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218节
“有理,那就让这家伙在活几天好了,反正他的命都已经落在孤手里了,那一颗脑袋什么时候砍,也都是一句话的事。”
朱标点了点头,他来找萧寒问这件事,也就是这么一说,暂时也确实还没打算处理胡惟庸。
“另一件事呢?”
萧寒对着朱标继续问道。
“另一件就是,你从前线回来的匆忙,爹现在从凤阳老家回来了,想要见见你,让娘做了一桌子菜,打算叫上徐叔和常叔好好喝一顿。”
朱标嘿嘿一笑。
“额…”
“叫他们俩…应该,不只是见见我吧?”
萧寒微微一滞。
从前线回来,就算朱元璋不说,萧寒都打算今天或者明天去拜见一下朱元璋了,但是既然叫了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个准丈人爹那事情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要是我没猜错,这里面,有娘的影子吧。”
萧寒看向朱标问道。
“哈哈!”
“我就说瞒不住你。”
“是的,娘想把我们的婚事提上日程。”
“自从从凤阳回来,这段时间都找了我好几次了,现在你回来了,终于有人给我分担压力了。”
朱标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萧寒的肩膀。
“呼!”
“走吧,既然爹和娘都说了,那咱哥俩就赶紧去吧,也去给娘帮帮忙。”
萧寒起身开口道。
也是时候,该让马皇后心里这些事落地了,总不能让这个从小照顾自己到大的女人,一直寻思这些。
“也是。”
“走了,正好科举改革的具体情况,还得跟爹说一说。”
“对了,明天你记得把殿试题给我送过来,然后殿试的时候跟我一起去,要是我这答案背错了,你给我圆回来。”
朱标起身对着萧寒道。
萧寒:…
“不是,哥,既然你打算让我跟你一起去,那你还让我写考题干嘛?直接让我跟你一起考不就行了吗?”
萧寒转身翻了个白眼。
“那怎么行?”
“都让你考了,岂不是显得我这个太子很没水平?那我还怎么让他们对我既敬畏又崇拜?”
朱标露出一丝微笑说道。
第156章 削世家之法,大明版推恩令
萧寒跟着朱标上了太子的专属车辇,一路向着坤宁宫而去。
“爹…我回来了。”
坤宁宫中,朱元璋正在院子里靠着一个躺椅,悠闲地晒着太阳,这段时间虽然朱元璋已经回到了应天府,但是上朝的是基本全都给朱标承包了,朱元璋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给朱标撑场子,连主持朝会都不需要可谓是清闲无比。
“呦!风雪,回来了,这几场仗,咱听他们说了,打的那叫一个漂亮啊。”
“你说,要不咱干脆过一段时间,给你转封成英王好了。”
“反正你已经上了咱家的家谱,法理上也说的过去。”
“咱就不信,咱朱元璋亲自开口,还有人敢说什么。”
看到萧寒和朱标走了进来,朱元璋当即眼睛一亮,直接翻而起,上前拉着萧寒的手道。
“这个就不用了。”
“能成为英国公已经是风雪极大的殊荣,要是封了王,我还得去就蕃,就不能留在这应天府帮老大了,到时候老大怕是得哭。”
萧寒笑着摇了摇头。
心道,这要是成了英王,古英国属于汉家腹地,不适合放藩王,那自己难不成还得开船远跨重洋,去那个布列癫群岛就蕃?
到时候要是当地百姓不同意,自己还得把地方打下来,费时又费力,还不如在应天府继续当英国公,给朱标谋划一下大明之后的发展。
在没有穿越之前,萧寒也幻想过来到这个时代叱咤风云,一句点拨,让直接让大明以前功业革命。
结果,穿越这么长时间,这说起来一句话好像就能成的事,真正的进度,萧寒也就完成了不到十分之一。
这大明局势,世家豪强的顽固程度,哪怕是萧寒面对都不由得感到一阵心累。
真正的古代,从来不是那种一句话就能进行改革的,每推行一小步都要承受莫大阻力。
因为每一点的变动,牵动的都是旧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凡步子稍微大上一点,那都是亡国预订啊。
“风雪!”
朱标瞪了萧寒一眼,不就是抢了他一个大明报的生意么,至于这么黑他?
他堂堂大明太子朱标,会哭?
嗯…
等等,好像如果突然没了这家伙,现在大明的变革局面,大概率他还真得累到崩溃。
每一次的变动,萧寒都会感觉累,朱标自然更加感觉无比吃力,总是会遇到无数问题,而萧寒,却总是好像知道问题的答案一般,总能给他最优解。
要是这些问题都让朱标自己解决,饶是朱标,想了想也是不由得一阵头皮发麻。
“嗯,说的也是,这个大明朝堂,确实还离不开你。”
朱元璋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标儿,最近春闱进行的还算顺利啊?”
朱元璋转而对着朱标问道。
“回爹的话,目前还算顺利,各方躁动的世家豪强,都已经被孩儿镇压了下去。”
朱标开口说道。
“干的不错,这些士大夫,拿着朝廷之下最好的资源,却一个个只顾扩张自己的利益,不顾底层百姓的死活,对付他们,就应该重拳出击。”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向来对于士大夫之族都是持打压态度,这也是他极力支持科举改革的原因。
在科举改革之上,朱元璋看到了切实提升百姓权利,削弱士大夫之族的希望,自然感到高兴。
“风雪,其实咱一直都想要削弱这些世家豪强是势力,但是却找不到一个合理的方法。”
“毕竟,咱总不能直接大规模开杀不是?”
“你的科举改革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此法只能提升百姓,却不能有效削弱那些士大夫。”
“这段时间,咱深思熟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朱元璋背负双手,一脸高深,只等着萧寒和朱标开口发问。
“不知爹想到了什么妙计?”
朱元璋这副举动,看的萧寒和朱标都是微微一愣。
两人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仿佛都看到了一句话。
连你都有一计?
“嘿嘿!”
“你们年轻人确实厉害,但是我们这些老头子,也有自己的智慧。”
“风雪你大明农学要术给了咱灵感,咱是这样想的,把科举和农业生产挂钩,想要参加科举,必须要参加到农业劳动中,只有每年亲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这样就可以让大量只知道读死书,不会种地的世家子,直接被排除在科举之外,削弱世家豪强的势力,你们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轻笑一声,颇为得意。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标陷入了思索,开始思忖此法的可行性,从朱元璋的思路出发,确实可以对世家豪强进行削弱,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反正朱标是这么认为的。
“爹。”
“儿臣以为,这么做不行。”
萧寒却是直接眉头一皱,对着朱元璋开口道。
“哦?”
“此话怎讲?”
朱元璋看向萧寒。
他就知道萧寒大概率会有别的看法,但没想到会给他否的这么干脆。
“其一,此法对于世家豪强的刺激太大,造成的影响过于剧烈,您在,自然无人能撼动大明,但一旦您走了,后世之君怕是镇压不得那些贪婪且富有野心的世家豪强,大明怕是会因为此法而风雨飘摇。”
“其二,恕儿臣直言,您这种办法,属于是为了削弱世家而削弱世家,在这个过程中会将不少人才拒之门外,对咱大明也没有什么好处,属于是和世家豪强两败俱伤。”
此时的萧寒,成了朱元璋的儿子,已经不再是当初那种在朱元璋面前保命地心态,故此直接说了出来。
“嗯?”
“能浪费什么人才?大才如诸葛武侯,尚能躬耕南阳,难道他们还能比诸葛武侯更强不成?”
“至于世家的反弹,这确实是个问题,风雪你可以帮咱想想,怎么让他们听话一些。”
朱元璋眉头一皱。
“爹,以儿臣来看,世家豪强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终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同样是我汉家人的成员,我们应该做的是驱使利用他们,让他们成为咱大明强盛的一股强大力量,而不是单纯的为了防着他们而对他们进行削弱。”
萧寒揉了揉眉心,说实话老朱的政治能力其实不算低,但是办事有时候太过直接,全靠自己的力量直来直去。
“那看样子,风雪你是有好办法了,不妨说来听听?”
朱元璋突然笑了,嘴角勾起,对着萧寒露出了一个得逞一般的笑容。
“不是…爹…你早就在这儿等着我呢?”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