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143节
萧寒又是抬眼看向眼前的提纯器具,轻声道。
“什么意思?”
朱标微微一愣,表示不明白,而身后的一众兄弟,也是齐齐挠头,想不明白萧寒的意思。
这提纯器具,除了提纯美酒,还能有别的用处?
“如果我仅仅是为了提纯酒,或者是个破赌约,我就没必要设计出这么复杂的提纯器具。”
萧寒瞥了一眼朱樉,便是摇了摇头道。
“呃呃...”
顿时,众兄弟便是看向朱樉,这让朱樉微微有点尴尬的挠了挠头。
“那这究竟还有什么用处?”
朱标走向冒着热气的提纯器具,方才转身看向萧寒问道:“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
“你没上过战场,不明白。”
萧寒看向朱标摇了摇头,便是看向身旁的朱文正与蓝玉,轻声道:“你俩经历过洪都之役,你觉得,将士们受伤被治愈的几率,有多大?”
“这得取决于伤口如何。”
“但一般受伤严重的士卒,一般都扛不过去。”
朱文正微微一愣,便是摇了摇头道:“不足三成吧。”
“这取决于天命。”
“能不能活下来,都得自己硬抗。”
“所以,真正的生存率不足两成。”
萧寒的眼中,闪过一抹动容,方才轻轻摇头道。
当年,萧寒也算是领过兵,也去看望过受伤的士卒,那完全是靠意志力硬抗,所以,萧寒立志,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
但当时在战场上,萧寒根本无法顾及这件事,再加上,开国以后,事务繁忙,大明百废待兴,也没有银子支持萧寒,所以,这才耽搁了下来。
可今日不同了,既然已经打造出提纯器具,那就可以着手提纯酒精,还有对于抗生素药物的提取。
那这绝对是对于大明将士的保障!
当然,这也幸亏萧寒穿越前,喜欢研究一些奇异的玩意,要不然,萧寒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嗯。”
朱文正与蓝玉,还有沐英与何文辉,又是沉重的点了点头。
“那将士受伤,一般如何处理?”
萧寒又是抬起眼眸,看向朱文正与蓝玉问道。
“自然是用清水对伤口进行清洁,然后敷药包扎。”
朱文正想都没想道。
毕竟,当过兵的都知道,更何况他们这些领过兵的大将。
“嗯...”
萧寒看向朱文正,一时之间竟然语塞,随即,便是摆了摆手道:“跟你们解释不明白,等我搞定,你们便知道效果了。”
萧寒本来的确还想解释一下,但看向这群古人,卧槽!
别闹了,他们压根听不明白,那还解释个屁!
倒不如,直接搞出酒精,还有提纯出抗生素,让他们看效果吧。
“启禀太子殿下。”
“侯爷。”
“工部尚书单安仁求见。”
便是此时,肃宁侯府的侍卫,走了进来,随即,便是看向为首的朱标与萧寒,微微躬身道。
“请。”
朱标轻轻点头,便是摆了摆手,那侍卫便是躬身退了出去。
“他来干嘛?”
萧寒挑了挑眉头,看向朱标问道。
“应该是印刷司的事。”
“说不定可以印制货币了。”
朱标微微思索,便是开口笑道。
第116章 研究不了抗生素,还不能研究大蒜素?
“参见太子殿下。”
“见过秦王殿下,见过晋王殿下,见过靖江王爷。”
“萧侯。”
工部尚书单安仁一走进府堂,便是连连行礼,甚至,心中都有一抹无奈,这肃宁侯府,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不必多礼。”
“单尚书,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坐在首位上的朱标,看向眼前的单安仁微微摆手,方才开口问道。
“启禀太子殿下。”
“印刷司已经落实,印刷的匠人也已经全部到齐。”
单安仁又是躬身看向朱标道。
“这么快?”
萧寒倒是微微皱眉。
“启禀侯爷。”
“工部办事,您大可以放心。”
单安仁的眼中闪过一抹傲然。
大明宝钞对于大明来说至关重要,绝对不容有失,那印刷司,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为了保证印刷司,可以如期完工,单安仁直接去往户部,支了一笔银子,买了一座府宅,改做了印刷司。
当然,建设预算并没有超出,甚至,单安仁还为朝廷节省了不少的开支。
随即,单安仁便是将工部此次建设的支出账本,上呈于朱标,道:“此次建设印刷司的支出,全部都在这里,而且,老臣对于印刷司的质量保证,敢用脑袋作为担保。”
面对信誓旦旦的单安仁,朱标与萧寒齐齐点了点头,光是这账单明目,简单了然,光是这一点,朝廷上的半数大臣,估计都做不到,只是可惜,单安仁年迈,再过几年,就得退了,要不然,光凭这一点,就得重用。
“老二。”
“你将这份账本拿下去核对,核对完以后,再将这份账本拓印出来几本,分别送往六部,中书省,让他们瞅瞅,什么叫做账本。”
朱标翻看完手中的账本,便是将其交给了一旁的朱樉道。
“遵命。”
朱樉接过账本,又是微微躬了躬身。
毕竟,有外人在场,面子功夫,还得做足了,要不然,传出去那就是没有礼仪,不知礼数,多少有点为皇家招黑,所以,尽量克制一下。
至于一旁的萧寒,倒是微微摇了摇头,但也没有管,本来就是想起到震慑作用,不然,光是账本这一件事,又是得多少臣子落网?
可是现在又是多事之秋,朝廷官员本来就稀缺,所以,本身针对于账目这件事,萧寒与朱标达成的一致意见,便是往后拖一拖,等朝廷的官员都补齐,再拿出来严查。
反正,封建王朝,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一句话的事,况且,经济体系的改革,也恰恰需要这种手段去弥补不足。
毕竟,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原始资本最开始的积累,往往都有见不得光的手段。
“交易市场,什么时候能定下来?”
随后,朱标又是看向单安仁,出声询问道:“还有交易管理司,明年开春之前,究竟能不能落实?”
现在朱标最关心的还是这两点,毕竟,就算是印刷司,明年开春之前建不起来,朱标也能临时调动官员,为印刷司开路。
但是这交易体系的最开端,可一定要如期完工,不然,对于初设模板的设定,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间隙,那才是得不偿失。
“启禀殿下。”
“明年年初,一定会如期完工。”
“请殿下放心。”
单安仁仍然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放心。”
“我给单尚书的图纸,并不复杂。”
“所以,明年一定会如期完工。”
萧寒端起桌子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方才笑道:“毕竟是大规模的交易市场,还是我大明首座交易市场,不能太过于寒酸,所以,有点耐心。”
“嗯。”
朱标点了点头,便是起身,看向萧寒道:“那就走吧,一起去看看印刷司,顺便看看印刷出来的大明宝钞,还需不需要改动。”
“嗯。”
萧寒也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反驳,毕竟,这是大明改革的重要转折点,而身为创造者的他,自然也要去见识一下。
“那老臣,便先行一步,去准备一下。”
单安仁又是看向萧寒与朱标,微微躬身道。
“嗯。”
朱标摆了摆手,单安仁又是恭谨作揖,随即,缓缓退出了府堂。
“对了。”
“沐英兄长,风雪拜托你一件事。”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