头到尾的缺失,想要补全,更是难上加难。
况且,现在还是寒冬之季,就算是此时开了科举,哪有学子入京科举?
“不用。”
“军中的将领,那个不能用?”
萧寒转过头,放下车帘,方才看向朱标开口道:“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既然缺少官员,那就从军中调遣,先行下放各州府为官,当然,要经过短期的培训,不然,下去了也是两眼一抹黑,不堪重用。”
“至少让他们明白,他们的事务,究竟是什么?”
“只要能维持最基本的运转,撑过官员缺失的时期,再将他们调回京师,重新学习。”
“随后,学习不错的将领,就让他们换个地方执政,至于学的不好的将领,放回军中领兵。”
萧寒思索片刻,便是看向朱标笑道:“毕竟,军中识字的将领不少,但大多官职都很低,所以,你不如给他们一个恩典,这样不仅可以收买人心,朝廷官员缺失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难道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嗯!”
“军中有淮西子弟,还有大明讲武堂补充血液,对外征讨,绝对够用。”
“那不如分出一批,找人对他们进行短期的培训,择优录取,送去各州府执政,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
朱标的眼前一亮,便是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是皱眉道:“但,军中将领大多桀骜不驯,要是不服管束,怎么办?”
“嗯?”
“不服管束?”
“大哥,你是太子殿下,不是军中大将,自然不能由你去挑选。”
萧寒翻了翻白眼道。
“你的意思,是让徐叔叔与常叔叔去挑选?”
朱标皱起的眉头,当即舒展开来,随即,恍然大悟的笑道:“确实,品行如何,徐叔叔与常叔叔自然知道,毕竟,他们领兵这么多年,对于自己麾下的将领,怎么可能不清楚。”
“嗯。”
“毕竟,军中也有想为朝廷效力的将领。”
萧寒点了点头笑道:“而且,他们大多穷苦出身,再加上军法约束多年,所以,自然见不得欺压百姓。”
“嗯。”
朱标重重的点了点头。
“还有一件事,你得考虑一下。”
萧寒又是轻轻拍了拍脑门,方才看向朱标继续说道:“一旦动了浙东与江南,那朝廷的局势,必然一边倒的倾向于淮西,所以,老爷子想要的平衡,自然就是荡然无存,那对于淮西的这群勋贵,自然要加以削弱。”
“怎么削弱?”
朱标微微一愣,便是看向萧寒不解道:“他们都是军中大将,除非剥夺了兵权,不然还怎么削弱?”
“对。”
“剥夺兵权。”
“没有圣旨,不可调兵。”
萧寒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笑道。
“这其中,可就是你的两个老丈人,兵权最重。”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抹调侃道:“你要是让他们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他们还不得弄死你。”
“我的那两个丈人爹,一直想的都很透彻,而且,交出兵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我们的那群叔叔,文化不高,书读的也不多,所以,一直握着兵权,迟早会惹出祸患。”
萧寒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朱标,随即,又是想了想道:“所以,收回兵权,得让老爷子亲自来办,完事,让他们回去好好修身养性,多读书,这样一来,老爷子想要的平衡,依旧不会被打破,也可以给朝堂来一番大换血,何乐而不为?”
“嗯。”
“我会找老爷子商量一下。”
朱标不是不懂这其中的道理,便是点了点头。
“太子殿下,侯爷,坤宁宫到了。”
便是此时,童章舜的声音,传进了马车之中。
“走吧。”
萧寒拍了拍朱标的肩膀,便是在朱樉两兄弟的搀扶下,缓缓踏出了马车,便是走进了坤宁宫之中。
“微臣参见陛下。”
“参见皇后娘娘。”
这个时候,萧寒也是缩了缩脖子,小心翼翼的看向上手的朱元璋和马皇后道。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