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195节

  朱标虽然眼中依旧满是担忧,但对于朱元璋的话,却是颇为认同,故此缓缓退了出去。

  “去吧。”

  “接下这段时间,可就要辛苦标儿你了,老家房子修得差不多了,爹跟你娘先回去住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便准备动身了。”

  “你最近,不是要用风雪的三本书做科举改革吗?”

  “既然决定了,就坚定做下去好了,爹还在,若是届时谁敢声势,爹定然亲自给你站台。”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颇为满意。

  后世对于明清的八股文评价非常低,其实朱元璋研究出八股文这个体系,最初的用心是好的。

  大明朝不与士大夫共天下,与天下百姓共天下,而科举中,当世大儒几乎都是士大夫之族,大儒,代表的是学识,可不代表道德水平。

  虽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怀疑是自己门生,不给状元的情况,但更多的,往往还是偏向于给同出一脉的人更好成绩的。

  若是寒门乃至平民学子和士大夫的后人一起写出了惊世文章,那么不用多想,大概率这个状元是世家的。

  所以,原轨迹中朱元璋为了减少这种情况,才想到了弄一种标准模式,让那些大儒有着更少的操作空间,以保持科举的公平,只可惜,到了最后,好心办了坏事。

  如今,萧寒给了一个新的答案,以朱元璋的眼光,毫无疑问,这种办法,确实比自己的办法好用。

  既然你世家豪强势力强大,那咱就给平民百姓开一个新赛道。

  什么?

  你说不公平?

  咱要的就是不公平,就是要平衡百姓和士大夫,想走农学官?可以啊,你士大夫之家也学着亲躬农业,去学农学啊。

  汉家十八省,自古以来就这么大,从来没变过,觉得不公平,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有没有试过种地?有没有好好了解过农学?

  于是,在这种心态下,朱元璋直接把八股文的想法掐死在了萌芽之中,咱都用更好的办法了,那还费那劲干什么?

  “儿一定努力,顶住所有压力,将科举改革进行下去。”

  “纵然山崩地裂,也要为天下百姓,开龙门!不负咱朱家与天下百姓共天下的承诺!”

  朱标将拳头放在胸口,慷慨激昂。

  “哈哈哈!”

  “好!好啊!”

  “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儿子,大明有你,有风雪,爹就算去了,也能瞑目了。”

  朱元璋大笑出声。

  “爹!”

  “说什么混账话呢?”

  “咱还想您这条大明祖龙长命百岁,再镇压大明国运一甲子呢。”

  朱标看着朱元璋嗔怪道。

第143章 面子这玩意,赚足了不就是关键时刻用的么?

  “呵呵!倒是咱说错话了,不过咱要是真长命百岁,你小子还怎么继承皇位啊?”

  朱元璋笑着看向朱标。

  “爹,您这话说的好像你这个皇帝在位,我这个太子就不用帮你处理奏折一样。”

  朱标翻了一个白眼。

  “这倒也是。”

  朱元璋嘴角扯了扯点头道。

  ……

  “沐帅,风雪!”

  前线大营,朱文正对着沐英和萧寒纷纷见礼,这段时间,朱文正已经在前线对着夏国的瞿塘峡要塞发动了数次进攻,只不过并没有取得什么战略性突破。

  “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礼。”

  “文正,夏军这一日来有什么动向吗?”

  沐英坐在主位,对着朱文正询问道,前线的事,朱文正都会给他写下战报,不过战报上说的,终究不如面对面报告来的详细。

  “回大帅,夏军没有任何动向,戴寿、吴有仁等人似乎是打定主意,要铁锁横江,死守此地,宛如一个龟壳难以攻破。”

  朱文正对着沐英拱了拱手,他率领的前军已经尝试进攻了几次,不过夏军无比谨慎,并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这让朱文正十分恼火,在战斗中,夏军的素质明显不如大明将士,可借着瞿塘峡要塞的天险,朱文正完全打不上去,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面前将五个人送上了城头。

  “风雪,既然你不说战略,但这都已经到面前了,总要说一下接下来我们干什么吧?”

  沐英揉了揉眉心,这一地的要塞被夏军弄得跟王八壳似的,沐英纵然有着不少战斗经验,也是完全看不出破绽,无奈之下,沐英也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萧寒的妙计。

  “还用问吗?”

  “来都来了,打呀!”

  “接下来,我大明天兵纵然砸不碎夏军的王八壳,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我大明的军队战斗力才行。”

  萧寒摊了摊手,一脸理所当然。

  沐英:…

  朱文正:…

  不是哥,我们期待了这么久,结果到了阵前你告诉我们直接打?

  这五十天能把夏军打败杀进夏都那才是有鬼了。

  “呼!”

  “既然如此,文正,我们来商讨一下接下来进攻的作战指挥计划吧。”

  沐英微微摇了摇头,萧寒只是随军军师,自然不能什么都靠萧寒,临阵作战计划和战时指挥,还是要沐英和朱文正来进行的。

  黔东古路,蓝玉带着一万大明精锐,星夜兼程,终于抢在段氏和梁王有所动作前,完成了对附近一带的控制。

  蓝玉并没有选择让自己的部队驻进贵阳府城,这边的城池并不算高大厚重,长期处于欠发展地位的黔地与其选择据城而守,不如选择依山下寨,居高临下。

  此时,在被当地人称作百里连云山的崇山峻岭之中,蓝玉沿着黔东古道依山下寨,将道路堵死。

  “大家动作快点!”

  “敌人随时有可能赶到,并且会有数十倍于我们的兵力。”

  “谁延误了军机,休怪蓝某翻脸不认人!”

  蓝玉亲自监工,明军本就军纪严明,一时间动作极快,大半天的时间,便已经完成了一半。

  而此时,大理旧地,大理城,梁王孛罗帖木儿已经带着自己的人赶到了段氏的势力范围。

  “梁王殿下能屈尊降贵亲自光临寒舍,我段家蓬荜生辉啊。”

  段氏总管,段家家主段宝对着孛罗帖木儿皮笑肉不笑道。

  当年明玉珍派万胜想要南下扩张,两家合作大败万胜,但这可不代表两家关系好。

  事实上,两家在这一片地方争权夺利,都想完成对于这一片南疆的控制,彼此之间可谓是摩擦不断。

  这一次,孛罗帖木儿率先沉不住气跑来找自己,让段家家主段宝心里暗爽。

  “段总管说笑了,你我同为大元朝廷命官,乃是同事,哪有什么尊卑之分?”

  孛罗帖木儿也是尬笑着,大明派大军讨伐明夏,狠狠挑动了他的神经,让他再一次感觉到了如同当年万胜南下一样的危机,故此选择了在万胜的使团到达之前先来找段宝通一下气。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他是大元的王爷,要说慌,他肯定是要比段宝更慌一些的。

  “朝廷命官?”

  “你我这官位,北方那位山高皇帝远,金陵那位朱皇帝可不认啊。”

  “梁王殿下进来吧,有什么事坐下说,不然传出去,世人还以为我段氏没有待客之道。”

  段宝说着,便把孛罗帖木儿引了进去,虽然心下对于孛罗帖木儿来找自己暗爽,但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平时他们俩在南疆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但是一旦面对大明双方都清楚,如果不能联合起来,他们都难以独善其身。

  “段家主不知怎么看?”

  “那朱元璋承诺我们在现在的掌控地盘上自治,不知段兄以为他的话可信吗?”

  孛罗帖木儿有些紧张道,朱元璋如果反悔,段宝这个土司充其量也就丢一些权力,但他这个前朝王爷,可是大概率会丢命的。

  “王爷既然这么问了,不就是觉得大明皇帝的承诺不可信吗?”

  段宝笑看孛罗帖木儿,上一次万胜带兵南下,梁王府实力更胜一筹稳如老狗,他们段氏实力不济低声下气。

  如今双方地位互换,大明兵锋逆流而来,终于轮到他们段氏扬眉吐气了。

  “哦?”

  “段兄也这么认为?”

  孛罗帖木儿眼神微微一动,心下焦急,但面上却是不显,要是明军打过来,他孛罗帖木儿固然凶多吉少,不过他不认为段宝就那么信任大明。

  退一步,就算段宝真的认为大明会遵守承诺,也不会甘心这么轻易臣服大明的。

  “哼!”

  “本家主可没说过。”

  “我段氏跟你们梁王府可不一样,我们是汉人,当年还是大理国的时候,便是汉家正统国度之一,只要大明陛下能够接受我们俯首称臣,为什么要跟横扫天下无敌的大明军队对着干呢?”

  段宝微微仰起脸,当初大元南下灭了大理,段氏被迫臣服,如今大元衰落,大明崛起,那么臣服谁不是臣服呢?

  他笃定了孛罗帖木儿比自己更急,不拿出一些实际性的好处,他可不会那么轻易同意,大不了先看明夏梁三方交战,再伺机而动。

  “难不成?”

  “段兄打算置身事外?”

  “别忘了,大明对于你们这种世族可不友好,明帝是承认我大元正统地位的,甚至秦王殿下的正妃都将是我大元之女。”

  “只要本王愿意承认明帝继承正统,改朝换代,本王的王号便可以保住,但是你们段家可就不好说了。”

  “毕竟,明帝可是在金陵收走了土地和粮食,谁知道到时候他们会不会推广过来了呢?”

  孛罗帖木儿咬着牙,好似在对段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好似是在劝说自己一般。

  这是孛罗帖木儿最后的底气,朱樉的未婚妻是王月悯,让他心里有了那么一丝盼头,但这个盼头到底能有多少把握,孛罗帖木儿自己心里也没底。

首节 上一节 195/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