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第221节

  萧寒嘴角微微一抽。

  “啊?你怎么知道?”

  常清灵惊讶回道。

  “那书…我写的…”

  萧寒坐在原地,脸皮僵硬,同时心里也是暗自后悔。

  自己真是没事闲的,没事把这些有的没的的后世未证实说法写进去干什么?这回好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地气没接上,直接给自己接地府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属于是。

  “噗!哈哈!哈哈哈哈!”

  一旁,朱标彻底绷不住了,直接笑了起来。

  很明显,大明农学要术上相关描写,这家伙也是重点看过。

  “标儿,你在笑什么?”

  马皇后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给了常清韵一个眼色,仿佛是说,也跟朱标拉进一下感情。

  啊?

  看到马皇后的眼神,常清韵微微一滞,这,这个就不用了吧?

  不过很快,便又接触到了马皇后严肃的目光。

  犹豫了一番,常清韵最终还是决定不跟两个妹妹弄一样的,于是,直接给朱标夹了一个猪腰子。

  顿时,朱标的笑容原地僵在了脸上,只不过,这笑容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萧寒的脸上。

  看到了这么一幕,三个老头中,唯一看过大明农学要术,但是记得有些不清楚的朱元璋,终于从迷惑变成恍然大悟之色。

  “哥,不是,这…笑啥呢?”

  常遇春一脸懵,对着朱元璋问道。

  闻听常遇春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徐达也是把目光望向了朱元璋。

  “嗯…没事,咱,咱儿子在探讨大明农学要术,学术交流,有了新的体悟,高兴的。”

  朱元璋说着,悄悄瞥了马皇后一眼,而后顺手夹了一个生蚝。

  这一场老朱家安排的家宴,因为没有蓝玉、沐英他们在,倒是少了大量的劝酒环节。

  在马皇后定下了之后大婚的决定之后,便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快速进行,天色未暗,众人便直接被朱元璋赶了回去。

  回到了自己的英国公府,因为酒喝的不算多,萧寒倒还算清醒,便开始执笔,开始给朱标草拟之后殿试关于大明农学要术、大明政治纲要和大明律的考题。

  大明政治纲要和大明律比较容易,毕竟都是写的比较清楚的知识,萧寒出起题来,大都直接模仿后世进行理论出题。

  到了大明农学要术,萧寒略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出一些实践性问题。

  说起农学实践,其实萧寒自己也不算很会,不过好在此前与大明各地的老农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故此配合上萧寒自己掌握的一些后世生物学和农学的知识,也还算得心应手,用了一个时辰,便将考题基本弄了出来,一番修改,便彻底定了下来。

  “风雪。”

  萧寒方才放下笔,此时朱标却是从外面走了进来。

  “你怎么来了?不是说让人给你送过去吗?”

  萧寒看着突然再度造访的朱标,开口问道。

  “本来以为今天又得喝不少,所以之前那么一说,但是今天还行,我就自己过来了,正好听你好好具体讲解一下这些考题。”

  朱标对着萧寒道。

  只能说,朱标不愧是三好学生,办事确实严谨。

  “其实也没什么好,我这答案里面,写的也还算清楚,你看一遍,大多数题应该都能弄懂。”

  萧寒说着直接把考题递给了朱标。

  “嗯…”

  朱标接过萧寒递过来的考题翻看起来。

  “这个,这个大明农学要术的最后一题,这个优质培育种留种为什么必须选用来自没有出现额外状况的种植田的种子的原因。

  子代,性状分离什么的,这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自花授粉是什么意思?”

  朱标指了指最后的几道考题中的两道问道。

  “这个嘛…”

  “解释起来会比较复杂,我在大明农学要术中也确实没有进行详细解释,只是说了操作方法。”

  “属于是压轴题,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为了防止出现不良种就行。”

  “你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过,我其实是有办法弄出,既高产又能抗病的品种的,等过段时间,我就打算开始培育了,届时招募一批帮助我进行培育田的农户之后,我会专门再弄一本书进行额外解释。”

  “如果有考生进行较真的话,交给我就行。”

  萧寒看了看,开口说道。

  关于孟德尔的理论,萧寒觉得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尤其是想要杂交出优质品种的过程,是涉及到好几个联动基因组的杂交过程,哪怕是萧寒自己在没有真正实操把东西搞出来之前都不能完全说清楚,所以干脆就不跟朱标解释了。

  毕竟,杂交水稻这东西,原理上说起来简单,孟德尔理论,随便抓一个后世高中生都能讲上一套。

  但实操起来,可不是一般的麻烦,不然,以那位的水平也不用那么多年才能成功。

  而萧寒把这些题加上,一方面是想要秀一手,通过超纲题,向那些考生展示大明的技术强大,另一方面也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有自行领悟出孟德尔三分精髓的天才。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听你的。”

  朱标微微点了点头,果然,风雪这小子,还是留了一手。

  “那我们来说说开荒的事吧。”

  “各地的流民已经被大量招募了出来,这个春天,我们就可以直接进行开荒扩田了。”

  “这个开荒地点,我们怎么选,是全部都就近州府开荒,还是把一些流民集中到某个地方,进行专门开荒。”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嗯…”

  “我是这样想的,一半的流民就地进行开荒,恢复各州府的农田保有量,另一半流民则集中起来,通过多分田地,调动他们开荒的积极性。”

  “至于去哪里…”

  萧寒说着,走到了自己书房挂着的一个一个大明地图前,伸出了一根手指。

  “去这里。”

  萧寒指着地图上的某处。

  “岭南?”

  “那地方人烟稀少,荒地多,确实是一个开荒的好地方。”

  朱标点了点头,赞同开口。

  “不止如此。”

  “在我看来,岭南优势有三。”

  “其一,岭南相对于北方气候更暖,并且足够湿润,可以一年三熟,哪怕遇到气候变冷,如果这边有着足够的良田的话,能在北方大面积出现寒灾的情况下保有足够粮食产出。”

  “其二,就和你说的一样,岭南人烟稀少,世家豪强的力量也是相对薄弱,我们可以造就更多服从于我大明的普通百姓,作为我大明控制力更强的大后方。”

  “其三…”

  萧寒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将手指再度下移。

  “这些国家,你知道吗?”

  萧寒对着朱标问道。

  “这是…越国(陈朝的国号就是大越,此时尚未对明朝称臣,故此这里称越国,而非安南)、占国、澜沧国、阿瓦国和勃固国。”

  朱标看了看,对着萧寒说道。

  “知道的还挺多的嘛。”

  萧寒呵呵一笑道。

  “那是,我读的书也不少,虽然会的没你多,但是我大明周边还是清楚的。”

  “怎么,你准备把这些国家收服为我大明的番属?还是…直接把越国这汉唐就地,直接纳入我大明的领土?”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不!我打算,日后把这些国家全部征服,纳入我大明的直接统治。”

  “所以,在岭南大量开荒增加人口,也是方便我们未来向这些地方移民做准备。”

  萧寒开口说道,表情严肃。

  “这…能行吗?越国还好,毕竟有着千年归属中原正统王朝的历史,其他那些国家可是历来就没有属于过我们。”

  朱标微微有些犹豫。

  “怎么…我们的太子殿下怕了?”

  “这些可都是好地方,气候温暖湿润,全都是能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农业宝地。”

  “秦始皇能南伐百越,把不归属周朝统治范围的诸国纳入大秦,难道我大明就不行?”

  萧寒呵呵一笑,开口说道。

  这些地方,萧寒是准备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全部拿下的。

  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在天气变冷后有着更多粮食产地,哪怕北方乱了,南方也能稳如泰山,给大明续上一命。

  后世有说法,明亡于小冰期。

  这种说法其实是有些夸张的,不过不可否认,连年天灾,以及气候变冷,确实给了大明沉重一击。

  萧寒此举,意在提前做准备,让后世的大明,不至于因为连年欠收受制于世家豪强,陷入无钱无粮的尴尬局面。

  “怕?”

  “你这个大明国公都不怕,我这个大明太子,未来的大明太宗会怕?”

  “秦皇、汉武、唐宗甚他们都能灭国数十,横扫千里,我自然也不怕。”

  朱标一挺胸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21/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下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推荐阅读